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赋-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也不太好说这些事。

    可大魏与大秦之间,暂时怕也打不起来吧。

第一百五十一章 也就三五年() 
大魏,瀚州,武王府。

    近些日子以来,武王府算是热闹了起来。

    起码比元麟及冠之年的那一天要热闹很多。

    武王麾下六骁将,并没有归来,依旧老实本分的驻守在各自的营地。

    倒是来了不少谋士,武王府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家将,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

    东南角的那个院落里,更是人多热闹,谋士扎堆,从外地而来的信鸽成群结队。

    大魏有铁钩,武王府也有牛角尖,就在那个院落里。

    这个名字是元铁山亲自起的,至于为何要起这么一个名字,大概就是希望很多事情都可以钻牛角尖吧。

    会钻牛角尖的人,也好过活。

    元铁山的书房里,文案上摆放着厚厚一摞的信封,每一封信,都需要元铁山和陈煜亲自过目。

    比较起战场厮杀的话,阅读书信然后回信,的确是一个轻松的事儿,起码不担心自己遇到了硬点子而掉了脑袋。

    可书信的太多的话,也有些惆怅,有些心烦,却又不得不挨个挨个的批阅。

    仅仅是武王府的书房里都是如此,更别说东南角的那个牛角尖里面了。

    元铁山看完一封信后,然后回信,字迹有些潦草,大概只有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才能认得出来,且那个读书人在书法上还得有着很深的造诣才行。

    回信一封后,元铁山有气无力的靠在了自己的王座上。

    对面的陈煜,神色凝重,额头上没有渗出豆大的汗珠,但也快了。

    元铁山说道:“有人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依我看来,所谓的民心就是个扯淡的玩意儿。”

    “老百姓自古随大流,谁给口吃的,谁就是爹娘父母,若是另外有人给了他们更丰盛的饭食,他们立马又认其他人为爹娘父母。”

    “战争还没有开始呢,就已经出现了商人囤货,江湖人士也跟着兴风起浪,拉帮结派,四处收买人心。”

    “当初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人啊,都是一些贱骨头。”

    陈煜放下手中笔,站起身来,扭动了一下粗壮的腰肢,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然后活动了一下脖子,也是咯吱咯吱的,低头一看,文案上还有那么多的书信要处理,也有些愁人。

    可也身不由己啊,江湖其实是个好地方,江湖是江湖,市井是江湖,庙堂也还是江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陈煜也不能免俗,咧嘴一笑道:“但是得民心得天下这话一点也不假,你想啊,老百姓为了钱袋子充实,为了肚儿圆,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啊,单个的就不说了,可那样的老百姓基数过于庞大。”

    “一旦所谓的自私自利的民心运作起来,时代洪流便会掀起滔天巨浪。”

    “所以啊,有时我们明知道老百姓是在割韭菜,也得让人家割啊,要是不让人家割,人家怕就要拿刀子捅咱们了。”

    “百国林立时期,有一弹丸小国的君主说过,要想国家稳定,就得让老百姓半死不活。”

    “这话听上去有些畜生,可这话也不假。”

    “可话说回来,咱们也是人,陛下也是人,是人都想为自己活着,老看着别人活得滋润,也不是个事儿啊。”

    牛尖角里的谍子也不是吃素的,自然发现了稍有些人脉和本钱的生意人,开始四处走动,不再满足于大魏。

    搞药材生意的,要是在战后有着囤货,一旦出手,便可发家致富。

    搞木材生意的,在战后也是如此,毕竟战后是需要重建家园的。

    至于盐铁这些东西,在战后那更是稀罕玩意儿。

    元铁山索然无味的笑了笑,向陈煜请教道:“如今大魏境内的妖兽动乱,算是压制了下来,大秦若是在这个时候发兵,也算是讨了一个好彩头。”

    “不过我方的将士们,刚和妖兽厮杀过,那股战场上的拗劲儿还在,大秦虽有虎狼之师,可若是来了,也不见得能怎么样。”

    “西边大秦一直蠢蠢欲动,只要大秦发兵,自然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么多年过去了,大秦怕是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吧。”

    “战争之前的踩点儿是很消磨人的,等他们踩点儿踩个差不多的时候,必然发兵。”

    “以军师的眼光来看,大秦踩点儿,差不多还需几年?”

    这些年来,大秦和大魏鲜少交流,也不清楚对方国力如何。

    陈煜眯着眼睛,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然后拍了拍自己的小肚腩说道:“早上的包子吃的有点太多了,胃有些不舒服。”

    “也就是个三五年时间吧,从大秦眼下虎视眈眈的阵仗来看。”

    “大战将起之时,江湖上会有预兆,市井上也会有预兆,如今咱们文案上堆积的书信,就是最直接的预兆。”

    元铁山明白了,前些日子还在想着自己的小儿子到底去了哪里,现如今也没有多余的功夫去想这些事了。

    天地万物有法则,有规矩,没人喜欢法则还有规矩。

    可法则和规矩存在,便自有其道理。

    有人在法则和规矩下活的光芒万丈,自然也有人活的卑微可怜。

    作为大魏武王,元铁山心里是有数的,涉及到了战争,元铁山心里比谁都清楚。

    他不知道大秦的家底儿到底有多少,但他知道大魏的家底儿有多少。

    抛开各种战略计谋不说,若是大秦和大魏举国之力,一战定乾坤的话,大魏定然不是大秦的对手。

    有时候也在想,年轻的时候赶上了大争,元铁山从一个匹夫摇身一变成了武王。

    若是再一次出现在战场上,会不会被打回原形呢。

    对于九五之尊那个位置,元铁山从来没有想过。

    一者,瀚州不是个出龙的风水。

    二者,他元家人的气运,暂时还比不过皇城里的那位大舅哥。

    三者,元铁山也清楚,自己有生之年,也成不了龙。

    从容道:“不管庞宗那里搞什么事情,也不在乎朝堂上的那些老棒子搞什么事情,咱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行了。”

