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龙使管控军马的职责来自于闲厩使,原来大唐从成立之初,承袭隋制,国家的军马培育和管控都是在太仆寺的,但是中唐后闲厩使慢慢就把太仆寺的职能给抢占过来了,再到了中晚唐时期,随着宦官势力的崛起,闲厩使和飞龙使的慢慢成了宦官的专职。

    再往后随着宦官的权势增长,慢慢的闲厩使和飞龙使的职权换了个,闲厩使只剩下管理御马,飞龙使却成了一个拥有专属部队,并能管控军马供应的要职。

    李保再来李漼这里之前就和胡三宝商量过了,既然吴一品已经明确向他效忠了,他需要保住吴一品,另外也要为吴一品谋得一个有用的职位,飞龙使恰恰是最合适的职位。

    这样一来,吴一品就成了大明宫中的重要筹码,一千多人虽然不多,但是这支骑兵部队要是用好了,还是很有用的。

    李漼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这吴一品在此次的叩阙事件中,动机很是可疑,况且这支部队就驻扎在大明宫的最北面重玄门外,若是他怀有异心,让他带领这样一只骑兵队伍,很是危险。

    李保知道李漼的顾虑,忙对他道:“大人此次韦殷裕的叩阙事件之所以发生,根源就在于郭使君欺压了他的妹子,杨公庆的夫人韦氏。而吴一品也只是因为和杨公庆有旧,是以看不惯郭使君的做法而已。这里面怎么会有什么异心?”

    李保这一席话,打消了李漼的顾虑。于是他开口道:“既如此,韦殷裕一案就这样处置吧。好了朕累了,你回去吧。还有这个风扇甚妙,你那里还有吗?给郭淑妃也送一个去吧。”

    李保连忙带着胡三宝应诺退出了咸宁殿,回去的路上,李保很是高兴。

    李保边走边吩咐胡三宝道:“你待会就去田枢密那里,把今日的事情都详细的告知他,他会知道怎么做的。”

    胡三宝忙应诺了,李保接着道:“还有你去过田使君那里后,再去找吴齐成,让他传话给吴一品,就说我帮他谋得此职,也是费了不少心力,我在金吾卫中有些熟悉的军汉,麻烦他到任后,把他们调任过去。反正大概的意思就是这个,你自己斟酌着说,明白吗?”

    胡三宝道:“郎君的意思,这吴一品那里不是很牢靠?”

    “嗯,不错,此人墙头草的习性是改不了的,如今他落难了,为了求我救他,他就说倾心投靠,但是万一日后,咱们境况不虞了,他就不保险了。我正好趁此机会把周瑞钱德安他们调过去,一是他们对咱们很是忠心,另外这些汉子在金吾卫中着实是屈才了。”

    胡三宝听了李保的解释,立刻答应了,出了丹凤门后,就往长安城中的夜色中走去。

    李保回到了十六王宅,想着如今自己身边可用的人还是太少,胡三宝和铃儿他们都是忠心自己的,但是自己如今摊子铺开以后,需要的人手太多,况且自己又被困居在十六王宅,必须得再找些人手来。

    想起找部下,李保不由的叹息起来,如今这大明宫中处处都是敌人,对自己友善的着实没有几个,想起其他的穿越前辈,王八之气一发。四方豪杰争相来投。自己到了如今除了几个从下跟随的仆人,其他也没有几个了,当真是悲催的很。

    以前看网文的前辈高人在历史上收了众多牛人做小弟,自己一个牛人都没找到,当真失败。这如今的牛人还有谁在宫中呢?

    李保苦思冥想,竭力搜刮他的脑细胞,总算想起一个牛人来。于是他唤来富海,让他去帮着打听一下这个人的下落。

    富海听了以后,就应诺去办了。

    李保正要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完善他的皮影戏的时候,突然铃儿从外面进来,对着他道:“郎君外面有人来求见。”

    李保奇道:“这个时候怎么还有人来求见呢,是谁?”

    铃儿的表情很是奇怪,低声道:“是一个和尚。”

    “和尚?那个和尚?咱们十六王宅东边是安国寺,难道是安国寺的和尚来了?他们来干嘛的?”

    李保一连串的问题,把铃儿问住了。她想了想道:“郎君那个和尚说你认识他。至于他是谁,奴家也不认识。”

    李保疑惑道:“认识我?我认识的和尚很有限啊,只有大明宫中的唱德寺的主持圆仁大师,但也只是数面之交。当时自己闲极无聊就去找老和尚玩,到了那里,拿着网上看到的一些机锋和老和尚忽悠着玩。后来大了些觉得很无聊,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不过此时想这些也没用了,还是出去见见才好。于是,对着铃儿道:“走,咱们去看看到底是那个和尚来了。”

    再昏暗的灯光下,李保带着铃儿到了正堂外的甬道上,看到宫人领着两个老和尚进来了。那个和尚很面善,李保依稀记得,这老和尚就是唱德寺的主持…圆仁大师。

    至于另外一个和尚,他就不认识了。但是人家既然来了,他也不能怠慢。忙上期去迎接,并微笑道:“保不知两位大师驾临,未曾远迎,还请大师恕罪!”

    圆仁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名副其实的老和尚,倒是同他一起来的,和尚年轻一些,不过也已经有四十多岁了。两个和尚面相都十分和善,圆仁胡须和眉毛已经有些花白了。另外一个和尚脸上倒还有些英武。

    圆仁和尚拱手对着李保笑道:“老衲和师弟,此番前来,实属冒昧,还请大王恕罪。只是老衲因此事十分着急,是以漏液来访。”

    李保听了,心内疑惑,于是道:“哦,不知道大师所为何事,如此着急?”

