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山恩仇-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的样子,与师父传闻中的蛇行剑很是相像,然后周伯华让土匪头子形容周庆海师徒三人的样子,听着土匪口子的描述,周伯华觉得他们的武功像是武林人士,可在江湖中又从未听闻这样的人物。

    半年时间过去了,土匪口子为了混饭和躲避官兵的追捕,一直顺着啸虎山往南走,走到了四川境地,遇见了在路过这儿的王华生的大徒弟周伯华。土匪头子吃饱后,又从桌上抓起几个猪蹄和肘子,陪着笑容跟在周伯华的身后。一群捕快骑着马飞快地跑向这个饭店,土匪头子看后大惊失色,急忙多到周伯华的后边。周伯华这些武林人士当然不怕这些捕快,但周伯华见这个人已经说出他的秘密,对他没有任何用了。便快速地走开,捕快迅速地按住土匪头子,土匪头子向周伯华高声喊着救命大爷,救命大爷。周伯华与几个师弟头也不回地走了。周伯华回到客栈,写了一封信,绑在信鸽的腿上,给师父王华生发信。王华生正在日月潭边修炼日月剑法,看到崆峒派的信鸽落到旁边的一个岩石上,收起宝剑,把信鸽放到他的手上,抽出纸条。纸条上写着“师父,发现蛇形神剑、速来。”王华生想着江湖早早失传的蛇行剑和蛇形剑法,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江湖。王华生想这是不是谁设的圈套,但再次仔细看了看纸条上的字迹,确认是周伯华的笔迹。周伯华做事一向谨慎,不会随便乱发信息。王华文心想如果自己得到了蛇行剑和蛇形剑法,天下的武林盟主就是他的了。到时候,坐到武林盟主的宝座上号令天下,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王华文喊声日月派的十个得力弟子,让他们备好银两和干粮,立刻去四川与周伯华会和。在去四川的途中,王华生想着拿蛇行剑的人一定是一个武林高强的江湖人士,以自己一个人和日月派一门的武功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王华生心里想自己一定要联合他人共同夺取蛇行剑,王华文将江湖中的武林高手想了一遍,觉得比自己武功高的不行,比自己武功弱的多的也不行,最后想起了猛虎派田镇南武功不弱,又在自己武功之下,立刻让一个弟子拿他的亲笔书信,请田镇南与他一起共商大事。田镇南看着王华文的书信,问王华文弟子说是什么重要的事情,王掌门没有在信里边说明。日月派弟子说师父说是要事,一定要请田掌门去四川共商大事。田镇南犹豫了一会儿,想着王华文在捣什么鬼,但想来想去觉得去一趟四川也无妨,按王华文说的带上几个得力弟子去四川。王华文站在客栈面前,恭迎着田镇南。田镇南哈哈的笑声在几十米远外如雷贯耳。王华文向前走了几步,与田镇南一同去客栈。在客栈的房间里,王华文关上门窗,田镇南说王掌门什么事情,这么神秘。王华文坐到田镇南旁边,将蛇行剑再江湖重现的事情告诉了田镇南。田镇南陷进肉里的眼睛发射出贪婪的目光,铮铮地看着北方。王华文拉下田镇南,田镇南才从蛇行剑中醒过来。田镇南说王掌门有何想法,尽管告诉兄弟。王华文将计划告诉了田镇南,说最后夺得蛇行剑后,两人抽签决定谁是蛇行剑的得主,得到蛇行剑的人在坐上武林盟主后,一定要帮没有得到蛇行剑的人坐到江湖第二的位置上。田镇南想了一会儿,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注意,同意了王华文的注意。田镇南告诉王华文说事不宜迟,现在他们赶紧去啸虎山争夺蛇行剑。王华文说田掌门不急于一时,明天收拾好酒足饭饱养好精神后再去。

第四十五章 资助落难书生() 
