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步。

    周楠早就绝了科举之路,虽说然他口头常说做不做官不要紧,只要“小丈夫手头有钱就可以了,也不失为完美人生。”但心中难免有些不甘。

    听到唐顺之许诺,心中顿时一阵狂喜,也明白,唐巡抚这个心意一是酬谢自己的治疗败血症的恩情,二是觉得他确实也是个能做事的人。

    不过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事功。

    等到治好了唐顺之,再到刘显驰麾下效力,自己好象也干不成什么事。首先,打仗他不会,也不想到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去送死。其次,如果留在兵备道,估计也是成天案牍文书被人家当会计使,熬成近视眼,最后混一个九品、八品官了事。

    要想再进一步,进入朝廷命官的行列根本就没有可能。

    要想当官,当大官,得有事功,得成天呆在唐顺之这种一方大员身边进入这场战争的核心决策层才行。军功,只有军功才是升官的捷径。

    明朝文贵武,在刘显驰这种军官身边能有什么前途?周楠自然不愿意,也知道今天这个天大机会稍纵即流逝,必须牢牢把握住。错过了,将悔恨终生。

    当即,周楠道:“刘将军,小生这次来投,志在报效国家,愿随应德亲临一线,恕在下不能去兵备道。”

    这分明是嫌自己官小,用不起他这个大才,刘显驰脸色有点难看,只是当着唐巡抚的面不好发作。

    周楠又高声道:“我有一策要献与抚台,若唐公用我之策,当一举荡平苏、松、常、扬匪患。”

    这话说得太狂妄了,令人发指,刘显驰再也忍不住了,铁青这脸喝道:“好个不晓事的书生,不外是仗着有几分才情,出此大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你这样的大才子本将可不敢用,快快留下药方退下去到兵备道领了盘缠回家去吧!”

    “哈哈,哈哈!”周楠突然放声大笑:“刘将军不想听我把话说完吗?”

    刘显驰两眼冒火:“看你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

    周楠大步走到挂在墙壁上的舆图上面,将手在上面指指点点:“倭寇来历想必抚台和刘将军都知道,乃是极东处的扶桑国的亡命之徒。人数却不多,在其中只占一两成,其余都是盘踞海岛的盗贼。唐公要打通苏州水道,想的是取一府的钱粮为军用。至于那倭贼,也贪一府之财货,这才源源不断从海上泛舟而来。”

    “抚台和刘将军都是知军之人,自然懂得打仗需要钱粮。两军对垒,要想大获全胜,首先就要断敌粮道。贼军若是没有后勤补给,不用我们去打,自己先乱了。”

    “倭寇以海为路,补给线位于茫茫大海上,确实无迹可寻。不过,却不是断不掉。”

    “小生听人说抚台以前和倭寇战于海上,常常在船上一住三月。自然知道,要想保障粮路,单靠大船直接运输,时日漫长不说,路上耗费也是巨大。因此,多以海上岛、礁、沙为据点,建船坞,立府库,一程程接力。倭寇从海上来,大海上的岛礁沙也就那么几处,如此看来,倭寇的补给线很轻易就能画出来了。咱们把这条线画出来,把这些岛礁一个一个占了,倭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自然溃散。”

    “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果然好法子好法子啊!”刘显驰耸然动容,满面震撼。

    周楠心想:这不是废话吗,明朝一直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片扳不得下海。如此,对于越海而来的敌人也是措手无策。我这个战法就是借鉴了第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的蛙跳战术。

    见成功地震撼住刘显驰,他心中得意,索性拿起唐顺之的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从靖江到崇明岛,然后再到黄海的长沙、北沙,最后深入到大洋深处,在一片沙州处停下来:“这里是三片沙,是三个挨在一起的小岛,正好位大海中心,是扶桑到南直隶中段。按照海船行船速度计算,倭寇从扶桑而来,到这里船中饮水刚好用尽,需要在这里补充。如果小生没有猜错,这里应该是倭寇的大本营所在。我军不妨乘倭寇还在苏州,直接抄了他的老巢,断其后路。”

    “丝!”刘显驰大抽了一口冷气,略一想,又大叫:“妙啊,妙啊,抚台,我看这事值得一搏。周楠,真无双国士也!抚台,干吧,末将愿为前军。如果不能拿下三沙,你砍了我的脑袋。不不不,我自己跳海。如果不幸殉国,还望抚台照拂末将家中妻儿。我没有儿子袭职,就三个女儿尚未出阁,还请抚台给她们寻个好人家嫁了,要找老实人。”

    大约是太激动,他有点语无伦次了。

    “这个方略好啊!”唐顺之一脸的惊讶:“倒是值得一试。”

    他郑重地看着舆图:“是得打上这么一仗,不然,我至匪退,我走匪来,终究不是了局。显驰,你要做这个前锋也可以。虽说为国效力马革裹尸而还是我等为官者为人臣的本分。不过,却不能轻易言死,也不要说晦气话儿。”

    说罢,唐顺之正色地端详周楠,眼睛里有闪闪亮光,就好象是在看一块宝贝。

    周楠有点得意洋洋了,作揖道:“抚台谬赞了,小生也是大胆进言,狂悖无礼,恕罪恕罪。”

    心中又想:这不废话吗,这个军事计划就出自你手,我只是照搬而以,事实证明这一战乃是空前大捷,能不是好计策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就在下月,唐顺之率主力前往倭寇停泊在孤悬大洋中的三片沙,于海上发动进攻,大获全胜,消灭倭寇一千二百多人,击沉其兵船十三艘,缴获无数战利品。这是当年在海上御寇少有的一次大捷。

    他一揖到地:“愿追随应德公,为军之前瞻,不破楼兰誓不还。”

    刘显驰大叫:“好,想不到周楠你一芥书生也有此豪气,咱们就走上这一趟。”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好,非常好!”唐顺之高声大笑:“看到你,倒想起老夫年轻的时候,也是同样的豪气啊!也罢,你就留在老夫身边赞画军务吧!”