    “贫僧想让大王为我佛门做一番功德,不知大王可愿意否?”圆仁身边的英武和尚开口道。

    ps:阿庸食言了,今晚还是先更一章吧,二更我再努力下。见谅!

第一百零八章 大功德(上)() 
李保看向这个面相英武的和尚,他面目白净,一双点漆眸子,很是精神,身材欣长。贸稣飧龊蜕衅绞北q暮芎谩畋9笆值溃骸罢飧龃笫Σ恢ê湃绾巫鸪疲俊?

    圆仁老和尚忙道:“大王恕罪,老衲来的匆忙,还没有介绍明德师弟给您认识。他是安国寺的主持。”圆仁说完,明德对着李保拱手行了一礼。

    李保一听,忙道:“久仰大师威名,只是保乃一皇子整日困居在此,不能亲到安国寺早日拜见,当真是失礼。”

    圆仁和明德忙道不敢,李保请二人到正堂就坐。宾主落座,铃儿吩咐宫人送上了茶水,然后带着宫人乖巧的退了出去。

    圆仁喝了口茶,赞道:“好茶,老衲一直都听闻大王最善饮食,如今从这杯茶就能看出,大王精益求精,苦心钻研饮食,这茶比以往的茶汤要清香甘甜许多。正如我佛法,去芜存真直达原味。”

    李保心道:这老神棍,什么都能联系到佛法上去,当真三句话不离本行。他放下茶盏,微笑着道:“两位大师深夜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明德和圆仁互看了一眼,宣了个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贫僧与师兄此次前来,乃是为的一件大功德而来。只是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李保听的一头雾水,面带疑惑的道:“两位大师有话直说好吧,保愚钝,实在猜不透大师的禅锋啊。”

    圆仁瞪了明德一眼,开口道:“大王莫要困惑,明德师弟刚才一时心急,没有说清楚。今日上午,官家召老衲和明德师弟到咸宁殿参禅听经。官家在听经之余提及大王著了一本传奇故事书,内容讲的是玄奘法师西去取经的故事?”

    李保一听,顿时明白了,这两和尚到这里来所为何事了。唐代的宗教很多,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摩尼教、袄教以及蕃教、东巴教。其中势力最强、在哲学思想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但是整个唐代,佛、道二教的斗争一直很激烈。再加上李唐皇室的皇帝对于佛道的态度不同,佛道两教的发展态势也是不断变化的。

    唐高祖和太宗尊崇老子李耳为祖宗,是以把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为反李唐皇室,宣称她是弥勒佛降生,极力打压道教,并把老子的封号全部剥夺,又把道教压在佛教之下。

    到了唐武宗时期,为了打击极度膨胀的寺院经济势力,武宗听从道士的建议下令灭佛,佛教史称“会昌法难”。宣宗继位后,又下令大力扶植佛教。

    懿宗皇帝年轻时因为在十六王宅中整日担惊受怕,却从佛教中找到了慰藉,遂成了佛教的拥趸,但是佛教还没有从武宗时的“会昌法难”中回复元气。就连大安国寺这座一直由皇家供奉的寺院也是在咸通七年通过神策军将士出人力才得以复建的。

    西游记这本书从开头就能看出这是明显的扬佛抑道。这两老和尚前来想必就是为了此事。想通了此节,李保心中大为轻松。

    于是李保对着圆仁道:“禅师乃是有道高僧,居然也喜欢这等世俗传奇故事?”

    圆仁对着李保合十口宣佛号:“阿弥陀佛,大王慧根深种,定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凡俗之人对于佛法大多认为其艰深晦涩难懂,虽然我佛门弟子时常大开经筵谈经俗讲1,但也收效甚微。”

    “若是能得到大王的支持,那天下间的凡俗都能从这玄奘法师的西游取经之旅中看出,我佛门不光有大毅力,还有大功法和大自在。当然著书立说,对于大王也能得到无量功德。”

    圆仁如此说乃是因为到晚唐年间,佛教之间的南北之争2已经告一段落,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吸收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加强了自己的竞争能力。

    但是在大唐民间佛教在世俗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在坊市中流行的一些传奇故事,像太平广记、孙思邈、叶天师等文学作品中大都描写的是道士法力高深,佛僧蠢笨贪婪,无力对抗道士。

    以上这些都是在世俗中的潜意识影响,圆仁和明德都想用西游记来振兴佛教在民间的威望,并以此来抗衡道教在软文化上面的侵蚀。

    西游记既然已经写出来了,对李保而言怎么用这都是无所谓的,但是这俩老和尚想要,那可不能免费给你们用,哥得从你们身上割点肉下来,不然怎么对得起哥为了赶稿所耗费的脑细胞?

    于是李保对着两个和尚道:“大师想用此书来教化万民,这等功德无量的好事,保是不会推辞的。”

    听到李保如此说,两个和尚面上一阵欣喜。明德更是喜笑颜开,正要再送李保几句不要钱的好话的当口,李保又发言了。

    “但是,这本书不是保所做,保也做不得主啊。”李保无奈的一抖肩膀。

    两老和尚被李保的“但是”惊住了,也都没有注意到李保怪异的动作,明德忍不住道:“大王莫要哄骗贫僧了,官家都已经说过了,这本书确实是大王所做。难道官家还会说谎哄骗贫僧吗?”

    李保心道:就你这修为,到底是怎么做得了安国寺的主持的呢?但是他不能这样说,只是嘻笑看着一脸急躁的明德,开口道:“明德禅师,你定是没有听清楚,保当日进献给大人时,可是明白无误的说了,这本书乃是保殿中的一个老宫人告诉我的,只是他去世的早,然后由我代笔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