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游之纠察灵官-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貌一拍惊堂木,道:“带原告、被告上堂!”

    牛头马面匆忙出殿,片刻领来五人上殿,计有原告三人:韩信、彭越、英布,被告两人:刘邦、吕雉。

    司马貌翻开卷宗,一目十行,然后一拍惊堂木道:“韩信上前。”

    韩信趋前两步,司马貌威严道:“汝先事项羽,位不过郎中,言不听,计不从。一遇汉祖,筑坛拜将,捧毂推轮,后封王爵以酬其功。如何又起谋叛之心,自取罪戮,今生反告其主?”

    韩信曾将十万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垓下之围,挥兵百万击项羽,哪会被这点威视吓住?他抱拳从容道:“阎君容禀,信受汉王筑坛拜将之恩,使尽心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汉王定了三秦;又救汉王于荥阳,虏魏王豹,破代兵,禽赵王歇;北定燕,东定齐,下七十馀城;南败楚兵二十万,杀名将龙且;垓下十面埋伏,杀尽楚兵;又遣六将,逼死项王于乌江渡口。造下十大功劳,原望子子孙孙,世享富贵。谁知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某贬爵。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某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缚某斩之;诬以反叛,夷某三族。某自思无罪,受此惨祸,至今三百余年,衔冤未报,伏乞阎君明断。”

    司马貌哂道:“你为元帅,麾下岂能无谋士?谋国不谋身,怪得谁来?”

    韩信道:“信麾下有一军师唤蒯通,此人有始无终,半路弃某而去。”

    司马貌向殿内鬼差道:“速速将蒯通拘来。”

    不一刻,鬼卒将一青衣书生带上殿来,正是蒯通。

    司马貌再拍惊堂木,质问道:“蒯通,你既为韩信谋主,为何半路而走?”

    蒯通道:“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韩信受封齐王时,某已察知汉王对其生疑,劝他反汉,三分天下,以观其变,奈何他不听我之良言,唯有挂冠而去。”

    司马貌转向韩信道:“蒯通之言可否属实?”

    韩信点点头,司马貌道:“你不听军师之言,致有杀身之祸,还有何话说?”

    韩信道:“并非信听不进人言,曾有一算命大师姓许名复,测我该有七十二岁之寿,功名善终,谁知会三十二岁夭亡!”

    司马貌又着鬼差将许复拘来,责问其故。

    许复道:“人之寿数,可延可折,韩信曾将十万兵纵横天下,杀人盈野,十余年间,父失其子,妻丧其夫,不知凡几,其寿命几经折扣,怎能怪我测算不准?”

    司马貌道:“其在何处折寿?一一道来。”他双眼紧盯许复,不会让他一句话糊弄过去。

    许复从容道:“韩信折寿有四。其一,弃楚归汉,迷踪失路,反杀指路樵夫,忘恩负义,折寿十年;其二,封坛拜将,臣受君拜,折寿十年;其三,攻破齐国,掩辩士郦生之功,折寿十年;其四,垓下合围,不留生机,杀楚兵百万,多伤天理,折寿十年。以上种种,共折寿四十年。”

    韩信面色苍白,哑口无言。

    司马貌问道:“往日种因,今日得果。韩信,你有何话说?”

    张慕仙见韩信双眼无光,显然已经任命,向身侧文殊菩萨叹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惜,可惜!”

    韩信眼前一亮,道:“萧何先荐我后杀我,某心中不平。”

    司马貌皱眉望张慕仙一眼,怪他多管闲事,向鬼差道:“将萧何带来。”

    萧何至,司马貌道:“萧何,你先荐韩信,后又害他,为何反复无常?”

    萧何辩道:“萧何无杀韩信之心,杀韩信者实乃汉王。汉王已至暮年,韩信却值壮年,汉王忧心百年后韩信势大难制,故而起了杀心。萧何为人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何错之有?”

    司马貌道:“既如此,你二人退下,韩信功高不赏,罪在刘邦。”

    张慕仙微笑点点头,事情至此还在按照他写好的剧本演,他密切关注文殊和张道陵二人,绝不允许意外出现。

    司马貌又向彭越道:“你有何罪?”

    彭越身材高大,容貌俊伟,耿直道:“彭越无罪,只因吕雉勾引某,某誓死不从,被其冤杀。”

    司马貌转向吕雉,“事情可属实?”不待吕雉回答,郑重警告道:“此乃阴司,在坐俱为真人,容不得假话。”

    吕雉浑身一颤,低头沉默不语,算是认下了。刘邦一脸怒色,挥手去打吕雉,却及时被鬼差拦住,仍不肯罢休,口中大骂不止。

    司马貌喝住刘邦,唤英布上前,英布道:“某与韩信、彭越三人,同功一体。汉家江山,都是我三人挣下的,并无半点叛心。吕雉杀死彭越后,让某食其肉,某誓死不从,被吕雉所杀。”

    司马貌又转向吕雉,吕雉不敢不认。

    此案秦广王审过多次,凡人奸诈却不敢将心机用在阴司,君不见十八层地狱乎?故而案情早已清晰明了,案情亦明,判词难书。刘邦曾为人王,怎样处罚他?这个度很难把握。

    司马貌合上文书,向刘邦道:“汉王可有话说?”

