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智深,沉默了!

    他真名并非鲁智深,智深只是他出家后的法号。

    他本名鲁达,原本是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的一位小使臣,以勇猛而著称,甚得小种经略相公喜爱。可惜,一时莽撞,打死了渭州的一个衙内,于是便逃亡离开。

    之后,他在五台山出家,又在五台山主持的介绍下,来到了汴梁大相国寺。

    只因他体型魁梧雄壮,颇有几分金刚气势。于是大相国寺的主持长老便把疯魔杖法传授给他,并委任他做了大相国寺的护法金刚。佛寺的生活,单调而枯燥……鲁智深又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当了两年护法之后,他就向寺里提出,去少林寺修行。

    但是在少林寺没多久,他又待不住了。

    听一些俗家弟子说起了梁山的宋江等人,鲁智深很感兴趣,于是便离开了少林寺,想拜会一下宋江等人。只是没等他抵达梁山泊,宋江已突围离开,让他走了个空……

    再之后,他就遇到了高余!

    ++++++++++++++++++++++++++++

    高余是高俅之子。

    鲁智深不喜欢高俅,但对高余并不反感。

    因为在他眼中,高余没有什么衙内的骄横之气,反而带着一丝丝江湖好汉的气质。

    也正是这原因,他才会和高余坐下来吃酒。

    梁山,已经去不得了!

    如果没有遇到高余的话,鲁智深说不定会继续流浪,一直到找到宋江。

    可现在,找到了又如何?

    那就是一群强盗,丝毫没有江湖好汉的气质。

    鲁智深觉得,他也不可能与宋江等人,尿到一个壶里面去。

    回汴梁吗?

    鲁智深下意识的有些抗拒。

    他不喜欢寺庙里那种庄重的气氛,更不喜欢每日参禅打坐,执行戒律的枯燥生活。

    可不回去,他真不知道,该去哪里?

    就在鲁智深感到茫然的时候,舱外传来了脚步声。

    紧跟着,船舱门开了,马大壮提着一个食盒,另一只手拎着一坛酒,走进了船舱。

    “大和尚,你醒了!”

    “啊,洒家醒了。”鲁智深看到马大壮,目光不由得柔和许多。

    他不喜欢陈广身上那股子孤高之气,也不太愿意再见高余,因为高余破坏了他的理想。

    倒是马大壮,他非常欣赏。

    这小子身上有股子憨劲儿,单纯,老实……这一点,很像他!

    “大个子,这是哪里?洒家怎地在此?”

    马大壮席地而坐,把食盒放下,打开了盖子。

    里面有半只蒸豚,还有一盘五花肉,陪着蒜泥酱料,一大盘热腾腾的炊饼。

    “还说呢,昨夜咱们吃饭,你却吃多了酒,把人家那店里的肉食都吃了个干净,最后醉倒在那里。小鱼儿、陈教头和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算是把他带到船上。”

    说着,马大壮把饭菜拿出来,摆在了地板上。

    “你要不要吃,俺饿了。”

    “哈哈哈,你可真是个饭桶。”

    “说的你好像不是似地……昨晚你吃的比我还多,剩下那只肥鹅被你一人吃了,连骨头都不吐出来。”

    “这个,这个……”鲁智深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有些尴尬笑道:“洒家那是吃醉了。”

    他说着话,便走过来,和马大壮一样,席地而坐。

    马大壮从食盒里取出一口尖刀,把那乳猪切开来,分了一大块肉给鲁智深。

    “他们不吃吗?”

    “都吃过了,已经晌午后了……”

    “那你还吃?”

    “我饿了。”

    马大壮说完,就抓起了一个炊饼,然后狠狠就是一口。

    看马大壮吃的香甜,鲁智深也饿了……本来就有点饥饿,这会儿更是饥肠辘辘。

    他哈哈大笑,也拿起一个炊饼,一口就是小半个。

    两个人居然比试起来,你一口肉,我一口饼。那食盒分有三层,里面装了满满当当的饭菜。这两人没用盏茶功夫就吃了一个干干净净,端地是风卷残云一般……

    “大个子,吃酒!

    那饭菜吃完,鲁智深拿起了酒坛子,递给马大壮。

    马大壮却摇着头道:“俺不吃酒,不好吃……四娘也不让俺吃酒,你自己吃吧。”

    说着话,他就把那杯盘放进了食盒。

    站起身来,马大壮往外走。

    鲁智深笑了笑,捧起那坛子,便一饮而尽,方才算是酒足饭饱。

    “大个子,如果没什么事,陪洒家说说话。”

    “说什么?”

    鲁智深想了想,笑道:“说说你的事情?”

    “俺的事情?”

    马大壮复又坐下来,搔搔头道:“俺的事情有甚好说,俺一直在须城,这还是俺第一次离开须城出远门呢……大和尚,俺听说你就住在汴梁,和俺说说,汴梁好吗?”

    “汴梁啊……”

    鲁智深想了想,开口道:“那要说的,可就多了!”

    ++++++++++++++++++++++++++++

    夕阳,斜照。

    河面上一片残红,景色醉人。

    高余走到了船头,看着那些忙碌的船工,目光旋即顺着河面,向远处眺望。

    这河道的尽头,就是汴梁城。

    估计再过几日就能到达,却不知那一边,又是怎样的情形?

    父亲,母亲?

    对高余而言,是两个非常陌生的名词。

    曾几何时,他也期盼自己有父母,可是当这一天即将到来时,高余的心情却有些恐惧。

    汴梁,他并非第一次去。

    可为什么这一次,却让他的心情,如此复杂?

