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宋-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当高俅说完七宝船的事情后,李师师毫不在意。

    “这件事,的确是姥姥的不是,不应该把船租给来路不明之人。”

    她说完,便看了高尧辅一眼,又道:“只是这件事,与奴又有什么关系?衙内莫非以为,是奴家在背后设计你吗?”

    李师师言语中,流露出不屑之意。

    在她看来,一定是这位高衙内被人设局陷害,于是找了老爹出面。

    对这种输不起的人,她看不上眼。李师师个性是高傲的,虽才华出众,但是又出身于市井之中,最看不得的,就是那纨绔行迹。而高尧辅的作为,无疑就是纨绔。

    高俅笑道:“姑娘误会了,此事还有内情。”

    他接着把高余发现情况不对,于是派人跟踪郭京,并且从郭京身上找到金明池地图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李师师。

    “三郎也不是那输不起的人!

    我高二别的本事没有,但认赌服输四个字,确是懂得。可问题是,这件事怕不仅仅是设局陷害三郎的问题。官家三月一日会去金明池检阅水军操演,而那些蛮子却打听金明池的地形,还要设局对付三郎。这也让我感觉到,里面可能还有内情。

    我已让我家小四在那边监视,还派了人去开封府,通报聂昌。

    只是,这件事宜小不宜大。

    我觉得,最好是不要牵累到姥姥身上,这样一来,对姑娘而言,也可以少些麻烦。”

    高俅的意思,是尽量把范围缩小。

    李师师何等聪明的女人,立刻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高俅说的不错,宜小不宜大,牵扯的人越少越好。

    李师师当然明白这件事的严重性,如果能把李姥姥摘出来,对她而言也是件好事。她也不想惹来麻烦,更不想失去官家这个靠山。最好,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和她无关。

    不过,高俅既然开了口,也不可能无功而返。

    李师师想了想,目光旋即落在高尧辅的身上,一双美目闪动光彩。

    “多谢太尉及时与奴家知晓此事,奴会安排妥当。

    今日太尉的这份心意,奴心领了!若有机会,奴一定会有报答,还请太尉放心。”

    “如此,高某告辞了。”

    高尧辅在一旁听得发懵,有些搞不清楚状况。

    高俅和李师师究竟在说什么呢?

    怎么听上去,好像天书一般……

    他也随同高俅,向李师师告辞,而后一同离开。

    “父亲,刚才那李姑娘,是什么意思?”

    高俅的脸色,却阴沉下来。

    他轻声道:“三哥从今天开始,便在家里好好读书,不要再去太学了。”

    “啊?”

    “下个月,省试就要开始。

    我要你在家,全力读书,一定要通过省试。只要你能过了省试,殿试一关,就能轻松许多……以后,莫要再敌视小四。这一次因为他发现及时,你也算因祸得福了。”

第一百零三章 裘妙法(2)() 
雨,已经停了。

    不过乌云满天,黑压压一片,似乎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雨。

    没有风,一切都显得是那样平静。

    距离金梁桥不远,便是一处瓦子,歌舞喧嚣,热闹非凡。

    而金梁桥巷子里却格外安静,黑漆漆的,不见灯火,远远看去,仿佛一座鬼宅般。

    高余和李宝,走在巷口拐角的小店里,喝着水,观察巷子里的动静。

    “怎么没有灯火?”

    高余眉心一蹙,忍不住开口问道。

    天已经完全黑了,家家户户都点上了灯。

    甚至,连那宅子旁边的几户人家都有了灯光,偏偏高余他们监视的宅子,依旧漆黑一片。

    高余心里,感到有些不妥。

    同时,他又有些着急。已经这么久了,高俅那边怎么还没有派人过来?万一那些人觉察到不妙,提前离开的话,该如何是好呢?他有些坐立不安了,几次起身走到小店门口,查看四周的情况。不远处的瓦子里,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只是那灯光,那欢声笑语,让他越发烦躁,再次回到小店里,脸色变得很阴沉。

    “衙内,这是怎么了?”

    “依郭京所言,裘妙法几人非常警惕。

    到这个时候,郭京都没有回去,他们理应有所觉察。可是到现在,对方却不见动静,那宅子里甚至连一点光亮都没有,明显不正常。我担心,官府再不来人,会有变数。”

    李宝也是聪明人,听完后,也不禁严肃起来。

    “衙内,那怎么办?”

    “不对,有点不太对劲。”

    高余心里面,有种不祥预感,于是再次走出小店,朝那宅子观察。

    “四哥,不能再等了。”

    在电光火石间,高余已经做出了决断。

    他猛然扭头,看着李宝道:“我担心,有变数……你敢不敢随我进去,抓捕那些人?”

    “抓捕?”

    李宝顿时感到为难。

    绑人,他没有问题,只要暗中下手就好。

    可是这抓人……他就是个帮闲,如何去抓人呢?

    而且,若被人知晓了他和官府勾结,以后想继续在汴梁混下去,可就有些麻烦了。自古以来,官府和地痞流氓就是敌对。大家私下里合作没问题,但要抬到官面上,就坏了规矩。不说别的,他李宝怎么和其他人相见?大家,又怎么相信他呢?

