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秦歌-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人不懂事,还请见谅。”

    赢广架子放得极低,可谓之求贤若渴,只可惜他不知道公孙泽的心思,单凭这些还是不能让他动心的。

    “无妨,无妨。其实那位仁兄说的不错,在下闲散性子实在受不得约束,如果真的做了长史怕是会坏了郡守的大事。”

    公孙泽是真的没有将阿二的话放在心上,如果因为几句数落就让自己心绪低落。那这么多年过来自己不得郁闷死了。

    不过这么一来赢广倒是郁闷了,这公孙泽就是一个铜疙瘩,典型的油盐不进,除非自己能拿出不容他拒绝的东西,才能让他心甘情愿的为自己所用。

    “我在翻阅官员风评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见赢广忽然转换了话题。公孙泽倒是没感到意外,如果赢广真的知难而退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他与宋琦直流无二,空有个求贤的虚名罢了。

    “不知是何事?”

    “那年桂陵全郡大旱,各县告急的文书不断,只有你广义县没有发出一份告急文书,不仅如此,从你所作所为来看,你分明是早有准备,有趣的是。你只顾及到了本县百姓,却任由邻县遭受灾荒,对此,公孙县令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听到赢广的问话,公孙泽那张颓废的脸上首次露出了痛苦的神情,他抬眼看了看赢广,低沉着嗓子答道:“为官一方理应明天理,知地利,懂人心,只有如此方能造福一方百姓。头年冬天寒冷异常,直到打春也没有多少大雪,入春之后风多云少,****都是晴空万里。这样的年景要是不旱才是异常!我早早就安排人去邻县示警,反倒被人数落嘲笑,说什么年轻人想要政绩是可以理解的……我堂堂七尺男儿需要用这种哗众取宠的手段么!”

    自从进门开始,公孙泽始终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没想到一说到心中的痛处,他立刻就显示出了年轻人那种特有的血性!赢广并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他稍微平静了些,才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不是我心狠,是我实在帮不了他们,我带着青壮出去谋生,县里剩下的都只是老弱妇孺,饥荒一起,饥饿的人什么事都做的出,一旦让他们进入广义县,那些储备的粮食根本就不够饥民分食,他们如蝗虫过境,吃光了一地可以去下一地,可我这的老弱该如何生存?所以我走之前曾下严令,锁闭城门直到我回来为止。”

    公孙泽眼中的痛苦之色愈浓,长长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下面我说的话是在风评文书中不可能看到的,那就是当我回来之后,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死尸,到处都是骨瘦如柴的死尸,县城的城门上密密麻麻布满了手指抠出的血痕。原来,我在年初大肆存粮的事被有心人利用,他们知道灾荒过后,如果我的广义县幸免于难,那对他们的打击将是致命的,甚至可能终结他们的政治生涯!于是那些灾民蜂拥而至,包围了广义县城,要求只有一个,开城放粮!”

    “留守的班头是我的妻弟,他听从了我的命令,始终没有打开城门,而最后这也成了那些昏官攻击我的借口,我在百姓之中声望甚高,他们不敢动我,可是我的妻弟却成了替罪的羔羊,被乱杖打成了肉泥!他才十七啊!我的娘子受了刺激,也于第二年离我而去……”

    “所以你就以酒麻醉?”赢广忽然插话道:“难道你就不想让这样的悲剧从此不再发生?”

    公孙泽忽然大笑起来,不停的摇着头。

    “耕有田、穿有衣、家有余粮、兜有余钱,何其难也!”

    “这么说未免言之过早,我在玉盘山下建了一个小村庄,你不防过去看看再做打算,也许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呢?”

    公孙泽一愣,见赢广一脸认真不像信口开河,略微考虑了一下,便开口说道:“既然郡守开口,下官自然遵命,只是今日天色已晚,下官还是先去安排饭食吧。”

    “不用了!”

    赢广摆了摆手,站起身来,走到公孙泽的身旁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今日见了广义县的风貌,也算是不虚此行,虽然先生没有答应我的请求,但我却肯定,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同堂共事的,饭就不吃了,以后机会多的是,趁还有些亮光,我得赶紧赶回郡城,你不知道,处理政务确实不是我的长项,可是又不能不做,只得晚上多辛苦辛苦了。”

    公孙泽送走了赢广等人,便斜斜的靠在了大门上,玉盘山大营他是知道的,敢在郡城公然挖人,这样的大事想不知道都难,处理政务的人才多如过江之鲫,可他今日偏偏找上了自己,难道自己当初在悲痛之下露出什么马脚不成?(。)

第一百九十章 鬼谷传人(下)() 
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

    若天下大乱,则可寻一明主趁势而起;若天下太平,则可居于朝堂辅国安民;如若不得势,则需韬光养晦,自保为上。

    有的时候同流合污也不失为一个自保的手段,只可惜,公孙泽年纪尚轻,比不得那些政客心态,虽救了一县百姓,却又把自己推到了风头浪尖,如果不是及时混了个嗜酒怠工的名声,只怕早就被那些饕鬄吞的渣都不剩。

    师傅仙去之前曾说过,不得势的时候需要隐忍,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之后才能静观事态变化,择机而动。

    因为有些人,自己得不到的,宁可毁灭也不会留给他人。

    自从妻子死后,公孙泽在酒精的掩护下平平安安的过了三年,如果没有赢广的出现,他也许会继续在广义县混下去,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找到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传授毕生所学之后,了此一生。

    玉盘山大营,似乎自己真的该去一趟,在那里说不定真的有些新鲜的东西。

    时间的长河并没有因为一朵小小的浪花而产生偏折,赢广被赶鸭子上架处理全郡的政务;典军、敖烈继续在征兵、练兵;吴哲再次装了满满一船货物,扬帆去了月氏;墨印则早早的做好饭食,等待着赢广回家。

    而此时,在魏国王宫内,却发生了一件大事,魏昭王忽然病倒了!

