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宋-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麻婆子道:“是啊,玉皇观的一清道长,不就是小余儿你吗?”

    一清,是高余的道号。

    高余闻听,是真的困惑了。

    在杭州,知道他道号的人多,知道他本名的人却很少,可说是屈指可数。

    打听他的道号……

    “阿婆,是本地人?”

    “好像不是!”麻婆子想了想,摇头道:“具体的情况,老婆子也不是特别清楚,不过据他们说,好像是外地人,操着北方口音,而且年纪不大。因为和你有关,所以老婆子才留意了一下,其他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还有,你可别去玉皇观。”

    “为何?”

    “老婆子听说,朱通判派了人在那边,说不定是要抓你。”

    “朱通判?那位朱三公子吗?”

    “就是他。”

    朱三公子,本名朱彪,是朱勔的小儿子,官拜杭州通判一职。

    高余倒是知道这个人,因为当初他还在杭州的时候,朱彪就已经是杭州通判了!不过,朱彪其人,名声并不是太好。他和他的老子一样,贪婪成性,好色如命,是个不折不扣的恶人。好在,杭州并非苏州,否则他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情。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凭借他通判的权利,又通过苏杭应奉局的路子,在杭州刮地三尺。

    只是,他为何要抓高余?

    高余是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阿婆,那朱彪是什么时候派人去的玉皇观?”

    “好像说是从去年你和你师父失踪,到现在一直都派人在那边。”

    那和父亲就没什么关系了!

    高余知道,他离家出走,高俅一定会派人过来。若如此的话,朱三公子派人驻扎玉皇观,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听麻婆子这么一说,高余就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妙。

    从去年就开始了吗?

    他和师父在杭州的时候,非常低调,朱彪为何对他如此上心?

    从去年派人驻扎玉皇观一直到现在……高余发现,这件事情似乎要比他想象的复杂。

第一百二十四章 租房(1/3盟主terryf)() 
在高余想来,这次来杭州,找到仇道人,替师父报仇,然后回家。

    应该不是太困难,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亮出自己衙内的身份,让官府出面帮忙……

    可是,似乎有些麻烦!

    朱彪要抓捕他?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却足以让高余担心。

    幸亏改了名字,也幸亏这一年来,在光阴蝉的改造下,高余的样貌和气质也有了巨大变化。否则的话,很可能他一进杭州城,就可能被对手发现,弄不好会死在杭州。

    “阿婆,谢谢你。”

    高余真心的向麻婆子道谢。

    麻婆子笑了,轻声道:“小余儿客气了,老婆子相信,你和老道长不是坏人。”

    她说完,想了想道:“你现在住哪里?”

    “在安乐馆。”

    麻婆子点点头,道:“安乐馆不错,就是有点贵,老婆子没有进去过。

    不过你若是要在杭州长久待下去,还是想办法找个住处。安乐馆虽好,终究不太方便。”

    “我……”高余犹豫一下,道:“我要为师父报仇。”

    “报仇啊,老婆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不过,如果我会帮你留心,你自己一定要保重才是。”

    麻婆子的态度,让高余非常感动,同时也感到轻松了许多。

    在汴梁时,他虽然人生地不熟,可是有父母,有朋友,有鲁智深,有李宝这些人帮忙。

    而杭州,他很熟悉。

    但说起势力,远比不上汴梁。

    当初他在杭州的时候,只是一个不为人所重视的小道士。

    如今,他要找的仇人尚没有线索,还凭空出现了一个要找他麻烦的朱三公子,着实麻烦。

    麻婆子也是个普通人,在杭州同样没有什么实力。

    可是有她在,高余会觉得,他不是那么孤单,至少有个人陪伴。

    “阿婆,我这里有些钱……”

    高余从挎包里,取出一些钱引来。

    哪知道,麻婆子却变了脸色,厉声道:“小余儿,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

    “你觉得我老婆子,是为了钱才帮你不成?”

    “阿婆,你误会了!”

    高余见状,连忙摆手道:“我没别的意思,只是……”

    “休要啰嗦,把钱拿回去。”

    麻婆子的脸色,缓和了一些。

    不过,她还是把那些钱塞回高余的手中,轻声道:“老婆子虽然没什么钱,可是靠着吹糖,也能衣食无忧。如果突然间手里的钱多了,难保不会被人别人怀疑。

    我帮你,不是图你报答,只因为我相信,你和老道长都是好人。”

    她语气坚定,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高余认识麻婆子三年,她的事情,也听说过一些。

    这是个非常自律,又极其倔强的女人,而且骨子里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的骄傲。

    他把钱收起来,轻声道:“阿婆,谢谢你。”

    “好了,回去吧。”

    麻婆子站起来,轻轻拍了拍高余的手臂。

    “能看见你好好的,老婆子非常高兴。

    若是有什么需要老婆子帮忙的,只管说就是。我平时都会在瓦子里,你自己要小心些。”

    说完,她从内屋里拿出一个罐子,往外走。

    “阿婆,还要去吹糖吗?”

    “嗯,这个时候,生意正好,我可不能耽搁了。

    你别管我了,该去玩耍去玩耍,若总跟着老婆子,让外人看着怀疑。”

    “好,阿婆你也保重!”

