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保这句话把个李谠臊的满面通红,他不再说话,只是“哼”了一声作罢。

    “孤此次马上就会弃长安城而走,这座城马上就会成为空城,你们要不要就在你自己一念之间了。”

    “什么?你们不要长安城了?”李谠不可置信的喊道,他的声音之大,让周围的军士纷纷侧目。

    “嗯,不要了”,李保点头说道。

    不可能,这个吉王一定在说谎,他守城一个多月,这期间双方兵戎相见,血流成河,昨夜更是刀刀见血,这都是他这个宗室王爷的功劳,而且这个功劳之大,他却要主动放弃这座大唐的都城?他难道是疯了吗?

    李谠不知道该怎么思考了,这个问题太复杂了,他简单的脑袋里实在是不够用了,最后他选择了不相信,这个宗室王爷一定是在耍弄自己。所以李谠坚定的选择了不相信,他只是昂着头,不再多说一句话。

    李保不管他如何想,继续说道:“孤手下的军队今日晚间就会离开长安,届时长安会成为一座不设防城,孤会放了你,你若是有意就速去联络朱温那厮让他来接收长安城,若是你们都是没胆子的孬种,就赶紧走吧,滚回洛阳去找你们的黄王吧。”

    说完李保吩咐胡三宝把李谠带出去,放他走了。

    李谠跟着胡三宝到了大营外,看到不光是他还有许多被俘的农民军都被放走了。他心中有些茫然,这个吉王到底存了什么心思。

    他想着李保的话,心中渐渐有些意动了,若真如他所说,今晚他们就会弃城而走,那么这个攻克长安的大功岂不是自己的了?

    不过他还有些头脑,自己是朱温的手下,这时候得把功劳让给朱温,不然到时候,自己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得了。他的这点心思还是他再当小混混的时候学会的,小混混要懂得进退,不然活不长久。

    打定主意后,李谠对着身边的亲卫道:“方才那城中的吉王给某说了番话,弟兄们咱们的富贵来了,只要咱们在此地等到了晚上,就行了,你们敢是不敢?”

    亲卫都被唐军吓破了胆子了,此时好不容易逃得一条命,巴不得赶紧离开呢,可是主将如此说,他们心中都有些迟疑。

    李谠看着众人,心中明白,但是他知道这个吉王既然说要放自己走,果然放了自己,那么他后面说的话,心中就更加相信他的话了。

    但是自己身边的亲卫乃是他在此立足的关键,于是他继续道:“兄弟们,这荣华富贵是需要用命去博的,咱们跟着黄王刀头舔血为得什么还不是博个好前程?从昨夜到现在咱们都是死里逃生的人了,这条命就是捡来的了,你们还怕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听着李谠的话,心中有些摇摆起来了。

    李谠趁热打铁继续把李保给他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这下子,李谠身边的上百人都激动起来了。

    这等攻克长安的大功劳啊,简直是天上掉下来一样,居然就砸到了某等的头上。这时候若是再想走才真是傻子,况且他们可以先躲在城外,等确定唐军走了后再进城去接收,这样既安全又能收获巨大功劳啊!

    李谠和众人计议已定,立刻行动起来,当务之急就是收拢溃散在城外的农民军,只要有了军队,自己做什么都不怕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派人去通知朱温,这收复长安的大功劳一定要和自己的主官商量好,不然到时朱温说不定会怪罪自己。

    至于朱温会不会相信自己,李谠都不担心,如今朱温被唐军打的惨败,他若是还想再农民军中混下去就一定会相信自己。

    毕竟被唐军打的惨败和拼力攻城虽然伤亡惨重却最终攻克了长安坚城,这两种结果黄王会相信那种,朱温用脚趾头都能想通这个道理。

    李保回到长安城中的时候,张清平和渭州军的宋文通等军头都在等候他,郑凝绩杨思齐凌晨的时候已经带兵护送杨严,赵志钊等文官渡过了渭水,他们都在同州等待他们的大部队。

    胡三宝过来禀报,“李谠果然没有立时离开长安周边,他派人在周边开始收拢残兵,打算在咱们走后,接收长安呢。”

    李保呵呵一笑,然后问道:“咱们战败城破的奏章递送过去了吗?”

    胡三宝点点头,“奏章杨相公早已经拟好了,这时候估计已经在发往兴元的路上了。”

    听到这里,李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应该差不多了。

    李保同一众军官打过招呼后,然后开始打点他的行装,是时候告别长安这座李唐皇室的龙兴之城了。

    等到一切收拾妥当,已经到了日暮时分了,李保看着落日余晖中的长安城有种淡淡的离愁。

    再见了长安,我的第二故乡,我会再回来的。

    希望那时候,你的雄伟壮丽依然存在。

    再见了我的龙城岁月!再见了,我的青春!

