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楠一笑:“当然,这个办法肯定是不行的,却并不是因为户部怕被人弹劾。”

    嘉善心中奇怪:“为什么?”

    周楠:“那是因为户部已经没钱了,实际上这几年严党从户部那里借到的钱越来越少,到最后已经无钱可挪。”实际上,到嘉靖末年,国家财政已经迎来了空前的经济危急。

    国库太仓银长期都维持在几千两的规模,简直是骇人听闻。

    嘉善:“是这个道理。那么,严嵩的第二条财源是什么?”

    周楠:“勾结地方缙绅,利益输送、权钱交易,这才严党最大的财源。”比如卖官粥爵、卖盐引

    “利益输送、权钱交易。”听到这新鲜的现代名词,嘉善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微笑道:“子木先生说话真有趣。”这种事情,王府的清流自然是不会做的。

    虽说清水池塘不养鱼,可至少现在下面的人不敢。

    周楠:“第三条,就是小严和福建浙江的倭寇勾结,养贼自重。”这事,王府更不可能干,那是卖国啊!是要掉脑袋的。

    “原来严嵩是靠这三种手段筹款,子木先生一席话叫人茅塞顿开。”嘉善更是忧愁:“如今天气已经热了,再过得三个月,秋高气爽,正是用兵的时候。可惜二华先生那边连部队开拨的银子都发不出来,如何是好?”

    二华先生就是福建巡抚谭纶,谭抚台号二华,世人又以二华先生称之。

    打仗打的是后勤,打的是钱粮,在古代,耗费尤其巨大。一斤米送到前线,沿途运输时的损耗,各项开支,民夫自己还得吃上一部分,最后落到士兵手里,能够剩三两就算不错的了。

    好不容易将各项物资凑齐,要开打了。部队移防开拨,得发开拔银子。战时,要发钱激励士气,战后有功士卒要犒赏,受伤的士兵要治疗,阵亡者需要抚恤,损坏的军械、战船需要修补

    林林总总,一场大规模会战下来,几十万两银子填进去刚够听个响。

    谭纶刚拿到浙江、福建前线的军事指挥权,如果因为没钱拿不到半点战绩,只怕皇帝对王府也会有看法,进而怀疑裕王的执政能力。

    这个后果,王府承受不起。

    裕王府上上下下太需要一场边功,太需要钱了。

    嘉善突然站起身来,深深一福,诚挚地问:“此事关系重大,子木先生何以教我?”

    堂堂长公主如此大礼,周楠忙站起来回礼:“还请不要如此多礼,我承不了,请坐,快请坐。对了,你想必是读过书的,不知道可读过宋史岳飞北伐中原那一节?”

    办法周楠自然是有的,可不卖给关子如何能装个叉。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别人也不会珍惜,也不拿你当回事。

    今日正好是一个在裕王那里刷名声的好机会。

第349章 度牒() 
嘉善:“却是读过书,也恰好读过宋史,不知子木先生因何有此一问?”

    周楠一想,也对,自己这个问题纯粹是白问,身为皇家子女,宫中自有女官教授学业,怎么可能不识字?毕竟是天家的女子,将来即便招了驸马,身为人妇,也是一家之主。

    管理诺大一个家业,没接受过一套完整的文化教育,象话吗?

    别说是皇族,即便是普通的大户人家的女儿,也是要从小读书的。古人男主外,女主内。豪门望族,身为大妇,那是要管家的。你如果不识字,看不懂帐本,就算有再大的家业,也要被下面的人给侵吞了。

    所以,女子无才便是德在明朝,至少在明朝的中上层阶级中纯粹就是放屁。

    这一套散发着裹尸布恶臭的理论也只是在我大清才被发扬光大的,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中,王熙凤身为国公府的当家大姐头,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这还是一等一的贵胄豪门,可想我大清文盲多到何等骇人听闻的程度。

    周楠道:“宋时,金人南侵,神州陆沉,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当时的江南可不同于我大明朝,天下财富尽出东南,穷得紧。当年,天下财富都出自淮右,但那地方已然沦陷多年。”

    “至于江南,先后有钟相、杨幺等一众摩尼妖人作乱,已然一片糜烂,不休养个二十年恢复不了元气。可是,战机稍纵即流,若不北伐,恢复中原将遥遥无期。”

    “打仗需要钱,可这钱从何而来?”

    “所以说,当年宋朝和岳飞面临的情况和如今极为相似,甚至更加恶劣。”

    听到周楠这么说,嘉善呼吸急促了。她自然知道后来宋朝还是顺利北伐,岳飞也在朱仙镇获取了一场空前大捷。

    那么,赵构和岳飞是从什么地方凑到的军饷?

    “子木先生,你就别卖关子了。”

    周楠:“岳飞北伐的时候问皇帝要军饷,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你皇帝不能差饿兵,帮我解决二十万两银子,臣就敢打包票收复中原。皇帝一听,哟,要钱啊,朕现在一个月才吃一回肉,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样,朕给你两百个和尚抵数好了。”

    他说的这句话字正腔圆,一口麻溜的天津话,跟说相声一样。

    嘉善:“不对啊,宋时可没有银子一说,用的是铜钱,怎么钻出来二十万两银子。宋朝也没有内阁,打什么包票?和尚,叫和尚去军中效力有用吗?”

