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新气象-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李保感到咸宁殿奔到李漼床边的时候,发现李漼已经死去多时了,对于这个父亲,李保心中感慨万千,虽然他昏庸不堪,没能做一个好皇帝,但是他却给了自己真挚的父爱,他泪流满面,却又欲哭无声。

    正当李保悲痛之际,田令孜的丑脸靠近过来,对着李保道:“六郎君莫要伤心了,官家已经驾崩了,如今该想着怎么对付西门季玄那么老家伙。某家大人已经和吴使君到十六王宅去了,郎君此来,想必已经平定那厮?”

    李保看着这厮的丑脸,心中满是烦闷,闷声道:“田使君正在和西门中尉等再商议大事呢,会尽快回来的。”

    田令孜听了李保的话,脸上满是失望之色,还想再问,李俨在旁边道:“六郎你莫要悲伤,大人既然身死,悲伤无益。咱们还要往后看,日后你要多多和我玩啊。还有多教我怎么解法算。”

    看着这两个奇葩在此,李保心中的悲伤都被气的一扫而空,站起身来,打算出的殿外去透透气,正在这时看到杨复光就站在咸宁殿的一角,默默无声,注视着自己。

    杨复光发现李保注意到了他,于是对着李保笑了笑,道:“六郎君不如出去走走,也好商议下官家大行的事情。”

    李保看着一脸严肃的杨复光,然后道:“好,保正有此意,杨枢密还请前面带路。”

    杨复光在前面自顾走出了咸宁殿,李保正要往外跟着出去,刘季述忙上前关切的道:“大王如此夜深更重的时辰,怕是不宜外出啊,不如让奴婢跟随护卫,如何?”

    李保看着这个半路投靠的阉人,心中很是好奇,如今皇帝身死,自己已经没了依仗,他竟然还跟对自己表示忠心,难道真的是因为本大王英明神武,王八之气浓厚?

    对于刘季述的主动示好,李保没有必要拒绝,于是点头应允,就这样三人共同出的咸宁殿,留下了满脸怒色的田令孜和失望的新任太子。

    三人行了不久就来到了太液池边,夏夜的太液池中荷花飘香,蛙声一片。三人来到池边,惊得蛙声寂寂。

    对于刘季述的跟随杨复光没有异议,李保也不打算和他绕弯子,直截了当的道:“杨枢密找保来此,定然是有话要给保说了,不知是何事?”

    杨复光面色复杂的看着李保道:“六郎君与我有破家灭门之仇,为何要保举我为枢密使?”

    杨复光回京后第一时间和京中的众多大佬都见面后才答应就任枢密使,想必李保保举他的事情,他肯定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了,所以他才好奇李保为何如此对他。

    李保看着烟波浩渺的太液池,微笑道:“我若是说,保相信杨枢密是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好官,不知道你信不信?至于杨玄翼和杨复恭他们父子俩蓄谋杀我,我反击除去他们应该不为过吧?”

    杨复光面色沉毅道:“哦,六郎君和某从没见过面也从未相交,为何知道某忠公为国呢?”

    ps:还有一章,这卷就要结束了,呵呵

第一百三十四章 隔阂(下)第一卷 完结() 
杨复光这样问,李保很难回答,毕竟他不能说他是知道后世的历史,也记得杨复光为了大唐死而后已。/

    李保想了想,方才开口道:“杨枢密的在外镇的威名,保早有耳闻。另外保之所以想让杨使君来京中担任枢密使乃是因为只有杨枢密在京中坐镇,西门季玄和韩文约等人才不会对我等太过逼迫。”

    杨复光面上带笑,对着李保道:“如今新皇即位在即,田氏马上就要大兴,特别是田令孜那厮一旦新皇继位后,迟早会专权祸国。日后六郎君和田氏的同盟怕是不会长久吧?”

    李保对于杨复光这样的聪明人没必要隐瞒,于是爽快的说道:“这就是我之所以费尽心力也要让杨枢密接替韩文约出任神策军中尉的意思,另外今夜之事本可以借势除去西门家族,但我却没有这么做也是为了防备田氏做大的。”

    杨复光吃惊的看着面前的十一岁男孩,他的手段之老辣居然比自己还要强上几分,这真是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子吗?还是真的如传言所说,他乃是天上星宿下凡?

    恭立在旁边的刘季述听闻了李保的筹谋后,也不得不佩服起这个小王爷来,这当真是长袖善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他开了眼界。他也从心里由衷的感叹,幸亏当日早早识得时务,投靠了李保。

    李保觉得此时必须要和杨复光交心说透,只有把自己的私心坦诚相告,才能换得像他这样的聪明人的理解。

    “杨枢密也许会奇怪,为何我费劲心思最终只是为了保持宫中宦官之间的平衡,而不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说做太子或者皇帝?”

    杨复光和刘季述都很奇怪,以李保的心思和手腕,想要谋得太子和皇帝之位简直易如反掌。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把皇帝拱手让与他人。

    看着两人的表情,李保微笑着道:“我之所以不去争夺皇位,只是因为当皇帝太累,我只想当一个懒散逍遥的王爷。但是世上的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所以我必须要做出姿态,一个让所有人都能明白的姿态。”

    刘季述忍不住道:“大王想做什么姿态?奴婢驽钝,还请大王指点。”

    “我要做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让你灭门’的姿态来,这样才能震慑住所有人。当然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我必须要有实力去做,才能让人畏惧,从而保持我的安生和逍遥。”

    杨复光心情复杂,看着湖水继续道:“那这样说来,某和所有的人都是大王手中的棋子喽?只是为了保证大王的逍遥平安?”

