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了外间,赵志钊坐上马车方才舒了口气,心中叹道:这吉王早已经不是数年前的那个和善的小皇子了。

    今非昔比的不止是李保,还有他赵志钊。可惜自己几年前鬼迷心窍,一时糊涂投入了田令孜门下,本以为自己会飞黄腾达,不想自己在京兆少尹的位置上呆了那么多年,一直没有升迁,前几个月若不是吉王的使力,他还当不上京兆尹呢。

    他也没想到,吉王李保长青不倒,对于官家的影响与那田令孜不相上下,如今吉王更是露出利爪,风光无限的田令孜转眼间就要成为了昨日黄花。

    以如今的情势,吉王崛起不可避免,自己该怎么办?现在重新投入吉王门下还来得及吗?

    赵志钊又想起自己的至交好友薛能,这位前京兆大尹,在官家上任伊始就开始结交田氏,后来直接给外放感化军做团练使。

    徐州本也是有数的重镇,可惜前些年庞勋叛乱,朝廷平定变乱后,徐州镇被降级为团练使,薛能当时赴任之时,田氏安抚薛能,要他耐心等待,并承诺说要给他谋个节度大使,可是直到薛能身死,都还是感化军团练使。

    田氏的恶名已经传播了整个大唐朝廷,言而无信,背信弃义都是田令孜的最好标签,相反的吉王李保的盟友各个都是身居高位,就连当年在宫中做个小吏的宦官张承业,如今都已经身居凤翔镇监军使,节度副大使了。

    赵志钊如何不能醒悟,只是醒悟的有点迟了,今日吉王爷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对于自己这样的人,他没有把自己拒之门外,说明吉王还是顾念旧情的。

    所以赵志钊很是高兴,既然吉王爷能顾念旧情,某一定要抓住机会,不能再行差蹈错了。不然自己就真的是万劫不复了。

    赵志钊想起方才吉王对宋文通这个名字很在意,不知道这个宋文通究竟是什么来头,居然能得到聪明机敏的吉王如此青眼?还要他明日前去拜见。不行,他必须得去见见这个宋文通。

    京兆尹大牢中,一片黑暗。平素这个时间段,牢中的牢头,狱卒早就各自歇息了,不过今日却有些例外。

    因为有人在城中最著名的千金楼闹事,千金楼掌柜一个拜帖送到京兆府,看罢拜帖的京兆尹大笔一挥,三十二个闹事的军汉统统被抓紧了大牢中看押了起来。

    这些闹事的军汉大都是神策军中的,若是平时,京兆府的衙役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是不敢抓捕神策军军士的,可是如今却不同了。

    神策军左军中尉田令孜重伤昏迷不醒,能不呢活过来还是两说,长安城中是个人都能看出,如今没了田令孜,吉王李保在官家面前的影响力倍增。

    吉王爷的建议,官家通通允准,这是何等的信任和依赖?若是这个时候,再不站队,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是以京兆尹赵志钊看准了风向京兆府的衙役们也看准了风向,于是三十多个醉熏熏的军汉就被极度兴奋的衙役们给轻松逮捕了。

    长安城中有云:就算是阎王爷进了京兆府的大牢,也得脱层鬼皮。所以此时京兆府大牢中一片鬼哭狼嚎,用刑的声音此起彼伏,受刑人的哀嚎不绝于耳,狱卒们都很忙碌,这些抓回来的军汉,必须得挨个过刑,不然哪来的油水?

    正当一干人等紧张忙碌的时候,老化锈蚀严重的门栓“吱呀,吱呀”的响起来。这种噪声,让牢中的每一个人都很烦躁。

    但是还没等牢中的狱卒和牢头反应过来,门口就传来了一声断喝,“秦不二,你在哪里?还不过来迎接赵大尹?”