    (第二卷完)

卷 二结语及卷 三导语(本章 免费)() 
打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晚唐到了如今已经连载7个月了,期间也有断更的时间,但是大多数时间都是坚持更新的。。/百度或者好搜“”

    以前没有写文之前,觉得每天写3000字很容易,可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真的是不容易的。

    阿庸是个新人,晚唐从无到有,慢慢积累到了如今的成绩,让阿庸很是感概,阿庸很感谢一直支持阿庸的朋友们。

    但是晚唐这本书仍是出于扑街的行列,写书收入不多。阿庸还要忙工作,很多时候都不想在坚持了。但是心中的梦想,仍在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不过梦想不是人生的全部,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主旋律。为了晚唐能够继续,也为了阿庸的梦想能够走得更远,还请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能够继续支持阿庸,支持晚唐。

    接下来说说,卷二的一些问题。诚然,阿庸作为一个新人,一直都想写出一个豪迈热血的历/史故事,但是如今阿庸的写作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战斗的描写,阿庸总是找不到爽点还有战斗描写的诀窍,所以读到战斗的时候,大家觉得不好的,还请包涵一下。呵呵,阿庸还在努力。

    卷二整卷的内容都在围绕着黄巢来临前的准备工作还有长安城内的一些人事斗争。

    卷二中对于田令孜的处理有些放任自流,但是这一卷的吉王李保,已经不是第一卷的时候,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他已经有了自保之力。

    卷一的时候,李保的生存环境很是险恶,那个阶段的宦官能量巨大。所以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觉得李保有点高调,不但斗权阉还要斗宠妃。

    我不知道吐槽李保高调作死的人有没有注意到懿宗朝的政治环境和昭宗朝的历史环境是不相同的。

    有人认为晚唐的宦官都是很强力,想杀谁就杀谁,皇帝都照杀何况你一个皇子?其实这样想是没错的,但是有一点您没有想到,那就是懿宗的老子是宣宗皇帝。

    宣宗是个很牛的皇帝,有着“小太宗”的称号,虽然宣宗没能终结宦官权利大的怪像,但是他在位时对宦官的压制还是很厉害的。

    从当时“五姓七家”在朝廷当宰相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宣宗很在意权力压制和平衡,只是后来宣宗身死,宦官的势力复振。

    再到了懿宗放任自流,但是皇帝的威严在这个时候还是很强的,到了僖宗一朝,田令孜一家独大。把持大权,威凌天子,宦官的势力才真正达到了顶峰。

    田令孜死后,接过田令孜衣钵的杨复恭,在立储的事情上,力排众议独立寿王李杰,然后威凌昭宗。并把持了长安的大权,但是此时的杨复恭同田令孜相比还是略有不足的,最起码中枢的威严已经丧失殆尽了。

    田令孜当政的时候,中枢还能号令一些藩镇,但是昭宗时期,中枢命令已经不出长安了。杨复恭的权利大招折扣,更是自然的,同理皇帝的处境自然更加凄惨。

    综上所述,卷二的时候李保在长安城内的生存环境就优越了很多。没了宦官的威凌,李保自然乐得悠闲自在,并开始推倒软妹子啥的。

    关于田令孜的处理,阿庸还是秉持一句话,若要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田令孜做的还不够,也不利于李保的形象。

    大唐到了这个时候,个人的形象是很重要的,古人很看重“名正言顺”。

    李保一直在努力经营他自己的形象,这种形象就是一种政治资产,他在关键的时候对于李保的大业有很好的增强。

    关于武器的使用方面,李保后面会再开发新式的武器,比如神臂弓,斩/马/刀还有强力弓弩等等。

    至于火/枪还有火炮,这个会暂时停顿下来,毕竟以唐时的技术水平,大炼钢铁还不现实,铁炮的铸造还有许多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李保是个宅男,并不懂得这些技术问题,所以想看的火抢排队枪毙;火炮横扫四方的读者可能会失望了。

    另外火/枪和火炮在冷兵器时代并不是无敌的,毕竟宋代/开始发展火药等武器,到了明代才真正有了大成。

    但是技术高超的明代的火器和火炮仍然没能彻底碾压满洲的女真人,反被女真人夺了江山。

    宋代的各种火器仍然没有避免被游牧民族团灭的危险。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宋代打不过辽人,是因为幽云十六州的问题,汴京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再加上赵宋皇族有意识的压制武将的地位,最终造成了两宋的悲剧。

    明代被女真人逆袭,可是说是天时和人和的问题。

    从宋,明两代的教训可以看出,再高代差的武器,没有合适的人和适合的社会环境,最终还是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李保带领下的渭州军,所要做的,就是给他手下的人指名一条道路,能够让他手下的人时刻充满了争斗的野性。这样的国民才是生机勃勃的,这样的状态才是一个帝国焕发生机的状态。

    这样的状态的国民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阿庸觉得应该参照十九世纪的英国,那时候他们对任何地方充满了侵略性,全球遍布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李保若是想要保持手下的人这种野性,必须要有一个切实可见的目标来激励他们,所以第三卷的重心就在于贸易和掠夺。

    对于财富和权势的渴望可以有效的激发人们的战斗力。李保所要做的就是引导方向,制订大略方阵。

    从阿庸的看法,大家可以看出晚唐后面的发展方向不会是在大唐腹地,接下来的将会是开拓国土,吐蕃,南诏,西域还有大食所占领的中亚地区都是李保的目标。

    至于国内的藩镇混战,李保会放任藩镇们狗咬狗一通,然后再掉过头来收拾他们。

    卷三的主要攻击目标就是吐蕃,吐蕃自从末代赞普朗达玛灭佛被杀后,吐蕃已经分裂成了个两个势力的对抗,还有一些中小势力的酋长之间的混战当中,李保可以借力打力,慢慢吞并青海地区等低海拔地区。

    至于高海拔的地区,李保没必要亲自去,他可以找他在吐蕃的代理人去打杀,然后扶植傀儡。

    吐蕃地区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是大唐经略中亚的重要桥头堡,另外吐蕃人的战斗力也很强。特别是一些游牧民族还是承认吐蕃的宗主权,这是个可以利用的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