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赋-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德想了想,很严肃的说道:“你可以先给他说一下,如果人家愿意的话,你就跪下来,给梁武奉一杯茶,这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学本事嘛,自然要尊师敬道。”

    “人家是武夫,可是你打架打不过人家,你是读书人,你比他有才华,最好的结局便是,你教他读书写字,他教你武功,互补一下。”

    “如此,元正公子若是知道了这件事,心里也会满意的。”

    吕安不是一个很笨的人,他当然知道元正主公为什么会非常满意的。

    他若是和梁武相敬如宾,那么就会出现传说中的将相和。

    一旦将相和的情况发生了,元正说不准欣喜之下,还会打赏不少的真金白银。

    只要有了这个先河,以后的队伍慢慢的壮大了,文人和武夫之间,也不会有太多的摩擦。

    很多时候,文人都讲究一个先来后到,以及众多的繁文缛节。

    而武夫那里就直接的多了,我说不过你,这不重要,我骂不过你这也不重要,我没有你那么的有钱,这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只要老子打的过你就行了。

    国家与国家之间,还都是靠手底下的硬把式说话呢,更别说人与人之间了。

    文案上的烛火温暖而又明亮,就像是吕安现在的心情。

    拜月山庄的后山,元正也不管自己身上的锦衣玉带,很卖力气的扛木材。

    尉迟阳手里拿着一把锄头,也在热火朝天的挖地基当中。

    这里将会建立一座格局小但很精致的房屋,后山之顶,可以看到大秦的朝阳,也可以看到大魏的日出。

    更能远远地看到那辽阔到了没有边境的马场。

    单容则在一旁点燃了篝火,烧水,沏茶。

    挖地基和扛木材这种粗活儿,怎么能够让单容这样细皮嫩肉的姑娘家去做呢。

    元正扛来了一根上好的金丝楠木,这根金丝楠木长约五丈,首尾比例一致,直径约莫半米有余,是一根上好的顶梁柱。

    放在边上,元正也没有觉得很累,单容端过来了一杯上好的大红袍。

    元正道:“师姐会在这里修身养性很长一段时间,我想,等师姐愿意离开这里的时候,武道修为,恐怕已经能够碾压元境高手了吧。”

    在北海的时候,单容就说过,会修建一个自己觉得比较舒服的房子,安安心心的住上一段时间,等那一段时间过去了,想要做些什么,再来商量。

    单容平静道:“你也不要落后了,近些日子以来,你身上的杀气虽然说没有多少,可你手中的狱魔很不安分,可别到时候被你的剑给反噬了。”

    元正点头道:“当然,我可不能落后了。”

    发现开始布局,开始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元正的诸侯剑的修行,就变得顺利了起来。

    他才明白,诸侯就是要去干实事,还是比较大的实事,再综合自己在做事情当中的心得体会,无形之中,自己的剑道修为也就慢慢地上去了。

    若说元正最羡慕师姐的地方,并不是因为师姐的根骨悟性,也不是那一颗纯粹的剑心。

    而是师姐有着太鸾,神兵利器,也不会反噬自己的主人,想要怎么运用,就可以怎么运用。

    比较之下,狱魔固然不错,可哪里有太鸾用起来那么的舒心呢。

    挖地基的尉迟阳似乎是有些累了,实际上他一点都不累,吃了龙珠之后,浑身上下都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放下手中的出头,单手叉腰说道:“我听姐姐说,师兄的武道修为深不可测,说实话,我很想和师兄切磋笔试一下呢。”

    小舅子想要试探一下姐夫的功夫硬不硬,也是人之常情。

    元正一脸狐疑的看着单容,问道:“师姐,你都和阳子说了一些什么啊。”

    单容很无奈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怎么弟弟哪里都好,就是总爱操心姐姐的终身大事呢。

    漠然道:“我可什么都没说,如果阳子非要和你比试一番的话,你也不要手下留情,他那是刚吃了几天饱饭,有点飘了,适当的敲打敲打,对于他未来也是有些莫大的好处。”

    尉迟阳也只是想要插几句话,平日里他和别人没有那么多的话要说。

    怎么说着说着,把自己给赔了进去呢?

第二百零五章 今时与往日() 
瀚州地势平坦,鲜有险峻山峰。

    战马可在瀚州尽情奔驰,猛兽亦可尽情厮杀。

    战时,瀚州可轻易出动数百万大军,寻常日子,瀚州如平静的大海,不起波澜。

    于风水而言,瀚州出王,并不出龙。

    平静的海面下,或许是一如既往的平静,或许是暗流早已席卷开来。

    但这并不影响,天下第一读书人温若松想要来到瀚州的心气儿,那些陈年往事,温若松略有耳闻,或是知道甚多,但也只能装做自己不知道。

    一辆平庸无奇的马车,出现了天际尽头,马车连着雄山峻岭,雄山峻岭连着天。

    仅仅是一头乙等战马拉车罢了,马夫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老翁,看年岁的话,差不多有六十多岁了,这个年级的马夫为数不多,可这个年级的马夫,必然也走过许多的路。

    去过很多的地方,也见识过了很多的人。

    山路崎岖坎坷,年迈的马夫跟着车辆一同摇晃,真让人害怕,一个不小心,这个老人家的身子骨给散架了。

    马夫的眼睛有些浑浊,勉强可以看清前面的道路,也舍不得鞭打这匹拉车的马儿,都在路上,都是辛苦的,何必互相为难呢。

    马车里传来了一道斯文有礼不乏雄厚的声音:“等走完这一个来回,田叔叔便可以回家了,以后再也不用给我驾马拉车了,不用着急,从这里到达瀚州,还有着大把的闲时间。”