    没有任何先兆,魏昭王忽然咳血不止,一头栽倒在了坐榻上,整个人都陷入了昏迷,问讯赶来的太医急忙入宫诊治,而在宫外,整个太子府都笼罩在一股紧张的气氛之中。

    太子魏圉在后宅不停的来回走动,甄氏陪坐在一旁望着那不知所措的身影有些心焦,忽然听到铃铛响动,只见自己的贴身婢女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怎么样!宫中可传出消息!”

    甄氏一把拉住婢女的胳膊。紧张的问道,旁边的太子也猛地停下了脚步,目光如电。

    那婢女强忍着胳膊上的痛楚,悄声说道:“宫内传出消息。大王仍自昏迷,并无好转迹象,几名太医正在全力诊治,朝中文武已经陆续进了王城,据说。。。。。。据说无忌公子也在赶来的途中!”

    “无忌!”

    魏圉眉宇间闪过一丝厉色。他这个时候赶回来做什么,总不会是急着回来尽孝吧。

    甄氏静静地走到魏圉的身旁轻声说道:“大将军乐羊也在城中,要不要先和他支会一声,让他摆明车马的支持你,毕竟你是太子,如果父王没有遗命留下,那你就是新的魏王,只要有了乐羊的支持,无忌就算回来了也没用。”

    “没那么简单。”魏圉摇了摇头,有些烦躁的说道:“乐羊此人只忠于魏国。无论谁当了大王,他都会无条件的支持,这也是他为什么一直没有站队的原因,只有这样的人,父王才会放心使用,所以现在找他是没用的,你刚才说的一句话提醒了我,只要没有遗命留下,我就是新的魏王!让你的婢女带着木牌去找这个人,就说让他卖命的时候到了。兴东门是出宫的必经之路,让他埋伏在附近截杀宫内的传命内侍!”

    “好!”甄氏接过木牌,仔细叮嘱了自己的贴身婢女,反复重复了两边这才放她离去。望着那匆忙远去的背影,甄氏好像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一下子变的雪白。

    “玲儿跟了我十几年,为人最是牢靠,她一定能回来吧。”

    魏圉闭上了眼睛,淡淡的说道:“她知道了太多的事。当她把木牌送到的时候,那里的人自然会结果她的性命,为了咱们的大计,也只能牺牲掉她,毕竟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啪。”

    甄氏就觉得一阵失神,踉跄的坐在了榻上,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求情,可是望着丈夫那阴沉的眸子,她只好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魏昭王似乎游走在半生半死之间,他看到了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也看到了魏圉那阴沉的面孔和无忌焦急的双眸,而最后他看到了魏国的灭亡。

    胸口的剧痛将他拉回到了无尽的黑暗,忽然一股暖流忽然将自己包围,接着天上出现了一个明晃晃的光团,摇啊摇啊,魏昭王使劲的睁开双眼,耳边忽然传来一声惊呼。

    “大王醒了,快!快!叫太医进来!”

    王后吴氏乃是太子生母,魏昭王生病期间她就一直服侍在左右,刚刚她正在一勺勺的喂药,哪知道魏昭王就这么忽然的醒了。

    似乎是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魏昭王的头脑忽然变的清晰了起来,原本是想让魏圉继承王位,可是就在那半生半死的状态下,自己看到了魏国的覆灭,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从长远看,无忌似乎都比魏圉更适合做大王,只是吴氏在自己的旁边却有些不太方便了。

    “咳咳,玉儿,你去把孟轲给我叫来。”

    忽然听到大王叫自己的闺名,吴氏忽然红了眼圈,知道大王怕是时日不多,心中更是酸楚,也没有多想,就出去叫了孟轲进来。

    孟轲是大王的贴身太监,伺候了大王几十年,如今见到昔日英姿飒爽的大王病入膏肓,顿时悲从中来,噗通一声跪在了大王的榻边,哭道:“大王,您可算是醒了,老奴就在这儿,您有什么吩咐!”

    魏昭王摆了摆手,示意孟轲趴在自己的嘴边,缓了口气这才慢慢地说道:“你去叫无忌过来,另外让乐羊他们也都进来吧。”

    孟轲毕竟是在宫中厮混了几十年的老人,顿时就明白了这话中的意思,连忙应道:“大王但请放心,老奴亲自去办!”说完,起身施了一礼,便倒退着出了屋子。

    外面的吴氏正忙着询问太医,并没有注意到孟轲已经悄悄离开了寝宫。

    孟轲快速的走在出宫的路上,心中一片火热,大王终于下定决心让无忌公子即位,这恐怕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毕竟大王之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想要立无忌为王!看来自己得加快点步伐,赶紧去向新主子报喜!

    路经兴东门,再向前不远就到了宫前面的广场,过了那就可以见到等候的文武大臣,到时候一宣读王命,这些精明如狐的家伙肯定会明白怎么回事。

    忽然前面出现了一队侍卫,服饰、人数都于宫中的寻常侍卫无二,孟轲当时并没有在意,直到擦肩而过的时候,才发觉得哪里不对。

    值守的廷卫都认识自己,见到自己都会让路问好,可刚才这一队人,却仿佛不认识自己一般!

    他们不认识自己!

    孟轲惊恐的张开嘴,想要大喊,忽然眼前闪过一道亮光,脖子一凉,然后就是无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