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保好整以暇的看着小萝莉因为气喘而不断起伏的胸脯,目中放光。铃儿也没了顾忌,上前拿下李保手中的笔,喘着粗气拉着李保往室外走去。

    李保来到院内,发现院中已经来了几个中使,仔细一看原来是刘季述。李保心道:这帮家伙还真是性急,连二月份都不让自己舒心过完。

    李保上前给刘季述拱手道:“刘小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刘季述满脸堆笑,对着李保道:“恭喜六郎君了,今日咱家是来宣旨的,官家下了敕旨,郎君被封为吉王,日后咱家见了郎君就得称呼您为大王了。”

    李保心中鄙夷但面上还是满脸堆笑,“刘小使客气了。日后还望刘小使多多照拂小王才是。”

    两人面上言笑晏晏,但心中都对此事心照不宣。李保望向刘季述,微笑道:“不知何时宣旨啊。”

    刘季述淡笑道:“大王还需稍候,今日不光您封王,还有七郎君和八郎君。咱家来时已经遣人去请两位郎君了。”

    李保一听,心道:一群混账,亏你们还懂得遮掩一下,不过这时候说这些也没有用。李保把刘季述请到外堂中品茶等待。

    宾主品茶不多时,七郎李杰还有八朗李倚被乳娘抱来了。老七一如既往对着李保不理不睬。

    老八如今五岁了,看到李保就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望着李保,嫩声叫道:“哥哥,哥哥抱抱。”

    李保看到这小家伙,心中欢喜,忙上前去抱着老八。李倚趴在李保肩上,小嘴“吧嗒,吧嗒”狠亲了李保两口,留下了常常的口水痕迹,惹得铃儿和胡三宝等人捂嘴偷笑。

    看着两位皇子已经到了,刘季述也不耽搁就对着李保和李杰道:“几位郎君既然到了,咱家就开始宣旨吧。”

    封王宣旨必须要摆设香案,程序和后世影视剧中的差不多。铃儿等人早就备好了香案,就放在外堂的入口处。

    李保和李杰,李倚由乳娘抱着三兄弟一起跪在香案后面,刘季述拿着敕旨站在香案对面,展开宣旨。

    “这封王圣旨居然是竹简,”跪在下首的李保,心里一阵嘀咕。

    刘季述嗓音虽然尖利但说出来的话却也铿锵有力,读道:”门下,朕获承天序,钦若前训,用建藩辅,以明亲贤,斯古先哲王之令典也。

    男保等,孝友宽厚,温文肃敬,行有枝叶,道无缁磷。践君子之中庸,究贤人之义理,情惟乐善,志不近名。

    慕间平之令德,希曾闵之至行,宜分建茅土,卫我邦家,叶於展亲,永固磐石。是用举其成命,锡以徽章。

    第六男保可封吉王,第七男杰可封寿王,第八男倚可封睦王,宜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主者施行。”

    宣读完毕,李保和李杰称诺谢恩。李保年龄最大,所以他接过了刘季述手中的竹制册书。

    刘季述拱手对着三人道:“恭喜三位大王了,今日封王,日后必是福泰绵长,富贵无边”。然后转身一指道:“这里是各位大王的亲王的服饰及金印,还请各位大王收好。”

    李保从刘季述手中接过,王爷的亲王金宝还有服饰等,还有封王后李漼给的赏赐,桩桩件件的一大堆,李保接过后再转交给了铃儿和胡三宝等。

    寿王李杰的亲随也从宦官那里接过了自家王爷的金宝和服饰。老八的金宝和服饰等一并都交给李保保存。

    刘季述见三位王爷的东西都被接收了,拱手说道:“咱家今日宣旨事了,这就回转去向官家覆旨了。”说罢刘季述就要告辞离开。

    李保心道:这皇子封王后就是要搬迁去十六王宅了,这刘季述居然也不交代搬迁的事情,他叫住刘季述,开口道:“刘小使留步,宫中惯例,皇子封王就要搬迁到十六王宅内居住,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搬迁?”

