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余宋-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许高俅入不得枢密院,也做不得相公。但凭此恩宠,便足以横行大宋的官场了。

    这,可真真是一个好靠山!

    ++++++++++++++++++++++++++++++

    秋意,渐浓。

    往年这个时节,正是秋高气爽,登高眺望的好时候,更是丰收的季节。

    然则宣和二年的秋天,整个两浙路却处于一片萧条和动荡中。许多地方,因为收到战乱的影响,以至于田地荒芜。伴随着这场叛乱的范围越来越广,整个东南都处于惶恐之中。

    方七佛从嘉兴返回杭州,迅速稳定了局势。

    他带来的三千力士,以雷霆之势,将杭州城中的宵小清理一空,也稳定了军心。

    李天佑不愧是方七佛最为倚重之人,在回到杭州后,立刻吞并了越州兵马。

    本来,双方的战斗力不相上下,可由于裘日新和赵毅纷纷被害,越州兵马群龙无首。而李天佑更是手段惊人,软硬兼施,在十天时间里,便令所有人都心悦诚服。

    这,也让方七佛松了一口气。

    只是,高余却好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不见。

    方七佛有一种直觉,高余没有离开,而是似毒蛇一样隐藏在杭州的暗处,随时可能会给他致命一击。这让方七佛不敢怠慢,每天都出入府衙,都有百余名亲卫随行。

    没办法,如果是面对面搏杀,方七佛不会害怕高余。

    可是现在,高余却掌握着一手火器技能,连裘日新都死的不明不白,他怎不担心?

    不过,方七佛却不明白,高余为何还要留在杭州。

    按道理说,他已经完成了使命,早该离开杭州才是,可为什么还要留在杭州城内?

    这让方七佛百思不得其解!

    入八月,天气日渐凉爽。

    杭州城依旧是死气沉沉,人口进一步减少。

    兴化军、江南东路以及广州等地,开始封锁物资,也使得此前连战连胜的叛军,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婺州统制王禀,绕开了杭州防线,向嘉兴逼近。

    而江宁地区,则有大批官军开始集结,并且尝试着向两浙路挺进。

    官家赵佶,命童贯出任江淮荆浙宣抚使,任常德军节度使谭稹为两浙路制置使,调集京畿禁军,以及关右、河东蕃汉兵马同时南下,对方腊等叛军展开了凌厉反击。

    谭稹,和童贯一样,也是出自于内廷,是一名宦官。

    他精通兵法,为人也非常低调,常年执掌五龙寺,对赵佶忠心耿耿。

    其人与梁师成、童贯不同,不贪财,也不眷恋权势。唯一的兴趣,就是阅读兵书。

    此次他被启用,也是高俅推荐。

    谭稹一直到出发离开汴梁,也不清楚高俅怎就推荐了他?

    不过,他内心里对高俅还是非常感激,所以在兵抵江宁之后,就下令手下大将杨可世发起了强攻,一举击溃驻守江宁的明教叛军,并斩杀明教尊者石生,大获全胜。

    江宁城下,硝烟弥漫。

    谭稹催马行进于战场中,凡那些身受重伤的叛军,都被他下令当场处死,不留俘虏。

    “杨将军!”

    “末将在!”

    杨可世出身西军,乃秦风路第二将。

    他也是此次江宁之战的指挥,听闻谭稹呼唤,忙上前应命。

    “今江宁虽已收复,然叛军仍肆虐东南。

    咱家有一老友,就是高太尉……他的幼子,此前孤身前往杭州,打探叛军动向。可现在,因朱勔老贼擅自行动,使得衙内身陷杭州。太尉虽命其弟高杰驻守嘉兴,却远水救不得近火。故而咱家此次出征之前,太尉专门托付咱家,解救小衙内。”

    谭稹说到这里,目光灼灼,凝视杨可世。

    “咱家欲派一支人马,轻骑潜行,前往杭州。

    杨将军,若能救出小衙内,对你而言,确是一桩天大机遇……却不知,你可有对策?”

    杨可世听闻,先一愣,旋即心中大喜。

    他眼珠子转了两转,便说道:“末将麾下,有一小将名叫韩世忠,勇猛过人,且非常机敏。末将可以命他率轻骑潜行,直奔杭州,一定可以把小衙内安全的救出来。”

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腊来了(二)() 
一夜秋雨,落叶纷纷。

    天气越来越凉,使得人们开始换上秋装。

    一身差役打扮的高余,沿着钱塘门大街缓缓而行,在众安桥头的馄饨摊前停下脚步。

    “九郎,来一碗馄饨。”

    他操着一口道地的杭州方言,冲坐在棚子里打盹的燕青喊了一声。

    燕青睁开眼,看了他一下,慢悠悠走到灶前。

    ++++++++++++++++++++++++

    距离裘日新被杀,已过去了半个月。

    杭州也从最初的动荡之中,渐渐稳定下来。

    不得不说,方七佛在明教中的威望确实不低,在回到杭州之后,他杀一批,拉拢一批,迅速把已经分裂的叛军重新凝聚在一起。于是乎,原本混乱的杭州,也就恢复了稳定。

    高余必须承认,方七佛确有魄力。

    在回到杭州的第一天,就架起屠刀,斩杀了百余名叛军,令所有人都为之恐惧。

    同时,他也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杭州百姓的心。

    “这厮不该去行军打仗,若让他坐镇杭州的话,咱们想要杀死裘日新,绝无可能。”

