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猿道尊-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猴想了想,道:“既然你们都叫我小石猴,那我自然叫石猴王。”

    白色猿猴道:“大王,石猴王这个名不甚好听,大王乃是通身金毛,是我们猴族中的美男子,不如便叫做美猴王,如何?”

    石猴道:“噢,美猴王,美猴王,好,本王便作美猴王吧。”

    众猴皆高呼道:“美猴王!美猴王!美猴王!”猴王喜得上蹿下跳,捉耳挠腮。自此,石猴高登猴王之位,作美猴王。

    欢乐无忧的日子易过,弹指之间又是十数年过去,美猴王看着身边这些曾经在山中欢快跳跃的同伴有的已经是垂垂老矣,手脚麻木心中甚是不安。一日,众猴皆各自去玩耍,美猴王将白猿唤至座前,道:“白猿,我观众猴皆显老态,想是那生老病死之自然也,却不知是否有长生之法,你的学问渊博,不知是否知晓?”白猿道:“大王,如今这天地之间,人兽之内,只三者可跳出生死轮回,五行之中,方可不受那冥司阎王所管,得不死之身也。”

    美猴王顿时大喜,道:“不知是哪三者,皆居何处?”

    白猿道:“此三者乃是佛、仙、神圣,皆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美猴王喜道:“好,那明日本王便离此山,去云游天下四大部洲,务必访此三者学一个不老长生,回来授予你等,叫你等也得那长生逍遥。”

    白猿道:“善哉,若能如此,我便先替山中儿孙谢过大王了。我等明日一早便为大王扎好竹筏,再寻些果品予大王,望大王早日学成归来与我等众猴相聚也。”

    次日,众猴于水帘洞中摆下筵宴予美猴王送行,但见那石桌之上满是瓜果梨桃,素食美酒,猴王与众猴食罢又在众猴的簇拥之下来到海边,众猴眼中擎着泪水与美猴王挥手告别。

    猴王划着竹筏于海上随海水漂流,如此数日,忽一日海上起了大风将他送至南瞻部洲,便也弃了竹筏跳上了岸。这边之事暂且按下不表。

    却说那西牛贺洲一处地界,有一秀丽高山,正是:千峰开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轻锁翠,雨收黛色冷含青。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修竹乔松,万载常青欺福地;奇花瑞草,四时不谢赛蓬瀛。幽鸟啼声近,源泉响溜清。重重谷壑芝兰绕,处处-崖苔藓生。起伏峦头龙脉好,必有高人隐姓名。此山名为灵台方寸山,在此山中有一隐世仙人,名为须菩提。这日,须菩提正于瑶台之上闭目打坐,但见他一身黄袍,发若银丝,头挽一道冠,嫣然一副道人打扮。他忽的心有所感,忙将手缩入袍袖之中默默掐算,方知乃是将有一天产灵猴入得门下,不禁面露喜色。

    过得片刻,忽见得空中瑞霭升腾,天花散彩,白鹤啼鸣。须菩提知此为圣人驾临之象,慌得他赶忙自斜月三星洞中迎了出来,刚到洞外便见半空之中一鹤发的老者,正是三清之首的太上老君。须菩提忙恭敬地施了一礼道:“参见道德天尊。不知天尊远来,有失远迎万望恕罪。”太上老君淡淡道:“免礼吧。”

    须菩提恭敬道:“不知老君来此所为何事?”

    太上老君道:“菩提,过几年将会有一石猴到此求道,他与你有缘,你可知晓。”

    须菩提道:“老君,晚辈刚刚掐指推算方才知晓。”

    太上老君道:“嗯,他既与你有缘也当入你门下,我此处有一本道德经予你,此经唯有有缘人福至心灵时方可明悟,那石猴女娲补天所留的五彩仙石所化之灵明石猴,有大造化在身,当有此缘分,你但看他福缘如何,将此经予他,日后必有大用。”说罢,单手向虚空一指,便见一团金光浮现,而后便缓缓落入须菩提手中。

    须菩提恭敬道:“谨遵道德天尊法旨。”太上老君点点头,转身驾起祥云飘飘然直上三十三重天兜率宫去了。

    却说那美猴王到了南瞻部洲地界,在此处游走数年,所见之人皆是些愚昧凡夫,每日只知征歌逐色,或为高官厚禄,或为金钱名利,或是整日烦恼忧愁,却无一个为生死,更遑论得道仙人,美猴王心中甚为失望。

    一日,美猴王行至西洋大海,心中思量道:“我在这南瞻部洲游走多年,却不曾寻得神仙,莫若出了这海外或有神仙。”是以独自寻了些木竹造了竹筏行出西海直至西牛贺洲,登了西岸寻访多时,未果。一日,美猴王行至一高山之前,此山正是那灵台方寸山,他也不管有甚凶险径直登上山去。

    那斜月三星洞中的须菩提自然知晓石猴到来,便对一旁的童子道:“那山下有一石猴,乃与吾有缘之人也,你且去引他前来。”那童子恭敬地道了一声:“是”便化作一道白光去了。

    童子落身于半山腰处,见一猴子正在山中游走,料必是那石猴无疑,于是一转身化作一砍柴的樵夫,但见他头戴斗笠,身穿一件蓝色布衣,肩上扛一担干柴,手中持着一把斧头正在砍柴,且砍且吟道:“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美猴王正于山中游走,忽的听得似是有人吟唱,听这词,这吟唱者应是个神仙,心中大喜,于是便循着歌声而去。美猴王寻到那吟唱之人便迎上去道:“老神仙,弟子这厢有礼了。”

    欲知后事如何听下回分解。

第七章 夜授神通真道法() 
话说美猴王迎上那童子所化的樵夫,道一声:“老神仙,弟子这厢有礼了。”童子心中暗笑,嘴上却慌忙道:“哎,小兄弟啊,我一个砍柴的樵夫,靠着每日砍柴勉强度得三餐,如何当得起神仙二字,莫要如此,莫要如此。”

    美猴王疑惑地道:“老哥若非神仙,如何道出神仙话语?”

