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剑分说-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界虽冠名以孔,实则还另有孟,颜、曾、荀四大家。而这四家圣人与孔家至圣有着师徒情分在,都曾得到他的指点。何况圣界是由孔家至圣开创,冠名以孔,当之无愧。

    这五尊圣人,只有孔家至圣练至合道至境,不可揣测。丁奉要在旁人不觉的情况下遁入,无异于痴人说梦。不过如今圣界正为帝子之选,忙的焦头烂额,恰好提供了一丝可乘之机。

    丁奉以一身通天法力蒙蔽了五大圣人的感应,五大圣人虽知有异物入侵,可不打探丁奉的根底。

    危急存亡之秋,决不能再生变数。颜,曾两家圣人当即合力推算,强催圣界天意,清澈明朗的天空中霎时睁开一只竖瞳,洞察秋毫,不放过圣界任何一处角落。

    这圣界天意几乎不在宝界天意之下,早生灵智,只是不同于万安平,未曾转世脱壳。一旦转世,圣界天意在此界中的地位绝不输于孟,颜、曾、荀四家圣人。

    天意窥测,一切无所遁形。丁奉信手一拈,道种仙莲垂下条条仙气护住韩琳儿。练剑生则在界外大显神通,轻敕一声:“斩!”剑气开合虚实,意气幽远,渺渺乎如穷无极,一斩明灯圣界!

    凡家儒门,助人君得民心治天下。仙门儒道,助仙君顺阴阳明教化!一言万钧,何其之重!五大圣人合声一叱,天地浩然,凝然一冲,便把来袭剑光击退数步,剑气逸散,剑光朦胧,似一触即破。

    练剑生心中一震:“五大圣这一击不止仗借地利,更有帝力蕴含其中!先天帝道这般强势,合以儒家正气之法,如今勿论什么大道法术遇上儒门浩然气都要弱上不止一筹。”

    为止末法,先天帝道总揽三千,霸道可见一斑。虽初时不显,可众多帝子横空出世,相互攻伐,若养蛊之术,帝道俨然凝聚。儒道五圣只解了一丝帝力,即把练剑生可斩万物的一剑毁去。如此下去,道门千种大道,万般法术都为儒门所制,日后此世哪还有道门生存的道理?

    初试探,练剑生已有所觉,再驱太白剑莲,逸散的剑气当空一变,化成道道剑符再度合拢。练剑生的剑理大道,若不可测,重衍先天,化斩仙封神两部。无穷禁封神力,悍然搦战先天帝道。

第785章 千古大阵() 
    道种仙莲神光泉涌,形成仙葫。先天神通的光虹犹如鲲鹏之势,吞没浩然正气,生出一股大道阻力,禁绝先天帝力,再封圣界正气,终撼大千!

    这一次即便圣界有五大圣人法身把持,亦免不了为剑气所伤!圣界穹顶之上,天意之眸猛地歪曲,悲怆恸哭,苦痛万分,足见其灵性。

    天意受创,天眼难开,惊惧于其神通法力。颜、曾两大圣人当即调转矛头,抵御练剑生。然而练剑生醉翁之意不在酒,重创圣界天意之后,便销声匿迹。

    两大圣人法力无边,遥遥望见圣界之外那道斑斓剑光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跳出此界,不入五行,恍若隔世,孑然一身。任凭什么神通道法,皆沾不到半分。

    见此情形,颜圣叹惋道:“圣界恰逢多事之秋,不止是魔道宵小,道门亦是贼心不死。”这傲骨嶙峋、清癯玉立的老者一袭破旧儒袍,看不出任何出奇之处。可一言一语,掷地有声!纵然不含法力,这天地却为之一动。

    圣界天意受练剑生一斩,青冥之上当即显了一个豁口,内中风火雷电澎拜,浑若灭世之兆!灾厄临头,圣界内,但凡修行有成者望见此种亦心生恐惧,绝望酝酿而生。

    圣界哀嚎遍野,有如此悲怆,颜圣怎会坐以待毙?他口含天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具丝毫法力,却抹平了人心中最深层的恐惧。随即,那青穹上的豁口也逐步弥合。

    圣人一言若万钧,有澄清玉宇之能。

    这便是圣人的‘德行’,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具是莫大的德行。这是至诚,合乎于道,可以先知,打破虚空,亦能见神!

