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赋-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势而为,比什么都重要。”

    “我也不是什么读书人,老爷子的确宅心仁厚,可也不懂江湖啊。”

    “所谓的江湖,是永远都无法统一的,黑道帮派倒是可以统一。”

    “江湖一旦被统一了,也就没什么意思了,规矩是你们儒家制定出来的,可事实上,没有多少人喜欢规矩。”

    “我们所遵循的人情世故,被你们儒家定成了规矩,本身就是一件不太爽的事情。”

    “如果老爷子真的想为大魏百姓做点事情,还不如年老挂帅出征呢,亲自去那厮杀的战场上看一看,什么都会清楚地。”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有没有大魏,对于我们而言,其实不是那么的重要,庙堂和江湖本质上,一直都是井水不犯河水。”

    “江湖不会涉及庙堂之争,庙堂之争,也最好不要波及到江湖了。”

    诸葛清风还是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和蔼说道:“如此,各位是打算袖手旁观了吗?”

    尉迟阳抿了一口茶,论资排辈,他在这里还真没有说话的资格,可他的马场里的战马,就是他最大的底牌。

    笑道:“我是一个生意人,很清楚油水是什么,就是分配再分配,以往太平年间,官府中人也很少有作为的,多数都是尸位素餐的主儿,眼下这个节骨眼,应该让那些父母官们站出来,保护一下自己的孩子,管教一下自己的孩子才是正经事。”

    “江湖中人也是人,但却是逍遥自在的人,并非朝廷的鹰犬。”

    “老爷子是读书人,想来也很清楚,我们若是做了这些事,横竖都不是人,对不起自己的利益,也对不起祖宗。”

    “百国林立逐渐地被四足鼎立而取代,想来,四足鼎立也应当会被大一统。”

    “这是历史,而非人力可挡。”

    人生在世,要看赶上什么时代了,若是一个好的时代,可以大展宏图,可以为所欲为。

    若是一个坏的时代,资源被垄断,人们如同行尸走肉,干什么事都提不起心气儿。

    戚永年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尉迟阳,年纪轻轻的,野心倒是不小,道理也懂得多啊。

    这才是江湖中人的好处,野性尚存,没有被所谓的文明给驯服了。

    诸葛清风没有对尉迟阳流露出不满,尉迟阳的过往,诸葛清风也是有所耳闻。

    “各位,是真的打算顺其自然嘛?”诸葛清风很为难地问道。

    元正想了想,觉得有些事,不应该过于保守了,然后应道:“不然呢?”

第二百二十章 还好() 
老爷子也没有觉得多么的失落,得到这个答案,倒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稷下学宫里的人,只有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江湖门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落魄或是崛起,绝不会因为庙堂的缘故而消亡。

    至于尉迟阳这个年轻的生意人,脑袋瓜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老爷子这样的人心里也有数,年轻人嘛,干劲足,唯恐天下不乱也是正常的。

    倒是元正,走的路子不像是江湖中人应该走的路子,也不像是武王之子应该走的路子。

    太平年间,元正这样的人,的确是无法入朝为官,也没有办法在军伍之中混个一官半职,可他老子是武王,过几年,还要披坚执锐,给自己的小儿子谋取一个不高也不低的位置,也是轻而易举的。

    诸葛清风也没脾气了,话已经说出来了,其实有些时候,并不在于能做出多少事情,而是在于,能说出来多少话,起码这几人知道了诸葛老爷子的心意,是个好人应该有的心意。

    这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事情,尽人事,听天命。

    人在做,天在看。

    其实这句话不对。

    应该是人在做,良心在看,闲话也在看。

    诸葛清风道:“各位就在这里继续品茶论道,我打算出去跑跑步,人上了年纪,该走动的也要走动,我也不是你们这些练家子,没啥硬把式在身上,晨练除了跑步,舒展身躯,也没别的追求了。”

    戚永年淡淡然道:“轻便,反正我们几个也不客气什么。”

    老爷子笑了笑,很多年都没有遇到这么有趣的事情了。

    诸葛韶荣没好气的看了一眼这几人,想发脾气,可也不敢发。

    目送爷孙两人走出这个院落后,几人才反应过来,这是人家的院落,这么搞事情,好像有点不太体面厚道。

    可不体面不厚道的事情,有人陪着一起,好像这滋味,也还不错。

    这会儿越女剑宗的宗主谭秋,意味深长的看着元正,笑道:“小雨和你在南阳郡郊外的那个客栈里有过一面之缘,小雨回去后,也跟我说过此事,当时你没有拔剑,就逼退了小雨她们,谢谢你,不和我家小雨一般计较。”

    元正知晓谭秋的意思,这话是场面话,也是真话,因为当时真的一般计较,宋雨几人,估计这会儿尸体都腐烂了。

    柔和应道:“大家都是同道中人,偶尔有什么误会摩擦,也实属正常。”

    戚永年看着元正打趣道:“小伙子,我很欣赏你啊,本来想着你没有和诸葛老爷子正面硬来的勇气,结果你比我们谁都刚强啊,最后一句话,可把那个小姑娘给气坏了,那个小姑娘可是象境高手,剑道修为不俗哦。”

    “当心人家报复你。”

    元正本来以为,这桌子上的人,都是超然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前辈们,或是英豪之气十足的人中龙凤。

    这会儿觉得,也都是吃五谷杂粮不正经的家伙们。

    和这样的人相处,元正觉得很舒服,起码不会觉得尴尬。

    元正苦笑道:“我随便,她若是想来报复我,我接招便是。”

    戚永年和钟离奋哈哈笑了起来,和年轻人相处,就是有意思。

    姬清泉此时说道:“这早茶也喝了,待会儿出去吃点什么呀?听说镇子上有一家小笼包的味道很不错,待会儿去看看?”

