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赋-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要拿下冀州之地,就随他去,拿下雄州之地,也随他去,要是拿下冀州和雄州之后,吃饱了舍不得放下碗筷,我就只能让他们父子相残了。”

    这话说出来,温若松算是明白了。

    好奇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让元正成了气候,再去和大秦铁骑或是大周精锐鏖战,尽量造成多方自相残杀的局面。”

    “等恶化到了一定程度以后,陛下才会号令王者之师,出来收拾残局。”

    气运一事,向来模糊不定。

    陛下是一个相信气运的人,也从钦天监那里得知,元正身上的气运非同小可,能在大秦龙脉之地建立云端上城,便足以证明这一点。

    别的不说,元正算是和大秦走到了对立面,双方,必有一战。

    这还不算灵州和苍云城的事情,在人家的龙脉之地里胡作非为,还得了,大秦皇族,绝对不会任由元正如此野蛮的生长。

    只不过是现在腾不出手来收拾元正,等腾出手的时候,局面就更加的有意思了。

    身为皇帝,他何尝不知道眼下的局势水深火热。

    越是这样的情况,就越是要保持冷静,大争之世,可不是自己摆皇帝架子的时候,万一偷鸡不成蚀把米,惹来的麻烦就更加多了。

    皇帝嘛,也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多么高贵的身份,也总还是有那么一个冥冥之中的对头,制衡着他。

    陛下也只能尽可能的,将主导权汇聚在自己手中。

    太平盛世,龙颜大怒,也许会流血漂杵,大争之世,龙颜大怒,倒是巴不得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群龙之首,最忌讳的就是意气用事了,这一点,是多数读书人不会理解的。

    皇帝陛下微笑道:“懂朕的人,还是爱卿啊。”

    温若松笑而不语。

    离开御书房之后,温若松便车马返回自己的丞相府。

    车里还有一个人,是温严。

    见到父亲的脸色不是多么的好看,温严小心翼翼地问道:“莫非陛下刁难父亲大人了?”

    温若松摩挲了一番手腕,柔声道:“刁难倒是没有,陛下也不是那等心胸狭窄的君主,算得上是一个睿智的君主,始终都没有乱了自己的分寸。”

    “尽管有那么点小脾气,也都克制的很好。”

    “遇到这样的君主,算是我的运气,也算是我的不幸。”

    温严疑惑道:“那为何父亲的脸色如此难看。”

    温若松语重心长的说道:“刁难我的虽然不是陛下,可却是当下的局势,你父亲我,也没有几年好活了,在文案上油尽灯枯,也是必然之势,不清楚下一任丞相,究竟是谢华的父亲,还是诸葛韶荣的父亲。”

    “我虽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上下,却不曾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年轻的时候有一腔正气,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件事有点傻,我若是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兴许现在还有更多的选择呢。”

    温严一阵沉默,给自己的父亲大人微微按摩捶肩,手法不算娴熟,可力道控制的刚刚好。

    温严还没有成家,也不知道温若松有生之年,能不能抱上孙子。

    不过想起来,元铁山没有抱上孙子,柳苍岳没有抱上孙子,庞宗也没有抱上孙子,温若松又何必着急呢。

    温若松的眼角略有些泪痕,悲伤的情绪,在车厢里蔓延开来。

    也没有上好的茶,真的悲伤的时候,其实喝酒于事无补,喝茶,也是如此。

    沉思良久之后,温若松忽然间说道:“等车到了丞相府的时候,你也可以离开了,去西南,去云端上城,和你的那个结拜兄弟汇合。”

    “以后有机会回来的话,那就回来,没有机会回来,那就不要回来。”

    温严如遭雷击,不可思议的看着父亲大人,沉声问道:“父亲,这是为何?”

    “孩儿不懂,还请父亲明示。”

    温若松转过头,一脸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祥和说道:“你不懂,也很正常,将来你也会明白的,反正当初结拜的时候,也将元正拜了进去。”

    “你是不是还记恨着,你的那个兄弟,将你扔进粪坑里的事情?”

    温严沉声道:“没有,那件事已经过去了。”

    温若松道:“再有一炷香的时间,就要到丞相府了,下车之后,就直接去皇城南门的驿站,我给你备下了一批快马。”

    “记住,要马不停蹄的前往云端上城,去和元正汇聚。”

    “无论你后面有多少追兵,也不要害怕。”

    “也许有,也许没有追兵,也不要担忧父亲在皇城里的处境,我这把老骨头,对于大魏的君王社稷,暂时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也无需担忧。”

    “如今你的兄弟,中流砥柱不足,你去了,就做那中流砥柱之首,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温严哽咽不已,心中意难平,秋后,是分别的季节,是战士远行的季节,当初在书里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温严的心里没有多大的感触。

    现在,真的是感同身受了。

    温严道:“难道就没有另外的万全之策了吗?”

    温若松淡然道:“没有,这世上,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事情,可以称之为万全之策,自己控制不住的事情,那就不是万全之策。”

    “元铁山有很多无法控制的事情。”

    “柳苍岳也有很多无法控制的事情。”

    “我,也是如此,陛下,自然也是。”

    “冥冥之中或有天意,或许没有。”

    “你长大了,也该远游了,这就是人生。”

    不想多数官宦子弟,温严不是那么一个爱慕虚荣,贪恋权势,胡作非为的一个人。

    虽然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公子脾气,可总体而言,颇识大体,为人也勉强称得上沉稳厚重,能堪大任。

    只是这入秋之后的分别,令温严措手不及,也不曾想到,会是如此的突然。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下车之后,温若松拍了拍温严的肩膀,让他以后不要板着一张脸,好好对待自己。

    入了丞相府以后,管家问:“公子怎么没有一同回来?”