    丁奉见此,气色微滞:“圣人之道,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此般德行,与丁奉所修大道截然,非是他能够理解的。

    见罢,丁奉调理一番,对着韩琳儿道:“即入圣界,无需急于一时。孟师兄怎么说也是孟家嫡传,又是我宗弟子。就算孟家圣人大公无私,也得顾忌师尊的脸面。”

    韩琳儿心急如焚,孟浩然虽一时平安无事,可说不准日后会遭遇怎样的情形:“可是……”

    见她还有犹豫,丁奉一锤定音:“这圣界非同小可,若是仔细体会,对你也有莫大好处。”说着,界外练剑生渡来一缕蜃气,丁奉一掇拾,笼罩韩琳儿。雾光层叠,把韩琳儿变化成个古灵精怪的道童。

    元蜃法门也算得上是不错的变幻之术,丁奉自问此界除却圣人,可以看破此法的不过五指之数。丁奉本身却是不用,他早是元神之体,自有元神变化之法。这是无上大道,非是术法一流可以比较的。

    元神变化之法,除非圣人亲面。圣界中,绝无第六个人可以识破。丁奉摇身一摆,变幻成个年近半百的道人,微微迟暮,活像个招摇撞骗的假道士。

    丁奉捋了捋山羊胡,左右寻思:“嗯,还差了点东西。”蜃气再变,一杆算命幡杵在身后,又变化作包袱行礼,这才算得上是毫无破绽。

    韩琳儿心急如焚,可也知晓丁奉的用意,转瞬改了心绪:“师傅,前面有个村子,我们今晚就去那落脚吧。”

    丁奉一点头,圣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的多,并非儒道一家独大,而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只是勿论佛魔道妖,均受了莫大的限制。

    韩琳儿尚未炼就元神,一入圣界,只觉一身法力十不存一,跌落金丹级数。与此同时,心魔之患也有所缓解。

    丁奉在与两大圣人交手的同时,已掌握了圣界的大致样貌:“圣界战乱,佛魔道妖神鬼儒,七雄并立。战局愈演愈烈,圣人们怕也是坐不住了。”

    圣界之乱,非是天意衍变的结果,而是圣人授意。其中的手段,丁奉也只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圣人手笔,见微知著!圣界布局凝缩寰宇大势,此局衍变至今,五大圣人恐有五成把握延续第十纪!”

    丁奉仅仅得了些许皮毛,即大有收获,对未来的局势变化又清晰数分。这一演算法门当真可怕到了极点,佛魔道妖闻之心寒,魑魅魍魉,无不辟易。

    大千界中布下的千古大阵,历经数个纪元,已复杂到了一个不可捉摸的地步。说不得连元神道君入局,都不能轻易解脱,反而会惹得万劫缠身。

    尤其,佛魔道妖神鬼儒七道气运纠缠,几乎与外界别无二致。练剑生以龙蜃变化修来的演算法门,在此种面前,就如同三岁婴孩一般,不值一提。

    不过种种疑问也由此浮上心头,孔圣得道而忘道,开辟一界,享莫大功德,超然外物,与圣界撇得一干二净。几位圣人如此干扰天意运转,就不怕天意反噬,圣界崩溃?