    秦不二乃是这个大牢的牢头,他原名秦不仁,因为平日里,囚犯向来狠辣凌厉,也因为他在牢中说话向来说一不二,所以熟悉他的人就给他取了个诨号,叫做秦不二。

    秦不二正在审问的一个军汉,那军汉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面容瘦长,皮肤黝黑,一对丹凤眼,颌下还留着短髯。秦不二正对着军汉训斥道:“某今日就告诉你,进了这个门就别想再出去了。”

    门口突然传来的断喝,把秦不二吓了一跳,当听清话的内容后,他赶忙起身颠颠的奔向大牢门口。

    来到大门口,忙躬身对着前来牢中视察的京兆尹赵志钊行礼道:“卑官拜见赵大尹,有失远迎,还请赵大尹恕罪!”

    赵志钊对着秦不二道:“无妨,某今日来是要见个人,不知有没有打扰你办公啊?”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宋文通归心() 
感谢骑鹤人、陈宇凡、陆三十、众位大大的打赏,阿庸拜谢!

    李保对着赵志钊道:“赵大尹,孤有一事,还不明白,这宋都头到底是犯了何事?”

    赵志钊一听脸色煞白,这个宋文通,他那里认识。(шш。uuo。網首发) 。昨日得到赵前程的拜帖,他为了拍李保的马屁,所以第一时间就让刘都头带着衙役直奔千金楼,把一干闹事的军汉全都直接抓捕回来了。

    等到人抓回来后,他让属下把那些军汉的名姓全都登记下来,这个名单他准备作为再次投入李保门下的投名状,谁知李保一看这名单,就指名要见宋文通。

    他察觉了反常,才去大牢中准备见一见宋文通,谁知道这个狗才秦不仁却把宋文通打个半死。当真让他措手不及。所以从昨夜到现在,他都没有弄清楚这个宋文通究竟是因为什么事被抓回来。

    所以赵志钊转向刘都头道:“刘都头昨日是你去抓人的,这个宋文通究竟犯了何事?”

    刘都头当即头大了,不知道今日的情势怎么急转直下,怎么矛头突然转向了自己。他嗫喏道:“这个,这个卑官也不晓得,昨日到了千金楼,场面混乱,可能,也许是手下的衙役,看错了吧。”

    李保看着刘都头和赵志钊因为害怕而不断颤抖的身子,他心中暗笑这件事稍微一想,很容易就能够理清楚了。

    昨日晚间刘都头邀功心切,带着衙役到了千金楼,对于闹事的军汉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抓捕,而恰巧这宋文通到长安城中公干,在千金楼一时喝多了没了意识,所以遭了池鱼之殃,无意识的状态下就被抓到了大牢之中。

    到了大牢中,那个秦不仁乃是有名的飞雁拔毛的个性,所以对着没有靠山的外镇军汉宋文通大打出手,意图从他身上弄出点油水来。

    不想这个宋文通因为李保的原因,在冥冥之中看不到的力量下,推送到了李保的面前。所以才出现了这一连串的事情。

    既然这件事没什么难得,宋文通看样子没什么大碍了,剩下的就是个脸面的问题,于是李保对着赵志钊等三人道:“赵大尹昨夜抓捕闹事的神策军军汉,本是应该的,但是刘都头办事不力,抓错了人,另外秦牢头滥用私刑,差点害的良才殒命。”

    赵志钊立刻齐声道:“大王明见万里,说的极是都是卑官等的错,还请大王示下,该如何处置。”

    李保哼了一声道:“这是你京兆府的事情,你来定才是,和本王有什么相干?”

    赵志钊觉得有点为难,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吉王到现在一直都没有给自己个好脸色,他心中忐忑。

    赵志钊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刘都头和秦不仁,当即心一横。对着李保道:“按照大唐律例,某觉得刘都头办事不力,当作革职处置。秦牢头滥用私刑,致人伤残,当作革职处理,另外判处流刑一千里。大王觉得如何?”

