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宋-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威力,较之须城时的轰天雷,至少要强悍一倍。

    高余曾经试过一次,他相信,如果在须城时他用的这种轰天雷,在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当场炸死晁盖。只是,这火药配比太复杂,他也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轰天雷。

    除了二十枚轰天雷外,还有五十把专门打造的飞刀。

    飞刀形状,完全是按照尤里飞刀的式样打造。尤里飞刀是光阴蝉所赠予,不但锋利,而且难得。这种飞刀,是高余保命所用,一旦丢失,根本不可能再找回来。

    于是他在汴梁让人打造了一百把飞刀,临走时,带走了五十把。

    这种飞刀丢失了,至少可以补充,也不会太心疼。

    高余一直把这些飞刀藏在箱子里,如今有了光阴限界,似乎可以把飞刀和轰天雷随身携带。

    他伸出手,按在了飞刀和轰天雷上。

    就觉得手一空,紧跟着箱底的飞刀和轰天雷就消失无踪。

    “轰天雷!”

    他轻声呼唤了一句,手中就出现了一枚轰天雷。

    把轰天雷收起,高余往门口走,突然转身,心中默念‘飞刀‘,一口飞刀就出现在手中,唰的飞出,正中床头的字画上。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果然是杀人利器。

    他走过去,把飞刀收起。

    就在这时候,屋外传来了响动。

    高余打开房门,就见武松和小鹿从外面进来。

    他手里拎着半扇猪腿,另一只手拎着一个酒坛子。

    小鹿则挎着一个竹篮,里面放了不少调味料……两人看到高余,都不禁一愣。

    “九哥,你怎么回来这么早?”

    “没什么事,就回来了。”

    高余指着那半扇猪腿,疑惑道:“你们这是作甚?”

    “小鹿说,要做西湖酢肉,嘿嘿,所以就买了些生肉回来,顺便买了一坛酒。”

    “西湖酢肉?”

    高余眼睛一亮,笑道:“小鹿还有这手艺?”

    小鹿闻听,好像发怒的小鹿一样,皱着鼻子道:“当然,我的手艺可是爹爹亲传。”

    “是啊,小鹿说,她家的酢肉手艺乃是祖传。

    当年苏学士权知杭州的时候,她的祖父是苏学士家的厨子,苏学士对她祖父的酢肉,赞不绝口……俺也是听了小鹿这么说,所以才有些……嘿嘿,九哥要不要尝尝?”

    “那感情好!”

    高余笑了,连连点头。

    小鹿则跟着武松,把猪肉和作料送去了伙房中。

    高余见他们忙碌不停,也来了兴致。

    可别忘了,他身怀宗师级厨艺技能,但到现在,都没有机会展现。

    “九哥这刀工,端地厉害啊。”

    一开始,小鹿还担心高余会碍手碍脚。

    可是在高余接手了处理猪肉,展现出宗师级的刀工以后,她眼睛顿时成了星星状,在一旁称赞不停。

    就连武松,也看得目瞪口呆。

    “有九哥在,那就没我事情了?我去吃酒!”

    “想得美,二哥过来帮我。”

    小鹿抓住了武松的袖子,把他拉到旁边干活。

    她站在一边,看着高余手中那口尖刀飞快舞动,把猪肉整块剃下来,连连惊叹。

    “九哥这刀工,可比梅家桥的王屠户还厉害。”

    “王屠户?”

    “是啊,就是在梅家桥卖肉的屠户,绰号王一刀。

    他切肉,一刀准,说要多少肉,一刀下去不多不少,非常厉害……依我看,九哥这功夫,比王屠户要厉害多了。嘻嘻嘻,要不然,以后就叫九哥做韦一刀,如何?”