    刘邦摇摇头,道:“朕无话可说。”他为帝王,韩信、彭越、英布三人之死都与他脱不了干系,他若不杀三人,哪有西汉两百年江山?所以并不后悔。

    司马貌见此道:“既如此,众人听我判决。”

    几人凝神倾听,司马貌道:“韩信,你尽忠报国,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可惜衔冤而死。发你在樵乡曹蒿家托生,姓曹,名操,表字孟德。先为汉相,后为魏王,坐镇许都,享有汉家山河之半。”

    韩信面带喜色。

    司马貌又向英布道:“发你在江东孙坚家投胎,姓孙,名权,表字仲谋。先为吴王,后为吴帝,坐镇江东,享一国之富贵。”

    英布神色甚是满意。

    司马貌再转向彭越道:“你乃正直之人,发你在涿郡楼桑村刘弘家为男,姓刘,名备,字玄德。千人称仁,万人称义。后为蜀帝,抚有蜀中之地,与曹操、孙权三分汉家天下。”

    彭越拱手称谢,蜀郡乃刘邦发家之地,他深知出蜀之法。

    司马貌最后向刘邦道:“你负三人良多,来生仍投入汉家,立为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天下亦被三人瓜分,可曾心服?”

    刘邦笑道:“刘季原为一亭长,未想到却有两世帝王之命,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老子光棍一条,才不怕被欺负嘞!”

    司马貌随后又对其他人一一论断,俱是清楚公正,其后写就判词置于案上。

    张慕仙向张道陵和文殊道:“大天尊令我等旁观此案,两位以为如何?”

    文殊心中沉吟,司马貌断案至正至公,他亦觉得合理,心中却升起不妥当的感觉,下意识阻止道:“此案若定,天下三分,只怕生民苦矣!”

    张道陵冷笑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汉家已有江山三百余年,为何不能三分?三足鼎立,正是稳定之势,生民又何来受苦?”他心中记着被文殊抢夺座位之仇,立即予以反击。

    文殊毫不客气反讥道:“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百姓怎会不苦?”

    张慕仙插话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们在讨论司马貌断案是否合理,何必言其他事?”

    为百姓考虑只是借口,仙人有几个有慈悲心的?张慕仙怎会容二人争执下去?

    张道陵率先开口道:“司马貌断案至正至公,我不认为有人比他更高明。”他察觉到张慕仙嘱意司马貌断案结果,就遵照老君吩咐,帮他一把。

    文殊菩萨眉头紧锁,张道陵率先将他的话堵死,他若开口反对,势必要说出比司马貌更高明的判词,一时间哪里能想的到。

    张慕仙笑道:“菩萨认为呢?”他怎会给文殊拖延时间的机会。

    文殊皱眉道:“本座不反对。”

    张慕仙笑道:“既如此,此案以此定论。”他起身将书案上司马貌判词取来,在其上写道:“司马貌断案,至正至公,以此结案,我等俱为认可。”他写下判词,又签上大名,递给文殊菩萨,根本不给他模棱两可的机会。

    文殊接过判词签上大名,率先出殿,他要将此间事报给如来,请如来参详。

    张慕仙又将判词递给张道陵,待张道陵签名后,收入袖中,以备呈报玉帝。

    张慕仙遥望地府,心中冷笑,张道陵和文殊只看到天下将三分,却不会想到天下三分前,黄巾军纵横天下,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将佛门在南瞻部洲的所有势力连根拔起,观音遭受重创,法力大减。

    “牛郎前世九代为良医,这一世投胎为张角,创立太平道,济世救人,应该合情合理吧!牛智和琅女投身为张宝、张梁,其它人应该无话可说。”张慕仙心中暗道。

    秦广王若是识相,就会按照张慕仙的暗示,令三人于奈何桥投胎,那样就能留存今生记忆。他只能做到这一步,三人转世后,他会着人点化三人,能不能修道成仙,还要看三人悟性!他已经指明方向,能不能走出道路来,还要靠三人努力。

第一百七十五掌 仙缘() 
文殊菩萨回到灵山,不敢有所耽搁,直见如来,将见闻讲出。

    如来以慧眼察三界,但觉天机茫茫,口中悲悯道:“人道崩殂,众生从此多难矣!”

    文殊双手合十道:“弟子亦提出此问,然张慕仙言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弟子竟无言以对,请世尊指教弟子。”

    如来道:“古今兴亡多少事,岂可以言语论之?若有人见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当如何持?当有人见无定河边骨,深闺梦里人,当如何持?当有人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如何持?”

    文殊恭敬道:“弟子不知。”

    如来道:“当持一颗慈悲心,常行世间,体味诸般苦,受苦越多,慈悲心越盛,直至成于心,发诸于口,为终生求太平,此为宏愿舍身大法。”

    文殊点头道:“弟子谨受教。”

    如来道:“大汉居四大部洲之中,汇人界地气,大汉若乱,天下皆不得太平。当此之世,自是我等僧人,发悲悯心,行走天下之时。文殊尊者可传本座法旨,着五百罗汉行走西牛贺洲,光大佛法。”

    文殊面露喜色道:“谨遵我佛教诲。”

    如来一番佛语,他一句话没听懂,最后一段话却是听懂了。什么慈悲心,什么发宏愿,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天下要乱了,赶紧派僧人下山抢地盘。

    是日,五百罗汉下灵山,西牛贺洲数十国出现小股势力,占山为王,与朝廷相抗衡。天下未乱,西牛贺洲已乱。

    …

    …

    张慕仙离开地府并未返回天庭,而是驾云前往长安。

    东汉早已迁都洛阳,长安为西都,依然繁华,车如流水马如龙。城中格局并未改变,张慕仙信步来到武陵春,向殿中掌柜道:“来一百坛兰陵美酒。”

    店掌柜发须皆白,眼神浑浊,见到张慕仙,眼中露出震惊之色,试探道:“仙师?你的结拜兄弟呢?”那年他还是垂髻童子,一僧一道一书生来到店里,三人挥金如土,给他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张慕仙一怔神,他心神强大,初来武陵春一花一草历历在目,强颜笑道:“你是酒宝?”

    店掌柜惊喜点头道:“正是小人。”

    张慕仙叹道:“光阴似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