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猿道尊-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如来真的会杀鹏魔王吗?答案是否定的,这鹏魔王若是论起来,也当是释迦摩尼如来的娘舅,这其中却是有一段缘由了。原来,昔年多宝道人,过了封神一劫之后,叛出了阐教后,拜在了西方教祖阿弥陀佛座下,成了释迦摩尼佛,于大雪山顶灵柩洞中,坐关悟道五百年,出关之时,恰逢那孔雀精,吃人作恶,涂炭生灵。如来刚刚出关,心中自然萌生了

    一丝善念,但也不愿出手,毕竟万物生灭自有定数,纵使心中不忍,也不好插手。

    却不料那孔雀精不识好歹,竟然施展神通,张口一吸将释迦摩尼如来也一并吸入了腹中,法力运转欲要将之炼化,却被释迦摩尼于腹中施个大神通,自他后心处破体而出。释迦摩尼大怒就要取其性命,却见那须弥山上降下一道法旨,道:“汝之因果甚深,即已出身,不当杀之!”旨意简明,释迦摩尼自然知道这道法旨乃是阿弥陀佛之意,不敢违背,忙对着须弥山的方向,躬身施礼,口中诵道:“弟子尊老师法旨!”那道法旨随即化作一朵金色的莲花,直上须弥山上去了。

    释迦摩尼诵了一声佛,又转身对孔雀精道:“你吞本座入腹中,乃是大过,我本欲取你性命,然我佛慈悲为怀,以无相而生自我,乃是诸法皆空也,空即不空,你今日为我降服,可愿入我佛门,修持无量正果金身?”孔雀精道:“愿入佛门!”释迦摩尼大喜,道:“善哉!你既愿入我佛门,可得菩萨果位,我自你腹中出来,你也当为佛母,加升汝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入我西方净土潜心修持。”孔雀大明王跪拜叩首,道:“谢佛祖!”

    如此,这孔雀大明王便登了西天灵山佛母尊位,其弟便是金翅大鹏王,故而这鹏魔王乃是释迦摩尼如来的娘舅。鹏魔王想要吃唐僧,如来自然要自己出手,不能够假手他人,虽是降服,但是鹏魔王毕竟与他如来有些渊源,自然是不会真的动手杀他,六耳猕猴出来求情,却是正好给了如来一个台阶下,便也顺水推舟,将鹏魔王放了,既将此事了结,又可彰显他释迦摩尼如来慈悲为怀,何乐而不为呢?

    如来看了一眼鹏魔王,道:“你今为我护法,便该静心体悟佛法,再勿动嗔念,一心向善,终可修成正果,你可记下了?”鹏魔王道:“明白!”那语气之中还是带有怒气。如来道:“善哉!”又对六耳猕猴道:“悟空,你自去救你师父吧,莫要耽搁了功夫。”说罢,驾起金莲与鹏魔王等人往那西天灵山去了。六耳猕猴也化作一道金光入了狮驼洞,将三藏等人救出,又往西而行,这却不提。

    轮回运转,忘却前世种种,无善无恶,无是无非,无恩无怨,无牵无挂,带走前世一切的尘埃,灵魂就如那明珠洗尘一般,不带半点的前世牵绊,以一个最为纯净的灵魂转世投胎,只是前世种因,来世结果,却是终究难逃,生灵之所以不断地轮回转生,便是为还清前世之因果亏欠,因果了了,自然可脱出轮回。轮回既是无情,也最是有情。

    清晨江南的湖面上,清风徐徐地吹着,拂动着那湖上的杨柳、细草,那杨柳如同少女的三千发丝垂落腰间,轻轻地拂动,妖娆多姿,动人无比,细草却如初生婴儿的

    细小毛发,柔软轻盈,与杨柳互相映衬,辅之以偶尔泛起点点水纹的湖面,隐隐的,有小鸟轻声的鸣叫,形成了一幅清闲、淡雅的“湖上雅景”图。

    湖边杨柳树下,一个白衣少女,静静地站着,两条柳丝垂落在她那倾国倾城打得脸颊上,那脸上似是带着微微的笑意,但是细看之下,又似乎是没有表情,只是淡淡的,看着湖面发呆,像是在着什么,在期待着什么,自东方泛红之时她就在此,直到夕阳西下,她依旧站在这里,看着天边的晚霞,她的脸上露出了笑意,轻声道:“尘世,如晚霞,真美,只是短暂的绚丽过后,依旧会归于沉寂。”直到最后一点的霞光也泯灭在天际,她才会转身离去,日日如此,这似乎对她来说只是一个习惯吧。