    空肚子喝茶,除了提神之外,更能感受到饥饿感。

    元正道:“仅仅是小笼包的话,未免有些朴素,不如要上一些时令小菜,爽一下口。”

    戚永年身后的小南和小北,听到这话,吐了吐舌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钟离奋难为情的说道:“咱们商量吃香的喝辣,不管人家东道主,是不是不太好。”

    姬清泉道:“东道主都不给咱们管饭,有什么好不好的。”

    戚永年道:“就是这话,走出去吃饭,我这两个小家伙,早就饿了。”

    几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便兴致冲冲的走出了这个院落,去向了那家貌似口碑不错的包子店。

    ……

    塘岸镇的郊外,有许多条水路,也有许多条田间小路。

    诸葛韶荣陪着自己的爷爷走在田间小路上,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露珠依然晶莹剔透。

    老爷子走路很轻快,到了老态龙钟的年纪,却无老态龙钟的步伐。

    诸葛韶荣撅着小嘴说道:“那几个前辈任性也就算了,可元正和那个尉迟阳,竟然也敢如此的顶撞爷爷,未免太不懂事了吧。”

    天底下敢顶撞诸葛清风的年轻人,皇城里的三皇子和六皇子,都不见得有那样的胆量。

    诸葛清风也不生气,反倒是耐心的对诸葛韶荣说道:“丫头你啊,很多事还不懂,我要请他们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不会听我的话,大家都在一个位置上,谁也不服谁,是正常的。”

    “可戚永年是一个好人,他虽然不管庙堂和江湖上的事情,可该做的事情,他也会去做。”

    “姬清泉和钟离奋,都是江湖中人,都是侠义之士,他们只是不愿意被摆布罢了,对于儒家门徒,江湖中人没有好感也是正常的,这一点,你以后就明白了。”

    “越女剑宗就不用说了,刀子嘴豆腐心,该她们行侠仗义的时候也绝对不会闲着。”

    说到这里,诸葛清风稍微停顿了一下。

    诸葛韶荣心里玲珑,正色道:“那武王庶子和那个拜月山庄的主人呢,他们怎么看,都不像是会行侠仗义的主儿。”

    老爷子眯着眼睛说道:“武王的小儿子善藏,心思深不可测,估计背后也有一位很是不俗的老师。”

    “尉迟阳就明了很多了,走的也是霸道路,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我并不排斥,甚至尊重他们的想法。”

    诸葛韶荣没好气的说道:“爷爷你也真是的,元正和尉迟阳摆明了是同舟共济,以后指不定给大魏添多少麻烦呢。”

    老爷子耐心的说道:“不害怕麻烦的人,就害怕连麻烦都没有的人啊。”

    “能够和他们喝早茶,是我的荣幸,这一次看上去是败了,实则却是成了。”

    诸葛韶荣听得云里雾里的,也不知道爷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继续陪着爷爷漫步在这田间小路。

第二百二十一章 建功() 
雄州,大魏军事重州之一,武王麾下六骁将之首寄建功亲自镇守的地方。

    雄州临近江南,却鲜少和江南的世家大族走动。

    寄建功,生的膀大腰圆,凤眼生威,令不少对耳相痴迷的人极为羡慕,因为寄建功生了一对佛耳,耳垂颇大,一看便知是有福之人,亦是忠厚可靠的精干之人。

    不同于齐冠洲,寄建功是正儿八经的一个武夫,他只在乎战场上的事宜,只在乎自己手下的将士们每个月的军饷是否能够到位。

    至于庙堂上的事情,寄建功双耳不闻窗外事。

    江湖上的事情,寄建功偶尔也会猎奇一二,因为他的武器正阳槊便来自于江湖上一个隐世门派。

    寻常日子,寄建功不会亲自前往军营,一个混的还不算的将军,许多事不必亲力亲为,如果一个将军太能干的话,那么这个将军手底下的人,几乎都是猪头了。

    在朗州,寄建功没有自己的将军府,也并非是要低调的缘故,而是寄建功压根儿就不喜欢冠冕堂皇的将军府。

    在将军府里,每日都有客人来,都有杂事缠身,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给别人主持公道,或是虚伪的待人接客,这不是寄建功喜欢去做的事情。

    他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个演武场,还有一个小型的兵器库。

    舞枪弄棒,才是武夫应该去干的正经事。

    在几位随从的陪同下,寄建功手握正阳槊,在空荡荡的演武场上演练了起来。

    正阳槊,末端为枪头,枪头往下为狼牙棒,再往下,便是握杆。

    这种武器属大型兵戈,战场上破甲应敌,无往而不利,寻常武将对轰,寄建功只需一个照面,便可将对手的头颅拍碎。

    正阳槊长约两米,握杆之上,刻写有零散的降魔经,每当寄建功运转真元的时候,握杆上的降魔经便会发出大道轰鸣之音,从而产生出流光溢彩的异象,在战场上,也足够装神弄鬼了。

    再说重量,膂力不够过人者,别说是拿正阳槊建功立业了,能不能拿得起来,都还是未知数。

    寄建功的正阳槊重量起码八千斤往上说话,一旦抡起来,不但虎虎生风,更是衍生出浩荡风雷,寻常人根本无法近身。

    几位贴身随从见状,也是一阵羡慕将军的膂力和雄厚的真元。

    练了一会儿后,大院的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