    丁奉微觉冷意,这圣界天意身不由己,仿若玩偶,仅凭此点,就已是荼毒无穷。欲知开天辟地,创生一界是莫大功德,而毁界则有因果纠缠,可以压垮合道真君。除非修炼至‘得到而忘道’,扭转一切因,一切果,跳出天地,不入命途。

    譬如苦界崩坏,苦道人十成十要负上一界因果,因而化道也是极有可能的。且大千之数,冥冥中自有安排,非是合道即能开辟。若非三十三天之变,早有合道真君盯上苦界的空缺

    触景生情,念及苦界一事,丁奉颇有悔意:“吾等早已被打上了仙庭遗脉的烙印,即便我有开天之能,这漫天仙佛也不会坐视不管,就如师尊一般。”

    罗真君之能,足以笑傲同辈,开辟大千,于他而言,也非难事。可惜,他生在罗家,是仙庭九部的后人,更是嫡系。且正因才情天赋过人,旁人才更容忍不了他开辟大千,享去莫大功德,占据冥冥中的定数。

    “且除我之外,还有数人早已入界,只是他们亦是不敢以身试法,只能在边缘试探。可方才与圣界天意交手,他们终于找到了些罅隙。”

    (本章完)

第786章 五帝书() 
    道统之传,更胜嫡脉!

    早先,仙庭覆灭,仙庭道统尽数失传,可后人血脉却还留有几支。这苦道人机缘颇深,开辟一界,但最后还是没能落得个好下场。

    丁奉心知肚明,勿论他还是罗真君,既练就通天元神,定下道统。那往日开辟一界,必是遥遥无期。且即便开辟一界,享莫大功德,也会和那苦道人一样,遭人算计,惹来报应,后患无穷。

    “不过仙庭道统也未彻底断绝,第一道祖曾授予孔圣《五帝书》,这篇法诀便是仙庭的书藏之一。”

    圣界外有圣人法相守护,内有五帝元灵镇压。元神以下,封禁法力,金丹级数便是巅峰。然则祸福相依,韩琳儿法力被制,心魔之患却得以缓和。

    况且,圣界青冥有浩然气海,同样有克制心魔之效。韩琳儿在此界调养,有利无弊。

    韩琳儿出自道门正宗,心魔受制,灵觉复原,当即与《五帝书》生了感应。这门法诀冠绝世间一切五行道法,被誉为五行之首,也是五行道法的根源。现今被孔圣得了,足以镇压一界。

    韩琳儿若有所思,抬手间有五行光焰流转。她从未修习过五行法门,可沟通《五帝书》竟把五行提炼到了极致,凝练五色神光。

    丁奉觑得分明,虽说韩琳儿天资极高,可也达不到这一境界,神光练就必然归功于《五帝书》。这篇法诀早生灵识,如同法宝。昔日,仙庭覆灭,诸多大能见它神异,不忍将其毁坏,这才得以保留。

    丁奉本不以为然,如今一见,却觉这篇法诀还在他的想象之上:“仙庭重宝,与儒道气运相合,气象更胜从前。”

    《五帝书》与儒门气运相合,那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倘若第十纪中,儒门把握大势,《五帝书》便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永世不朽。可假使儒道在此次帝争中落败,那它自会死无葬身之地。

    固然不耻《五帝书》的做法,可丁奉却也了然:“我又何尝不是?”只是他与道门气运绑在一块,荣辱与共。意欲超脱,谈何容易?

    “这《五帝书》已与儒道气运合一,鸠合人道文才二气与帝道龙气镇压圣界吾等修行者的法力,却给整个儒道门人提供天大的便利。儒道门生勿用修行,只需修身得当,而后有王朝授予官位,《五帝书》自会授予其法术。”

    丁奉一语中的,韩琳儿心思何等机敏,怎么不清这一体制的危害:“圣人真要与我道门决绝?此法若是外传,对我道门势必创巨痛深。”

    “不错,只是目前,儒门不仅不会外传,乃至还需死守。因这一法门不止压制道门,连佛魔神鬼一流也是如此。”

    这座大阵衍化至今,已纷乱庞大到了不可知的境地,诸位圣人也要小心翼翼,不敢轻违。而今已有卓有成效,未来仙帝必定青眼有加,将这一阵法运用至第十纪中。

    “这才是儒门真正的底蕴,与未来仙帝博弈的本钱。所以在仙帝成就横扫之势前,儒门必须按兵不动,以免旁生枝节。”

    佛魔道妖虎视眈眈,单凭儒门之力,难以应对。虽是危急存亡之秋,但儒门不得不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