    田老也没有回答,专心致志的控制着马车的方向,沧桑的眸子里,无悲无喜,这么多年了,他习惯了,也厌倦了,可是也舍不得。

    马车里面,有两个人。

    年纪大人,约莫有五十余岁,面容柔和,挺有菩萨相的,年轻的时候谈不上好看,也谈不上难看。

    穿着一身料子上佳的素以,也没有刻意的闭目养神,手里捧着一卷经书,名曰《金刚经》,温若松看的很入迷,甚至嘴里还时不时喃喃自语着。

    温严在一旁脸色有些古怪,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近几年来,父亲大人对佛学格外的上心了。

    忍不住问道:“父亲,您已经将这本书经书看了一千遍,写了一百遍,理应可以吃透了,怎么还捧在手上呢?”

    温若松也不记气,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又怎么忍心呢。

    反而柔和问道:“你在苍云城,率众围杀元正,反倒是被扔进了粪坑里,这件事可带给了你什么启发?”

    温严呆若木鸡:“……”

    比较起大多数的权贵子弟,温严不是那么嚣张跋扈,更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他很规矩。

    从小开始,读书写字,至于武道一途,也只是随缘,能强身健体就好了,他也不指望能够在武道一途获得多么的造化,也不会期待自己成为天境高手。

    在温严看来,读书人就要有读书人的样子。

    文武双全固然是一件好事,可自古以来,文武双全的人,单方面比诗词歌赋,比不过那些大诗人大文豪,单方面比较杀人的硬把式,别说江湖上成名的高手,怕是连军伍之中的高手,也都难以撼动。

    文武双全,只能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

    温严很爱干净,小的时候,经常一个人拿着扫帚,将院落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也热爱洗衣服这件事。

    总之,看到灰尘,温严都会忍不住的擦干净。

    这些年来,温严广结善缘,在皇城里的名声,更多的是以平素枢机为主,几乎没有人见到过温严鲜衣怒马过闹市,也没有人见过温严失去仪态的模样。

    他很温柔,也很严格,对别人温柔,对自己严格。

    朝野上下,也不知多少人羡慕温若松有一个好儿子,哪怕只有一个儿子,却能顶的上别人十个儿子。

    父亲大人的问题,让温严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

    可既然父亲大人这么问了,温严还是要好生回答一下的。

    沉思良久后,应道:“单方面打架,我是打不过元正的,比较起其余的计谋手段,好像也比不过,唯一能够赢了元正的,怕也只是没什么用处的诗词歌赋了。”

    “话虽如此,也许元正的文采,也不弱于我。”

    “我对那个人摸不清楚,我对自己,也不曾怀疑过。”

    温若松柔和的笑了笑,这些年来,身为文官之首,温若松几乎很少和自己的儿子谈话聊天,至于儿子的功课,温若松都不曾怎么理会过。

    甚至温若松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哪一种类型的姑娘,喜欢穿什么样式的衣裳。

    更不懂儿子闲暇时间,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

    可儿子的口碑很好,温若松的口碑也好,父子两人,无形之中撑起了大魏读书人的脊梁。

    温若松说道:“金刚经,听名字的话,好像挺威武雄壮的,实际上却是一门至善至柔的经书,就要看你能不能体会到了。”

    “武王殿下,是一头猛兽,是一头身经百战的猛兽,想要降服其人,首先要降服其心,不过纵观天下,也没有人能够降服元铁山这头猛兽。”

    “我也不指望能够在元铁山那里占到什么便宜,便是在这路上,看一下金刚经,到时候尽量不在元铁山那里吃亏就好了。”

    温严哈了一口气说道:“这算是读书人和武夫的较量吗?”

    温若松摇了摇头,很柔和的笑道:“表面上来看,的确是这样,可实际上,我是位极人臣,他也是封无可赏的境地,到了这个位置,我也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他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

    “古往今来,读书人和武夫之间的矛盾,就像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化不开的死结。”

    “可你也要记得,咱们读书人不要看不起武夫,读书人只能锦上添花,武夫才能雪中送炭。”

    “你想想,咱们读书人和武夫之间的关系,就是招几个身手不错的人,用来看家护院。”

    “你再看看武夫和读书人之间的关系,几乎每一个武将身边都有着幕僚军师,除了缺乏一个智囊之外,也是因为,他们真的看得起读书人,只是嘴巴里看不起罢了。”

    “做人要大度,武夫若是不够大度,武道一途走不了多远。”

    “读书人若是不大度,也走不出这狭窄的天与地。”

    温严听的很认真,这道理谁都明白,可同样的道理,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质量上也是天差地别。

    听了半天后,温严苦笑道:“父亲大人是打算让我忘了元正,以后也无需和元正有过多的纠缠了?”

    温若松点了点头。

    将自己的儿子派往苍云城,温若松从一开始就知道温严不会在那里捞到什么好处的。

    和元青比较起来,元青是真的文武双全,稷下学宫戚永年的首座弟子,手握御龙戟,有万夫不当之勇。

    这么一比较的话,温严肚子里的墨水,也不见得有元青那么乌黑浓郁。

    和元麟比较起来,元麟的剑道修为,年轻人里面几乎无人能出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