    高余把剃下来的猪肉,蓬的一声丢在了砧板上。

    听到了小鹿的话,他忍不住哈哈大笑。

    王一刀的名字,他当然知道,而且还见过王一刀杀猪呢。

    不过,这韦一刀……嗯,听上去,似乎也不差,挺有江湖味儿……

    “二哥,听见没有,以后可别欺负我,否则我韦一刀,对你就不客气了。”

    一旁正愁眉苦脸洗菜的武松听得一愣,也不禁笑了。

    “韦一刀,好名字!”

    说完,他哈哈大笑,惹得小鹿在一旁,也咯咯笑个不停……

第一百五十五章 风将起(一)() 
汴梁,皇城庆宁宫。

    赵构有些紧张,不安在大殿里走动。

    他时而踱步,蹙眉沉思;时而又停下脚步,站在那里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

    韦贤妃疑惑看着他,道:“九哥,今日是怎地,这般心绪不宁?”

    “啊……孩儿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所以……母亲勿怪。”

    “什么事?”

    韦贤妃不满道:“今日你请得官家来赏字画,又有什么事情,能比这件事更重要呢?

    切不可胡思乱想,有什么事,过了今天再说。”

    “孩儿,明白。”

    赵构强笑一声,走到一旁坐下。

    只是看他那神不守舍的模样,也不知刚才韦贤妃的话,他听进去了多少。韦贤妃不由得蛾眉轻蹙,心中更加不满。赵构之前,不费一文钱弄来了快雪时晴帖,令韦贤妃很高兴。准备了许久,终于得了官家的承诺,今天会来这庆宁宫中吃酒说话。

    这对于韦贤妃也好,对赵构也罢,都极为重要。

    偏偏赵构这时候的状态……

    韦贤妃心中不禁有气,便站起来想要斥责。

    就在这时候,庆宁宫外传来内侍的呼喊声:“皇上驾到。”

    “官家来了,九哥快随我前去迎驾。”

    韦贤妃也顾不得许多,忙站起来,催促赵构。

    赵构这时候,也清醒过来,跟在韦贤妃的身后,一同走出庆宁宫大殿,恭迎官家的到来。

    赵佶一身便装,带着一群人走进庆宁宫。

    他可不是一个人过来,身后还跟着王黼、李邦彦、高俅以及才从苏州返回述职的朱勔。

    除了这四人之外,更有童贯和梁师成伴随左右。

    这几乎是赵佶身边的常规班子,除了蔡京因病不在,蔡攸因公外出之外,他的亲信,几乎都来了。

    本来,赵佶都忘记了答应来庆宁宫的事情。

    幸亏内侍张迪提醒,他才想起来,于是带着众人,从艮岳直接来了庆宁宫。依着他的意思,在庆宁宫待一会儿,给了韦贤妃这个面子,然后找个借口离开了就是。

    他不喜欢韦贤妃,觉得韦贤妃粗鄙,不懂风雅,更不解风情。

    赵佶身边不缺女人,且不说皇宫里,便是在宫城外,也金屋藏娇,有一个李师师。

    相比之下,韦贤妃真算不得什么。

    若不是韦贤妃生了赵构,他甚至不会册封她做妃子。

    “贤妃,平身吧。”

    赵佶笑呵呵摆手,示意韦贤妃免礼,而后目光在赵构身上扫了一眼,就飞速挪开。

    倒不是说厌烦赵构,而是因为韦贤妃的缘故,对赵构有本能的疏远。

    赵佶走进了庆宁宫大殿坐下,就道:“贤妃,朕今日事务杂多,怕是坐不得太久。命人上宴吧,朕正好有些事情要与诸位爱卿商议,就借你这庆宁宫一并处理了。”

    看到王黼等人到来,韦贤妃心里就是一凉。

    从赵佶那冷漠的话语中,她听出了一丝不耐之意。

    心中不禁发苦,可是却不能在脸上表露出来。

    赵佶这是摆明了坐坐就走,不打算在庆宁宫逗留,韦贤妃这心里面,又如何能开心。

    可她还必须要强颜欢笑,欠身道:“臣妾遵旨。”