    高余见李宝的样子,也明白他的为难。

    他也走过江湖,有些事,可以说不可以做,放到了台面上,就会惹来大麻烦。

    就在高余感到头疼的时候,马大壮带人来了。

    他从高府挑选了三十多个壮丁,见到高余,便躬身行礼。

    高俅是殿前都太尉,执掌禁军三司兵马。他府上的壮丁,其实大都是禁军里的剩员。

    这剩员,也是军队里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指老弱病残者。

    但高俅肯定不会找老弱病残来做自己的护院,所挑选的剩员,实际上都是禁军中的勇壮。

    这些人一来,气势顿时一变。

    他们先是向高余见礼,而后朝高余身后的高崇道:“见过高都头。”

    在他们的心中,高余是高俅的儿子,他们要有礼数,但算不得敬重;而高崇,确是实打实禁军都头,一身武艺无人能敌,更是勋贵子弟,自然更让壮丁们敬重……

    高崇朝他们点点头,没有开口。

    高余见这些人来到,心里也就有了底。

    “我爹,可曾通知开封府?”

    “已经让高成去了!”

    “那就好!”

    听得高俅和开封府通过气,高余也就放心了。

    他想了想,便唤来了李宝道:“让弟兄们扯下来,保义郎,这边的人手,你来安排。”

    高崇点头,招手示意几个壮丁进屋,然后把一张地图铺开。

    地图,便是那宅子的地形图。

    高余想要弄来图纸,绝非一件难事,只需要花十几文钱,就能从店宅务那边拿来。

    高崇指着那宅院的三个出口道:“你们每十人一队,各自守在门外。

    一俟发现状况,就立刻行动,绝不能使里面的人走脱一个……衙内,咱们只守着吗?”

    高余看了看天色,有些犹豫。

    这么久了,那开封府方面还没有来人,一定是出现了问题。

    可如果这么等下去,更可能有变数……他也知道,自己没有这种权力。莫说是他,就算是高俅,也不好随意在城中抓人,除非有枢密院,亦或者官家的旨意才行。

    该死的开封府,不是说他们的执行力很强吗?

    高余有些按耐不住了,便沉声道:“再等一炷香,若一炷香后,开封府还没有派人来,保义郎只管行动。出了什么问题,我自承担,你们也不必担心会有麻烦。

    四哥,你的人退下之后,也不要急于撤走,守在外围观察,有情况就立刻来禀报。”

    只要不让李宝站出来,他就没有任何问题。

    当下,他点头答应道:“衙内放心,我立刻安排!”

    ++++++++++++++++++++++++++++++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的流逝。

    那宅子里,黑漆漆,气氛更加凝重。

    裘妙法一身便装,站在客厅中央。

    身边,还有五个人,都静静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发话。

    郭京到现在还没有回来,裘妙法就知道,一定是出了变故。

    一开始,他还存有幻想,决定等一等。可是一直到天黑,郭京都没有出现,也就说明,他出事了!

    裘妙法才不会相信一个汴梁帮闲。

    之所以雇佣郭京,是因为他对汴梁熟悉,可以免去许多麻烦。

    他们此次来汴梁,是为了一卷《太子下生大明尊三合法经》,又叫做《老子西升化胡经》,相传为老子化胡,降生为摩尼所作。武则天时期,被尊为《大云经》供奉。后与会昌法难失踪……不久前,这三合法经重又现世,他便是前来迎奉经典。

    不成想到了汴梁,恰逢金明池水军操演即将开始。

    裘妙法就动了心思,想要趁机做出一番大事,将来在教中,也能多一些话语权……

    教内不缺钱,他更不会在意。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是设局胁迫一个衙内,能混入金明池,而后伺机行动。

    原本,这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那大鱼已经上钩,眼看着就要收网,却不想郭京突然失踪了。这也让裘妙法心中生出一丝警兆,更直觉感到,有危险即将到来!

第一百零四章 明教(3)() 
“师兄,咱们怎么办?”

    裘妙法所在的教派,叫做明教,也称之为摩尼教。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教派,早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交易,并且在波斯地区广为流传。后来,摩尼教伴随西域丝绸之路的开放,东进中原,并迅速繁衍生息。因为摩尼教特有的包容力,使得它很快适应了中原地区的文明,在民间得以传播。

    晋代,为贬低佛教,道教编撰了《老子化胡经》。

    摩尼教迅速接受了其中的奥义,并以此为契机,加速了和道教的融合,使之在唐开元之后,广为流传。

    会昌法难,武宗灭佛,摩尼教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于是,摩尼教由明转暗,改为‘明教’,并且在江南地区进行传播,逐渐恢复了元气。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它进一步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思想,教义越发清晰。

    至有宋一朝,明教正式在江南地区传播。

    他们号称大明尊为弥勒转生,以《太子下生大明尊三合法经》,也就是老子西升化胡经为根本经,以《证明经》、《下生经》和《讫思经》三部经书为传播工具,为无数人所尊奉。甚至,在江南地区有不少官宦人家,也将明教三经视为经典……

    裘妙法走出客厅,在台阶上负手而立。

    片刻后,他一咬牙,心中就有了决断,沉声道:“诸位师弟,看样子郭京一定是出事了……汴梁已非久留之地,我们必须要尽快撤离。事不宜迟,我们马上行动。”

    “那金明池……”

    “此事暂且放下,我们的任务,是要护送圣经至大明尊手中。

    赵老官且饶他一次,待大明尊请回了圣经之后,就会做法邀请诸天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