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头顶青天-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魂帮,那不是六姐的船队吗。六姐现在抽不开身是忙着善后?

    姬傲剑道,“朝廷没有什么应对吗?”

    “朝廷能有什么办法?”船上一个少年书生摇头晃脑道,“那郑家的船队,两百年前虽是赶过占据台湾的红毛鬼子,但这两百年间,建造的战船毫无进步。这英吉利国的战舰现在差不多都是一船百炮,以朝廷现下的水师,来了也是白搭。”

    姬傲剑默然,从这风帆战列舰的式样来看,西方已经隆隆进入工业革命的轨道,中西差距从此彻底拉开。再过数十年,欧洲就要迎来铁甲舰时代,战力更是令中国望尘莫及。

    他看着船板上自己摔落的几个鸡蛋,心情十分黯淡,国势如此,当真是已危如累卵。

    那少年书生叹道,“如今可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华夏已到了生死存亡关头。”

    姬傲剑道,“兄台有什么办法吗?”

    少年书生抓着头巾,十分苦恼道,“我国与西人如此悬殊之差别,历代经典无用,圣人言论无用,前景不妙啊。”

    在原本中国陷入列强瓜分危机之时,特别是甲午海战与庚子事变之后,士人阶层和国人大众普遍对儒学失望抛弃,纷纷去学习引进西方的种种新思想、新学说。

    而如今,眼前的少年书生已开始察觉反思儒学的无用,但还没踏入寻找新路的一步。

    姬傲剑这半年对武学勤修苦练的决心和喜爱,陡然间也摇摇欲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何况是枪炮?

    那少年书生忽然又道,“非常之局,或许要有非常之人出世才能破局。”

    姬傲剑愕然,你这是等待救世主出现的思路?

    那谁会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

    自己作为穿越众,好像是当仁不让的人选,否则自己穿越过来干吗的?

    那么自己怎么当救世主呢,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最常规路线似乎应该是去点科技树,富国练兵,扫荡外寇?

    可是,单靠科技树就能救国好像是小说家的想法。洋务派倾朝廷之力,苦心经营三十载,在甲午海战中依然灰飞烟灭。穿越众带着一帮人专爬科技树,和洋务运动有什么两样。

    姬傲剑对于近代史,始终相信思想转变才是最重要的。可是新思想的引入和普及,又非一日之功。

    不想那么多了。姬傲剑叹气,家里还有个妹妹等着九转气血救命呢,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先修炼到一流高手再说。

    那满脸横肉的大汉却不耐烦了,斥道,“你们这些年轻小子竟然只知道摇头叹息,对洋人的船耀武扬威不管不问。”

    这人正是属于那种见了什么事情都七个不忿八个不服的类型,捡起姬傲剑掉在地上的几个鸡蛋,运劲就砸了出去。

    那艘风帆战列舰已经驶出十多丈之远,但这大汉膂力奇大,竟然把鸡蛋砸中了船尾。

    少年书生脸色一变,怒道,“你这汉子,要把一船人害死吗?人家开炮打过来,我们怎么办?”

    横肉大汉闻言,不由惊慌起来,“他们不会这么凶残吧?”

    姬傲剑耳力极好,听到远处战列舰的船尾甲板上,有人似乎骂了一声。他起身看去,只见战船尾部,一个身材高大的金发军官居高临下,拉开一张几乎和他等高的巨弓,随即一支长箭脱弦急飞,朝这边射来。

    不是开炮,也不是开枪,竟然是冷兵器的弓箭?

    但这支长箭疾如流星,力道惊人,在空中发出呜呜的破空之声,呼啸着朝横肉大汉落了下来。这大汉力气虽大,身法却十分笨拙,眼看就要胸口中箭。

    一只手伸了过来,抓住了箭杆,箭身依然颤个不停,雪亮的箭头离大汉的身体只有三寸不到。

    横肉大汉惊出了一身冷汗,慌忙说道,“小哥,多谢你救了一命。”

    出手救他的人,自然是练过眉心藏锋的姬傲剑。

    他抓住箭杆之后,脸色有些发白,被箭上的力道震得手心险些发麻。

    那老人惊道,“这洋人的弓箭,怎么也如此厉害?要是他用枪铳射来,可没这样的准头和劲道。”

    姬傲剑已经认出来了,说道,“这是英格兰长弓。”

    英格兰长弓需要六尺以上的大汉,自小严格训练才能拉动这样的劲弓。历史书上说火器终结了全身铠甲的骑士时代,其实英格兰长弓早就将重骑兵射成了筛子,威力远胜初期火枪。

    正是因为伤害力和射速惊人,即使进入火器时代后,长弓也迟迟难以在军中被淘汰。最后被淘汰之时,也只是被火枪的廉价成本和易于培训所打败,而不是因为威力不够的缘故。

    刚才那军官只是射了一箭,其实长弓手平均能一分钟射十二箭,日后的后膛步枪射速也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而优秀的长弓手甚至能一分钟射出十五支甚至二十支长箭。

    姬傲剑扪心自问,如果在五十步之内,长弓手以最快射速对自己连续射箭,也没有信心一定接得住。

    原来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西方人也有依然练习古代武技的吗?

