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神话中-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见众人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道人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

    道人一笑,骂得正欢的群众一个个都愣了下来,仿佛是被杨柳春风拂过脸庞,暖熏熏的。

    皱了皱眉头,道人再次恢复了平静的表情。

    “既然你们已经做出了决定,那贫道就拭目以待了,放心,邻县的李昌活不了了,没人会来报复你们。”

    似乎道人也察觉到了异常,一边说着话,一边缓缓升上高空。

    “还有一事,贫道乃钦天监监郎官,尔等莫要行差踏错!”

    “切记,切记……”

    道人的身影已然消失不见,但声音却在空中盘旋,久久不散。

    众人听到道人最后一句话,心头的最后一丝顾忌也消失不见,一脸凶神恶煞的朝着那些被拉出来的人围了过去。

    如果说这些人一开始是出于对道人神通的敬畏,那么到现在,就是对道人拥有朝廷身份而感到畏惧。

    原本李生的同伙还在放开嗓子嚎叫,看到那些人摩拳擦掌的向他们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像是见到了恶狼的羔羊一般,顿时变得瑟瑟发抖起来。

    “你们、你们干什么啊!不要过来啊啊啊啊啊!”

    “我、我、我是好人,娘诶!”

    ……

    距离小镇不远处的一株高大树木之巅,宁晓脚尖点着积雪,站在那里,将自己离开之后小镇里发生的一切都尽收眼底。

    刚才那个白袍道人,自然就是他。

    看到众人将那些谋反之人都捆了个结实,往衙门扭送之后,他满意的点了点头,身形倏地消失在原地。

    李生只不过是个小角色,那个叫李昌的人,绝不能留!

    上次山谷小村里辞别千叶跟空相之后,宁晓便继续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有了千叶跟空相的照顾,那个山谷小村里应该不会再次发生什么妖祸了,而小村里又刚死了三分之二的人,粮食也不再是问题,应当是不用再担心这个寒冬了。

    因此,宁晓才会放心的离开。

    最近这些天里,宁晓的储物空间里也逐渐多了好些妖丹。

    上至元神,下至刚刚生出灵智的妖怪,宁晓可以说都斩了一个遍。

    不是宁晓嗜杀,而是这些妖怪一个个的撞到了宁晓面前,情况就像是刚才被他猎杀的青狼群一般。

    若是连这都不杀,怕是对不起他这一身人族的血肉之躯。

    其实,刚才宁晓想着直接把青狼群的尸体都扔到空地上,根本没有现身人前显圣的打算。

    毕竟他的时间有限。

    但是在听到李生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他跟什么狗屁李昌公子绘画出的“美好蓝图”,而那些不明所以、惊惶未定的围观群众也有些动心的时候,宁晓改变了主意。

    或许是因为“唐”这一国家与前世的盛唐拥有几乎相同的历史,也或许是宁晓今世生长在这一个国家,纵使他对如今的女帝没什么好感,但对于有唐一国还是有很高的认同感的。

    若是真的让李生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些人说动,加入了李昌的队伍,那么他们带来的破坏绝对不比这一场连天大雪来的小。

    天灾和人祸,从来都没有强弱之分。

    之前宁晓询问那些人是否还想经历战乱之后便沉默了下来,为的是等待他们做出选择。

    准确的说,是等待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是铁了心想掀起人祸,还是想安安心心的过日子。

    至于那些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会怎样,答案自然没有悬念。

    一个元神修士取他们性命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不会有什么阻力,也不会有什么恶果。

第294章 地主无余粮() 
想着想着,宁晓又苦恼的揉了揉眉心,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唐国因为天灾人祸的缘故,确实比之前乱了许多。

    这一点,身为万劫体的宁晓有最为直观的感受。

    下山不过短短的几日光景,不停积累的法力已经是之前的十分之一,再加上这些天宁晓一直没空静心打磨,如今他的法力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如指臂使了。

    方才他不过是露了个笑脸,那些凡人就受到了影响。

    【看来修为涨得太快,也是一种烦恼啊……】

    宁晓有些自嘲的想到。

    飞速前进中的宁晓止住身形,立于半空打量着下方这座县城。

    “唔……清远县,就是这里了吧?”

    抵达了这次的目的地,宁晓也收起了那些纷乱的念头,仿佛轻车熟路似的往县城中的一处大宅邸飞去。

    ……

    “曾知县,请!”

    清远县,李府,几个身材高大、衣着光鲜的豪奴引着一个气质方正的青年官员到了一处房间外,在敲开房门之后,一手虚引,不咸不淡的请青年进屋。

    曾姓县令瞥了身前一眼看似恭敬实则傲得不行的家丁,缩在宽大衣袖里的手掌已然捏的发白。

    他身为朝廷命官、一县之尊,走在街上也是众人仰望的存在,而如今竟被区区一个奴才所轻。

    只怕这事儿传出去之后,他这县令已经是威严扫地了。

    见曾县令站着不动,家丁皱了皱眉,想敲打房门引回曾县令的注意力又唯恐引起房间里面老爷的不快,想起这些天在府里听到的老爷对这县令甚是不屑,眼珠一转,便大胆的用手碰了一下曾县令的手臂。

    “曾知县,快点儿进去吧,我家老爷可是等得不耐烦了。”

    见这狗蛋包天的奴才竟然敢如此轻慢,曾知县本就年轻气盛,脸庞瞬间涨红,伸手指着这家丁,怒道:

    “本官乃一县之尊,你这狗奴才安敢羞辱于我!?”