县官解开绳子,训斥着周围的衙役和捕快,说你们这些人怎么不长眼睛,张玉华是华山派武功最高、人品最好的弟子,在江湖中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威望,你们怎么能随便乱抓人。老鸨只对青楼和嫖客感兴趣,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华山派,张玉华夫妇,拉着县官的手说县太爷你吃了老娘的姑娘,不能翻脸不认人啊。县官太爷瞪大的双眼冒出吃人的目光,说老鸨强买民女,让捕快和衙役拉出去,打上三十大板。老鸨在门外边喊着冤枉啊,大老爷,冤枉啊,大老爷。拿别人的手短,吃别人手软,县官心疼地看着外边惨叫的老鸨,但在张玉华夫妇面前又不敢造次,陪着笑说以后他一定为民做主,再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说完后请张玉华夫妇赏光去后堂,请张玉华夫妇吃饭。张玉华、林晓彤不愿意与这种贪官污吏交往,推辞说县太爷公务繁忙,他们就不在这里办公了。县太爷想再次邀请张玉华夫妇赏光,想到张玉华这种人为人清高,断然不会与自己来往,又听了刚才张玉华说的让自己为民做主,就趁现在大堂外边站了许多的农民百姓,对张玉华说那就不再挽留张玉华夫妇了。张玉华夫妇抱着孩子,带着蝶衣,看着浑身鲜血淋淋的老鸨,说你做青楼生意我不管,但你如果再强买民女,为非作歹,县官也饶不了你。县官立刻训斥老鸨说,以后要正经做生意,否则再发生案件,会严厉惩治她。老鸨皮开肉绽,浑身疼痛的呲牙咧嘴,想要骂县太爷却发不出声。周围的老百姓看着张玉华夫妇惩治了贪官和老鸨,并让老百姓为民做主,一个故障为张玉华夫妇叫好。张玉华夫妇走进人群的时候,县太爷对着老百姓说父老乡亲,你们有怨的申冤,本太爷一定秉公执法,为你们做主。大堂的许多老百姓喊着冤枉、冤枉,一个个涌进大堂,县太爷压住内心的怒火,说父老乡亲一个个慢慢陈述冤情,不用着急。张玉华夫妇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让蝶衣详细说下自己家的事情。蝶衣告诉林晓彤说他的爸爸发高烧了,家里没有钱医治,再不给爸爸挣钱看病,爸爸也许就活不下去了。林晓彤从衣裳里边掏出十两银子,递到蝶衣的手中,说这十两银子是送给她的,让她拿去给爸爸看病。蝶衣跪在地上,对张玉华夫妇说谢谢。林晓彤扶起蝶衣,说不用谢,快起来。蝶衣站起来,问张玉华夫妇家是哪里的,林晓彤疑惑地说你为什么问我家是哪里的。蝶衣说她收了张玉华夫妇的银子,蝶衣就是他们的奴婢了;但是现在爸爸正在生病,她要把银子送给爸爸,让爸爸看好病后,再去寻找张玉华夫妇,服侍张玉华夫妇。林晓彤对张玉华说,真是一个善良、诚实的孩子,对蝶衣说婶婶很喜欢她这个善良、诚信的孩子,但是钱是送给她的,蝶衣不用去寻找他们,做他们的奴婢。蝶衣告诉林晓彤,说她既然收了她的银子,她就是林晓彤的人了。林晓彤看着破破烂烂,水灵灵的蝶衣,告诉张玉华说如果她不收蝶衣为奴婢,也许将来蝶衣会遭受更大的苦难。华山距离这里也不远,不如就收蝶衣为奴婢,让她照顾灵儿。张玉华想着林晓彤说法有道理,同意了林晓彤收蝶衣为奴婢的想法。蝶衣又问张玉华夫妇家是哪里的,等爸爸病好了去找他们。林晓彤告诉蝶衣说,她不用再问他们家是哪里的,他们陪他一起回家,顺便帮她爸爸看病,蝶衣想要跪在地上千恩万谢,被林晓彤伸出一只胳膊拦住了。灵儿差点从林晓彤的怀抱中坠落,“哇哇”大哭。蝶衣在灵儿的身上拍着,唱着摇篮曲,灵儿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灵儿,听着动听的歌声,一会儿就不哭了。林晓彤笑着说蝶衣姐姐好不好,灵儿点点头。张玉华夫妇笑了笑,说终于给灵儿找到一个好的姐姐照顾她了。张玉华让蝶衣为他们带路,蝶衣走到刚才卖身路口的时候,问张玉华夫妇可不可以在这转个弯,林晓彤问为什么在这里转弯。蝶衣将卖字书生捐给他一个铜板的事情告诉他们,说她想要回去谢谢说声,还胆怯地问林晓彤可不可以将给她的银子分给卖字书生一部分。