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截教之火灵门徒-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德真君等人闻听此言这才心服口服,就依太乙真人所言,将赤精子送回洞府,再图谋大劫之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九十一章 孔孟合流() 
“请。”

    刘衽一路上并没有再遇到什么波澜,非常顺利地就到达了孔宣所在的尼山。

    这里钟灵毓秀,除了孔宣师徒在这里结庐隐居之外,再无凡俗之人叨扰。

    乍一看,倒是一派高明隐士的所在之处。

    但刘衽心里却一清二楚,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如今儒家盛行于世,天下君王将相的命运全在孔宣手里捏着,这岂会是淡泊名利的隐士所为?

    “明人不说暗话,我今天的来意想必你也清楚的很。眼下人族有累卵之危,一旦被妖庭趁势崛起,必将与人族争夺气运。妖族曾经掌握天地,本来就底蕴深厚;加之妖族数量众多,不是今日的人族可以与之匹敌的。虽说人族为天地主角,但同样是百族之首,多一份气运与少一分气运还是有所差别。此时正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局面,我相信你不会看不明白。”

    刘衽径直坐在孔宣的对面,开门见山。

    孔宣依旧是一脸地从容,此时众弟子已经屏退,只剩下他们两人在这静室之中独自会谈。

    “你要我这么做?”

    “保人间气运不散,绝不可内乱!”

    刘衽自后世而来,依稀记得过不了几百年,就是天下大乱之时。但此次大乱非同寻常,五胡乱华华夏遭难,易子相食的惨剧甚至是频仍上演,当真是人族气运最低迷的一段暗黑岁月。

    这一段散乱不仅是人口土地的争斗,更是文明和人伦的真空,如果能避免这一段历史的出现,必将会然人族跳出原本的历史泥潭。

    三家归晋,南北对峙,刘衽下定决心要免去这一段遗憾。

    “此事说容易也容易,但说难也难。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数。如今汉家天下走过了数百年的国祚,眼见得就要油尽灯枯。即便是我有回天之术,也终究难以保证能万无一失。毕竟天道有常,人道多舛,不是你我一两个人物就能完全左右的。”

    孔宣岂会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他要借人族气运冲击圣位,自然是希望人族的气运能多一分就多一分,刘衽所说的道理他早就在心里揣摩过多次。

    “无妨,你尽力就是!我会从旁协助与你。我这一次前来,只为了表示我的诚意,免得日后做了些什么反而相互误会,彼此先内讧那就不好了。”

    刘衽此次主要是要孔宣一个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当面探探口风,妖庭来袭不是一件小事,这场祸乱可能绵延千百年,他能保证这几十年和孔宣心照不宣,但他无法保证双方能长久的相互信任。既然如此,何不现在就把话讲明,日后遇到了矛盾也好便宜沟通。

    “可以,但是我要孟轲一脉的气运来助我。”

    这才是孔宣的目标。

    当初刘衽转世成孟轲,他本人脱劫而出之后,孟轲化身还依旧是周游列国宣讲自己的道,影响深远,甚至后来被人拿来与孔宣并称孔孟之道,分走了一部分儒家的气运。

    虽然都是儒家,但孔宣脱生于阐教教义,刘衽脱生于截教教义,二者虽然都名叫儒家,但实际上确是分庭抗礼的两派。

    这些年在孔宣的苦心经营之下,儒家气势不凡,孔孟二道也跟着水涨船高,他原本是想将孟轲的主张弱化,但谁知道孔孟二道早已在无形之中糅为一体,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早就混为一谈。

    刘衽如果不点头,他孔宣还真就无法掌握完整的儒家。

    所以孔宣花了那么多的手段,无论如何也要让刘衽点头答应这一点。

    “可以。”

    刘衽乍听之下有点意外,但随即很痛快地答应了孔宣的要求。这决定做的太快,甚至连孔宣都没有想到会这么顺利,他原本还准备了其他的谈判说辞,谁知道因为太过顺利反而打了个空。

    孔宣不知道,日后这儒家早就变了质,虽然人人都说是儒家治世,但实际上儒家早就已经不同于最初的孔孟二道。

    不断地往皇权靠拢,不断地想统治者献媚,为此不惜牵强附会乱改初衷,杂糅进法家的严刑峻法,黄老的无为等百家思想,也混进去了更多奇怪东西。这样的学派已经很难说就归孔孟二人掌管气运,俨然是披着儒家的皮的大杂烩。

    其实现在就已经有了苗头了,董仲舒等人开始强调的天命论等思想就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孔宣的想法是很好,以一派学说掌控一族气运,以一组气运再冲击大道大关成就圣位,日此一气呵成,确实是不要太完美。

    但问题是一切都是变化的。

    即便是聪明缜密的孔宣也不可能预料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的局势,而刘衽则不同,他毕竟是后来人,对这段历史几百年没有什么太深入的了解,但总归是知道大概的趋势。

    终究不可能是以一族气运寄托在一派学说,而应该是一族气运会吞并了百家学说才对。

    正因为刘衽的先知先觉,所以他才这么干脆地答应了下来。

    想要就拿去吧,等日后时机一到,孔宣发现一切与他的设想偏差太大的时候,再想懊悔,那可是来不及了。

    刘衽突然很想亲眼看到心思缜密的孔宣吃瘪的表情。

    “既然如此,你我一言为定。”