    曾知县其实本就回过神来要进屋了,但这家丁的行为却是碰到了曾知县的底线。

    居移气养移体,曾知县虽然并未真正掌握这清远县的大权,但此刻一怒,亦是威势不凡,仿佛一只怒目而视的老虎。

    家丁眼神一慌,倒退两步,不敢再直视曾知县,干笑两声,低声提醒道:“曾知县,我家老爷还在等着呢,您看……”

    “哼!”

    曾知县也想起了今天的来意,强压下心中怒火,甩了甩衣袖,往房中走去。

    入得房中,一股夹杂着檀香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置身其中,曾知县仿佛忽然又回到了阳春三月一般。

    【这……这得加了多少木炭啊!而且怕是最上等的木炭了吧?】

    曾知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己身为官员如今家里的木炭也是偶尔才用一次,若是平常百姓家里,只怕连做饭的柴火都快没了,这李府之中竟然还能行如此奢靡之事。

    定睛一看,曾知县便见到一个身着单薄锦衣的中年男子坐在主位上,身后站着一个美艳女子在为他捏肩揉背,此时男子正端起一盏酒杯,放到唇边品尝,桌上的酒菜已经是被其吃过了一些。

    看这悠闲的模样,竟然没有一丝等待曾知县的意思。

    见曾知县进来,男子脸上挂着笑容,道:“曾知县你可算来了,快,请坐。”

    男子嘴里说着客套话,但身子却依旧坐在凳子上,也不起身相迎。

    有了之前的遭遇,曾知县见怪不怪,长出了一口气继续忍气吞声,解开外套放到一边的小桌上,随后坐到了男子对面。

    “李老爷,此次本官前来……”

    甫一坐下,曾县令便迫不及待的准备说出来意,还未说完就被李老爷打断。

    “曾知县,刚才草民好像听到屋外有什么动静,可是我家下人不懂事,冲撞到了曾知县?”

    李老爷又往杯里添了些酒,一边嗅着酒香,一边询问。

    曾知县脸色一僵,点头道:“方才那下人着实是目中无人,本官便将其呵斥了一顿。”

    李老爷道:“左不过是小事罢了,还请知县勿要介怀,毕竟也算是草民身边之人。”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将此事揭过,甚至隐隐有些威胁曾知县。

    曾知县脸色有些难看,他原本还想等会儿就把那个混账带回去整治一顿,却没想到李老爷这么不给面子。

    自从中了进士,他又何尝有过如此屈辱之事?

    “李老爷,今日本官来,是想请你开仓放粮的,如今连月大雪,城里百姓的存粮已然无多,若是再这么下去,恐怕会有许多百姓被饿死,听说李老爷信佛,也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言,不若借出些许粮食,让百姓得以平安果此灾劫!”

    没有正面回答李老爷的提议,曾知县话锋一转,说到了今天的正事上,脸上尤为诚恳。

    这位李老爷前些年梦到佛祖得其指点,总算是生了一个儿子,高兴得在城外请了一尊佛祖金身回来,每天都要对其朝拜。

    这在清远县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正在夹菜的李老爷动作一顿,放下筷子,面有难色。

    “曾知县,但凡能救人性命,我李某人绝不推辞,只是……你也知道我李府有这么一大家子人,整日消耗巨大,实在是没有多少余粮的啊!”

    听到李老爷的前半句,曾知县脸上正要露出笑容,只是到了后半句,曾知县只觉得像是被一盆凉水从头到脚浇了下来。

    曾知县上任清远县至今也不过两年,但是在这两年里也大致摸清了县里的情况,李府作为整个清远县的第一大家,家大业大,每年收的粮食比县里粮仓还要多,怎么可能会没有粮食!?

    咬了咬牙,曾知县仍不死心,道:“李老爷,你李府之事本官也是知晓一些的,城中大部分粮店皆归于你的名下,如今粮店里尚且有粮,李府又怎么可能不剩余粮了!?”

    “更何况,本官此次来是代百姓向你借粮的,又不是不还,等到今年秋收便能回来,李老爷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曾知县的话并没有让李老爷为之所动,就连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只是脸上的隐隐有不耐之色。

    端起酒杯一口饮下,李老爷皮笑肉不笑道:“曾知县,草民信佛不假,但自身都是俗人一个,又怎么会想像佛祖那样铸造浮屠呢?毕竟这么一大家子全靠我吃饭呐!”

    “再说了,既然现在粮店有粮食,曾知县去的应该是粮店,而不是来我李府。”

    说着,李老爷把酒杯放回桌面,淡淡道:“我李府无粮,曾知县还是请回吧。”

    “当然,若是曾知县肚子实在是饿了,也可在草民处吃过便饭再走。”

第295章 证据确凿() 
“你……!”

    曾知县面色一沉,李老爷这话无疑是在嘲讽他这个一县父母官吃不起饭!

    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桌上那些自己也不曾享受过的精美菜肴,曾知县不由悄悄咽了咽口水,他承认,这很有吸引力。

    曾知县的小动作自然没能逃得过李老爷的眼神,毕竟在他这个老狐狸面前,曾知县再怎么有才,也仅仅只是个初出茅庐手无实权的“愣头青”罢了。

    李老爷也不说话,端着小酒整好以暇的看着曾知县,等待曾知县的决定。

    曾知县坐在原位,他在考虑得失。

    些许屈辱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最大的危机是不久之后的饥荒,那不仅关系到许多百姓的性命,还关系到他这个知县的未来。

    心中念头纷乱,曾知县平放在桌面上的手掌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