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赋-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当初的你,因为各种资源的匮乏,导致你辜负了你的黄金岁月,你的青春。”

    “进入象境,兴许明天早上一觉睡起来,就可以进入象境了,兴许,这一辈子都跨不过那一步之遥。”

    “你要平常心看待这件事,只能说,眼下的你,有这样的希望,但是希望不是很大。”

    杨芳的心里是真的有些失望了,不过元正也是实话实说,很快,杨芳就反映了过来,起身说道:“多谢公子指点迷津。”

    元正微笑道:“指点迷津倒是谈不上,我只是在想,我的年纪比较小,却可以指点你的修炼事宜,是不是这样的我,还挺有前辈高人的风采?”

    杨芳:“……”

    想了想,杨芳出于不伤害元正自尊心的前提下,说道:“对于我来说,你本来就是前辈高人,不过,你的黄骠马不见了,你真的一点都不心疼吗?”

    元正摆了摆手说道:“无所谓了,该来的总会来,不过你这么跟着我漫无目的的溜达,也不是一个正经事情。”

    “可有想过去别的地方?”

    杨芳看着今日的晴空万里,蓝天白云,说道:“如今是大争之世,其实我去哪里都是一样的,无论任何地方,都会有厮杀,也都会有江湖,比较起以前的话,所谓的律法,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的有约束力了。”

    元正微笑道:“这倒也是,进入大争之世以后,许多人不敢做的事情,都已经开始下手了,以前不敢得罪的人,现在都敢骑着人家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了。”

    “你所在的正值,不一定是个好地方,有没有想过离开秦国?”

    杨芳虽然是秦国人,但是杨芳还真的搞不清楚,所谓的大秦帝国,到底有多大?

    和大多数穷苦百姓一样,杨芳这么多年来,也从未进入过那一座传说中的都城——咸阳。

    听说那里是一个很美的地方,也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地方。

    可事实上,咸阳一直都活在杨芳的心里,并非杨芳的眼睛里。

    杨芳说道:“离开秦国之后,我也不知道要应该做些什么,不过等我进入了象境以后,给自己找一个不错的营生,不是多么大的问题,开一个馆子也好,还是说开一个包子铺也罢。”

    “总能够看得住场子。”

    元正想要将杨芳介绍到自己的云端上城里去。

    不过为了避嫌,元正没有讲这些话说出口。

    不过看见杨芳,元正想起了张工,两个人年纪相仿,两个人都没有成家立业,也许这两个人,还能走在一起呢。

    元正也不是那种喜欢给别人牵线搭桥的人,杨芳和张工在这一辈子里,能不能遇见,就要看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缘分了。

    山脉里,时常发出惊天动地的兽吼之声。

    万里烟云照,并没有显化出本尊的模样。

    元正带着杨芳一路向前,来到这个山脉里,起初只是觉得比较有趣,可以让那些捕快知难而退,可是慢慢的,元正觉得,在这个山脉里,兴许还会发生一些其余的事情。

    昨夜夜观天象,又有一位身怀龙脉的主儿出现了,就在大周方向。

    但具体是谁,元正搞不清楚,但应该不是东方家族的人。

    同时,这个山脉里,也来了极为寻龙点穴的主儿,正在四处搜寻元正的下落。

第五百五十三章 贤惠() 
溪边,杨芳抓了两只山鸡,剥皮去骨,点燃篝火,架起烤架。

    元正坐在一旁的石头上,静静地等着杨芳的烤山鸡。

    杨芳说道:“可惜这一次来到这里,没有带着足够的调料,若是带着调料来了,烤山鸡的味道会更加不错的。”

    元正道:“其实山里的东西,就一切从简即可,要是过于复杂的话,反倒是会迷失了我们的本性。”

    “这便是随遇而安,入乡随俗,心里也能过得去。”

    “再者,越是简单,才越。。。。。。

    《极赋》第五百五十三章 贤惠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五百五十四章 混饭来也() 
半月之后,在那个镇子里杀人的事情,算是不了了之了。

    镇子里的人不知道凶手去向了何方,也不知道杨芳去向了何方,这件事,也就成为了无头公案,谁都没辙,也幸亏死去的人都是一些痞子恶霸,老百姓的心里不难受,反倒是有高兴,要是死了德高望重的人物,这件事恐怕一时半会儿,也会没完没了的。

    元正带着杨芳也总算出走出了这个山脉,在半路上,杨芳好几次险些进入了象境,可实际上,也只是险些,人过三十不学艺,过了三十岁之后,不管是诗词歌赋的修为,亦或是武道修为,想要稍微上一个台阶,那都是比登天还要难的事情。

    大河边,水流滔滔,波澜壮阔。

    对面,是连绵的群山,后面,也是连绵的群山。

    中间却没有桥梁。

    元正一个人想要御风而行也可以,骑着万里烟云照也可以。

    一只雏鹰落在了元正的肩膀上,万里烟云照从未走远,但那匹黄骠马,必然是在杨芳的心里给走远了。

    杨芳说道:“乘风而行的话,你一个人可以过去,我可能过不去的。”

    元正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来到了哪里,大方向上,这里应该属于大秦东南一带,具体是在哪里,元正也是一头雾水。

    不着急不着慌的说道:“你会烤鱼吗?”

    杨芳微微一愣道:“你的意思是,就地取材?”