    这是高余在领教了方七佛手段之后,对燕青说的话。

    燕青对此,也颇为赞同。

    而今的高余和燕青,都已改头换面。

    通过汤逢士所传授的易容术,两人就算是行走在街头,也不会有人对他们有怀疑。

    杭州恢复了平静,但人手空缺。

    特别是府衙中的差役,在之前的动荡中几乎走了大半,也造成了杭州的治安混乱。

    方七佛旋即下令,命各里保长推荐人手到府衙里当差。

    高余则趁机买通了都亭的保长,并通过他的举荐,轻而易举就进入了杭州府衙……

    如果是在从前,高余很难混入其中。

    可现在,杭州混乱不堪,加之有许多从外地逃难过来的难民,使得大家彼此都不熟悉。加之高余说得一口杭州话,又有杭州的保长作保,自然也就没有人怀疑。

    事实上,明教叛乱至今,虽说杭州依旧在叛军控制下,但不少人也看出端倪。

    叛军,怕是长久不得……

    一个嘉兴,打到现在都还没有打下来。

    哪怕是换了陆行儿指挥,面对嘉兴铁桶一样的防御,一时间也是束手无策。

    听说,最近嘉兴附近出现了一支官军,屡屡袭扰叛军后方,令叛军吃了几次大亏。陆行儿虽然派人围剿,但那些叛军却非常机灵,见势不妙就迅速撤离,逃的无影无踪。

    嘉兴,地处平原,地势开阔。

    这支官军全是骑兵,人数虽然不多,但确实给叛军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除此之外,江宁战败的消息也传到了杭州城中……官军要反击了,而且看样子非常凌厉。虽然说江宁距离杭州还有些远,但谁能保证,官军不会突然间出现城外?

    所以,无人愿意去给叛军做事。

    这也是高余花钱就成功的一个原因,保长正愁着该怎么完成任务。更不要说,他还可以趁机赚一笔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高余公验上的名字,叫梁四郎;而燕青则改名作晁小九。

    高余曾问过燕青,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字?燕青则回答说:不忘天王之仇。

    对此,高余也颇感无奈。

    他可以感觉得出来,燕青对他的恨意,远不似他说的那么深。只不过,他新年晁盖恩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而今正处于纠结之中。这种事,高余也没办法。

    燕青就是这么个偏执之人,有些事只能他自己想开了才行。

    想得开,大家还是朋友;想不开,以后便是敌人……不过在当下,燕青至少不会害他。

    高余做了府衙的差役,每日在街头巡视。

    而燕青,因为一口京东口音,所以不好在府衙出现,于是就在众安桥头摆了个馄饨摊子。

    他心灵手巧,做得一手好菜。

    特别是在如今的局势下,许多当初在瓦子打把势卖艺的人,因为瓦子关闭,加上战乱不止,跑也不知道该跑去何处。为了求个温饱,许多人只能寻找别的生路。

    这些人中,不泛北方人。

    反正在杭州人眼里,北方话都是一个强调,也听不出什么区别。

    在加上高余在府衙中动了手脚,于是燕青也就顺理成章的,在众安桥头开始了营生。

    “近来情况如何?”

    燕青煮好了小馄饨,点了两点猪油,用滚水化开,放在了高余面前。

    高余吃了一口,向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其他人之后才说到:“嘉兴那边情况还好,看样子还能再撑一段日子。倒是杭州这边,感觉风声越来越紧,叛军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听说,是吃了败仗。”

    “朝廷两路兵马齐出,看样子是要准备反攻了。

    这段日子,你要小心一点,莫要暴露了行藏才是。”

    “谁又会注意我一个摆摊子的?”

    燕青一笑,旋即脸色微沉:“只是我听说城里粮价又涨了,看样子朝廷已经开始对叛军进行封锁。我估计过些日子,粮价还会涨……咱们究竟要在这里等到何时?”

    高余听得出来,燕青有些担忧。

    他想了想,道:“先别着急,且观察一下。

    我听说,王禀的兵马很快就要抵达嘉兴,一旦嘉兴战事获胜,杭州定会是下一个战场。我估计,也不会太久……毕竟朝廷已经开始反击,相信很快就会兵临杭州。

    到那时候,我们伺机而动。

    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咱们只能坚持住……而且,我也想看看那位圣公,究竟是何模样。”

    高余觉得燕青偏执,其实他自己何尝不也是偏执狂。

    为了报仇,他孤身来到杭州。算算时间,已经有小半年之久。他杀了裘日新的四个徒弟,杀了裘日新,也算是为师父报了仇。可是他却不愿意离开,因为还有一个方腊,让他念念不忘。他也知道,而今的局势,想要杀死方腊,几乎不太可能。

    且不说方腊的身手比裘日新高,关键是他也有了防范。

    身为明教之主,身边一定有很多高手。

    高余很想杀了方腊,却不代表他会莽撞行事。在方腊已经有所地方的情况之下,刺杀方腊,会比杀死裘日新更难。高余清楚这一点,可是他又有些不太甘心离开。

    哪怕杀不死方腊,看着他败亡,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

    高余而今的责任,就是负责钱塘门大街一带的治安。

    吃了馄饨,他就离开了摊子,装模作样的沿街巡查一番之后,便慢慢悠悠返回县衙。

    “大家这是怎么了?”

    回到县衙,就看到衙门里的差役公人,一个个行色匆匆,看上去非常忙碌。

    所谓的当差,说穿了就是做个样子。杭州如今已经恢复了平静,哪有许多案子发生?只不过差役们行走在街头,百姓们会觉得心安,不至于再像前几日那样惶恐。

    所以当差以来,大家都很懒散,全不似现在这般模样。

    高余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