    早知道刘衽这么好说话,他就不必花那么多心思了。

    只是这刘衽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达英德这么快。这反倒让孔宣有些费解。

    但他是想不明白的,再聪明的人也只能尽可能地假设未来,却不能断定未来。

    但刘衽却可以。

    因此孔宣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想明白的。

    “刘衽,我实在是不太懂你。”正事谈完,孔宣不禁有些困惑了他许久的问题要当面问个明白:“你修仙究竟是为了什么,气运你不要,也未曾见你追求过什么,终日忙碌却看不懂你在忙些什么,反倒是几次徘徊在身死道消的边缘,我实在看不明白。”

    刘衽转身正要离去,听同事忽然有此一问,微微一笑:

    “何必曰利?不过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便是了。如果有什么好处,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我与你不同。你总要先知道能得到什么才会出手,但我总是先出手,之后能得到什么,全凭天意、”

    所以你只能到达你能看得到的地方,而我刘衽的未来,却早在所有人的眼界之外!

    ,

第一百九十二章 生死之劫() 
“无的放矢,这不是高明的做法。”

    “局限于一地,拘泥于一域,也算的上是什么高明?”

    刘衽不屑于孔宣,孔宣又何尝看得上刘衽的行事。

    这两人本来就是风格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他们也不指望谁能说服得了谁,只不过是暂时的有感而发罢了。

    “我生于上古,历尽万般劫难,龙凤争霸时我见过,诸仙争圣时我也见过,巫妖大战之时我更是冷眼旁观。天生万类,这无数纪年里多得是英才人杰,他们多数是惊才艳艳,以远超他人的速度修炼到极高的境界,但他们的结局都不好。大概天意所钟,必有因果。被天道看上的人虽然每多奇遇,但天道至公,一啄一饮,这些人也都为了完成天道而舍生忘死,无一幸免。”

    “世人每每说道我孔宣,皆道我是天资聪颖,其实他们错了,我只是恰好屡屡不被天道所看上,这才幸免于难稳稳地走到现在。这才是我最大的依仗!这洪荒里的大能,无不是如此,全都不是什么被天意看上的是什么‘天才’,可谓是‘弃子’般的人物,他们虽无大福,但也无大难,这才一直走到今天。”

    说道这里,孔宣举头望天,不自觉地露出了一丝缅怀的神情。

    他是从上古就走到现在的人物,所经历过的事情何其繁杂,一旦打开记忆的牢笼,开了闸的记忆洪流就止不住地宣泄而出。

    他顿了顿,接着看向刘衽:“所谓的命运之子我也见过不少,他们千奇百怪,有的天生大能,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甚至一生潦倒但福缘齐天,但没有一个像你这样夸张,进境之快让我都有些坐立不安!恐怕除了当初那身具开天功德的三清,没人比得上你这样的传奇。你身后的使命究竟如何,那是连我也猜想不出的可怕。”

    刘衽闻言不语,他不是傻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最清楚,都说什么穿越者一个个都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杀人不沾因果,摔个跟头都能捡到宝的那种,但他这些年越来越鄙夷这种说法。

    不管他是怎么来的,既然他身在洪荒之中,就一定要接受天道的束缚。

    杀人偿命,因果缠绕,这是谁也逃不开的事实,即便是他也不应该有所例外。

    他是刘衽,不是杀人越货的强盗,不是骗吃骗喝的骗子,不是杀人灭门的魔头。

    他只是刘衽,一个有自己的意志,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底线的人。

    杀该杀之人,得该得之宝,做该做之事。

    他不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他一个资质平凡的普通人像是坐了火箭一般飞速前进,这其中必有古怪。

    只是他说不清其中的缘由,或许是时机未到,也或许是他境界不够。

    但他心里很不爽。

    做错事情遭受报应他无话可说,这是因果报应。但他什么都没做错,莫名其面就要被安排着去做某一件事情,而且可能是危险程度极高的事情,却没有给他半点选择的机会,这让他很不满。

    刘衽不是怯懦之人,事情来了他也不怕,但不代表他就不会不爽,他会就这样逆来顺受。

    只是他一直不说罢了、因为他知道抱怨解决不了问题,除了努力让自己更加强大,甚至是成圣,他没有其他摆脱束缚的方法。

    这就跟从前俗世里的人是一样的,房价高得买不起,老婆贵得娶不起,物价高得活不起,现实就是这么操蛋,世道就是这么艰险。

    但他不愿意多做抱怨。

    抱怨有用吗?

    屁用没有。除了让自己痛快痛快嘴,对自己没有半点好处。

    缺钱就去努力挣钱,更加努力地挣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现在也是一样,要想挣脱宿命和束缚,除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别无他法。

    等到自己真的成就了更高的境界,做事也就能够更加的从容,也能逐渐地掌握住自己的命运。

    到时候买两套房子,一套给自家猫住,一套给自家狗狗住;生两个孩子,一个掌握联合国一个搞定国际货币基金。

    咱也弄一个亚洲联盟,天天放棒子狗,姨妈巾国旗狗去咬美国佬的屁股。

    千言万语,就是一句话:闷声发大财,翻身做主人。

    如果命运是条狗,我刘衽要做牵狗的主,而不是铲粪的奴。

    愣了半天,刘衽这才想起来还没回答孔宣:

    “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因为我还有第二笔交易要和你谈。我要你将孟轲之道,彻底的割舍给我!”

    果然,还是为了完全地占有儒家气运,从而占去人族的气运啊。

    “所谓的命运之子,身死魂灭也就罢了,但他生前一定会结下无数的仇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