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大明-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内的争论声渐渐小了下来,没过多久在身穿红色麒麟袍,胸间绣着白鹤祥云图案的中年官员的带领下,后面跟着各色青蓝朝服的官员推开门鱼贯而出。

    众人见了朱由校,行了个礼,也没说话就退了下去。

    等众人离去,进了殿内看到皇爷爷手里提着毛笔在桌上写着什么。

    走进一看金丝宣纸上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大字写的走笔龙蛇,颇具神韵。

    抬头看见在一旁看着自己写字的孙儿,一点也没被之前官员争吵影响到心情的皇帝嚷嚷道:“孙儿来,你也写几个字让皇爷爷看看。”说着就把毛笔塞到朱由校的手上。

    双手抓着快有半个胳膊粗的毛笔,站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沉思了下,睁开眼龙飞凤舞的写了千古大明四个大字。

    看到上面跟鬼画符一样缠成一坨的字迹,万历皇帝哈哈大笑个不停还调侃道“孙儿啊,你这字迹真是独具风格啊。”

    朱由校涨红着小脸,看着自己写的跟狗刨的一样的字迹,嘴里却恬不知耻的吹嘘到“皇爷爷这就不懂了,孙儿这是得了诗仙李太白的真传,这是草书!”

    “好好,孙儿这是草书,还是得到李太白真传的,看来皇爷爷收藏的那些李太白的字帖都是假的,哪有孙儿写的这样豪迈,王安那,一会儿你就去内库中把那些假的李太白的字帖都烧掉。”万历皇帝看着小脸透红的孙儿逗到。

    “皇爷爷烧掉多可惜,不如送给孙儿吧,不然孙儿拿自己的真迹跟皇爷爷换。”朱由校一脸认真相。

    “不换不换,那些假的哪有孙儿的真迹好,皇爷爷不能让孙儿吃亏,孙儿还是留着自己的真迹吧。”万历皇帝不上当笑着说。

    “不过孙儿这几个字写的是什么啊,皇爷爷这看了半天也没参透。”万历皇帝又瞄了瞄纸上的一团字。

    朱由校有些气愤的用小手隔空连连点到“这是千古大明,千秋万代,古稀长存的大明!”

    皇帝听到孙儿解释若有所思,然后拿起一个小号的毛笔在宣纸的右边也写了四个小字。

    幽幽说道“千古大明,万世安康,只有大明王朝千古长存,天下的黎民苍生,才能万世安康,这幅字就赐给皇孙了”说完拿起了自己玺章盖了上去。

    朱由校看着自己斗大的一团狂草,在看着自己皇爷爷没比米粒大多少的小字,心中纠结着这要是传到后世,自己这字迹估计会被喷死,是不是找个没人的时候偷偷烧掉?。

    刚升起这个念头,就听到自己没正事的皇爷爷跟王安交代

    “王安一会儿你跟着皇孙一起去寝宫,把这幅字装裱一下挂到太孙的书桌前。”

    回到寝殿的朱由校愁眉不展的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挂着的已经装裱好的字帖。

    一旁的李忠义和兰儿看到主子闷闷不乐,跑到一旁安慰着,是什么惹得殿下不高兴,殿下说出来帮殿下出气。

    指了指面前的字帖。

    “殿下这是陛下送的这奴婢可不敢动,不过不怪殿下生气,陛下这字写的也太丑了。”李忠义在一旁小声说,兰儿刚想跟着附和,就看到朱由校面色阴沉紧忙捂住小嘴。

    “李忠义,来你蹲下,殿下赏赐你点东西。”阴沉着脸的朱由校说道。

    跪下来的李忠义,傻呵呵笑着刚想问殿下赏赐什么?

    朱由校一手按着李忠义的乌纱帽,另一个手对着脑门就当当当的弹起了脑瓜蹦,一边弹嘴里还一边嘀咕着“你才字丑,你全家都字丑,让你说我字丑!”