    刘都头和秦不仁一听,心中立刻咒骂赵志钊不止,刘都头更是抬头望向赵志钊,眼中满是怨毒之色。

    李保把两人的表现看在眼里,然后转过身对着床榻上的宋文通道:“赵大尹的判罚,宋都头觉得如何啊?”

    宋文通想了想,方才对着李保道:“大王真是折煞某了,某是一个粗野军汉,这种刑律之事那里懂得,某的命乃是大王所救,此事还是让大王做主吧。”

    李保看着这个宋文通,心中对他赞叹不已,他在镇州博野军中做到都头职位,想必平日里杀伐决断的事情绝不会少。

    但是今日的情景,虽然他是受害者,但是他并没有受到什么致命的损伤,只是些皮肉伤。倒是赵志钊判罚刘都头和秦不仁二人,若是他贸然出口,不管结果如何,势必会和刘、秦二人结怨。所以他考虑了一会后就把皮球踢给李保,这正是他的聪明之处。

    李保想了想,对着赵志钊道:“赵大尹的判罚虽然合乎律法,但是却不合乎人情,刘都头带人去抓捕在千金楼闹事的军汉,他行动果决,虽然最后错抓了宋都头,但是也没有大错,顶多算是失误,所以革职的处罚有些重了。”

    刘都头一听李保的话,立刻跪倒在李保面前,砰砰磕了几个头,对着李保道:“大王睿智非凡能够明辨是非,练达人情当真”

    以下是假的,时间又来不及了,抱歉

    公元873年秋,注定是一个多事之秋,在不阴不阳、不死不活的晚唐背、景下,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生出一种无力的苍凉感。在颓废的历史面前,个人的运道只能是船过水无痕。就在这一年,把佛事做到极致的唐懿宗下诏遣使到法门寺迎佛骨,希望通过佛祖的法力,来拯救速坠的王朝,拯救自己不甘速朽的灵魂。

    唐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他的肉身就化为飘荡在历史记忆中的一绺幽魂,而载着他灵柩的丧车是伴着众人的哭泣一路到皇陵。唐懿宗是唐朝最后一个以长子即位而且是最后一个在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的皇帝。不久,皇太子李儇继统,是为唐僖宗。

    十二岁的少年皇帝成为老大帝国的新主人,他上台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封拥立自己的宦官为公爵。其中一名宦官便是帝国最后一个太监大佬田令孜。

    “迷龙术”第一传人

    从李隆基设置九节度使开始,唐朝就开始让阉人取代御史台的大臣,出任监军使。长期以来,宦官们已经在内廷构建起一个充满怪异气味的王国,他们在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里靠着自己的生存法则在宫闱深处游走。唐文宗时期的当权宦官仇士良在晚年向太监们传授秘诀时说:“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使日新月盛,无暇更及他事,然后吾辈可以得志,慎勿使读书亲近儒臣。彼见前代兴亡,心知忧惧则吾辈疏斥矣。”(新唐书仇士良传),也就是告诫他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侍候皇上的办法就是不能让他一刻闲着,要让他追求吃喝玩乐,不要给他读书问政的时间。皇上不管事,凡事就全得靠太监,这样,宠信和权柄就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有人将仇士良这一套经验称之为“迷龙术”。可见随着年代推移,宦官们的心机越来越深。而仇士良那一套免费教材——“迷龙术”也因此成为宦官职场创业的必修科目。

    田令孜完全继承了仇士良的衣钵,并将迷龙之术发扬光大,运用到极致。

    田令孜,四川人,本姓陈,原名已佚。唐懿宗时,他跟随义父田某进入内侍省当了宦官,这是一个有知识有脑子的宦官,当然还有很深的家族背景。年纪大的阉人收养年幼的阉人为子息,构建起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家族。

    在唐僖宗李儇还是晋王时,田令孜就开始押宝,将其当作一个潜力股在手里捂着不放,对李儇饥则调羹进食,寒则举裘加衣,日则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