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赋-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我之见,等到大周的战役结束之后,我们带着王巍,选择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抓阄,来决定大周的周王是谁,从一开始,王巍在我们心里就是周王。”

    “到时候,抓阄的结果出来之后,各位将士们无论多么的不服气,也就自然而然的福气了。”

    通过抓阄来解决这件事,这是元正没有想到的,哈哈笑道:“还是师兄的办法多。”

    苏仪道:“以王巍的能力,刚刚成为周王的时候,定然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不过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以王巍的能力,应该可以抚平大周的创伤。”

    元正道:“可若是我们之后发现了一个更加适合成为周王的人选呢。”

    苏仪又一次喝了一口茶,徐徐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只能到时候再说了,况且,这一件事,我们怎么商量,那是我们,还要看东方明月公主如何看待这件事。”

    元正道:“这倒也是。”

    东方明月的态度在这件事上还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到时候,东方明月觉得谁比较顺眼,谁就是未来的周王。

    苏仪忽然之间心生有感,感觉到了一股莫大的压力。

    元正也是如此。

    一股巨大的压力,笼罩了整个云端上城,惊动了黑雪,惊动了蒙金,也惊动了远在雍州之地的朱雀。

    元正和苏仪走出万世殿,倒要看是谁,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普天之下,敢直接来到云端上城叫板的人,屈指可数。

    云端上城的城门上,弓弩手严阵以待,大将军林广,手握黑枪,胯下嘲风,凝望向城门之下。

    只是来了两个人,一个人是背负书箱的老人家,看不清面容,头戴一个简洁朴素的草帽。

    另一个人,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年,身着一袭青衣,腰间佩剑,生的面如冠玉,安静的站在老人家的身边。

    元正和苏仪来到了城墙上。

    林广上前禀告道:“主上,这二位是忽然之间到访的,不知来路,不知归处。”

    元正看向了下面那一位,柔声喊道:“不知道先生来我到这里,所为何事。”

    老人家抬起头,露出了一张柔和的脸庞,眸子一黑一白,可流露出来的气息,颇为的祥和,身后,漫天的书卷飞扬而起,形成一片书海异象,隐隐约约,有朗朗读书声响起。

    老人家说道:“老朽来到这里,并无要事,只是想要讨一杯水喝。”

    元正眉头微皱,这等架势摆出来之后,元正也知道眼前的这一位到底是谁了。

    对师兄苏仪吩咐道:“着花椒茴香,准备饭食。”

    苏仪嗯了一声,苏仪也知道城墙之下的那一位是谁了。

    元正纵跃而下,大袖一挥,一张桌子便摆放在了跟前,元正和这位老人家相隔对坐,桌子上有着一大碗好茶,乃是苏仪从秦岭深处采摘的芽尖,喝起来格外的提神醒脑,开阔神思。

    茶香飘荡开来,在整个人间飘荡开来。

    元正柔声说道:“圣人到访,在下有失远迎,还希望圣人恕罪。”

    儒家初代圣人,麾下桃李成溪,学子无数。

    曾经创造了学问,给这个天地制定了规矩。

    天地君亲师,便出自这一位的手笔。

    儒家圣人开口道:“我来这里,就是想要讨一杯水喝,绝无问罪之意。”

    儒家圣人来了这里,亲自来了,不是问罪,但胜似问罪。

    元正说道:“如此说来,圣人来到此地,是想要给无数的儒家子弟,讨一个说法?”

    元正从建立云端之巅的开始,就不是那么的倚重儒家,甚至多有打压之意,大量的运用其余的诸子百家,反正儒家的地位,在云端之巅这里,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别的不说,元正就是不喜欢所谓的天地君亲师。

    侠以武犯禁的事情,倒是没有多少,不过儒以文乱法的事情,倒是常有发生。

    大争之世,儒家已死。

    近乎所有的读书人,只是在乎自己的功名利禄如何,前程如何,从来没有想过,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圣人说道:“讨一个说法倒也不至于,我就是想问问阁下,什么叫做规矩。”

    元正皱眉。

    他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迫之力,这一股压迫之力,纵然体内有三条壮硕的龙脉,纵然腰间有木剑开花和凶剑平天覆海,似乎都抵挡不住这一股压迫之力。

    沉声应道:“先生的这一股压迫之力,便是规矩,让人动弹不得,只能安安静静的听先生说话。”

    不知多少年了,无数人,都把规矩和教养给混为一谈,然后规矩和教养一直都是浑浑噩噩,再也不分彼此。

    儒家圣人道:“如此,阁下真的要打算,遏制儒家,让天底下的读书人,无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元正道:“自古以来,儒家居庙堂之高,曾有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确是给这个天地制定了规矩,却也给人心上了枷锁。”

    “儒家以前,王朝长寿,儒家以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知多少读书人,自命清高,想要为万世开太平,可走到巅峰之后,心中只有自己的功名利禄,只有自己死后的名声,何曾考虑过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又什么时候在意过,先生的教诲。”

    “儒家的规矩,依我看来,不过就是政客手中的利刃而已。”

    “你是凶器,你的规矩是凶器,你的门徒,亦是凶器。”