    话刚说出口,她才发觉周楠这是在学说书先生,想笑,却自重身份,憋得辛苦。

    周楠一清嗓子,道:“也不对,我刚才说错了,宋高宗是赏赐给了岳飞岳爷爷两百道度牒。这不禁就叫人疑惑了,难道岳家军里有那么多人看破红尘要出家为僧?或者说,打仗的时候,两百个和尚同时开始念经,让女真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化干戈为玉帛?本官觉得,谭纶也可以这么样干,搞不好还真说得倭寇来降。”

    嘉善终于忍不住轻笑起来:“真这样,只怕谭二华也没脸见人了。”

    周楠面色一整:“你也别笑,这两百道度牒就是钱,价值白银二十万两。岳飞自然可以拿去卖钱,至于卖的钱军饷和北伐的开支。”

    嘉善好象意识到什么,不笑了:“子木先生你继续说。”

    周楠:“度牒是国家发给和尚的剃度文书,是可以免除一切赋税徭役的,那可是真金白银。”

    正因为有此特权,宋朝市面上炒卖度牒成风,于是朝廷就干脆自己做这笔生意,作为国家朝政的新来源。

    宋朝元丰七年,一张度牒的法定价格是钱百三十千,就是一万三千文。

    元佑年涨到三百千,翻了一倍。

    到南宋绍熙年的时候,更是暴涨到八百千,就是八万文。

    从元丰到绍熙,价格涨了六倍。

    另外再补充一句,宋朝的铜钱购买力很强。

    换算成后世的人民币,你想要当和尚,得掏十万块。不然,你就算有心皈依,也是有理无钱莫进来。

    所以,宋朝的度牒是直接可以当钱使的。

    你若有一张度牒在手,换成钱,立即就能买房买车,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颠峰。

    说完这番话,周楠继续道:“正因为度牒如此值钱,寻常人要想做和尚何其之难。没办法,只能做野和尚骗点村夫愚妇的香油钱,免除一切赋税徭役那是不可能的。水浒传这书你读过吧?”

    堂堂天家人,如何能够读这种闲书,嘉善只微微点头,却不说话。

    周楠:“那书中,花和尚之所以能够顺利在五台山出家,那是因为那个什么员外帮他出了银子。行者武松为什么只是个头陀而不是和尚,还不是因为没钱。后来受了招安,做了官儿,武松有钱了,这才和花和尚一起出了家,估计鲁智深也帮他出了些。”

    说完,他用手在自己大腿上轻轻一拍,当做惊堂木使。唱道:“行走江湖什么最重要?行走江湖,关键是一个钱字。”

    听他又换成说书先生的口吻。

    嘉定再也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

    此刻,清风徐来,吹开天上的云朵。

    月亮出来了,照在她白皙端庄的脸上。

    恰如一朵白色的荷花猛地开放,美得不可方物,耀得人睁不开眼睛。

    看她笑成这样,周楠也觉得很开心。

    等了片刻,他又道:“我朝太祖皇帝于洪武十四年诏告天下,编赋役黄册,规定‘僧尼道士给度牒,有田者编册如民科,无田者亦为畦零。’仍究免除一切赋税徭役。试想,如果王爷每年也卖出去两百张度牒,再从其他地方想些法子,加上兵部拨款,这福建军用不就轻易地凑够了?我大明朝虽然度牒不用花钱,可每年卖上两百张,应该有人肯花这笔钱的。”

    当和尚道士的好处实在太多,尤其是在太平盛世。庙、观里的住持方丈有钱有闲,日常除了念念经做做法事,屁事没有。闲着无聊,包小三,玩相公,生下一群儿女也是常事,世人也不以为意。

    佛道只是一种信仰,又不是法律法规,和尚道士们要破戒,你也管不着人家,最多在舆论上谴责一下。

    道德这种东西,只能用来自律。若是用来干涉别人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啊这个法子好呀!”嘉善猛地站起身来。

第350章 不羁如风的背影(加更)() 
是的,这法子确实是好。最妙的是竟如此别出心裁,真不知道这个周子木脑子里装的究竟是什么。

    虽说身在天潢贵胄之家,金银珠宝看得都审美疲劳了。

    但福建那边每年几十万两军费的空缺还是让王爷心忧如焚,为了战争,为了边功,为了王府的脸面,只要有钱什么都好说。

    为此,王爷甚至不惜接收往日恨得牙关痒痒的陈洪的输城,收他入门。可即便如此,也就从陛下的内帑挪借了几万两银子,这点钱对谭纶来说只不过是毛毛雨,杯水不能救车薪。

    为这事,高祭酒、张太岳抓破头皮,却也没有拿出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想不到如此复杂的事情,靠周楠这一句话就解决了。

    周楠见嘉善神色大动,心中得意。

    也站起来,二人肩并肩沿着什刹海朝前走去。

    周楠如此无礼嘉善公主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往日出行的时候,什么人敢和她站在一起,谁不都是必恭必敬跟在身后。

    可是,又不好明言,只得低下头跟着。

    周楠唰一声打开折扇,扇了扇,笑道:“自然是高明的,这次咱们也效法宋高宗,卖他三五百份度牒。也不多要,每张折合现银五百两,轻易就把福建那边所需的军资给解决了。”

    嘉善公主迟疑了片刻:“一下子卖三五百份度牒,声势是不是太大了,须防备言官谏言,又是许多麻烦。”

    “不然。”周楠说:“我不是道录司的右正吗,这几日我看了看手头的文挡。如今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共有道士四万有奇,僧录司那边本官不是太清楚,估计还要多些,至少有十万之众。”

    佛家走的是民间路线,传播的力度比道教大得多,就拿周楠当初所在的安东县来说,就有寺院三座,僧人上百。至于道观,却只有可怜巴巴的一间,可见道爷们对传播教义兴趣不大,以免得耽误了自己修行。

    安东县尚且如此,别的地方估计也是一样。

    嘉善闻言吃了一惊:“僧道竟然有这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