    温若松应道:“我忽然想吃南门的饺子了,只能让他跑跑路了,过一会儿就回来了。”

    过了一辈子,温严也没有回来……

正文 第四百九十章 探路() 
连绵的秋雨没有停下来的征兆,好在只是连绵,而非磅礴大雨。

    王巍率领自己的一万五千新兵,抵达秋水郡,和傅玄黄,李尘,马明之众汇合。

    老将带新兵,在古往今来的战场上很是常见,可当世名将带新兵上战场,这种事儿,还真的没有多少。

    安顿好手底下的将士们之后,王巍才和李尘,傅玄黄两人碰面。

    府邸里,阴雨凉爽,屋檐下的茶桌,蒸腾出热气,使得连绵秋雨中,也多出来了几分人情味。

    傅玄黄亲自斟茶倒水,李尘也是将点心篮子朝着王巍的手边微微推进了几分。

    这两人心里也一直记着王巍那个潜在的人情,正是因为这位老将军的不计较,李尘和傅玄黄才有机会在战场上杀敌建功,也幸亏打赢了,要是打输了的话,或许,元正就要重新考虑一些战略部署了。

    老人,终归还是比较可靠的。

    论军旅生涯,论战争意识,王巍都在这两位年轻人之上,这一点无可厚非。

    王巍道:“这秋雨结束之后,便是秋收,行军打仗,要在秋收过后,方可进行,不过眼下,有裋褐等六位天狼接管了灵州之地,这些事儿也用不着我们操心了。”

    “初战,将会是我和马明联手,预计会在首山之中,有一场山地战。”

    “不过还好,有天空战车和大地战车开路,我和马明肩膀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李尘微微沉思道:“这个我明白,天空战车和大地战车顶在前面,将军您可以尽情的在后方收割漏网之鱼的人头,也能让这一万五千新兵破开胆子,成为一路真正的敢战之师。”

    “要是将军不嫌弃的话,我愿派出胞弟李鼎,前去给将军助一臂之力。”

    “当然,军功一事,可忽略不计,我只是成心要给将军您帮点忙,做点事,在苍云城,在这灵州之地,多亏了将军的照顾。”

    王巍淡然一笑道:“无妨,帮忙一事,那就不必了,想来马明也不是一介弱子,只是我对这个人,不太了解,本想着直接去马明那里,了解一下行情,可又觉得不妥,

    提前来你们两个这里探探口风。”

    李尘和傅玄黄对视了一眼。

    傅玄黄作为兵家传人,在识人断相这方面,颇有造诣,说出来的事情,会更加具体一些,这一点,李尘自愧不如。

    傅玄黄说道:“马明此人,有猛将之风,也有儒将之才,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主儿,只是心性品德如何,暂未可知,不过能让戚永年手把手教出来,也不会太差。”

    “我倒是不担忧马明在战场上不够争气,反而是会担忧,马明在人情世故这方面,略有不足之处,到时和将军您一旦政见不合,兴许还会牵连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也只是担忧,和马明之间,也不曾有深入的交道。”

    “马明眼下立足未稳,军心不稳,将军您又是德高望重的前辈,马明开始必会对您心悦诚服,头一两场战,马明必会听从您的差遣,但三五战过后,马明大致就会露出自己的獠牙。”

    “如此一来,马明的吃相也能好看一点。”

    王巍闻后,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嘚瑟的笑道:“也就是说,马明是一个能堪大用,但是苦无门路,需要借我之名,给他扬名立万,首山之战或是渔阳郡之战过后,马明就可以成为李尘,成为傅玄黄,在军伍之中,自立门户?”

    傅玄黄淡然道:“是这样。”

    王巍打趣的问道:“如果马明真的可以和你们并驾齐驱的话,你们两个人会不会感受到一股压力,再加上,马明真的机缘巧合之下,打了几场胜战,让你们脸上难看了,你们会不会联手对马明进行排挤?”

    这个问题,着实有些尖锐了。

    实际上,军伍之中,只要配合得当,心志共同,发展壮大是早晚之事,之所以会败,就是因为心志不齐,自私贪婪作怪,以致于内政崩裂,随后外忧接踵而来。

    王巍也是真的担心这种事。

    当年,他和秦广鲁就是这么分手的。

    李尘道:“不会,他若是真的很争气,我反而会很高兴,主上立事,求的就是稳定局面,蒸蒸日上,只要是符合主上战略价值观的事情,我都会高兴。”

    “再者,一位将军能否成为名将,的确也要看造化。”

    “林广前辈,西蜀双壁,还有您,我们麾下已经有了四位名将,若是再多出来一位,也有助于日后招兵买马,安抚人心。”

    “甚至还能够在小型战役上,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马明得志与否,均不影响我和傅玄黄的大局。”

    “一个兵家传人,一个凤翅镏金镋的主人,自然不会担忧遇不到自己的成名之战。”

    “至于往后的派系倾轧,那是往后的事情,主上也绝不会坐视不理的。”

    王巍闻后,心中颇为赞赏,李尘的气魄,胜过了年轻时候的王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