    欲知后事如何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五章 轮回之中再相遇() 
话说鹏魔王三兄弟下了凡尘,阻那三藏等人西行,,惹得那释迦摩尼如来自西方灵山下来,与文殊普贤两位菩萨施展法力将他三人降服,如来恼那金翅大鹏王无礼,就要出手将他灭杀于鼓掌之中,六耳猕猴出来极力求情,那释迦摩尼如来也是顺水推舟,将那金翅大鹏王放了,自回西天灵山去了,六耳猕猴也救了三藏,又自西行,这却不表。

    轮回世界之中,一切皆是因果循环,注定而生。在这轮回世界之中的江南湖畔,一个白衣女子站在湖边杨柳树下,淡淡地看着湖面上荡漾的水纹发呆,似是在,似是在期盼,但是终究也是无果。她自晨初就一直站在湖畔,待到日暮西垂之时,天边现出了绚丽的晚霞,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晚霞的紫光落到她的脸上,映出了那张绝世倾城的脸,但是那脸上却是显出了几分落寂。晚霞的色彩渐渐被黑暗吞噬,最后完全消失。她只得轻声一叹,转身缓缓地离去。

    日日皆是如此,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二十年,亦或许是百年,依旧是不曾间断的,期盼,没有人知道她在什么,甚至没有人知道她是从何处而来,要往何处而去,的人都只是知道她会在湖畔出现而已,开始的时候,人都觉得很奇怪,但是时间一久,便都习以为常了,也没有在意。只是任那岁月流逝变迁,那女子依旧是容颜未改,似乎岁月的年轮不能在她的身上留下痕迹。

    这一日,一个道士模样的年轻人,乘着一叶小舟,在湖上缓缓而来。但见他身着黑白色道袍,头上挽个道髻,腰上插着一柄拂尘,负手而立,口中高歌道:“一路不平笑苍天,一心只寻桃花源。脚下多少凡尘土,一盏清酒醉一年。哈哈哈哈!”歌罢,他似是心中极为畅快,不由得方是大笑起来,笑声狂放不惧,不似道人风范,反倒像是一个醉酒的凡夫,酒后起兴所作。但那诗中之意却是高深。

    那一叶小舟无桨撑动,却是缓缓地向前而行,必是那舟上的年轻道士所为,可见其并非是凡尘中人。但见那小舟缓缓地靠近了湖岸,那道士抬眼看去,却见一个女子在柳树下,向着湖面呆呆地望着,有些失神,他见了心中疑惑不解,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下了舟,他缓缓地向着那白衣女子走去。到得其近前,拱手施了一礼,开口问道:“姑娘何人?我观这湖面并无甚稀奇之处,为何你却望着这湖面出神?”

    那女子不答话,依旧望着湖面出神,偶尔眨巴两下眼睛。那道士又唤了几声,女子似乎才刚刚缓过神来,抬起头来,看着那道士,却并没有开口说话。年轻道士开口问道:“你是谁?”那女子一愣,缓缓地开口道:“我……我也不知道……”那道士奇道:“哦?人之名乃父母所起,你却不知自己是谁?”那女子微微点头,道士又道:“那,你为何在此处??”

