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秦歌-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我河内郡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守城根本就不是问题,今天晚上得找几个小狐狸精给松松骨,这一天忙得我都瘦了。”用手捏了捏肚子上的赘肉,赵钱悲哀的想到。(。)

第三百零四章 乱战中原(四)()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日落,等到夕阳铺满了城墙,一切终于恢复了平静,偌大的河内郡,连一天都没有撑住便已经陷落,安平圣走在乱糟糟的大街上,眉头微皱,看不出喜怒。≧

    赵军的战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悍,依照早晨的攻击强度,晌午过后,便可以彻底占据城墙,在反复确认过没有埋伏之后,安平圣将手上最后一支队伍投了上去,可就在这个时候守城的赵兵忽然起了绝命的反击,那种同归于尽的打法一下子破坏了后秦士兵的攻击节奏,生生的将防线又压了回来,如果不是恰巧投入了援兵,先期攻上城池的士兵说不定已经被杀退了。

    “将军!”

    一身血污的王平满头大汗的赶了过来,草草的抱拳行礼之后,王平急急地说道:“已经查看清楚了,城内并没有赵军的伏兵,据最后抓住的那些个俘虏说,他们的郡守早早就弃城逃跑了。”

    “弃城?”

    安平圣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上的硬胡茬,有些疑惑地问道:“既然要弃城逃跑,那怎么还动对我们的反击,难道那个郡守不知道跑的越早,逃生的希望越高么?”

    就见王平面色古怪的说道:“听那些俘虏讲,他们的郡守是个大胖子,而且还是个十足的草包,本来这里的郡尉要带着亲卫护送他离开,可是也不知道这胖子是怎么想的,逼着那些个亲卫上了战场,等双方杀了个两败俱伤的时候,他才悄悄溜走。末将只是奇怪,他难道不知道有亲卫保护,逃跑的时候才能更加安全么?”

    “也许他认为目标越小跑的越快吧,聪明人的世界咱们不懂。”安平圣摇摇头,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话锋一转,问道:“白起的秦军到达什么位置了?”

    王平面色一肃,朗声说道:“据最新的情报,他们已经过了河东,向着上党郡进了,如果按照他们现在的度,应该会比我们早到。”

    “好,命令士兵立刻休整,待后军进驻后,立刻出!”

    “喏!”

    咸阳,秦王宫外,赵高双手捧着一卷竹简急匆匆地跑进了议政殿后面的偏房。

    “大王,大王,最新的军报送到!”

    庄襄王正斜靠着软塌不停的锤着自己的腰,当初自己被毒箭所伤,虽然后来已经压制住了,但这毒到底还没有彻底清除,只要自己一动怒,肝肺处就会隐隐作痛,可是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这腰也跟着添乱,莫不是选了几个美人之后有些纵欲过度?可这也怨不得自己啊,还不是母后一个劲催促,想要多子多福,还有那个王后,天天煲汤让自己进补,也不知道那汤里都放了些什么,一到晚上自己就感觉浴火难当,精力充沛的眼睛都绿了,这些人可真是。。。。。。唉。

    庄襄王长叹口气,对着外面喊道:“小高,把军报送进来吧。”

    听到庄襄王的声音,赵高这才小心翼翼地推开了房门,午后的阳光顺着敞开的门洞洒了进来,将庄襄王有些白的脸染成了一片金色。

    庄襄王眯了眯眼睛,身子慢慢地靠到后面的软塌上,悠悠地说道:“你直接打开看吧,说说我大秦儿郎又拿下了那些地方。”

    “是。”

    赵高连忙将手中的竹简拆开,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脸上的喜色是越来越浓,看到最后竟然都笑出了声!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战事的展同大王所料丝毫不差,王翦不负众望,已经牢牢挡住了李牧的大军,白起将军与后秦军队会师上党郡,目前已经在长平扎下营帐,赵军主将赵括并未死守郡城,而是率兵出来与我军对峙,双方接战数次。。。。。。各有胜负。”

    说完,赵高偷眼看向庄襄王,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揣摩出些什么,可是这大胜的军报竟然也没让庄襄王露出丝毫喜悦的表情。

    不过也是,任谁对早就知道的结果反复听上两次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早在军报送到之前,吕不韦掌控的暗谍早就把相关的情报送到了自己的案上,甚至连下一步应对的计划都制定好了,真没想到,吕不韦一介商贾竟然有如此大才,常此下去倒是可以放些权利给他。

    “好了,孤知道了,你去把范相和王龁将军请来!”

    “是。”

    赵高关上了房门,转身走到前殿,穿过广场上的回廊,却见一席白衫的吕不韦走了过来,赵高知道吕不韦的身份,急忙让到一旁行礼,那吕不韦也不倨傲,微笑着回礼道:“不韦今日多次入宫,倒也没见到公公,今儿个倒是巧了,下了值之后,不知道公公是否有时间到聚湘楼一聚?”

    赵高连忙笑着答道:“吕大人相请,杂家怎能不去,今夜定当准时赴约。怎么,大人又去教太子读书?”

    吕不韦点点头,对着王殿的方向拱了拱手道:“难得王后器重,让太子拜不韦为师,不韦怎敢不尽心竭力。自然是早早就到了。”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赵高有王命在身,不能太过耽搁,便率先结束了话头,快步离去,而吕不韦则转过偏殿,走到了太子读书的文阁。

    这文阁原本是个向阳的小书房,里面的架子上密密麻麻的摆满了一卷卷的竹简,三岁多的嬴政正撅着屁股酣睡,口水顺着他那胖嘟嘟的小嘴流出,在桌子上添了一朵变了样的荷花。旁边的宫娥见吕不韦进来连忙躬身施礼,却被吕不韦轻轻制止,挥手让这些侍女下去,吕不韦望着嬴政的目光中露出了阵阵的慈祥。

    “他都已经睡了一会儿了。”身后传来赵姬的声音,吕不韦转过身刚要施礼,就见赵姬挥手打断了他,“这里没有外人,就别来那一套了,你也是的,政儿才三岁多,你就让他读书,他怎么能读的懂!”

