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了众人一遍后,方才继续言道:“若是放开盐业专卖,进而开放盐业,允许商贾自行贩运,这样盐价势必要降低,民众必成从中得到实惠。官府所要做的就是对想要贩卖盐的商人进行管理即可。”

    “哦,如何管理啊,六郎说的痛快些,不要卖关子了。”李儇不耐烦的道。

    “官府中的差役只要在盐产地为来此贩卖盐的商贾发售‘盐引’即可达到管理盐商的行为,这样还可以根据国家的战略引导商贾行动。”

    李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好让殿中众人能够消化他所说的。然后继续道:“比如咱们意欲攻打吐蕃,前线缺粮,可以对商贾发布令旨,只要能够运送粮食到达前线的即可在前线处换购盐引,这样国家即可省去运粮调运的功夫,还能增加盐的销量,一举两得。”

    李保的话音一落,殿中再次想起了交头接耳的嗡嗡声,高官们都被李保新潮的理论折服了,短短一席话,简直如醍醐灌顶,让政事堂的宰相们耳目为之一新。

    李儇听了以后,也觉得李保的法子可行,他正想让宰相们商议之后根据李保的思路弄出一份章程出来时,豆卢瑑说话了。

    “官家盐铁改制一事,依臣看来,此事需缓缓图之,不可急躁,如今国家处于变乱之际,若是改弦更张,臣怕会有有心之人胡乱揣测朝廷意图,甚至会因小失大啊。”

    裴坦立刻附和豆卢瑑的话道:“官家豆卢相公所言不差,如今盐铁使还是镇海节度使高骈兼任,若是咱们此时改变国策,只怕那高骈因此而寒心,到时更无人去平定黄巢伙变民了。”

    两个宰相一出口,登时把李儇给震住了。他便绝了方才要宰相们拿章程的主意,对着李保道:“这盐业改制一事,还是再议吧。六郎还有什么办法,继续说吧。”

    李保早就知道这帮人肯定不会同意自己的方法去做的,虽然这个“盐引”法,在明清时代效果显著,但是如今大唐内忧外患,哪有精力施行这等见效慢的事情。

    于是李保也不以为忤,继续道:“这中策嘛最为简单,既然盐铁国家专有,不能改变。那么其他的东西可以变卖给私人所有,比如矿山,山林、草场、铸钱等等。”

    “吉王居然想出这等高见,这万里江山都是大唐所有,吉王居然提议变卖了事,若是有人出的价高,是不是也要把这长安城也卖了?”豆卢瑑讥讽道。

    李保觉得这豆卢瑑当真可恶,但是这件事他必须坚持,因为他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于是他继续道:“豆卢相公如此抢白孤,是故意找茬的吧,如今国库空虚,可以快速筹钱才是最紧要的。”

    孤提出意见,自有官家、众位相公和内使们决议,并因此得出决定是否可行,你这样急切的抢白某,孤是否可以认定,豆卢相公意欲与孤为难?

    李保目光炯炯的看着豆卢瑑,这厮想到李保曾经在政事堂拳打卢携,今日还骂倒了崔沆,如是这个生猛的王爷,再次对自己动手,那自己还真是招架不住啊。而且他的座主田令孜还被李保整的卧床不起呢。

    于是豆卢瑑先自怯了,对着李保道:“大王误会了,某只是口快,没有顾及大王的感受?是某失礼了。还请大王恕罪!”

    李保斜睨了他一眼,然后对着李儇道:“官家这中策,乃是为了国家着想,若是官家反感这变卖之策,也可以改成参伙经营。”

    杨严知道李保说的是什么了,他的山河社之所以短短几年功夫就能坐拥百万贯的财物就是因为李保大胆招纳股东,共同经营。

    所以杨严接过李保的话道:“大王想要如何做,不妨在此说出来,让官家和众位同僚共同参详一二。”

    李保继续说道:“这参伙经营乃是最为简单的方法,比如京中康氏最善经营柜坊,并独立发行‘飞钱’在长安至淮南、沙洲等地随意取用,若是以康氏入股户部的柜坊,两家合营,柜坊的经营以康氏为主,户部只吃红利。这样户部既能节省人力,又能减少调运铜钱的苦累。”

    “哦,那照吉王的意思,不知大王的山河社是否也要参股经营呢?”裴坦问道。

    李保微笑道:“那是自然,如此赚钱的营生,我山河社为何不做?”

第一百九十一章 筹钱三策(下)() 
李保话音刚落,皇帝李儇来了兴趣。。。 “六郎说起经商一事,朕也好奇起来,你在宫外的开店每年能赚多少?”

    李保看着好奇的李儇,心中犹豫要不要照实说。若是照实说了,李保生怕被李儇他们惦念,但是不说又不合适。于是李保含糊道:“一年数十万贯总有的。”

    李保说完,殿中尽是吸气声,数十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大唐国库一年收入六百万贯左右,如今盐铁使交由高骈兼任,这税收有减少了三分之一。

    李保三个门店就是大唐国库的几分之一了,吉王李保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只要一年的功夫就能抵得别人家数代的积累。

    李儇对于钱没有概念,偏着头对西门匡范道:“西门中尉,六郎一年赚的钱很多吗?”

    西门匡范当即低头躬身道:“官家容禀,奴婢家中的绸缎店,一年的营收不过两万多贯。再除去进货的成本,也不过万多贯钱的利润。吉王三家门店一年赚取的利润是奴婢家中的店子的十余倍,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如此李儇才明白了,李保如此能干,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道:“六郎不光吃喝玩乐有天赋,在经商一途上更厉害。既然你想和户部共同参股经营,不知道你想经营什么?”