    他看着远去的三层火炮战列舰,手心握着长箭,练武之心更加牢固。

第30章 与虎同笼() 
黑虎门的王老爷子这些年来心情一直不太好。

    创下黑虎拳的祖师本是武林一流名家,这套黑虎拳动作扎实,基础牢靠,在江湖上大大的有名。特别是“黑虎掏心”这一招,被无数门派收入了基本拳法之中,可说得上是十分经典的范式。

    但是黑虎门当年传承的几支已经风流云散,只剩下和祖师同脉的虎丘王家,还坚守着这门拳艺。

    虽然王老爷子从小苦练本家拳法,半生不缀,但也只是练到了气血八转的极限。

    如今他年老体衰,筋骨松弛,气血也开始渐渐退化,不用说冲上九转之境已是完全不可能,就是和气血七转的年轻高手切磋,说不定也会被盲拳打死老师傅。

    儿孙无能,一个个比他还不如,而且看上去潜力都已用尽的样子,这生能不能冲上七转,都是个未知数。

    而同城的螳螂门,有个小丫头年纪轻轻就练到气血九转,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这****收到了一个拜帖,写着“后学晚辈姬鸿上门求教”。

    王老爷子对这些上门求艺的外人一向没有好感,更对本门绝艺看得很重,于是又打算如往常那样敷衍过去。

    要是这人是借着武林同道的名义来打秋风求路费的,我更是一个子儿也不给。

    谁知一见之下,王老爷子觉得这个少年言辞很恭谨,态度很恳切,求教拳法的心意非常坦诚,虽然并不打算指点他,不过看他也不禁也有些顺眼了。

    接下来,看这少年掏出一本又一本各家流派的虎拳拳谱,那就更是顺眼了。

    王老爷子道,“姬小哥看来已经上门求了不少虎拳套路,难道是打算自成一家吗?”

    以姬鸿之名上门的姬傲剑答道,“晚辈学武之时听闻:法乎上者得其中,发乎中者得其下,法乎众者得其上。唯有广泛求道,旁征博引,体悟各家所长,才能学到一门拳术的精髓。”

    王老爷子闻言,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家似乎很久都没有人外出去找同道交流,莫非因此导致了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指教眼前这位少年,就能以一家之拳换来四五家的拳法,若能用心揣摩研究,取长补短,未始不能将本家拳艺发扬光大。

    想到这里,王老爷子又些失望,自己时日不多,已没法子将拳法再练下去,儿孙求武之心又远不如自己,给了他们拳谱也不见得会用心研习。

    眼前的少年倒是又有悟性,又很用功的样子,如果自己帮上一把,点拨于他,日后或许会让虎拳流派多出一位名家高手?

    可是想到虎拳有名家高手出现,自家黑虎门不免更加没有地位,那可如何是好?

    唉,这真是纠结哪。

    姬傲剑等了他良久,见他只是敲着桌子,始终不发一言。心中不由郁闷:不管成不成,老爷子你痛快点吧。要真的不行,我早点去群英馆找九姐。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虎啸之声。

    姬傲剑一个机灵:难道这黑虎门是养着老虎练虎拳的?这法子不错啊。

    却听到一个年轻人的声音响起,“爷爷,我去浙江山里抓到一只山猫了!以后练功就能一日千里,早晚会打败那螳螂门的小丫头。”

    这……姬傲剑真心佩服起来,这黑虎门年轻一代就能抓到老虎,果然底蕴深厚哪。

    王老爷子忙站起身道,“小哥你稍坐,我去看一下就来。”

    他飞步出了客厅,姬傲剑听到他的声音陡然发怒,“飞虎,你是用火铳打伤它的?”

    那年轻人道,“爷爷,不带火铳我去抓老虎不是送死吗?”

    王老爷子怒道,“我黑虎门捕虎,也是练拳的一种,赤手空拳才是最好,顶多带上棍棒护身。你用火铳去对付老虎,这只是打猎,算练什么拳法?”

    年轻人不满道,“爷爷你也不想一想,不是一流高手谁能赤手空拳捕虎,没有山猫陪练,练虎拳就练不快,终身都成不了一流高手,这不是两难吗?所以不要守着老规矩了,只要抓到老虎,别管是用什么法子,到手就行。”

    姬傲剑心中不由绝倒:兄台,我还在这里佩服你呢,原来你是用火枪逮来的老虎。

    只听老王怒喝道,“就是因为你有这样的取巧之心,所以才无望成为高手。”

    那年轻人嘟囔,“你没有取巧之心,也没见你练成武学名家呀。”

    王老爷子喝道,“你说什么!”

    他大怒言道,“如今我虎拳一系危机四伏,螳螂门、大圣门都想把我们赶出五行拳去,甚至新起的狮拳派系也自称是真正的百兽之王拳法,想对虎拳取而代之。在这外有强敌,内有忧患之时,你不用心练武,却尽起这些歪门心思!”

    姬傲剑愕然:老王,原来你们虎拳在武学界的形势也“危如累卵”了?

    果然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那年轻人不服道,“爷爷,别看我还没练成高手,可是我火铳用得熟,这也是本事。要是我用火铳去打那螳螂门的丫头,三个她也打死了。”

    老王大怒道,“和武林同道交手怎好用火枪,这是违反武德,你想让我黑虎门被天下耻笑吗?”

    那年轻人道,“如今朝廷锦衣卫的高手,个个都在练习枪铳之术。咱们武林中人要是不去练的话,早晚都会被清除得干干净净。”

    外面吵了一阵,声音渐熄。

    王老爷子走回厅堂抖抖衣衫,坐下来叹道,“武道不幸啊,这世间为何竟有火器这种妖孽之物。”

    姬傲剑心道,是你少见多怪,这火器在当年大明军中早就普及,只是“我大清”坐了一段时间的江山后,封杀了近两百年,于是才落后世界潮流。

    口上却附和说,“虽然现下火器渐渐盛行,但武道精神不会随之改变。”

    老王眼里一亮,“姬小哥说的是,咱们练武之人就应当一心练功,岂能依赖火铳这样的外力。”

    姬傲剑想起近代军队在步枪装上刺刀后,也极为重视白刃搏击之术,甚至把拼刺刀的精神看得高于枪法。

    在十九世纪初期的战争之中,刺刀和人数依然是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