    女子抬起头来,直视着那道士,问道:“你因何而来?为何而问?”道士道:“贫道不过闲云野鹤尓,**山水,今日行至此间,因为好奇,故而有此一问。”女子一叹,道:“我依稀记得,西天佛祖曾经告诉我,我和他打了一个赌,所以在这里等着一个人,等他为我解开疑惑,但是,我等得太久了,我不记得……他是谁了……”道士大笑道:“哈哈哈哈!等到忘记,总不至于等了好几百年了吧?”女子道:“我……不记得了……”

    那道士道:“你既然已经忘却了,又何必执着地,在此拾起前尘往事,不如放下前尘再探未来。我观你也并非是凡尘俗世之人,何必执着呢?”女子道:“放下,不放下,并非是一念之间,纵使是神仙也不过先于凡尘耳,人在红尘中,不动即是佛,佛在红尘中,一动即成人,仙亦是如此,道长岂会不知。”那道士放声大笑:“哈哈哈!仙子说得极是!贫道着相了。只是你执着的是否真的会出现呢?”

    女子道:“我也不知道……不过……或许我再也不用再等了……”说着,她抬起头来,仰着天空:“或许……只是镜花水月吧……你说呢?”她似是在问那个道士,又像是在问自己,道士并没有答话。半晌,那女子看了道士一眼,问道:“道长即非凡人,道长道为何?”那道士道:“以我之名皆是为空,无为有为玄妙非常,便叫我玄空吧。但不知仙子之名为何?

    女子道:“我已经不记得了……或许……我本来没有名字,就如那天边的霞光一般,自无中而来,往无中而去,若是愿意的话,便叫我紫陌吧。”

    那道士道:“紫陌?好,甚好。”说罢,他转身,一步步走出,踏上了天际,乘风而行,又自高歌,道:“红尘深有千丈,入内莫念回头。踏歌而行天地,笑看世事变迁。哈哈哈!”声音依旧在不断地回旋着,但是玄空道人已经飘飘然离去了。紫陌仙子微微一笑,又站了一会儿,转身缓缓地向着远方而去。天空之中,依旧万里无云,湖面跃起了两条金色的鱼儿,溅起了少许的水滴,被阳光的热气蒸发成了气体。

    几日之后,依旧是这面湖畔,风景依旧,只是不知何时此处却是多了一座以红木搭建而成的四角凉亭,凉亭之中,有石椅石桌,石桌之上放着一个木制的古琴,那紫陌仙子生出玉指轻轻拨动着琴弦,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悠扬动听,在四周的山谷之间回旋,久久不散,偶有细听者,为之驻足品味,啧啧赞叹。或是那匆匆的过客凡夫,闻此琴声也是顿觉神清气爽。紫陌仙子一面弹奏,一面看着身边的景物,看着这尘世间的人。

    “紫陌仙子好生自在,看来是心结已解了。”一个声音传来,紫陌仙子站起身来,抬头看去,来者正是玄空道人,他依旧是踏一叶小舟而来,只是此时却不是一身道袍装束,而是一身布衣,手中摇着一把折扇,面带微笑,紫陌仙子上前施礼,心中好奇,不由得问道:“玄空道长,我上次见你之时,你乃是道士模样,为何今日却……”玄空道人笑道:“仙子不知,我辈修道之人,只存一颗本心而已,旁的皆是身外之物,上次前来度人,这次却是无事,行走尘世之间自然便要如此。”、

    紫陌仙子笑着点点头,玄空道人又道:“仙子的琴音悠扬动听,沁人心魄,想来是已然心无牵挂了?”紫陌仙子道:“心中仍是未能明白,只是我在此处等了多年,或许有些亲切感吧,故而随心而行,奏了一曲罢了。“说着,她又到石桌旁坐下又奏了一曲。玄空道人在一旁细听,却将那手中折扇一展,也化作一把古琴,弹奏了一曲。

    两种不同的琴音交织,但是他二人却是可以听得明白,玄空道人所奏的琴音,暗含了道法自然之玄妙,而紫陌仙子德尔琴音却是有些佛法经文之玄妙,但是二人却是完全不理会,只是对坐无言,默默弹奏。似是冥冥之中有所牵引,两人皆是心中一动,拨动琴铉,弹出琴音来,虽然依旧如同之前那般,却是渐渐的,两种琴音缓缓地合为一处。

    两种琴音合一,却是更为玄妙,正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才是佛道本同源,却是被他二人无意之间以琴音奏出,一为道法自然,一为佛法玄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