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宋-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茶博士连忙道:“七哥放心,我会让沈刚竭尽全力,一定能找到那一清道士。”

第一百二十七章 流浪汉(1)() 
下瓦子,麻婆子吹糖摊前。

    天气越来越热,瓦子里冷清许多。

    几个游棚里,艺人们看上去也有气无力,虽依旧表演,但并不是很卖力。如此一来,也使得驻足观看的路人更加稀少。倒是几个弹词、演史的说书先生摊前生意不错。不少人走的累了,就在摊前驻足停歇,喝口水,听听书,倒也显得很惬意。

    麻婆子的生意也不太好,摊前一个人都没有。

    当高余出现的时候,麻婆子明显一愣,正要说话,却看见高余朝她摇摇头,立刻明白过来。

    “阿婆,给我做一个吹糖。”

    高余说完,便压低声音道:“我身后,是不是有人跟踪?”

    麻婆子低着头搅动糖浆,仿佛没有听见高余的话。

    片刻,她吹好了糖,递给高余,“有一个灰衣小打扮的泼皮,小余儿你要多小心。”

    果然是这样!

    从茶肆出来,高余就觉得有人跟踪他。

    只是,他不好表露出来,于是来到瓦子里,通过麻婆子确认了一番。

    “阿婆放心,我会小心。”

    他说着,把十文钱放在摊前,拿着吹糖转身离去。

    在转身的一刹那,他眼角的余光向身后扫了一眼,看到了麻婆子所说的那个‘灰衣小打扮’。

    是茶肆里的伙计。

    高余记忆力很好,认出了那人的身份。

    刚才在茶肆吃茶的时候,这‘灰衣小打扮’是在火炉旁边烧水。

    看样子,那茶肆果然是有问题。而那个青溪馆,恐怕就是他要寻找的线索……只是如何通过那青溪馆找到仇道人?还是一个问题。那是明教的一个据点,他要想办法混进去,并且得到里面人的信任,才有机会找到仇道人……可是这,并不容易。

    该怎么混进去呢?

    高余拿着吹糖,一边走一边低头沉思。

    下瓦子里的游棚大都关闭,一方面是因为天气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时间还不到。

    杭州的瓦子,一般是从下午酉时开始,一直持续到凌晨四更天。

    从时间的跨度而言,比汴梁的跨度还要大一些。因为汴梁差不多在三更天,也就停止了。

    高余对下瓦子并不陌生,走了片刻,就在一家酒肆里找了个位子。

    他要了一盘果子,点了一壶米酒,靠着窗户坐下,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向外查看。

    米酒,是酒家自酿的酒水,用梅子浸泡,度数不高。

    因为天气热,所以米酒大都会放在水井里冰着。端上来的时候,那酒壶外面还有一层霜气覆盖,化作水珠,顺着酒壶往下流淌。虽未饮用,却让人感到暑气消减许多。

    米酒略有些涩,不过用梅子中和后,一口下去,满口生津。

    高余吃一口酒,然后剥开一个榛子,把果仁丢进口中,朝外张望着。那‘灰衣小打扮’还在外面。他站在巷口的阴影中,敞着怀,扇着衣袖,看上去似乎很难受。

    看到这一幕,高余不禁笑了。

    他慢慢悠悠的吃着酒,配着榛子果仁,足足坐了半个时辰。

    直到‘那灰衣小打扮’有些忍耐不住,转身进巷子里买水,他才站起身,走出了酒肆。

    沿着街道,他一路小跑,离开了下瓦子。

    不过,他并没有急于回安乐馆,而是沿着后市街向南走,来到了教睦坊旁边的大瓦子。

    大瓦子不是说它面积大,而是名叫大瓦子。

    这也是杭州城里,规模不逊色于下瓦子的所在。

    此时,一天中最热的时辰已经过去,日头偏西,空气中也多了一分凉意。从西湖方向吹来的风,极为舒缓。日头还有些炽烈,但比之刚才,倒的确是舒服了许多。

    这个时候,瓦子里的人,也渐渐多了。

    游棚纷纷开启,艺人们也开始准备,准备迎接一天之中,最为热闹的辰光。

    在一家门口搭着彩棚的酒楼前,休息了一个白昼的录事们,也纷纷出现。她们穿着暴露,却不失华美的衣衫,三五成群在彩棚里面集结,莺莺燕燕的,引人驻足。

    不过,高余知道,这时候出现在彩棚里的录事,大都上不得台面。

    真正有身份,才艺双全的录事,绝不会抛头露面,而是在酒楼中等待客人到来,从中挑选可意的客人。至于彩棚里的录事,更多是为了吸引客人的一种手段而已。

    酒楼名叫花月楼,是杭州城里数得上号的酒楼。

    “杭州的父老乡亲,小底今日路过贵宝地,只因囊中羞涩,所以在这里耍些拳脚。

    若父老乡亲看得入眼,还请赏口饭吃。”

    高余对花月楼兴趣并不大,正准备离开,就听到有人在不远处高声叫喊。

    听口音,似乎是京东之地的口音。

    他顺着声音看去,就见在距离花月楼大约六七十步距离的一块空地上,一个身高在六尺五寸上下,魁梧健壮的男子正高声说话。那男子生得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颇有英雄气概。他拱手向四周围拢过来的路人道谢,而后撩起衣襟,就摆出架势。

    少林拳?