    刘季述看了眼李保,面色一黯,对着李保道:“咱家只管宣旨,至于搬迁之事,咱家不知道,不过三位大王要记得明日到咸宁殿去想官家谢恩。”

    李保叫住刘季述:“刘小使辛苦了,这点心意还请刘小使喝茶。”说着递上了一条金叶子。

    刘季述拿在手上垫了垫约摸有五两重,心中极为高兴,脸上就有了的笑模样,“大王太过客气了,本是不该收的,只是今日是大王的大喜之日,咱家就谢过大王的赏了”。

    李保满面堆笑,“应当的,日后还请刘小使多多关照小王”

    刘季述当即和李保热情话别,送走了刘季述,李保心中嘀咕道:“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刘季述明明在心里对自己怀有敌意,但也却不过金子的威力,从而对自己献媚不止。”

    李保回到外堂对着李杰道:“今日咱们兄弟都封了王爷,封蕃的州郡还算不错。大人还是厚待我们的,在此愚兄恭喜七哥八哥了。”

    寿王今年也才八岁,但是现在的脸色有点不虞,眼中满是鄙夷,道:“六郎何必如此着力巴结这些阉宦,你前几日也才说过,他们都是我李家的奴婢。如今他们骑到主人的头上作威作福,你还要去巴结他们,当真给我们皇家丢脸!”说完小大人一般带着奴仆,拱手告辞离去。

    吉王看着自己这便宜兄弟的背影,心道:所谓三岁看老,你这样的傲娇性子,日后注定你被这些奴婢,整治的没脾气,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古人诚不欺我啊!

    不过,熟知晚唐历史的自己和他真是冤家呢,历史上吉王和成为昭宗的老七好几次都是竞争对手,不过吉王都没皇帝命。

    虽然自己穿越来成了吉王,也不知这命运能否改变,但是自己封王的时间都比历史上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月,说明历史已经改变了。不过就算能改变,李保也不想要这个皇位。

    晚唐末世这皇帝位子就是个烫手的山芋,老七甘之如饴,以致后来的悲惨结局,李保心中又有些暗喜。

    李保散去心中的思绪,也不再去想傲娇的寿王爷,走向也已经封王的老八身前。

    李倚还是个五岁的小孩子,封王对他来说没啥感觉,看到自己的嫡亲哥哥来到身前,立刻咿咿呀呀着伸手讨要糖果吃。

    面对天真无邪的小弟,十一岁大的吉王爷不禁莞尔,无忧无虑真是幸福啊,随即喊道:“铃儿,铃儿还不快点把我收着的果子和糕点拿出来给八哥吃。”

    交代铃儿和乳娘照顾老八,吉王拿着圣旨进了书房,拿起圣旨仔细的看了起来,这封王的册书居然是竹子的,心想这大唐还真够奇怪。

    原来有唐一代的圣旨也叫敕旨,基本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用来册立皇后、册封亲王及封授三品以上官员的叫做“册书”,是写在竹简上的。

    第二类主要用来行大赏罚、授大官爵、改革重大旧制度、赦免战俘之类的叫做“制书”用绢黄纸写作颁发,和后世影视剧中的圣旨相差不多。

    第三类主要是用来表彰官员的功绩和慰问函,叫做“慰劳制书”也是写在绢黄纸上的。现在只是给李保封王,所以他接到的圣旨就是竹制册书了。

    虽然不懂得这册书的规矩,但是封王这件事反正假不了的。李保发现这敕旨除了册封的文字,下面还有中书门下和尚书省的各省长官的副署,还有李漼的朱笔御批:可。

    看了看李漼的书法,李保不由吐槽:这书法中规中矩,一点也看不出富有四海的天子气概。

    册书最下面是册封的时间:咸通十三年二月丙辰。

    ps:李保封王的诏书参考自森林鹿大大著的唐朝穿越指南,喜欢唐朝历史的,还请百度之。

    第二更送到,求大家各种支持!