    李保笑着说道:“杨枢密可以这样理解,但是有句话,可以与两位共同分享一下。这个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我利用杨枢密,杨枢密也可以利用我,咱们之间是相互的,所以不要纠结什么棋子不棋子了。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李保说完就告辞了两人,他要赶回十六王宅了。如今李漼已经驾崩,大明宫内会很忙碌,但是这里却没有他的什么事情了。

    杨复光看着李保远去的身影,嘴中咀嚼着李保说过的那句话: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然后这个晚唐的中流砥柱,宦官中的异数面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同样站在太液池畔的刘季述心中也在回味李保说的话,他的脸上也是露出异样的笑容。

    李保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个夜晚的一席话,在晚唐两个著名宦官的心里造成了不一样的波澜和不一样的人生。

    如今已经是大唐咸通十四年七月十九日的凌晨了,李保回到吉王宅,安顿了老八李倚还有铃儿他们。

    今夜吉王宅大获全胜,众人都极为高兴,也因此造成了点损伤,有两个小太监因为得了李保的重赏而太过兴奋不小心摔倒而擦伤。

    至于田献銛和西门季玄等宦官们都早已经回转大明宫去了,皇帝驾崩这件事一定要加紧办起来,老皇帝的国丧,需要通报朝臣安排葬礼事宜,还有新皇的继位大典等等都要紧张有序的忙碌起来。

    至于神策军的伤损肯定不会有人记述,还有十六王宅中几位年长皇子的暴亡在史书中也是会被曲笔:身染重病暴疾而亡。

    历史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们能从史书中看到一个强盛的王朝,但是想在字里行间中妄想去窥探历史的全貌时,总是徒劳。

    后世的史学家想要知道咸通十四年七月十八日晚间到十九日凌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官方语焉不详的史料中是肯定无法找寻到这晚真想的,他们不得不另辟蹊径。

    后来人们总算从其他人物的传记中找到了一些佐证,那是住在长乐坊中安国寺主持明德禅师的回忆录中所载的一段史料:是夜老衲正在为佛骨诵念金刚经,不料在十六王宅方向传来冲天的喊杀之声,以及宫女宫人的呼救之声。

    老衲想要探听究竟,于是遣了徒儿前去查看。谁知到了十六王宅门口被守在十六王宅的拦住了。后来十六王宅中雷声阵阵,喊杀声从此再不可闻

    这段史料之所以得以存世,乃是因为这本回忆录从完书后一直收藏在新都安国寺的藏经阁内,直到六十年后才被安国寺的僧人发现,从而保留了下来。

    当黎明终将来临的时候,长安城坊间的百姓对于晴朗的夜晚中的阵阵雷声而心悸不已。

    再然后坊间传诵官家六皇子李保乃是雷霆之夜降生,是以在官家驾崩的夜里六皇子伤心惊惧从而引发雷霆降世,并从中引导出六皇子是雷神转世这样的无稽传闻。

    日后李保得知这个传闻的时候,对着身侧的未央子露出了一个无奈又无所谓的表情,引的当时在场的胡三宝和铃儿等人好一阵迷惑。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如今长安城中夹杂着老皇帝驾崩和新皇帝继位的悲痛和喜悦中,很多朝臣感觉精神振奋。

    毕竟昏庸的老皇帝死去,新皇即位,出于对大唐的荣誉感和臣子的责任感,他们都希望能够辅佐新皇帝开创新的局面,重现宣宗皇帝一朝的荣光。

    十九日午后朝廷传出敕旨,皇五子普王李俨诏立其为太子并改名为李儇,同时宣布皇帝驾崩,诏太子七日后继位为皇帝。

    另外李漼遗诏韦保衡为摄塚宰专司大行皇帝丧葬一应事物,同时传出的还有五坊使田令孜接任宣徽院南院使一职。

    李保听闻敕旨后,笑道:“‘儇’有聪睿慧黠之意,看得出众位朝臣对于新皇帝的期望甚重!”

    胡三宝却关注着田令孜的变化,开口道:“这田小使如今已经高飞到枝头了,只怕是变凤凰也不要多久了吧。”

    李保听完对着胡三宝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李保这句话把胡三宝听的一愣一愣的,想了半天才迟疑道:“郎君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保随即对他翻了个白眼,低声道:“没文化,真可怕!”

    胜业坊,忙碌了一天的田献銛坐在了软塌之上闭目养神。

    铜盆内的大冰块散发着丝丝的白气,旁边的黄门内侍小心的摇着手动风扇,把馨香和凉爽吹向了新晋神策军右军田大中尉。

    正当田献銛逸哉逍遥的当口,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田献銛睁开眼道:“谁在外面?进来回话。”

    进来的是田府的官家,他是田献銛的同乡,名叫陈述,如今也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了,对着田献銛十分恭敬。“阿郎,咱们家的七郎、三郎如今都来了,阿郎是否让他们进来?”

    田献銛一听,忙道:“快让他们俩进来,你们快快去准备美丫丫特供的果子酒来,还有拿些冰镇的西瓜和胡瓜进来。”陈述和内侍得了吩咐,自是应诺离去。

    不一会儿,田令禹和田令孜联袂来到田献銛的书房之内,父子三人见面,先行致礼,然后一一落座。不多时,内侍摆上了果酒和冰镇的瓜果。摆放完毕,自行退去。

    屋内只剩下父子三人,田令禹也不客气,拿起一牙西瓜就吃了起来,倒是田令孜有点拘束。他过往在田献銛这里并不得重视,要不是李保对他青睐有加,他能在田献銛跟前说上话都是奢望。

    田令禹就不同了,他一直都深受田献銛重视宠信,是以田令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