    高余一眼认出,那男子所使用的拳脚路数,正是少林罗汉拳。

    只见那男子身形虽然高大,却极为灵活。一趟拳脚下来,虎虎生风,颇有真功夫。

    高余不善拳脚,但是却师承高手。

    跟随师父走南闯北,他见过不少地方的功夫,也听师父做过点评。

    那男子的拳脚,走的是大开大阖的路数,绝对是下过真功夫。拳脚越来越快,身形动处,衣袂作响。这是少林真传罗汉拳,并不是那种为了糊弄普通人的简化罗汉拳。

    高余曾随师父拜访过少林,知道那少林寺中,也有真传和简化的功夫。

    男子的这套罗汉拳,绝对是真传罗汉拳。

    每一拳打出,看似刚猛无铸,实则留有几分余力,使得拳脚变得越发圆润。不发力则以,一发力必然惊人!只可惜,围观的路人中,却看不出这拳脚的好坏来。

    男子一路拳脚使出之后,围观者就纷纷散去。

    倒是有些人走过去打赏,也不过几文钱,看上去不禁凄然。

    男子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嘴巴张了张,想要喊住大家,但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很显然,这是一个有脸面的人,不愿意向人低头服软。其实刚才他若说几句好听话,肯定能得来更多的赏钱。只可惜,他说不出来,而围观的路人,自然也不可能给他太多的打赏。

第一百二十八章 武松(2)() 
“久闻杭州府人杰地灵,是个能人辈出的地方。

    可今日看来,也名不副实……如此拳脚,真真的少林真传罗汉拳。这位哥哥的功夫,怕少说也有十年的苦工,居然没有人看得出妙处来,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啊。”

    就在众人准备离去的时候,高余突然大声说话。

    少林真传?

    别小看了这四个字!

    在东南一带,少林寺还是有些影响力。

    居然是真传罗汉拳吗?

    围观的路人纷纷驻足,向那汉子看过去,同时也有人看向高余,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高余说的是官话,但那浓浓的杭州口音,却表明了他的身份。

    就见他走上前,从挎兜里取出一张十贯的钱引,放在那汉子的身前。

    “哥哥下次使拳脚时,最好说清楚你这功夫的来历,免得一群没眼力的人看不明白,平白丢了我们杭州府的脸面。”

    说着,他看了看周围人,得意洋洋的走了。

    “我就说嘛,这大个子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这等拳脚,又岂是花拳绣腿可比?”

    “没错,没错,刚才这大个子的拳,使得好!”

    高余这一番话,着实刺激了不少人。

    既然是真功夫,如果不打赏,可就真的如高余所说,有眼无珠了。

    这人都喜欢讲个面子,于是在高余走后,就有人上前打赏。依旧不是很多,却不是那种一文钱两文钱的上前,而是十文二十文的打赏。不一会儿的功夫,男子身前的冷帽之中,便装满了铜钱和钱引。一眼看过去,里面少说也有几百文之多……

    男子有些发懵,但还算清醒,连连道谢。

    他收拾好了行囊,把钱撞进口袋,然后戴上冷帽,便匆匆离去。

    从瓦子里出来,男子就左顾右盼的张望。

    这时候,从前方路边一个卖熟肉的铺子里,走出一个青年,面带微笑朝他招了招手。

    男子一见,忙快步走了过去。

    那青年则从肉贩的手中接过一包熟肉,笑道:“听哥哥口音,好像是京东人氏吗?”

    “啊,在下东平府阳谷县人,刚才多谢哥哥救急。”

    “说得什么救急,只是看你有真功夫,不免有些心喜,所以才出手相助。

    哥哥一看就不是那寻常的把戏人,打拳也忒实在。若有人能看明白还好,可若是看不明白……这杭州府里,大多数人是看不明白的。哥哥若想凭此讨生活,还要会说故事。有道是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死把式,又练又说,才算得上好把式。”

    男子闻听一愣,旋即笑了。

    “哥哥说的是,却是我没经历过,不晓得这其中门道。”

    “吃饭了吗?”

    “哦,今日刚到杭州,尚未吃过。”

    “走,吃酒去。”

    青年便是高余,他说完也不管那男子是否答应,便拎着酒肉往回走。

    一边走,他一边道:“这家铺子的熟肉,做得极好,据说当年苏学士也非常喜欢。

    就是贵了些,以前我从这里路过,也只能看看,今天定要吃个够才好。”

    说完,他停下脚步,回身看了一眼呆愣在原地的汉子。

    “走啊,难不成怕我把你卖了不成?”

    男子闻听,不禁咧嘴大笑。

    “哥哥好爽快,只为了这顿肉,就算是被哥哥卖了,俺武二也没有怨言。”

    “你叫武二?”

    “哦,俺大名叫做武松,家中行二。

    早年间曾在少林学艺,如哥哥所言,不多不少,整整十年。

    可没想到艺成下山,回家后才发现家人已经……这心里颇不痛快,就来了杭州散心。

    昨日在城外的段家桥吃酒,不成想被人偷走了盘缠。

    若非如此,俺也不会做那把式人,在城里卖艺。幸亏遇到哥哥,否则今晚连吃饭都成问题。”

    高余听了,也不禁大笑起来。

    “既然如此,可要大吃一顿才是。”

    +++++++++++++++++++++++++++++

    两人在纪家桥畔,找到了一家酒馆。

    酒馆旁边,就是浣沙溪,溪水清澈,景色怡人。

    高余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叫来酒保,让他把熟肉先拿去切了。

    “二哥要吃点什么?”

    “不瞒哥哥,如今饥肠辘辘,便是一头牛也能吃得下。”

    高余闻听,也笑了,于是对酒保道:“一个洗手蟹,一个炒白腰子,一份煨牡蛎,一个莲花鸭签……嗯,除此之外,上好的牛肉来五斤,肥鸡一只。就这么多,不够了再要。另外,我记得你家自酿的米酒不错,取两坛来,要冰好的,明白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