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8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善亲王唯一能做的,除了是迅速派出使者前往南方,去找正在抓紧时间围攻弓长岭以南丘陵洪堂军队的多尔衮大军之外,剩下能做的则就是派人去给北方等各个部族通报一声,让其赶紧逃亡求生。

    至于其最终逃往何地,那就只能是自求多福,连代善亲王他们都拿不出一个明确的方案出来喽。

115 左右为难() 
厮杀正烈,大清军队在数量和实力上明显占据着上风,但是却因为洪堂军队的无耻战术,一直无法彻底绞杀弓长岭以南丘陵地带中的洪堂将士,反而自己多有损失。

    正面战场上,新增援的万余洪堂新兵,汇合原本固守的两万洪堂精锐,在正面丘陵地带构筑了一条不算坚固,但是却坚韧的防线,死死挡住了大清十万将士的凶猛攻势。

    而在大清后方,穿插着无数支或大或小,总计一万余人的洪堂士兵,无时不刻地在骚扰着大清的阵地军营,让其一刻也不得安宁。

    就在这一片焦灼的战场上,大清军队只能是稳扎稳打,将手中所有兵力紧紧攥成一个拳头,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虽然如此一来,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要多上无数,可是却是最安稳,也是损耗最少的计策。

    然而这大清军队胜利等曙光好没有看到,身后接连送来的几封加急密报,却是让多尔衮亲王他们这三位清军统帅个个脸色巨变,神情不一。

    “这伊通部什么时候跟汉人勾搭上的???”

    不过有一个问题,却是多尔衮他们三人心中一致想要知道的。

    “真是狠毒、能忍啊,这伊通部一直等到现在,他们才冒出头来,还真是没有看出来啊!!”

    郑亲王努尔哈朗眼神飘忽,心中别有味道地感叹着。

    “嘿,看没看出来都已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摆在咱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咱们继续现在的行动,突破这片丘陵中的洪堂战线,后面的场将是一马平川,任我大清铁骑驰骋纵横;二,咱们就此撤军,返回盛京并镇压叶赫伊通部的反叛,让其灭族!”

    “两个方案不论咱们选择哪一个,都会损失惨重,而以我军现今之实力,却又无法实现两面作战,必要舍弃一面,皇弟你们两个是什么看法?”

    豪格作为知兵之人,自然能够判断出己方在军事上所处境地,颇为担忧且摇摆不定地询问起两个弟弟的意见来。

    “如今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之势,就算咱们回援,也未必能有多大用处,这叶赫部骑兵行军迅速,国内兵力又极为空虚,怕是该被破坏的、被摧毁的,也造都是对方铁骑下的废墟了。”

    “与其回去收拾烂摊子,还未必能追上对方脚步,倒不如现在咱们继续南进,先收复咱们失去的地盘,绞杀掉眼前之心腹大患,才是正理,两位哥哥,你们说呢?”

    三位亲王各自代表着一方势力,因而多尔衮虽然在朝政上占据了辅政地位,然则在军队掌度上,豪格、济尔哈朗两位亲王所带表的势力,自然是不愿意再任由多尔衮将他们的军队肆意折损的。

    此时此刻,多尔衮想要继续作战,却是需要豪格和济尔哈朗两位亲王的点头认同,这也是此次出兵豪格、济尔哈朗两位亲王跟随多尔衮一起出兵的缘由。

    “我不反对十四皇弟你的想法,但是我需要提醒你一点的,是咱们大清王朝等根基不在地盘,而在那些族人身上,若是我族爱新觉罗氏人口在这场战事当中被萨克奇骑兵屠杀殆尽,到时候不管是与咱们亲近的蒙古人,还是其他女真部族,怕是都会跳出来跟咱们争权夺利,抢占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地盘牧场的。”

    济尔哈朗此言,无形中已经在高速多尔衮,他并不支持多尔衮的想法。

    多尔衮闻言,眼神一暗,随即便渐将目光转投到还未发表意见的豪格亲王身上。

    此时的豪格,双眉皱成一团,显然心中正在天人交战,等到他抬起头来之时,依旧还能看出他眼神当中的犹豫和迟疑。

    “要我看,咱们还是先行撤军回援的好,毕竟咱们总不能一直瞒着底下的将士们,后方族人发生的事情,到时候得知了这件事情的战士们,心里会怎么想,咱们难以预估,甚至可能会因此消沉无法作战。”

    “而且实话说,支持我的贵族们都在盛京,我不可能放弃他们还在这里作战,所以我决定撤军回援!”

    豪格好歹还是军人作风,怎么想的也没有藏着掖着,这也是一直以来在政坛上他争不过自己幼弟的原因所在。

    “那好,你们两位撤军,我带着我两白旗子弟继续在此攻打汉人军队,这样总好了吧!!”

    多尔衮整个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极是气愤济尔哈朗、豪格这种首鼠两端等行为,明知道此时回去没有太大作用,可依旧为了他们背后支持他们的贵族们,不敢冒着风险跟自己一条心南伐,实在是让其看不起。

    “你那两白旗将士还有多少啊?一万人?两万人?我们出师之时十余万大军连饭交手都已有一个多月了,你现在看看咱们收获了什么?”

    “我们带走了大部兵力,就凭你这两旗残兵,难道还能攻破这支汉人军队的防线不成?”

    “别犟了我的弟弟,咱们虽然之前在政事上多有争斗,但是此时此刻我爱新觉罗氏危急之时,咱们自当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此危急时刻。”

    既已有两人决定回援国内,那么回军之事也就算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如今见多尔衮依旧还要负隅顽抗,这却是豪格他们两人所不愿意看到的,纷纷劝说起来。

    “难道我们大清数万儿郎,就这样白白牺牲了不成?你们两个可别忘了,这次等出兵,已是我大清手中唯一能组织起来的大支军队了。若是此番无法将这汉人军队赶出我大清国土,那么日后再想向现在这般,在战事上占据上风,却是千难万难了!”