    李保看着众人,微笑道:“如今市面上最为匮乏的乃是铜钱,钱帛并用的弊端一直都存在,另外市面上的假/钱劣钱越来越多。保因此想参股铸钱,并承包户部发行同行全国的‘飞钱’业务。”

    至此,殿中众人都明白了,李保说了那么半天还是想给自己捞钱,这铸钱一项可是肥差。若是让这吉王揽去了,众人可是不甘心呢。

    裴坦同豆卢瑑互望了一眼,然后开口道:“吉王此举乃是借国家之利而肥自己啊。官家此事万不能听从吉王的。”

    李保嗤的一笑,道:“今日乃是商议筹钱之事,孤提出愿意参股经营铸钱,乃是有条件的,断不会借国利而自肥。

    若是官家应允此事,孤立即拿出十万贯作为承包铸钱一项的保证金,另外每年照目前铸钱监所铸的钱币数如数上交国库,至于多出来的就是做为孤所有。”

    李保十万贯的保证金,让杨严和李儇很是动心,这可是十万贯钱呢。

    如今户部国库一文钱都没了,左右藏库更是空空如也,如今只有李儇的内库中还有些余钱。长安城中的官吏的俸禄这个月已经发过来,下个月还能不能发得出就是未知数了。

    大唐立国近三百年了,长安城中光是在职的官吏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四万多人,再加上近八万人的神策军。

    大唐国库每年四百万贯的收入,除去官员的俸禄和神策军的军饷这两个大头后已经所剩无几了。

    再加上还要调集淮南的粮食进京的花费,已经远远超支许多了。若是不能开源找到新的财源,大唐长安先被自己给穷死了。

    就因为如此杨严已经上过三次辞职的奏章了,李儇都不答应,毕竟这个年头,像杨严如此负责能干的官员实在不多了。

    另外一个让众宰相动心的原因就是,户部下辖的铸钱监一年也不过能铸造十几万贯钱,距离长安最近,设在蔚州的飞狐铸钱监一年铸钱也不过一万八千贯。

    唐代铸钱最高峰时期一年能够铸造三十多万贯钱,不过到了晚唐末期,唐廷掌握的铸钱监也就只剩下仅有的几个了。

    李保称诺给户部提供十万贯的保证金,户部除了坐收铸币外,还有李保的保证金可拿,他们当然心动了。

    于是杨严以度支使的名义问道:“大王方才说的可是真的?以十万贯做保证金?”

    “自然是真的,不过我需要届时户部联合度支发布一个命令,然后咱们就可以参股经营了。”李保微笑着道。

    “哦,什么发令?”豆卢瑑警惕的道。

    “嗯,是这样的,若是我接手了铸钱及飞钱业务后,需要发布,‘飞钱’等同铜钱可以作为正常的货币流通,以及严厉打击私自仿制‘飞钱’的行为的发令。”

    听到李保如此说,不光是豆卢瑑就连一直都默不作声的王铎都笑了,都说这吉王精明,怎么到了这里如此愚钝了。

    这铸钱明显是个赔钱的买卖啊,铸钱监每年的铸钱的产量都是一定的,吉王虽然聪明,就算他有秘法,能够提高铸钱的工艺,增加铸造的产量,但是大唐每年开采的铜矿产量也是有限的。

    王铎想提醒李保,但是豆卢瑑和裴坦都一脸得意的笑容,抢在王铎前面开口了。“臣等听闻吉王如此忠心卫国,当真是为国分忧的典范,宗室的好榜样!某等请官家准许吉王此举。”

    李儇听了两位宰相的话,又看向李保,问道:“六郎当真愿意接手铸钱监?”

    李保对着豆卢瑑和裴坦二人微笑了一下,“官家,这正是保要做的,只要官家和众位宰相准许我方才所说的两个律令就行了。”

    李儇还没答话,豆卢瑑就抢着说道:“吉王所说都是为了保证‘飞钱’的信用,某等素来重视‘飞钱’的发行和信用,大王放心,此事某可以担保,只要大王的保证金到账,律令即刻颁布,如何啊?”

    看着豆卢瑑的笑的奸诈,李保更是暗喜,心道:老子日后就让你知道这纸/币是什么东西。

    既然此事说妥了,其他的矿山、山林等的发卖参股机制同李保参股铸钱监是一样的。依样进行就行了。长安那么多商贾,总有愿意进行经营的。

    商议到了现在皇帝李儇有点累了,是以他打了个呵欠,然后对着李保道:“六郎方才说了,筹钱有三策,这长策、中策已经说了,短策还没有说,不知道你还有何种方法啊?”

    李保恭声道:“既然官家身子疲乏了,保就长话短说了,这短策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而且此法十分快速有效,绝对能够为官家快速筹来大量的钱财。”

    听到李保如此说,李儇精神一震,忙追问道:“到底是何方法,六郎速速道来。”

    李保再次看向豆卢瑑和裴坦道:“这两个词,分别是‘国债’还有‘彩票’。”

第一百九十二章 国债和彩票(上)() 
“哦,何为国债,何为彩票呢?”李儇来了兴趣。(шш。uuo。網首发) 。

    国债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面向民众发售国家债券,并以固定的资产作为抵押,比如以矿山,或者盐池等作为抵押,限期还钱,而且债券带有利息。若是购买了国债,到期后会给予多余的利息作为回报。

    “吉王说了半天,这国债就是我大唐向小民借贷,你让官家的脸面放在那里,让大唐的脸面往哪里放?”裴坦愤声道。

    “哦,那依照裴相公言下之意,严令剥削城中富户,官家就有脸面了?大唐就有脸面了?”

    “这,某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如今国力维艰,吉王都是些典卖国产的法子,那万一日后没钱还贷这国债,真要把矿山盐池抵给富户商贾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