    +++++++++++++++++++++++++++++

    高余从兴庆坊出来,目送麻婆子拎着糖罐,走进瓦子,这才返回安乐馆。

    今天是回到杭州的第一天,可以放松一下。

    想要找仇道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也不急在一天。他回到住处里,关上门,回忆着今天的种种遭遇,在心里暗自检讨。麻婆子说的不错,他如今的模样,的确是有很大变化,可是有些习惯,必须要改变。今天是麻婆子认出了他,明天说不定就会有其他人认出他。高余可不敢保证,所有人都会像麻婆子那样的仗义。

    还有朱彪,必须要弄清楚,他为什么要针对自己。

    亦或者说……朱彪和仇道人,有关联?

    这念头一起,高余忍不住激灵灵一个寒颤。

    在此之前,他是绝对不会把仇道人和朱彪联系在一起。

    一个是江湖道士,似乎还密谋要刺王杀驾的反贼;另一个则是深受官家恩宠和新来,位高权重的官员。这两者之间,应该是水火不相容才对,又怎可能走到一起?

    可是,也只有这个解释,才能说清楚朱彪为什么要抓他。

    若真如此,可就麻烦大了……

    高余想了很久,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放弃报仇?

    那绝无可能!

    如今,似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静下心来,慢慢查找线索。

    若是这样的话,麻婆子的话就变得有道理了。

    安乐馆虽然不错,终究是客栈。且不说开销很大,进出的人也复杂,绝非是安全所在。

    如此,就需要换个地方。

    最好是找一个房子,这样的话,也会方便许多。

    +++++++++++++++++++++++++++++

    第二天,高余一早起床,离开了安乐馆。

    他找到了一家店宅务,登记了自己的身份,并提出要求,准备在杭州城里找一处宅子。

    宅子最好是在众安桥附近,因为他只有这一个线索。

    “八字桥如何?”

    杭州的店宅务,远远不比汴梁那么发达。

    不过,由于商业活动频繁,所以店宅务手里的房源也有不少,很快就找到了一处宅子。

    “这宅子此前已经赁出,但是对方从上个月到现在,一直没有出现。

    按照之前的约定,他若是在三天后还不出现缴纳房租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房子收回。

    宅子很好,很安静,也很方便。

    就在下瓦子后面,往南是定民坊与鹤林宫,西面有一个池塘,还有一片竹林,平时也没什么人过去。位于钱塘门和涌金门之间,不远处还有军铺,治安条件也不错。

    只是房租有些贵,一个月要一贯又三百钱,客人若是有兴趣,可以缴纳定金,三天后若收回房子,就可以前去查看。若客人看中,我们会派人打扫房子,最多七天,客人就能入住。”

    店宅务很热情,把情况也说的非常清楚。

    他说的房子,高余隐约有些印象。当年他和师父曾路过那边,的确是有这么一座宅子,独门独院,环境非常幽静……若七天后能入住进去的话,倒也是个不错选择。

    想到这里,高余就决定下来,并缴纳了定金,与店宅务约定,三天后一起去看房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 莲台倒覆(2/3盟主terryf)() 
解决了房子的问题之后,高余就离开了店宅务。

    天色还早,又不太想回安乐馆。可是昨天已经去了下瓦子,今天再去,就显得有些频繁,说不定会被人发现。自从收到了麻婆子的警告之后,高余变得格外小心。

    不回安乐馆,又不能去下瓦子。

    高余沿着沿路返回,来到众安桥头。

    向东眺望,他心里突然一动,旋即迈步走上了众安桥。

    裘妙法留下的那封信,高余只看到了众安桥三个字。

    以他对杭州的了解,本能就联想到了下瓦子。可实际上,众安桥附近,可不仅仅只有一个下瓦子。下瓦子对面,是兴庆坊,众安桥东,还有一个教钦坊。听上去,似乎仍遵循着汉唐的坊市制度,可实际上,那坊墙早不复存在,形成一片民居。

    论繁华,这些居民区远比不上瓦子。

    但在这些居民区里,仍有许多游玩之处,只是不如瓦子里那么密集。

    教钦坊,高余有印象。

    他依稀记得,曾路过教钦坊。

    附近也有不少勾栏、酒肆以及商铺。

    和下瓦子一样,教钦坊也在众安桥附近,亦或者说……

    他走过众安桥,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来到了教钦坊。

    这里的人,的确比不上下瓦子多,也没有下瓦子的热闹。不过也是商铺林立,路人杂行,颇有几分繁华气象。

    杭州的街道,大都笔直,不似汴梁那样七扭八拐。钱塘门是西门,东青门则是东门。两座城门之间,有盐桥和众安桥两座桥梁,跨两条河流,形成了一条大街。

    不过,这一条大街,确有三个街名。

    众安桥到钱塘门这一段,名钱塘门大街;众安桥到盐桥一段,则唤作众安桥大街,也是三个街名中,距离最短的街道;过盐桥,一路向东,至东青门,则唤作东青门大街。

    高余站在街边,目光却落在斜对面的巷口。

    那巷子,名叫灵芝巷,是一条老巷陌。

    记得当年师父在时,他就从这里路过,还朝里面张望过几次。

    在高余的记忆里,灵芝巷很深,而且巷陌曲折,能一直延伸到教钦坊里的街道上。

    巷子里有一个会馆,名曰青溪馆。

    据说,是睦州青溪县的木漆商人集资开办。

    睦州盛产木漆,也是花石纲里最为主要的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