    既然是要商议事情,那她就不好作陪。

    之前的诸般设计,也都将付之东流,韦贤妃感到了莫名绝望。

    她欠身告退,命宫女把早就准备好的酒宴,送进了大殿里。好在,赵佶没有驱赶赵构,也算是给了韦贤妃一丝丝的希望。只愿九哥不要莽撞,坏了官家的兴致……

    韦贤妃退下之后,赵佶的心情,立刻好转许多。

    他时而和王黼等人说笑,时而询问童贯一些关乎西北的战局。

    或者,调笑高俅两句,并时不时与梁师成窃窃私语,还发出爽朗的笑声,显示出心情不错。

    赵构坐在末端,食不知味。

    母亲的屈辱心情,他能够理解,同时,心里面更装着一件事情,令他感到很为难。

    他看到了高俅。

    高俅似乎也怀着心事,坐在那里,强笑着和官家应对。

    还有,梁师成好奇怪……他时不时把目光落在高俅的身上,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

    赵构心里面疑惑,难道说,高太尉招惹了梁师成吗?

    “九哥,怎地不说话?”

    “啊?”

    就在赵构胡思乱想之际,赵佶却突然唤了他的名字。

    赵构愣了一下,忙清醒过来,起身道:“孩儿听父亲与诸位相公交谈,受益匪浅。”

    “哈哈哈!”

    赵佶明知道赵构是在说瞎话,但是心里面并不在意。

    他随口问道:“这些时日,朕忙于政务,所以疏于关心九哥。

    九哥近来读的什么书?做得什么事?”

    “孩儿……”

    赵构眼珠子一转,便计上心来。

    他起身道:“孩儿,最近在练字。”

    “练字?”

    “嗯,孩儿自觉,书法不堪,所以有些羞愧。

    父亲乃当世书法大家,自创书体,堪称一绝,可孩儿却不得父亲十之一二……所以,最近一些时日,孩儿淘来了不少书帖,并加以临摹,自觉这书法,有一些长进。”

    赵佶一愣,旋即大喜。

    他别的事情都马马虎虎,但是这琴棋书画,确是精通。

    听说赵构在练字,他便来了兴致,道:“九哥有此认知,确是不错。

    不知九哥最近,临摹何人书法?”

    “孩儿临摹的,是王右军书法。”

    一旁李邦彦闻听,不禁笑了,“广阳郡王,这王右军的真迹,如今大都为官家收藏,外面流传的,大都是些假货。广阳郡王既然要临摹右军书法,又何必去外面找?”

    “李相公提醒的是……不过前些时日,孩儿却淘来了一副快雪时晴帖。”

    “嗯?”

    赵佶等人闻听,都愣住了,诧异看着赵构。

    而高俅的目光则变得有些古怪,看着赵构,若有所思。

    “快雪时晴帖?那不是在官家手里……前些时日,我编撰宣和书谱时,还曾见到。”

    赵构没有理睬李邦彦,而是看着赵佶道:“父亲,孩儿淘来的,是褚印贴。”

    赵佶顿时来了精神,摆手道:“前些时候听人说,有人在白虎桥发现了右军真迹,莫非是九哥不成?朕早就听人说过此事,却一直找不到人,没想到……九哥,快快取来,朕要亲眼看一看,这褚印的快雪时晴帖,与朕手中的快雪时晴帖有何区别。”

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将起(二)() 
“你,认识我家四哥?”

    快雪时晴帖被取来,呈献给了赵佶。

    赵佶也顾不得什么吃喝,就急不可耐的打开来欣赏。

    他喜好风雅,身边这些人自然也有不俗的欣赏能力。可以说,在赵佶身边的亲信之中,唯一没有雅骨的人,就是高俅。当然,这也是相比较而言。毕竟高俅曾做过苏学士的小史,也精通书法,能吟诗作赋,文采也不算差,但远比不上赵佶等人。

    所以,当赵佶等人聚在一起的时候,高俅就找上了赵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