    元正点了点头,肩膀上的雏鹰飞出去,没过多久,便在河中抓了几条龙鲤上来。

    杨芳这一段日子,担任起了厨娘的艰巨任务,虽然跟着元正身后,元正既没有给她指点迷津,也没有传授她功法心得,但有些事情,本来就是让自己慢慢感悟的,而不是别人去教。

    跟在元正的身边长了以后,杨芳觉得,自己早晚都能够进入象境的。

    搭起烤架,开始烤鱼。

    对于鱼肉,元正还是比较喜欢吃的,但是喜欢吃西蜀一带的鱼肉,也喜欢吃北方一代的鱼肉,唯独不喜欢吃南方的鱼肉。

    因为总觉得南方人做出来的鱼肉,有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肉麻感。

    元正忽然间说道:“你行不信,很快就会有一艘船过来的。”

    杨芳看着这条大河,大河里有龙鲤,就说明这条大河的水产还是非常丰厚的。

    说道:“如果是别人说的,我不相信,但是你说的,我还是相信的。”

    元正乖巧的笑了笑,对于杨芳这样的回答,也不知道如何回复。

    杨芳的厨艺还是不错的,开膛破肚这种事情也是非常的熟练,想来之前在慕仪镇居住的那一段日子里,也没有少吃鱼肉。

    但很可惜,鱼肉要是没有足够的调料,吃起来着实有些清淡,所幸,这是龙鲤,便是没有调料,也能有龙鲤本来有的味道。

    听某位厨师吹过,越是高端的食材,往往只是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便能够煮出山珍海味。

    元正也一直相信,毕竟大巧不工,大愚若方,大象无形,大成若缺。

    鱼肉还没有熟,元正只能耐心等待。

    元正所希望的就是,在吃完鱼肉之后,那艘船再过来,要是鱼肉还没有熟,那一艘船若是过来了,这个鱼肉还有点不太好分食了。

    结果,元正的希望不出意外的落空了。

    在鱼肉快要熟的时候,那一艘船过来了。

    是一艘黑色的小船,甲板上,站着一个读书人,手捧经书,长身玉立,不过年纪有点大了,起码也有五十六岁了,头发也没有多少,发型走的是聪明绝顶的路子。

    老人家靠岸下船。

    一身真元起伏,如羚羊拐角妙到毫巅。

    对着元正微鞠一躬道:“在下方思亮,见过公子。”

    元正故意低头看了看,说道:“我如此寒酸落魄,怎能让先生这样的大才,称呼我为公子呢。”

    还好,只有方思亮一个人来了。

    其实来到这里之前,元正就暗中运用沧海六合,推算过周围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那两个道士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进入山脉里,这一带左右,兴许有着百国余孽的存在。

    可能是赵国,可能是韩国,也可能是齐国。

    现在想起来,当初的那个宋清,应该是宋国的后代才对。

    方思亮道:“公子莫要自谦,我观公子,器宇轩昂,绝非泛泛之辈。”

    “日后,必然是那出云之月,成龙之人。”

    初次见面,就如此吹捧自己,这就说明,这个方思亮,还是挺有眼力劲的,一看元正就是那种非富即贵的主儿。

    元正故意客气道:“在下家境贫寒,能得到先生如此廖赞,实在是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先生越是如此,我心中,便越是难受。”

    方思亮一脸疑惑的问道:“听公子这口吻,疑似最近遇到了难事,还是说有其余的难言之隐?”

    元正就坡下驴的说道:“实不相瞒,如今大争之世已经来了,我也想要趁着乱世,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然而,我有鲲鹏之志,欲翱翔九天,却也有口腹之欲,捉襟见肘。”

    “就如先生之所见,我连一身像样的衣裳都没有。”

    “所以啊,在河边捉条鱼吃一下得了,也不敢有什么远大的人生追求。”

    方思亮被元正这么一说,满腔长篇大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倾泻而出了。

    能如此看好元正,一来是因为元正的气质摆在这里。

    二来,是因为元正腰间的佩剑。

    方思亮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物,哪些东西值钱,方思亮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旋即思量了一下,说道:“公子莫要自卑,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观公子,有贵人之气象,早晚都可克成大业。”

    “又何必在这一朝一夕之间,筹措满志却又摇摆不定呢。”

    元正乍一听,还觉得这个方思亮,算是一个有学问的主儿,但也只是乍一听了,仔细品味一下,其实方思亮说的话,没有一星半点的墨水儿。

    偏向于胡诌的那一类型。

    元正试探性问道:“不知道先生吃了没有?”

    方思亮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肚皮,说道:“还未,还未。”

    元正就知道这个方思亮没有吃,停船靠岸,摆明了是来混饭的。

    儒家有言,君子不下庖厨,这个方思亮一看就知道不是那种会煮饭的人,在野外得到了一只野鸡,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吃进嘴巴里。

    人家说没吃,元正也不好拒绝,硬着头皮说道:“那就留下来一起吃鱼吧,我方才捉了五条鱼,我想应该够吃了。”

    方思亮也没有客气的意思,言道:“多谢公子盛情,我这里还有一壶花雕,愿同公子共饮之。”

    元正嗯了一声,心里对方思亮这个读书人,也有了一份好感。

    混饭的人分为两种,第一种纯粹就是混饭,也不打算表达一些什么,更不打算吐出些什么来。

    第二种就是方思亮这种人,有一壶花雕,还知道拿出来分享,这样的人,以后不管去哪里混饭吃,都能吃得开。

    元正不喜欢喝酒,不过也长时间没有喝茶了,喝点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