第15章 昏迷() 
一连几日,朱由校总是突然会感到一阵头晕,召来太医来,诊断是贫血开了几副补血的汤药,也不见改善。

    正月十五,本打算去西苑看花灯的朱由校突然倒地再次陷入了昏迷。

    闻讯赶到的皇帝,母妃,太子,皇叔,众人把房间挤得满满的。

    “皇孙到底如何?为何好好的又再次昏迷?”皇帝向太医询问道。

    几个太医凑在一起商量着,推举出之前为朱由校治病孙太医答到

    “陛下请恕臣等无能,太孙殿下身体脉搏气息平稳,似如酣睡,臣等以金针刺激也毫无效用,臣等不敢断言是何病症。

    只是怀疑之前摔伤时脑中有淤血并未散去,近日堆积于脑中,只能开些活血清脉的药方”说着领着众太医跪了下来,向皇帝请罪。

    “几成把握?”万历皇帝沉声问。

    “臣等并无把握,臣等无法断定病症之所在,亦无法断言是何病症,淤血也只是最有可能的一种猜测,或许过些时日太孙殿下自可醒来也未可知。”为首的孙太医如实说着。

    皇帝看着跪在面前的一众太医也无奈到“先按照孙太医的方子开几幅活血清脉的。”

    “王安,你去领朕的旨意发皇榜,八百里加急传遍天下,寻海内名医,如有能治好皇孙之病者赏黄金万两,封太医院首座。”

    “是,陛下”王安领着命令,急忙跑去拟旨去了。

    屋内,万历皇帝坐在床边看着床上的孙儿沉默着,母妃在床的另一边抚摸着朱由校的小手,强忍着眼眶中的泪水,兰儿跟在母妃旁边握着母妃的手焦急的望着床上的殿下。

    太子朱常洛在皇帝的身后似乎也有些伤感,又有些不知如何是好。李忠义站在众人身后低沉着头,泪水不停地滴落在靴子上。

    在昏迷中朱由校不知过了多久,过了多少岁月,多少年

    只觉得耳边传来了呼喊声、哀号声、女子的哭声、叫骂声

    睁开了眼看着脚下发生的一幕。没错是脚下,此时的朱由校飘在空中,没有实体,想个游魂一样随风摇曳在空中。

    下面应该是京城外的一个农庄,远处还能看见京城高耸的城墙,农庄中发生着惨绝人寰的一幕。

    十几个个女真人装扮头上梳着长辫子的骑兵,闯进了这个农庄。

    用手上的腰刀或砍或刺杀死了他们面前每一个拿着农叉,拿着木棒奋起反抗的人,无论是还没有农叉高的孩童,还是满鬓斑白手里举着拐杖的老人,甚至是穿着满身补丁的破布满脸泪水,拿着菜刀冲出来的中年妇女,所有人没有例外都倒在了屠刀下,躺在血泊中。

    他们冲进了一个一个禁闭的房门中,残忍的杀死了藏在柜里、米缸中、地窖下的每一个活着的孩子。

    骑在年轻女子的身上,手里举着女子还未满月的孩子,在女子哭喊挣扎下把孩子摔在地上,孩童的哭声戛然而止,看着女子绝望与无助,癫狂的笑着,在她的身上尽情发泄着欲望。

    发泄完后用沾满血的腰刀顺着女子的肚子刺了进去,抽出刀,一把抓过女子头上老旧的黄铜色发钗,提上裤子向着下一家跑去,女子的眼中早已没了泪水,双眼无神的望向孩子的方向。

    血染红了这个农庄,染在了田边的稻子上,也映在朱由校的眼中。

    在朱由校的心中没有因为看到肠穿肚烂,尸横遍野的不适和作呕的感觉,现在他的心中充斥着的是熊熊燃烧的怒火。

    一路上穿过一个一个农庄,看到了许许多多食不果腹拿着手中的木棍农具和侵略者做抵抗的农民,看着这些生活在这个国家底层却为这个国家付出了自己生命和鲜血的平民;