    唐顺之对刘显驰道:“显驰你先回兵备道做好准备,进军三片沙计划不变。此事既然你已经知道,却不过外传。等一切准备好,本抚将以再次招抚苏州的名义出兵,对大洋中的倭寇老巢雷霆一击。”

    当天晚上,周楠就开始为唐顺之治疗坏血症。

    治这种兵其实也不需要用药,补充大量的蔬菜水果就好。

    从饮食起居抓起。

    就问唐顺之平时喝茶吗?回答说,卯时即起,洒扫庭除,喝茶恐睡眠不足,一切足以乱人心性的诸如酒、茶、葱、算、韭之物都不用。平日里,也就喝白开水。

    周楠摇头:六荤不粘,茶盐不进,老唐你是常凯申的前世吗?

    又看唐顺之的饭菜,周楠更是大吃一惊:什么饮食习惯,怎么尽吃垃圾食品,不得病才怪。

    原来,唐顺之是标准的肉食动物,三餐无肉不欢,且只吃肉。你就算将素菜端到他面前,他也不会动筷子。

    问他为何如此,回答说,肠胃不好,吃素就会拉稀,索性就不吃了。

    周楠这才明白唐顺之因为肠胃的问题,估计消化不了植物纤维。如此一来,常年类月,身体极度缺乏维生素c。

    他就吩咐厨房将橘子和素菜捣成汁液煮沸了,让唐顺之没事就喝上几口。

第120章 有两个选择() 
唐巡抚不喜欢蔬菜,但对蔬菜汁果汁却不抗拒,尤其是周楠还叫厨子在里面加了蜂蜜和砂糖,还放了牛羊奶的情况下。觉得这东西不错,就当成了日常饮品。

    唐顺之过得两日之后周楠说他弄得这个汤汁不错,老夫以前常觉口中发干发苦,现在口舌生津,清爽得紧。精神也好了许多,不像以前看上几份公文就觉眼感头昏。

    周楠只叮嘱,药不能停。

    按照老唐的情形来看,他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没有合成维生素的前提条件下,要想彻底治好唐顺只的坏血病,没有一年半载不可能。

    周楠本以为自己献上了出击三片沙的妙计,又亲自调理唐顺之的身体,怎么也算是他夹袋中一等一个智囊了。也抖擞起精神要打干一场,顺便在献上几条计策什么的。

    可惜事实证明自己纯粹就是想多了,唐顺之虽然用他,却直接把他打发去了帐房算帐。原来,唐巡抚下来之后找人查了查,知道他精通算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将周帐房放在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上去。

    可怜周楠整天泡在堆积如山的帐本里,皓首穷经,两眼昏花。他又不会打算盘,只能靠笔算。帐目这种东西直接关系到前线将士的衣食住行,若是弄错一个数字,引起严重的后果。要被人打屁股不说,搞不好还要砍头。

    唐顺之治军极严,对手下众人,无论亲疏都不留情面。

    此差事干得战战兢兢,一天下来,真是心力憔悴,苦逼到了极点。

    至于随时唐巡抚身边,摇鹅毛扇,耍尽军师派头也就此流产。现在的周楠变成了一个技术官吏,通常是好几天见不到唐老大人的面,就算肚子里装着再多穿越者的见识也没有显摆的机会。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就到了四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身上的棉袍也换成了夹衣。

    他身体健康,最近又发了胖,坐在密不透风的帐房一天,身上的衣裳都被汗水泡透了。

    这一日周楠正在行辕里计算一个数据,一个帐房走过来将一张单子递给他:“子木,你速度快,这个帐你算一算,今天就要算出来,下边还等着采买呢!”

    周楠接过来一看,笑道:“也就是一批普通木料,尺寸也短,想必不是用来造战船的,不用那么急。”

    那帐房道:“子木,真耽搁不得。实话同你说吧,这些木料是用来做棺木的,抚台大人已经尽出主力于海上,直捣倭寇老巢。此战规模空前,我军定然有不少死伤。别到时候阵亡将士运回来了,棺木还没有采购,这个责任咱们可担不起。”

    “什么抚台领军出击了。”周楠手中的笔落到地上。

    “是的,两日前就出征了。”那个帐房:“用兵当速子木,子木,你脸色有些不好,是不是病了?”

    “没没事。”周楠有点失魂落魄。

    本以为做了唐顺之幕僚之后,出击三片沙自己应该随行的。按照真实历史记载,这一仗明军会获得空前大捷。作为参与者,自己多少也能分些功劳。倭寇抢劫了苏州、常州、常州、松江四府,老巢里钱财应该不少,随便弄一点就能少奋斗三十年。另外还可以弄个官儿当当。

    兵凶战危,他也怕死。但是,这次是随主帅一道出征,作为一个文职人员,多半会坐在船上观海景。

    却不想唐顺之自己去了,还讲不讲义气啊,这个军事计划可是我拟订的啊不,算是抄袭老唐同志你未来的思路。

    合着我出了这么个大主意,最后一点好处也没落到,都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周楠很生气,很烦恼。

    又过得十来日,前线有捷报传来,说是唐顺之大军出击三片沙一举荡平倭寇老巢,斩首一千三百多级,此乃东南倭乱战事前所未有的胜利。

    消息传来,行辕欢腾,所有的人都知道,如此大捷报,行辕里也不知道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