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掌控-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约皏r的内容制造公司,比如各类vr游戏公司就属于这类。”

    “而硬件领域又做方面性硬件的,比如传感器、定位器、体感设备等等,还有做一体机的,就是那种像是个驾驶舱一样的vr集成设备。”

    “我们公司做的这个可穿戴设备,其实就是弄个头盔、手套、肢体定位器之类的东西,然后可以让你玩vr游戏的。”

    “vr领域目前发展状态如何?”

    “我的理解,我认为目前vr处在一个初级爆发期,各种前置技术基本成熟,但距离真正成熟还有一段距离,各个资本各个公司纷纷在这个时候进来站位,准备趁着行业初起步阶段,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站位,抢占市场空间。”

    “现在行业内基本靠投资发展,真正做到利润滚动的很少,基本上都是大投入小产出,无论公司还是投资方,其实都是在赌未来。”

    “怎么?你对这块有兴趣?”

    “你知道的,上帝之手比较有钱,并且它后面的通用更有钱,所以如果真的是好项目,我们也会投资的。现在无论国内国外,很多大数据类公司都是我们投资的。”

第130章 数据本身成为一种资源() 
王晓强在强大的诱惑下,很快办完离职到上帝之手上班了,他的入职在上帝之手内部没有引起太大波动和议论。就如同莫回预估的那样,桑达尔没有对这个认命提出异议,通用方面也对此也未置一词。

    在有桑达尔保证整个公司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似乎莫回和他的小伙伴,都处在一个技术或者创新提供方的角色上。从通用的角度来说,关键在莫回,为了笼络好莫回,莫回的小伙伴都被视为他的附属品,只要不捅什么大篓子,基本处在被放任的状态中。

    莫回能够感受到这种潜移默化的态度,他也在不断思考自己的定位。他作为上帝之手的ceo,他不想自己仅仅成为一个发明家或者技术人员,他渴望获得更好的站位,获得更多的认可,他希望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管理上他有太多的东西要学,有太多的课要补,要太多的经验要加上,这个过程注定是非常漫长的,跟桑达尔的管理水平比起来,双方之间绝对是以十年为单位的差距。

    并且莫回很早就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人的天赋都是有方向的,人都是有优势领域的,一个人很难是全才,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你不可能要求上帝把你当成私生子,把你所有的天赋都点满。

    如果上帝赋予了你一个领域的天赋,你就很难再获得另外一个更优秀的天赋,比如你如果对数字非常敏感,你也许非常容易就能成为一个好的cfo,或者在德勤干得如鱼得水;但是与此同时,你很难成为一个高分子材料抗氧化剂方面的专家,或者你也不容易在金属液相化合物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并且你想当个赛车手估计也很难。

    没有人是全能的,你的反射神经比较发达,那么你也许是个好的运动员,你的空间感知非常好,也许你能当飞行员,但是这不代表你能够在硅晶簇生长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当人有了特长,有了优势领域之后,与之相对应的,他肯定也有了缺点和不足,有了短板的存在。比如莫回自认为在程序上算是稍有悟性,但他不认为自己在管理上具备同档次的天赋。

    每一个领域,做到最顶尖的那一小撮人,往往都是在相关方面有一定悟性的人。像是桑达尔这种人,能够娴熟的,举重若轻的管理一个全球性大公司,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别隶属于不同公司的数万人组织起来,让他们相互协调配合,为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而协作。想做到桑达尔的程度,没有一点天赋和悟性是不成的。

    桑达尔所到达的领域,已经不是能够凭借刻苦和勤劳就能弥补差距的层次了,就好像一个腼腆的数学家,待人接物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你就是给他100年的时间去学习,也别指望他能做到桑达尔同样的水平。

    同样的,就是给桑达尔100年的时间去学习数学,他恐怕也会一直停留在一个学习者的角色中,永远也无法成为一个创造者,成为一个“家”,达到一个数学家的层次。

    莫名很清楚,他恐怕这辈子也达不到桑达尔的层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起到更大的作用。

    莫回在思考自己角色定位的时候,在琢磨自己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他经过认真的思考,决定给自己树立一个全新的目标——在战略投资领域发挥更多作用。

    莫回想要进军的领域是投资,风险投资,就是俗称的vc和pe。莫回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也明白自己的劣势所在,所以他不指望自己能够做到沈南鹏的水平。但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比如在大数据领域,或者相关的领域上,莫回觉得自己应该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可以在投资决策上具备更高的准确性。

    正是因为这种考虑,莫回需要人帮忙,需要找自己的小伙伴来帮忙,因为上帝之手的体系严格来说都是桑达尔建立的,都是利用通用的现有资源。他需要建立一个自己的体系,并用这个体系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

    所以王晓强到位之后,莫回给他发出的第一个指示就是招聘,招风投领域的投资总监,这个人必须对tmt领域非常熟悉,有过大数据、云计算、vr等领域的成功投资经验。

    莫回需要找一个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帮助他迅速熟悉风投领域的行规和通常做法,避开那些显而易见的陷阱,并处理风投中的各种商务手续和流程,这样他只要做最后决策就好了。