第五十四章 汴梁(一更)() 
才四更天,广利门外已是人声鼎沸。

    初春时节的料峭春寒,似乎并没有浇灭人们的热情。天还黑着,无数经纪行贩、挑着担子便做在城门下等候开门。也有那唱曲儿的、聊天的、做小买卖的……看上去,一切都似乎很平静。可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的背后,确是为汴梁早市,酝酿华美的乐章。

    树木夹峙的郊野小路上,行人不断。

    他们赶着背负美谈的毛驴,挑着准备入城贩卖的货物,缓缓向汴梁的城门走来……

    “我儿,快到了吗?”

    在州北码头上,来了一群人。

    他们衣装华美,更有卫士跟随,奴婢仆从还拎着各种各样的事物,方便行走坐卧。

    一个妇人,在婢女的搀扶下,站在码头上,向远处眺望。

    “母亲,昨天高城不是已经派人来说了嘛?他们会在官桥下停泊,天亮之后才能进城。”

    妇人身边,还有一个青年。

    他一身书生打扮,脸上犹带着困倦之色,有些不满说道。

    妇人脸色一沉,怒道:“三郎,你也知道他们一早会到,却和你那些狐朋狗友在状元楼里浪荡到夜半,更吃多了酒水……你若是不愿意等候,那你现在就回去吧。”

    青年闻听,顿时露出一丝畏惧。

    他对妇人有些恐惧,只因在过去二十年里,他可是见过这妇人,是何等霸道。

    也算不上是霸道,或者用严厉形容更加妥帖。

    妇人是家中的大妇,与父亲相识于微末之中。虽然后来父亲发达了,也娶了妾室,但是对妇人却越发敬重。家中一应事物,全都是由妇人掌管,无人敢去招惹。

    曾有一个妾室,想要去挑拨妇人和父亲之间的矛盾。

    可结果却是……那妾室头天晚上说的话,第二天就传到了妇人耳中。

    第三天,那妾室便被赶出了家门,至于去了什么地方,阖府上下都无有人知晓……

    “二娘,三哥并不是这个意思。”

    就在青年想要开口认错的时候,一旁的中年男子,却先开了口。

    他个头大约在六尺上下,体态略显臃肿。

    眼眉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俊秀,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却变得越发威严和冷峻。

    这中年人,正是殿前都太尉高俅。

    得知自己的‘吉祥儿’没有死,而且在十五年后,重又出现的消息之后,高俅一连几天都处于兴奋的状态中。十五年前,他前往西北,都督刘仲武与西夏的战事。

    却不想家里出了变故,小儿子被人偷走。

    高俅当时就想立刻赶回汴梁,可由于战事吃紧,他在数月之后才得空闲。

    可那时候,吉祥儿已经不见了踪迹。

    而自家兄弟高杰,更因此心怀愧疚,在省试中落榜,之后好像自我流放一样的离开汴梁,十五年来,只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在家里住不得两天,便又匆忙的离开。

    其中原因,高俅自然明白。

    说他心中没有怨恨,那是瞎话。

    但他也清楚,在吉祥儿丢失这件事情上,高杰的错误并不是很大。

    只能说,那两个偷走吉祥儿的贼子太恶毒,以至于高俅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幼子。

    现在,吉祥儿要回来了!

    从昨晚收到消息,他就没有睡着。

    这天还没有亮,高俅就叫上了妻子,带着自己的小儿子,也就是那青年来到码头等待。

    小儿子的心思,他当然明白。

    在此之前,高俅把对吉祥儿的思念和宠爱,都放在了小儿子身上。

    现在,吉祥儿要回来了……小儿子的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亦或者说,他有一些担忧。

    这,是人之常情。

    高俅走上前,握住了妇人的手。

    “娘子莫急,咱们已经等了十五年,难道还怕等这片刻?”

    “我知道,我知道……可是,我就是忍不住。”

    妇人说着话,眼睛里便闪烁晶莹的泪光,“这十五年来,我日日祈求上苍,希望我那苦命的吉祥儿能早日回来。相公可知道,每年新年的时候,我都会为吉祥儿亲手做一身衣裳,至今已经有十六套了……我实在是等不及了,真的是等不及了!”

    高俅深吸一口气,将妇人搂在了怀中。

    周围的仆从奴婢,连忙背过身去。

    青年则眼圈发红,低声道:“母亲,叔父不是来信说了,小四他很好。

    马上天亮了,我这就去水门那边候着,小四的船一到,我就立刻回来与母亲知晓。”

    “辛苦三哥了!”

    妇人抹去泪水,笑着与青年说道。

    那青年也不啰唆,三步两步走到河边,跳上了停靠在河边的小船上。

    小船晃晃悠悠势力码头,朝着水门方向而去……这时候,天边也泛起了鱼肚白的光亮。

    +++++++++++++++++++++++++++++++++

    “开市喽!”

    伴随着一阵鼓声响起,汴梁城门缓缓打开。

    早已等的不耐烦的商贩们,蜂拥而入,原本平静的街市,也一下子变得喧嚣起来。

    晨光,照映在汴河河面,水光粼粼。

    一艘艘体型巨大的纲船沿着河道鱼贯而入,停泊在沿途码头。

    高余站在船头,随着那川流不息的船只,自水门驶入汴梁城……汴梁城,我又来了!

    上次来汴梁,是六年前。

    当时他是随着师父,自广利门进城。

    那时候的汴梁,就已经是一派繁华景象。而今,却越发的热闹,令人不由得心神迷离。

    河两岸,混栽桃李梨杏。

    初春时节,桃红杏白绽放枝头,把汴河两岸点缀的生机盎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