    当一个人,无论是好人亦或是坏人,当他有了一定的学问,一定的本事之后,好坏已经不再重要了,他始终可以成为凶器。

    有本事的人,没有好坏之分。

    儒家圣人沉默不语,自古以来,儒家居庙堂之高,也的确出现了那么几个名垂千古的大贤。

    可大多数人读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仕途,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禄,和儒家初代圣人的教诲,已经开始渐行渐远了。

    儒家圣人说道:“我儒家,可曾亏待过这个世界。”

    元正仔细一想,儒家还真的没有亏待过这个世界。

    可是,原本可以忍受黑暗,直到看见光明……

    世上,不知多少人,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地,生死不得,痛快不得,便是强装潇洒,背后也是负债累累。

    元正道:“着实没有,可换言之,若是其余的门庭大家,站在了和你儒家同样的高度上,兴许,也不会亏待这个世界,甚至,他们也许会比儒家更加的优秀,可惜,他们一直都没有站在巅峰的机会,只能在暗夜里,看着小丑,在殿堂之上,张牙舞爪。”

    儒家圣人说道:“阁下既然认可儒家,却又打压儒家,不知是何居心。”

    圣人一怒,伏尸百万,儒家圣人一怒,不知天下多少读书人,会投笔从戎,形成一道元正无法抗击的时代洪流,令其人皇之路,横生枝节。

    这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儒家圣人也真的让元正忌惮的实力。

    元正却微笑道:“就像是山中的树木,若是不把遮天蔽日的老树砍下来,下面的那些小树苗,又能如何的生长起来,我虽然不喜欢儒家,但我也承认,儒家对这个世界的贡献。”

    “故此,也没有打压,只是我这里,不太会向儒家开放太多的龙门。”

    “这一点,先生可曾看在眼里。”

    儒家圣人说道:“阁下往后成为人皇之后,将会如何治理天下。”

    元正道:“诸子百家,择优而取,出来的,定然都是一些好苗子,至于教派之争,那是千古以来存在的问题,我无法干涉,就如同当下这个时代,尔等的三教之争。”

    曾经的元正,非常的喜欢道家,可是喜欢归喜欢,后来想想,元正身为人主,不得倾向于任何一个教派。

    否则带来的,就是无穷的灾祸。

    当年那个独尊儒术的男人,也给后世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也不是说说而已的。

    因为书生,真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多数,都没有海纳百川,无为而治的胸襟。

    舍得,出自于道家。

    规矩,出自于儒家。

    成佛,出自于佛家。

    仔细一想,还是道家更加顺眼一些。

    可惜啊,道家的不争,也是让元正一阵无奈,懂得不争的人,这个世上没有多少,大多数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废物。

    三教之争,看样子,还得继续下去。

    不过往后,注定不会是三教之争的天下了,将会再一次进入百家争鸣的盛世。

    百家争鸣,所出来的大才,都是真正的大才,因为有所比较,谁若是不行,外人都能立马看出来。

    儒家圣人听到元正此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言语。

    百家争鸣,这样的盛况一旦出现,儒家的地位,不说是一落千丈,也差不多了。

    身为儒家圣人,他当然不会在乎这些事情。

    可是,天下无数的读书人,从今往后的仕途,可就有些堪忧了。

    其实也不是那么的堪忧,元正虽然不会对读书人开放太多的龙门,可是能够当官的,必定都是可以识文断字的。

    再说了,文字,又不是儒家创造出来的,乃是上古人族圣人创造出来的。

    儒家圣人点头道:“这一杯水,可解我干渴。”

    于此时,花椒和茴香,端着上好的酒肉,来到了这里。

    依序摆放在桌子上,酒肉飘香。

    儒家圣人赞赏道:“如此好酒好肉,浪费在我一个老头子身上,岂非大材小用。”

    元正道:“不会,略尽地主之谊而已,若是往后,圣人愿意再度出山的话,我这里,定然欢迎。”

    儒家圣人是不会再一次出山的,因为他曾经出过山了,太阳,一天之内,只能大日东升一次。

    不过这一次,儒家圣人将身边的少年介绍给了元正,说道:“他叫宫恒,便是阁下曾经用过的那个名字,他将会继承我的衣钵,监察着天下读书人。”

    元正心里一沉,这么来看,自己已经得到了儒家圣人的认可。

    元正敬了一杯酒,言道:“这一杯,敬过往,敬现在,敬古今未来。”

    儒家圣人一饮而尽,酒杯放在桌子上,临走前,摸了摸少年的头,言道:“从今往后,你便是这天下读书人的规矩。”

    少年起身,行拜别之礼。

    目睹儒家圣人消失在这天地之间。

    元正看的真切,儒家圣人,所有气运,尽数落在了这少年身上。

    宫恒,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名字。

    “晚生宫恒,见过主上。”少年作揖行礼,一板一眼,甚是规矩。

    元正心情大好,哈哈大笑道:“真乃我人间之福啊。”

    宫恒是少年,人间需要少年。

    “免礼,从今往后,你将会在秦岭深处,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府邸,每一日,都有成千上万的奏折,抵达你的文案前,你可愿意。”

    宫恒道:“为人间排忧解难,宫恒义不容辞。”

    云端上城,在秦岭南麓,元正想好了,等到平定大周之后,元正将会在秦岭深处,修建一座属于人皇的宫殿。

    在这世界的中央,俯视八荒四野,凝望天宇。

    于此时,云端上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