    童子笑道:“哦,你是说这首歌啊,说实话,这首歌的确是一个神仙教给我的,那神仙与我家相邻,他见我每日心中愁苦便将这首歌教予我,叫我每日照常于山上打柴,下山换米,若遇心中愁苦之时便将之吟唱一二,心中愁苦自可解去。”

    美猴王心中大喜,问道:“那敢问老哥,那神仙所居何处?”

    童子道:“不远,此山乃灵台方寸山,你自此直去,行出七八里见一斜月三星洞便是了。那神仙名为须菩提老祖,他收弟子却要看缘分,你若欲拜入他门下却要看你机缘了。”

    美猴王道:“老哥,不如你我同去走一遭,如何?”童子心道:“师尊只让我引他上山,我却是不好直接将他带去。”于是道

    :“这却不可,此时时候已不早了,我却还要下山换米,你便自去吧。”美猴王无奈,便也独自蹦跳着上山去了。童子见美猴王走远便复了原身,化作一道白光回了斜月三星洞去了。

    美猴王行了几个时辰方到那斜月三星洞,但见此处: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壁上刻着几个古朴的字迹,正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猴王上前轻敲了几下石门,须臾石门开启,自门里走出一童子,但见他约莫十六七岁模样,一身素白衣袍,眉清目秀,却正是那下山为猴王引路的童子。那童子见了猴王却佯装不识,问道:“你是何人,在此处作甚?”猴王道:“仙童,在下到此乃是听说此处有一老神仙,特来求道。”

    童子道:“既是如此,你且随我来吧。”猴王大喜,急随童子入了斜月三星洞中。

    入得洞中,过石桥,踏石阶,须臾行至瑶台之下,见那台上坐一道人,两旁各有弟子十数人,正是须菩提祖师。猴王忙伏地跪拜磕头道:“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须菩提见这猴儿甚是机灵,不禁心中赞道:“果然不愧是天地孕育的灵明石猴啊!”于是开口道:“猴儿,你自何处而来,可有姓名,且细道来再拜不迟。”猴王道:“师傅,乃是那东胜神洲花果山五彩仙石迸裂所生,故此无名无姓。”须菩提道:“如此,你却是个天地生成的灵猴了,我观你行走姿态恰似拾松果的猢狲,将狲字的兽字旁隐去,便教你姓孙吧,如何?”

    猴王道:“谢师父,只是既有了姓氏那劳师父再赐个名吧,日后也好呼唤。”

    须菩提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乃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引、悟、圆、觉,到你时正该是个悟字,便赐你名悟空,如何?”

    猴王喜得捉耳挠腮上蹿下跳,口中连连道:“孙悟空!孙悟空!我自今日起便叫孙悟空也!”须菩提脸上也是现出了笑意,但他知道灵明石猴孙悟空身具大造化虽是好事,但也因此将天地间的一些势力的目光引到了身上,以后的路恐怕多为艰难,故此心中亦有感叹。

    此后,悟空于灵台方寸山中修行,每日与众位师兄于斜月三星洞中听须菩提讲道,闲暇时或随众人上山打柴玩耍或是于院中打坐,倒也是十分自在逍遥,悟空乃是猴属本就最喜自在,渐渐地将长生之念放在一边。

    一日,须菩提祖师正于台上讲道,正是:天女散花,地涌金莲,字字真道,句句玄机。座下众弟子个个皆是闭目静思之态,正讲到妙处,悟空听得有些明悟,一时心中喜悦,竟自蒲团之上跃起,手舞足蹈,捉耳挠腮,须菩提祖师见了,喝止悟空道:“悟空,为何颠狂跃舞不好好听讲?”悟空忙止住身形对须菩提道:“师父,弟子方寸听您讲道,忽听到精妙之处故而如此,还请师父恕罪。”

    须菩提道:“悟空,你已入我门下七年,初入门时你说你欲求道,如今你既识我妙音,我且问你,你欲学何道?”悟空慌忙跪拜道:“师父,弟子要学长生之道,求师父慈悲教弟子长生之道弟子脱得那生死轮回之苦,弟子定当永记师父大恩。”须菩提道:“生死轮回乃是天数,世上并无长生之道。为师授你其他道法,你可愿学?”

    悟空道:“既无长生之道,空有道法却不得长生,学有何用。”须菩提怒道:“放肆,悟空,你过来。”悟空知道失言,心中惊惧万分,到那须菩提座前跪拜道:“弟子失言师父恕罪。”

    须菩提也不言语,只取出戒尺于悟空头顶打了三下,随后化作虚影消失了。台下众弟子见师父走了,心中甚是气愤,皆指点悟空骂道:“你这猢狲,此番真惹恼师父了!”悟空也不理会,只静静思量须菩提那三下戒尺之意,他知那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只因悟空答了那句,却并未见须菩提脸上有甚怒意,只用戒尺打他三下,故这其中必定另有玄机。他思量片刻,忽的眼睛一亮,自转身入了后厢去了。

    夜里三更时分,月光皎洁,点点银灰自窗外撒入屋中。悟空自榻上起身,见众师兄皆睡得极深,便穿了衣袍,出了房门远远瞧见师父那厢尚且灯火通明,便知自己的猜测八成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