    “读书不过是个幌子,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能进宫见到我的小美人呢!”吕不韦笑道,伸手就将赵姬拽入了怀中!(。)

第三百零五章 乱战中原(五)() 
长平,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如今却成为了秦、赵两国交战的焦点,在这个半碗型的地界儿上,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碗底这块平原作为最后的战场。≧≥

    赵国想在这儿抵挡住秦国前进的脚步,如果可能,甚至想以长平为跳板进行反攻。而秦国则想毕其功于一役,不愿再一地一地的攻打过去,便任由赵国向长平不停的增兵。所以在战争的前期,双方像是有了默契一般,虽然斥候之间的绞杀愈演愈烈,但都没有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白将军果然好手段,我们后秦将士紧赶慢赶还是没有你的动作快啊!哈哈哈!”

    大帐内,魁梧的典军坐在白起的侧面,身后则是敖烈等一干将领,拿下河内郡后,典军的主力并未进城驻扎,而是留了一支部队驻守之后便继续前进,可就算这样,还是比白起晚到了几天。

    “典将军,这么说可就过谦了,你们后秦军队可是比我多打了一城,如果不是如此,肯定是比我快的。”白起笑眯眯地说道:“只是不知道贵军出之前,贵国王上有什么交代没有?”

    典军眯了眯眼,心道这白起倒也是个伶俐人,老赢不过是刚决定称王,他这里便已经开始以大王称呼了,至于这交代。。。。。。就见典军似笑非笑地说道:“老典出兵的时候,大王曾说过,这场仗是你们秦国主导,我们只负责协助,所以我麾下这七万儿郎,现在都以白将军马是瞻!”

    “好!”

    白起也不客气,直接趁坡下驴,其实他也担心一个协调不一的问题,如果典军真的强把着指挥权不放,那白起就只能将后秦军队排除在外,宁可舍弃,也绝不启用,因为在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指挥不一,一旦出现两个自相矛盾的命令,轻则引起混乱,重则全军溃败,所以白起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事情的生。

    既然话已经说开,那彼此之间虽然还不是特别熟,但也是没了隔阂,白起一方的将领望着自己友军的目光也和善了许多,这时,就听见白起说道。

    “据我们的细作来报,赵王现在已经动了征兵令,赵国全境凡十岁以上,六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全都要应征入伍,看来李牧的迟迟不归已经引起了赵王的恐慌,他已经开始不择手段了。”

    “对面赵军的主将赵括又是什么人,怎么以前没有听说过?”

    “他?”白起笑着摇了摇头,答道:“那赵括在赵国可算得上是位名人!此人三岁能读,六岁能写,十岁便已熟读所有兵书,乃是赵国有名的神童,关于他还有一件趣事。”

    “哦?愿闻其详。”典军听到这话倒是一愣,就这么一个神童,什么事生在他身上都属正常,能让白起这样的大将都感兴趣的事,倒是真的好好听听。

    “由于李牧被我们挡在了太原郡,无法返回邯郸,河内、河东两郡又相继失守,赵王不得已只好重新启用了老将廉颇,虽然廉颇岁数大了,但以他在军中的威望,统率大军自然是毫无问题,不过这个时候,有人提前了质疑,认为廉颇老了,已经不能当此大任,而提出这个质疑的人,就是赵括!”

    “噗嗤!”典军听了这话不由得笑出了声!

    “就凭他一个二十郎当岁的娃娃,也敢质疑廉颇这等名将,廉颇那老头杀过的人怕是比他杀过的鸡都多!再说,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可不是读了几本兵书就能玩得转的!”

    见典军那愤愤的模样,白起不由得笑道:“不错,只要带过兵见过血的,都知道这些常识,可是那赵括不知道,那些文官也不知道,更重要的是赵王不知道!这一老一小当时就在朝堂上辩论起来,廉颇主守,要以上党郡为屏障,死死拖住我们的脚步,同时大规模的囤积粮草,要和我们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赵括则以为不然,上党郡已经集结了将近四十五万大军,每日粮草消耗都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廉颇的办法虽好,但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么拖下去,就算是胜了,赵国也必定元气大伤。所以,赵括主攻!他认为我们秦军不过二十余万,而且没有城池可以坚守,赵军步卒威震天下,单兵足矣与我秦兵抗衡,所以他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将我们包围,然后像磨盘一样,一点点把我们磨碎。”

    “切,还真是个书生!”典军不屑的撇撇嘴,接过了话头:“打仗嘛,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是说谁人多谁就能赢,如果真像他所说,我们也不用打了,数数哪方人多不就成了!倒是廉颇那老头,虽未看到战场情形,只凭经验就做出了最有利的决定,如果真的陷入了持久战,我们怕是吃不消。”

    白起点头苦笑道:“确实如此,我们的粮道实在是抻的太长了,而且我们也不是二十万兵,王龁已经以押送粮草的名义带了十万兵过来,再加上后秦的友军,我们的兵力比对面的赵兵是只多不少,不过如此一来,后勤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我们只能战决,绝对不能拖入持久战。”

    “恩,如今看来,倒是那赵括辩赢了廉颇,否则也不会是他统军出战了。”

    “不错,赵括伶牙俐齿,引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