林晓彤对张玉华说,看看我的眼光,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孩子。蝶衣带着张玉华夫妇走到卖字书生面前,卖字书生正抱着肩膀将头埋进桌子上取暖。蝶衣喊着叔叔,卖字书生看到蝶衣回来了,看到蝶衣后边站着两个面善的人,高兴的替蝶衣说她是不是替爸爸找到银子了,蝶衣高兴地说叔叔、婶婶买了她,她有银子给爸爸看病了。说完这些,蝶衣从怀中掏出一个银子,要跌给书生。无论蝶衣如何请求,书生都说这是蝶衣爸爸的救命银子,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收。张玉华向书生走近一步,对书生说听口音书生不像是本地人。书生对张玉华说自己是河南人,现在进京赶考,因家中贫穷,一路靠卖字为生,现在走到这个地方,这里地理偏僻,百姓贫困,都没有一个人来买字,只好在这里忍饥挨饿,等有银子的时候再上路赶考。张玉华从钱袋中拿出两锭银子,递给卖字书生。卖字书生看张玉华是一个慷慨侠客,告诉自己可以收他银子,将来加倍报答他。书生接过一锭银子,将剩余的一锭银子推回去,说一锭银子就够了,他将来一定会报答他。张玉华将剩下的一锭银子塞进卖字书生破烂的口袋,说进京赶考,路途遥远,必须准备充足的银子,否则耽误了书生的前程。书生千恩万谢,说请教恩公的大名,将来他出人头地的时候一定回来报答恩公。

第四十六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柴志恒抱着灵儿,在蝶衣的带领下,马不停蹄地一路向前狂奔。路过周庆海居住的酒店的时候,眼睛的余光撇到面貌阴冷,看起来有些熟悉的周庆海,觉得似曾相识,但看见周庆海面貌阴郁,一股冰冷的仇恨从眼睛中喷射而出,认为周庆海不是什么好人,又迫于急于逃亡,快马加鞭头也不回地一路向前狂奔。从酒店向西狂奔了六十里地后,走到了蝶衣卖身的小镇人困马乏的柴志恒、灵儿、蝶衣和两匹马,看到路边有一个小饭店,下马吃饭。走进饭店,店小二看见衣服虽然比较脏,但穿着在这个小镇绝对华丽的三位客人,三步并作两步的疾走到柴志恒面前,向柴志恒点头哈腰地说客观用些什么饭菜。柴志恒想着后边的追兵,想要继续快马加鞭地往蝶衣家逃亡,但疲惫的马速度越来越慢,决定在这个饭店吃过饭,喂过马匹后再去蝶衣的村子环山村听到。柴志恒告诉店小二说他们三人急于赶路,让他们赶快做些饭菜,端上来就是,另外,再给他们的马匹做些饭菜。店小二听到今天来了一个大主顾,“好嘞”一声高高兴兴搭起毛巾跑回后堂。一会儿,一些凉菜、牛肉端上了餐桌,柴志恒三人不顾其他人的目光,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两匹在山村过着穷日子的马儿突然迟到了这么美味的饭菜,一个个吃的肚子浑圆。三个人吃过菜又吃了三碗刀削面,给过店小二银子后骑上马迅速向西逃去。在距离环山村三十里的村子,蝶衣告诉柴志恒环山村四面环山,只有东西两条狭窄的出口可以过村,在这三十里的狭窄小道,骑马还十分不方便,环山村的村民都是走路进出村子的。柴志恒在这个村子将两匹马送给了两户穷困的人间,两户穷困的人家看到这三个从天上掉下来的活菩萨,一个个高兴地拜了又拜。为了表示对柴志恒三人的感谢,两户人家一定要请柴志恒三人在家吃碗上好的面条再走,但柴志恒拒绝了,抱起灵儿与蝶衣顺着一条向西狭窄的小路飞奔。环山村是战乱时候一些老百姓为躲避战争,逃亡深山老林时候发现的一个易于居住、安全的场所,那里土地比较肥沃,水源清澈充足,外人很难发现。这样,环山村的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除了去西边市集上购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