    也看到了许多穿着考究,羽扇纶巾的诗书世家,领着家人打开了一座座围堡的大门,欢迎着那些正在这片土地上屠杀着自己同胞的侵略者,献上那些原本是用来抵御侵略者的刀枪铠甲,抬着几百年来在这个王朝积攒下来的黄金白银。

    把自家的女子关在地窖,把丫鬟和婢女打扮得花枝招展,满脸献媚的献给这些侵略者。

    渐渐的从刚开始的愤怒,到内心的麻木,穿过高耸的城墙,城墙上下的军民忙碌的搬运着各种守城的器械,穿过城中的豪宅庭院,看着里面忙碌着指挥着下人搬运金银的高官富户。

    朱由校明白了,这个民族不是被外面的满清铁骑征服的,也不会被任何民族所征服。他们死了,死在自己的手中,他们死在没有了灵魂如同行尸走肉,丢掉了华夏文明传承几千年的不屈和骄傲。

    来到了宫中,穿过一座座宫门,来到了御书房,看着面前的人震惊不已。

    突然殿门被推开,走进来一个手中拎着剑,剑身滴着血身穿深红内侍蟒袍的中年太监,走到身穿九龙金袍的皇帝面前跪下

    “陛下兰贵妃和太后已经送出密道了,皇宫内的炸药也已经埋好,陛下快跟奴婢走吧,这里就交给奴婢吧。”

    “忠义你去守在门外,任何人都不得入内”皇帝到

    “陛下!您可不能想不开啊”李忠义喊到。

    “出去!我还没有输,更不会想不开,我还有些东西要准备你守在外面。”

    房门关上了。朱由校站在皇帝对面盯着他,或者说盯着另一个自己。

    “我知道你在!虽然我看不到你听不到你说话,但是我能确信,你就在朕的面前!”

    魂魄状的朱由校震惊的看着眼前穿着龙袍的自己跟自己说着话。

    “我有些事要告诉你,告诉几十年前的自己”穿着龙袍的朱由校思索了下说着。

    “你必须离开京城,让皇爷爷提前封你为王,远远的离开朝堂,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发展,也只有这样你领先世人的见识才有用武之地,否则你就会跟朕一样,把时间都浪费在跟朝堂大臣争斗上!”

    穿着龙袍的朱由校盯着前方无比认真的说“你一定要记住,不要让朱常洛登基,如果他还是登基了就要让红丸案如期发生,你明白我的意思!”

第16章 苏醒() 
“当初我花了十年的时间跟朝堂的官员争斗,皇爷爷也写了遗诏让我继承皇位,可是没想到,皇爷爷驾崩那天那些反对的各党官员居然联合起来扶持父亲朱常洛登基,连诏书都不遵从,依着一个父尚在,子何以为帝的借口就扶持着太子登上了皇位。”

    “知道未来的我苦等了一个月红丸案却没有发生,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年的朝堂的争斗让福王一脉知道了无法与我相争皇位,放弃了让儿子当皇帝的郑贵妃根本就没有派李可灼去献红丸。

    那时起我才明白就算我刻意不去改变历史,但是自从我到来的那一刻历史就不再是历史而是未来了。”

    “看着每日花天酒地的朱常洛,百姓流离失所,朝堂党争又死灰复燃,而我只能作为太子被囚禁在东宫,随着时间的流逝,辽东局势一日不如一日,无奈之下我只有当了那弑父篡位之人”穿着龙袍的朱由校阴狠着说道。

    “登基之后,本以为可以大展宏图,一扫大明颓势,可是天灾不断,官史腐败,商贾逐利,而世家无德。

    朕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但没有带来成效,反而受到了商贾,官员,世家的反对,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帝王就是依靠着他们才能统御万民,这些阶层连起手来反对,朕的政令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执行。”

    “无奈之下只能苦心编练新军,可惜时间来不及了,耗空了国库的辽东已经完全成了后金的地盘,花在辽东的军费也都变成了清军身上的铠甲武器。”

    “就算有着领先的知识又能如何,没有时间,没有金钱,甚至连身边可用之人,敢用之人都没有几个,搅尽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