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时,心中感觉到什么地方不对。

    孙新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大鼻子厚嘴唇,显得憨厚。实际上,他也是个老实人,读书也不成,都一把年纪了才勉强中了个秀才。

    见到二人,忙上前施礼:“见过姨夫老爷,见过表弟。”

    孙新从小和李高、李妃姐弟玩大的,感情极好。

    李高忙一把握住他的手,急问:“表兄,姓周的小人没为难你吗,怎么这么快就被放出来了?”说着他又恨恨道:“亏得姓周的畜生识相,否则若是伤了你一根毫毛,愚弟绝不与他甘休。”

    “什么周大人,什么放出来了,我好好的,你说什么却是听不明白。”孙新一脸的迷惘。

    看他模样不似作伪,李家父子也奇怪了。

    李高:“你真没被人抓,那你怎么进城来的?”

    “我好好儿的怎么可能被衙门里的人捉?”孙新道:“今日我本打算在家温习功课,刚起床就有两个道录司的差人过来,说是寓居京城的大名士王元美士贞先生在京城三清观和人做文会,听闻愚兄的道德文章,就下了秉帖请我出席。因为时间紧迫,走得匆忙,倒忘记给家里人交代了。想必你们看到公人登门,误会我犯了事。”

    说到这里,孙新满面亮光:“能够得王元美垂青,那是我辈读书人无上的荣耀。那雅集,来的都是京城一等一的大学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开眼界了开眼界了。文会做完,小侄心乡既然已经进了城,不如来给姨夫请安,顺便再看看表弟”

    李家父子面面相觑,好象明白了什么。

    王元美王世贞不就是周楠的老师吗?

    孙新以往不过是一个落魄秀才,加上人老实,在士林里属于人见人踩的角色,王世贞这种文坛领袖就是他心目中的神。

    他还处于极度的兴奋中:“今天的文会真精彩,元美先生还问了我的名字,是什么地方人,平日里读过什么书。他在士林中那么高的地位,竟然对我这个小辈如此和气,真道德君子啊!”

    说到这里,他眼睛竟有点湿了。

    李家父子一阵无语,良久,又同时骂:“这个小人!”

    孙新突然怒道:“姨夫,表弟,我可是尊敬你们的,可你们不能骂先生,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不不不,不是骂王世贞。”李高连连摆手。

    正要解释,一个小太监就过来说李妃娘娘请李老先生和李大人过去说话。

    “啊,表妹来了,我得去看看。说起来已经五年没见着她的面,甚是想念。”孙新高兴起来。

    *************************************************

    “子木有请不知有何吩咐,可是盐引的事有眉目了?”晚间,在周楠的书房,武新化问。、

    周楠点点头:“已经走通路子了。”

    “太好了,我就知道司正有手段,我这就去和其他几个股东商议此事。子木放心,该你的那份绝对少不了。”武员外兴奋地搓着手。

    “都是淮安人,亲不亲故乡人嘛,应该的。”周楠随口应酬,思维突然发散,这姓武的和师娘子有私情,我和师娘子也不可描述,再加上阿九的舅舅,还有段提学。大家都是同情兄,这关系乱得呀!

    “对,这东西你看看。”说着话,周楠就将史文将从卖题人那里赎回的欠条递过去。

    “这个”

    周楠笑道:“武兄做事也太不牢靠了,这可是天大把柄。若那卖主别有心思,又或者有人欲害本官拿到这张欠条,事情就麻烦了。”

    武新化做为一个老商贾,本就是个精明人。仔细一想,就明白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忙赔罪:“是在下考虑不周,司正放心,等下我就叫人把那一千两银子给你送来。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如何能让司正破费?”

    周楠很满意他的态度,如果这姓武的不肯出钱,盐引的事情自己也不会同他提起。反正他就是自己的白手套,这年头,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满街都是。

    “好,那本官就笑纳了。现在咱们说说盐引的事,武员外,你那边一共要多少引?”

    武新化忙道:“我那边一共有四个盐商想走门路拿引,合一起有九千。”

    周楠摇头:“九千,实在太少,武员外你也就这么点眼界?”

    武新化心中一动,喜道:“司正若有意提携我等,没齿难忘,那么是一万?”

    周楠微笑摇头。

    “一万五?”

    周楠还是笑而不答。

    武新化抽了一口冷气:“不会是两万引吧?”

    “你胆子还是太小了些,一共十万引。”周楠淡淡地说。

    “什么,十”武新化手中的茶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十万引,都半纲了,这怎么多盐引也不知道将来会制造多少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这周大人的神通竟广大这样,遇到这么一个贵人,合该我武某人发达。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周楠突然一笑:“武员外,你以为这七万引盐引子都是给你们的。咱们老家有一句大俗话是怎么说来着,麻雀吃豌豆,下一句怎么讲?”