    多尔衮还不死心,依旧想要说服两位亲王跟他一起,继续攻打洪堂阵地。

    “而且你们也看到了,这汉人建造城防工事的能力和速度实在惊人,若是此番咱们退兵,这一去在镇压叶赫部族叛变的道路上就不知道要耽误多少时间。”

    “到时候等到咱们再有实力杀回来的时候,也不知道这汉人要构筑多少个弓长岭城堡等着咱们了!!”

116 雪地难行() 
若是从天空俯瞰,在凤凰城与弓长岭一线的大雪覆盖原野上,一支青灰色的巨大长龙尤为引人注意。

    视野拉近,这一支长龙却是由一名名统一身穿青灰色棉甲、身背一柄柄武器的战士组成,而这些战士眼睫眉目之间,因为低寒的气候而覆盖了白花花的冰霜,却无人有所怨言,行进之间自由一种沉淀的气势。

    不过从覆盖的冰花下面,偶然露出来的面孔上,一张张不知道纹了什么图案的纹身,却是让人不禁然悚目,充满了杀机。

    就连最为焊野不逊的野人女真,如今也渐渐改了如同等恶习,不再在目光可及的地方纹身了,以示他们的文明进步。而如今这一支军队当中,脸上刺着黝黑纹身的战士不在少数,足以证明这一支军队并非属于东北本土之军队。

    直到将视线拉到中军一队乘坐着战马的骑士身上,这一支军队的来历归属终于有了证明。

    “这大雪可真是碍事啊!!”

    说话之人,是四十岁出头,第一次来到东北,见识此等大雪的前诸罗山社族长,现在的诸罗山子爵马耀。

    早前随着人马诸罗山集体归驸洪门之后,像诸罗山社、玉山部族这样亚军本就唯洪门马首是瞻的部族首领、头目,随即便按照他们的能力和要求,被安置在了洪门的各个岗位之中。

    马耀作为前族长,原本可以安心当着他的子爵,好生享受一番生活,亦或者在政府机构当中当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员,等到其文化和能力培养上去以后,未必不能爬上高层去。

    但是从小就不喜欢按部就班生活的马耀,这些年成为了诸罗山社族长之后,为了这些族人着想,很是收敛了一下他的性格。如今好不容易无官一身轻了,那么马耀也希望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活一遭。

    他最终选择了加入洪堂军部,成为一名战士,对此,作为马耀的朋友和上司,李天养都是赞同的,甚至为他开了后门,让其在笨港学堂武备科一边进修,一边带领军队熟悉军队生活。

    而这一次,又一次抽调土着战士四万北上支援吴杰他们,加上之前的十万将士,整个大员岛土着部族出动了十四万士兵之多,前番大战阵亡名单下来后,这土着战士也损失了数万之巨,若说这些部族人心中没有丝毫疑虑,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而,此番带上马耀,这个在土着部族前族长中都有着很高声望的代表,作为大军副帅,一来可以利用他在土着战士们当中的威信,可以约束土着士兵们的行为、镇定他们等士气;二来,也能够通过马耀的经历,将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回去告诉给那些心有担忧,害怕洪门是蓄意消耗土着战士实力的人们。

    当然,除了马耀之外,还有不少的土着部族前族长,选择了当兵这一条路,同时不少的土着部族猎队队长,也都成为了洪堂这支军队当中的中低层骨干。

    倒不是洪堂舍不得拿出更高的官职来收买土着中层头目之心,实在是土着部族在未被洪门收编之时,他们当中的头目很多只有基本的战术修养,对于战略方面欠缺太多,尚不足以承担重任,所以为了这些战士们考虑,李天养他们并没有不负责任地将军队交给这些头目们。

    怎么说,这些土着部族归驸洪门之后,这些土着战士也就成了洪门的一份子,每多牺牲一人,其实都是他们整个洪门的损失。

    “谁说不是呢!以前在大员岛,除了在雪山山脉最高峰,能够远远看见山巅之上的白雪以外,其余时候咱们何曾亲身感受过被大雪包围的场景。”

    白玉山其实在农民军中之时,便已体会过北国风光了,此时不过只是重温一下而已,但是对于没有见过这大雪皑皑天气的土着战士来说,要在这齐膝深的大雪当中行军,却是远比他们在山间丛林当中行军还要麻烦很困难。

    一路上,好多土着战士都因为寒冷而感染了风寒,幸亏洪堂随军医士们药物准备充分预防也够及时的,这才没让这些土着战士非战斗减员多少。

    早在接获了叶赫部骑兵起兵的确切消息之后,白玉山他们就开始登岸朝着鞍山前行了。

    其间,除了派出士兵向坐镇凤凰城的吴杰汇报了他们的进军以外,就连其余的洪堂士兵也都不知道他们的到来。

    早前发兵到达东北之时,白玉山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战役计划当中很注重一个出击时间,但是在土着大军基本没有见过大雪天、没有在冰天雪地当中行军经历情况下,想要保证他们队伍出兵时机准确,却是一个极难的事情。

    为此,在获知了叶赫部举兵袭扰大清后方之后,白玉山就更正计划,提前从海闪婚登陆,带着大部队急急朝鞍山防线行进。

    一路上大军每日行进路程不超过二十里,而且体力消耗极大,若是按照之前计划的话,怕是他们应该每日至少行进三十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