第八十六章 封爵轶事(上)() 
李保拿着册书仔细看了几遍,看着咸通十三年一阵发呆,今年是咸通十三年,明年就是咸通十四年,依稀想起便宜老爹李漼就是咸通十四年驾鹤西归的,具体是几月倒是忘了。

    算算时间,还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明年皇帝老子一驾崩,登位的是自己的五哥普王李俨了。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唐僖宗,但在李保印象中,此时的李俨还是一个普通的小屁孩。也没有表现出他在史书上的各种昏庸之象,只是他玩心甚重。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天分,特别是打马球。

    日后搬到了十六王宅,一定要多找机会,去找老五拉拉关系,不然以后连个靠山都没有。

    老七和老五是一母所生,等老五登了皇位,老七还不得臭屁到天上去。

    想想老七那个傲娇性格和狭隘的心胸,自己以后的日子真是头疼。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是顾不得了。

    李保想到日后若是住在十六王宅中,出行都得有太监跟着。偶尔能出去下,还要那些宦官批准,当真无趣的很。

    李保正在烦心,铃儿风风火火的闯进来,对着李保道:“郎君,又有人来了。”

    李保和铃儿出了书房来到外堂,发现这次来的是杨思齐,如今的杨思齐身穿着绯色的官袍,看到李保出来立刻腻笑满面。

    杨思齐拱手对着李保行礼媚笑道:“卑官恭贺大王,荣封吉王。”

    李保对着杨思齐摆手道:“罢了罢了,我封了王爷,就没有现在逍遥自在了。也不值得什么恭贺。不过杨小使的心意,我心领了。看到杨小使换了绯色官服,想必又高升了。这才值得恭贺啊。”

    杨思齐忙拱手道:“奴婢能有今日多亏了大王提携,大王就是奴婢的再生父母啊,请受奴婢一拜。”说完杨思齐就拜倒在李保身前,要行大礼。

    李保满头黑线,心道:你丫的谁要当你这太监的父母啊,这是咒我吗?

    不过如今杨思齐没了杨公庆这个干爹,想要在宫中好好生存并不断高升,就必须要依靠一个强力的靠山,李保一直对他青睐有加,他怎能不倾力巴结?

    再说杨公庆身死一事,这其中的一些关键他也是有些怀疑的,但是杨公庆身死已经是往事了,他只要继续巴结住李保,日后的日子定不会太差。最不济他也能靠着山河社中的股份做个富家翁。

    杨思齐不管李保的阻拦愣是行完了大礼,脸上的笑容更腻,对着李保道:“好叫大王知道,奴婢如今被田使君授了军器使的差事,田使君特意告知奴婢,这是大王着意封赏的。”

    军器使顾名思义,专管长安城中的军器供应,这可是个肥缺,这个职位对于杨思齐来说绝对是他从没想过的。比之原来的内庄园使也不遑多让,在宫中诸多使职中也是有数的好差事了。

    所以杨思齐对着李保的恭敬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李保恭喜了杨思齐,杨思齐忙继续说道:“田使君还说如今内库使还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奴婢暂时兼着,所以奴婢今日来除了恭贺大王外,还要给大王送来了您的俸禄。”

    杨思齐令随从把抬着的钱放在金銮殿院子中,李保随意看了下,不下千余贯钱。李保安排铃儿和翠娘点算入库。

    杨思齐等铃儿等人点算完毕就告辞离去了,李保让胡三宝送他离开,李保本想给杨思齐些金叶子做赏赐的,他死活不要,只得作罢。

    李保看着自己的俸禄,发起呆来。唐代皇子封王后不再封蕃出阁,意思就是不去封地就任,王府官员都是挂名的,王爷一律圈禁在十六王宅内。逢年过节的时候,王府内的官员例行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