    “还剩下三五年的光阴,咱们要想办法从我大舅哥那里给龙辉搞来一个正儿八经的将军当当。”

    “他有大将之风,可没赶上好时候,现在他赶上了。”

    陈煜又坐下来了,点了点头,拿起笔,开始给很多人回信。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 
商河做事也算是体面,分给了元正,李尘,李鼎三人一辆马车。

    马车里,有茶水点心,地方不大不小,三人挤在一起,也能凑活,外面驾车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壮男子,一脸冷峻模样。

    想要在这马车里说上几句私房话,也会被外面的马夫给听见。

    做人嘛,得心里有数。

    想要在马车里说话,只能暗中传音了。

    李尘疑惑道:“我们真的要跟随这商队,在大夏境内浪荡一段时间吗?”

    元正反问道:“以你的意思,如何看待这件事?”

    李尘说道:“人家毕竟是来做生意的,虽说给我们管吃管住,可我们跟着人家,人家许多事情也不方便去做,大家都在风口浪尖上,扎堆不好,容易出事儿。”

    “商河是一个生意人,坦白来说,我不喜欢和生意人打交道,这人的铜臭味很重,藏得也深。”

    “也不想被人家认为,我们就是个要饭的。”

    以前的李尘很穷,现在的李尘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不管什么时候,李尘的为人处世,都很硬气,许多事心里有数,却也不会说出来,只是默默地行动。

    元正赞赏道:“我和你的想法一致,起初我还好奇他们来到大夏境内到底干什么,如今也算是一叶知秋了。”

    “生意人若是不铤而走险,是很难做成大事的。”

    “我们又都是魏人,商河这一次所做的事情,真的要被官府细细计较起来,他也难以独善其身,只是恰好被他给钻了一个空子罢了。”

    “有很多灰色地带,我们进不去,他们也不打算让我进去。”

    “商河也害怕我们日后回到大魏,将他们的事情向官府举报了,这的确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可生意人最讲究的就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我也想离开这里,可小静秋非要缠着我,等小静秋稍微有些定向的苗头了,再给她指点一下功法修行上的事情。”

    “我也是看在小静秋的面子上,不然,也不会坐人家的顺风车来到大夏境内。”

    小静秋是一个好苗子,并非是说她在武道一途有着很高的天赋,而是说小静秋心地善良,有着一颗赤子之心。

    这样的小静秋,元正也不希望她日后成为一名生意人,做一个真正的自在人,等到了适合婚嫁的年纪,最好嫁给一个品高味正,德行上佳的读书人。

    拉开马车窗帘,映入眼帘的是绵长的官道,红河两岸的风景一览无余。

    最前方,隐隐约约显出一座大城的轮廓。

    武原城,是大夏边境的军事重城,传闻中,有二十万大军驻守。

    外有红河里的妖兽配合,他国大军想要进入武原城,可能性不大。

    于兵家而言,临近武原城的红河,是天险,易守难攻。

    必须高于武原城十倍的兵力,才有一定的可能拿下武原城。

    商队不紧不慢的前进,武原城的风貌渐渐映入元正的眼中。

    和想象中的繁华大气不同,武原城无论是城墙,还是百姓房屋,亦或是官府重地,几乎都是以石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很少见到木结构的房屋。

    虽如此,却也精致,没有雕梁画栋,却也在石头上刻上了山川万物。

    石艺技巧颇高,有些白玉石砌成的房屋,在日光的折射下,闪烁光辉,与其余的房屋遥相呼应,光辉折射,又称为其余的颜色,某些区域,更是五颜六色。

    李尘见状,由衷的说道:“大夏就像是上古时代的神国,原始而又华丽。”

    元正也有这样的感触。

    天下四国,大秦尚武之风浓郁,以皇权为主。

    大魏王朝则文武并重,取长补短,有德者居高位。

    大周王朝,则是礼仪之邦,重礼乐,更重开荒垦田,多数情况下,百姓安居乐业,而贵族掌权。

    而大夏,就是眼前这般,看似松散,可居住着极为坚固的石头房子与城堡阁楼,又能和妖兽和平共处。

    四足鼎立,各有各的道理,也各有各的支撑点。

    元正忍不住在想,若是大秦和大魏真的打起来了,大夏和大周,到底是趁火打劫还是隔岸观火呢?

    商队进入武原城之后,只是简单地交接了一下手续,也不打算在武原城停留。

    继续往北而去,对于大夏的地貌,元正真的是不知道,从山川地势上来看,大夏的每一寸土地,都适合生长药材。

    他们也不知道商河这支商队到底要去哪里,元正也没有问。

    有些问题,还真的没办法去问,去了不就知道了。

    可元正也是明白人,轻声道:“商河这支商队,实力不弱不强,去的地方估计是偏远之地,自然是南辕北辙的路线,有可能会带着我们去往大夏更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