    这种个人其实并不好找,不过好在上帝之手这个品牌还是很有含金量的,所以很快王晓强就找来几个合适的人选给莫回面试。

    莫回跟这些人仔细聊了一遍,发现他们基本都符合自己提出来的岗位要求,无论选谁应该都是能够胜任的。这种情况下就看挑谁更合适,更能和自己配合好,更能融入团队,未来发展潜力更大了。

    经过几轮面试,几个人放在一起认真的比较之后,莫回最终选择了一个叫谢韬明的人,这个人的简历非常漂亮,金融硕士毕业,另外还读了一个哥大的emba,毕业之后就在金融圈,先是在安永做了四年的审计师,然后转入投行。在投行整整做了八年,一直做到投资总监,是一个非常资深和专业的人。

    其实其他几个人经历与谢韬明大致仿佛,简历都很耀眼,最后之所以选择了谢韬明,还是因为谢韬明对上帝之手的观点,对这个工作机会的认识。

    按照谢韬明的说法,他觉得全球正在逐步开启一次全新的技术时代,如果说前几次分别是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那么这次很可能是数据时代。

    当信息化时代将硬件基础铺设完整之后,数据本身正在成为一种资源,它将会成为类似于石油的角色,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社会的血液和动力,那么在不远的未来,数据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新的动力源。

    在这个新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的过程中,谁的站位最好,谁将收获最大的利益,就如同信息化开端的微软!

第131章 垒沙成塔() 
在谢韬明的建议之下,莫回看了不少领域的创业项目,这些创业项目大多数相对比较早期,有的是天使轮正在寻求a轮投资,有的干脆就是在找天使轮或者种子轮投资,而后者的数量明显更多。

    各种型号的创业团队见了n多,莫回发现一个特点,貌似这些项目里靠谱的非常少。所有这些创业团队,差不多有9成以上都显得不太靠谱,项目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致命缺陷。

    有的团队的商业逻辑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理解的商业逻辑充满了主观性,通常是自我感觉良好那种的;有的团队是资源不足,在所选中的领域中没有足够的资源,行业资源严重不足,这类项目注定会先天不足;有的团队干脆就是团队结构有问题,团队创始人能力不是最强的,出现了倒挂现象;有的团队是股权分配不合理,存在利益分配隐患。

    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见了这么多创业项目,莫回才算真正明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见万种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脑子里想些什么,往往在你看来非常不可思议,完全无法想象的事,人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人见得多了,项目见得多了,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至少莫回对相关领域的产品类型,技术界限,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大致能知道在相应领域中,什么技术是属于行业内的领先技术,什么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化阶段了。

    与此同时,宣传1。0在上线后已经初步见效,至少在网络舆论的直观感受上算是立竿见影。

    平时网络上时不常的冒出些官方的负面新闻,一旦成为舆论热点,成为一个新闻话题之后,相关部门就不得不进入焦头烂额状态,开始各种平息,各种公开,各种应对,往往效果都不太好,各种声明被无孔不入的网民们戳得到处都是窟窿。

    自从宣传1。0上线之后,这个情况为之一变,状态迅速改观。

    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很多负面新闻虽然已经被新闻媒体播发出去了,理论上已经进入传播渠道,但是这种传播被宣传1。0阻断了。

    比如一则负面新闻,没有宣传1。0的情况下,它的第一批阅读者可能有1万人,然后通过这一万人的转发和传播,阅读基数不断扩大,慢慢酝酿出热点新闻事件。

    但是有了宣传1。0之后,这则新闻可能只会被100人看到,甚至更少,再阅读基数急遽减少的情况下,这则新闻也就失去了被酝酿发酵,形成热点事件的舆论基础。

    就好像一个化学反应需要400度的高温,现在所有化学原料都是正常投料,但是反应炉被液氮紧急制冷,一直保持在负100度的温度上,那么这个化学反应永远别想发生。

    宣传1。0,其实严格来说,它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某个人的**大数据,来确定这个人的思想倾向性。

    比如记录这个人平时都浏览什么网站,每个页面停留多长时间,这个页面主要的内容是什么,他平时喜欢关注哪类新闻,他在网上发表评论或者发帖的时候主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

    这些数据被起来,针对性的建立此人的舆论档案,然后数千万类似的档案被建立起来,以此为基础大数据源,进行海量数据分析。

    比较、分析和总结这个人的性格倾向性,勾画这个人的道德观轮廓,搞清楚这个人会赞同那些观点,反对那些观点,中立的看待哪些观点。

    这个人的网络通信数据搜集得越全,这个分析就越准确,配合上相应的心理建模算法,完全可以做到,比他自己还了解他。

    一旦上面的步骤完成,一个人的道德形象描绘完成,一个人的心理模型建模完成,紧接着需要做的就是针对性的信息控制。

    这个人在网上进行浏览的时候,依据对他的分析,按照他的心理反应模式,会对这个人起作用,会引起他对官方或者社会产生负面情绪的新闻、帖子等信息就会被拦截。并且会根据他的心理模型,定点投放一些有助于让他产生正面情绪的信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