    武新化:“司正的话在下不明白,还请明示。”

    麻雀吃豌豆——眼睛大,py小。

    其意是指某人眼高手低,存有非分之想,德不配位。

    这已经是很不客气的话来。

    周楠低声道:“实话同你说吧,能够拿到这么多盐引的人自然有深厚的背景。据我所知,武员外和你的同伴也都是普通小盐商,在场面上也没有人。就算我将这十万引盐都给你,你不觉得自己像是三岁小儿怀揣千金过闹市吗?意外之财,得之非富,我这也是为武兄好。”

    就在下午的时候,李高亲自来周府拜访。

    周楠和这个曾经的仇家开诚布公的共商大事,进行了愉快为和谐的交流,达成一定共识。

    李妃说两淮盐运使是王府系的老人,两淮巡盐御使是李春芳李阁老的门生,到时候让李阁老修书一封带过去就是,也算不得什么。

    不过,五万引实在少了些,加成十万。

    这其中的股份是这么分配的,周楠拿三万,李家父子拿二万干股做为日常用度,李妃拿五万。

    但如此一来,周楠每年都有几万两的入项,他已经相当的满足了。

    一个盐业的利益集团已经初具雏形。

    李妃,果然好气魄啊!

    听到周楠提醒,武新化心中一凛。是啊,其实两淮盐商集团也有阶级之分,大盐商和小盐商泾渭分明,登记森严。

    一般来说,家里曾经有先祖做过官儿,在衙门里有点门路的,每年也只有两三千的盐引,这样的人只能算是地方缙绅,就好象是武新化这种。

    一万到两万,则是中等盐商,这人通常都是地方豪门,家中有人在朝中做官,品级还在四品以上。

    两万以上,就是顶级商贾了,通常这种人都有部堂级背景,说穿了就是人家的白手套。

    可笑自己一个小小的商贾,却做十万引的美梦,将来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看来,周楠今天叫我过来并不是想羞辱我武新化,而且别有用意。

    武新化何等精明之人,立即道:“司正和站在司正后面那人若是有在下需要效力的地方尽管说话,敢不实心用命。”

    和聪明人说话果然不费劲,周楠心中赞了一声,这厮倒是痛快:“我会在扬州办个商号,那么多盐都需要分销出去,这事可以交给你来做,到时候少不得分你一成利。”

    武新化大概估算了一下,自己最后得到的利润和以前相比多了五倍的利,怎么不肯。虽说是给人家打工,可有周楠后面那天大背景,官府那边也少了许多麻烦,何乐而不为。

    这可是攀上朝堂贵人的天大机缘,如何能够放过?

    为了五倍的利益,至于其他几个同伴所托,我武某人管他们去死,自然要一脚踢开。

    他也不废话,一作揖到地,真心实意地感激涕淋:“多谢司正提携。”

    周楠将他扶起,将几封信递到他手头,道:“这里有三封信,一封是内阁阁老李春芳写给两淮巡盐御史的;第二封是司子监祭酒高拱写给两淮盐运使的;第三封则是我的家信。你明日就回淮安,和我妻子还有岳丈一家去扬州,把摊子给我扯起来。”

    武新化心中震撼:周楠背后那人究竟是谁,连内阁辅臣和国子监祭酒说不定就是未来的内阁首辅都说得动他不敢再想下去,恭敬地将信接过去,贴身藏了。

第389章 请做首辅吧() 
“还有五天,还有五天就要进考场了,这天也热得实在不象话,这秋老虎还真是厉害。”周楠看看外面明晃晃的太阳,无奈地摆了摆头。

    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每逢每遇子、午、卯、酉四个年份,朝廷开正科乡试。这四个年份,对读书求仕的秀才们来说,简直就是大红喜年。

    今年八月九日他就要进考场,现在是八月三日,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

    如今的周楠已经只有科举这一条路可走了,若是不中,说不定就会被抓去做驸马,这是他断断不能忍受的。

    办完盐引的事情之后,他就将全副心思投入在备考之中。

    可是,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这一天早晨周楠起床,光着膀子坐在书房里,提起笔,内心中却是一片迷惘,不知道该做什么。

    是啊,做点啥呢?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已经将四书春秋和朱熹的注解背得滚瓜烂熟。古文写作已经过关,八股文登堂入室,肚子里也记住了无数篇范文。

    一生悬命,能做的都已经做到了极至。

    但这还不够,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是比他聪明比他努力的古人。最可怕的时候,比他聪明的人比他更努力。

    上了科场,自己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并没有任何特异之处,又如何竞争得过其他人。

    那么,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就连前番买的那几张卷子,他也做完背熟。

    周楠呆呆地坐在那里,汗水从背心不住流下来。

    一阵凉风从背后袭来,回头看去,只见荀芳语正提着大蒲扇对着他轻轻摇着。

    “舒服。”周楠叫了一声,道:“芳语怎么过来了,你身子已重,怎么不在院里歇着?”

    荀芳语:“在院子里不也一样热,这京城的天怎么热成这样,妾身的汗水从早到晚都没有干过。还是淮安老家好啊,凉快得多。”

    周楠笑问:“可是想家了?”

    荀芳语:“哪里是家,有你有孩儿的地方才是家。”

    周楠心中温暖,握住她的小手:“是啊,太热了,真是委屈你了。这京城就是一口蒸笼,等到明年,也该在城外凉快的山上建座院子,让你们娘俩避暑。”

    明年商号一弄起来,不出意外应该有几万两银子入项,也够了。

    荀芳语:“心静自然凉。”

    周楠:“这心如何静得下来。”

    “可是为科举的事情,今年中不了,过两年再考就是。反正老爷现在已有官身,并不需要靠功名博前程。再说了,就算老爷你不做这个官了,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美美,不用在官场上担惊受怕,不好吗?”

    周楠苦笑:“有的事情并不是不做官就能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