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过。”六根道:“一个宗门是好是坏可不是一个人一本书就说了算的,我道家也不在乎别人说。爱信信,不信滚。”

    王锡爵抚掌哈哈大笑:“道长倒是豁达,佩服,佩服!”

    他潇洒地坐下,端起六根递过来的酒,一饮而尽,面色缓和下来。

    他借着这个话头和六根说起道家的戒律同佛家戒律的分别,探讨起戒律对于修行人的意义。从头到尾连看得不看周楠一眼,神色带着不屑,权当周大人是隐形。

    周楠是何等哗众取宠特立独行之人,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冷落。再加上心中还愤恨王锡爵对自己的责骂,就道:“王朋友乃是苏州一等一的名士,说起来,在下也是系出苏州王氏一门,有个学问上的事想要请教王朋友。”

    王锡爵:“王世贞没有教过你吗?”

    当着一个学生的面直呼其老师的名讳,不但周楠面色大变,就连六根也担忧地看了周大人一眼。

    周楠淡淡道:“周某乃是杂流出身,立科举,欲要参加今年顺天府秋闱。前番恩师他老人家出了个题目‘生财有大道’,不知道这题该如何解,还请教王朋友。”

    这已经大路得不再大路的句子,这天底下任何一个读书人都背得滚瓜乱熟。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是则平”的意思是:生财有方法、规律可循。这就是干活的要多,吃饭的要少,生产效率要高点,消费速度要慢点,那么财富就永远充裕了。

    王锡爵这样的大才子自然不屑回答,只讥讽地看着周楠,想看他嘴巴里能吐出什么象牙来。

    周楠:“这句圣人之言告诉我们的是,富贵是人人都喜欢的东西,获取富贵当符合道义。大成至圣先师就曾经说过:富贵而可求也,虽然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他接着道:“听人说,王朋友家乃是苏州大盐商,这次来京赴考为博进士功名。好好的大道不走,怎么想着到道录司走捷径?对了,想必是为了两淮盐司的盐引,自甘堕落吧?”

    周楠说到激奋处,拍案而起:“王朋友为了一己之私,曲意讨好朝中权贵,由杂流入仕,刚才还有什么脸训斥周某面带酒色财气四蠹,乃是浊物一个?”

    “大成至先师有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你看看你,身为苏州名士,不安贫乐道,却婉言取富,还有什么脸骂我?”

    “奉劝你一句,以你之才,别说进士,即便翰林院庶吉士也是可以争取一下的。休要因为芥子般的蝇头小利,为了别有用心之人坏了自己前程。”

    看着正义凛然的周楠,王锡爵感觉自己面对的是一位严厉的师长。

    是的,对于家族安排自己讨好王府,进道录司获取皇帝恩宠,进而替高拱进位首辅一职,他心中还是非常不满的。

    就他的个人履历来说,四岁发蒙,一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现在已经走到了会试这一步,中进士当不在话下。然后点翰林,做六部主事,进而侍郎、部堂。简直就是一个标准的君子入仕的模版。

    可这个时候若再去道录司做左正,品级是上去了,将来升迁也快得多。可终究是杂流,是他档案上的一大污点。

    将来若有人提起这一点,怎么抬得起头来?

    也因为这样,王锡爵一直不肯去道录司上任,拖延到现在。

    周楠这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顿时,王锡爵气得满面铁青。他猛地站起身来,喝道:“周子木,我知道你今天为何而来,不就是想争进宫面圣这事吗?你如此辱没于我,不就是想使激将法?放心好了,我可不是你这种小人,这个左司正,王某誓死不从,你也不要再使小人手段。告辞,后会无期。”

    待到王锡爵忿忿而出,六根朝周楠竖起了大拇指:“佩服!”

    周楠哈哈笑道:“还是道长使得好计,其实,我这也是在帮王元驭,他若是做了杂流官,将来前程有限,却是可惜了。”

    六根点点头:“确实如此,蓝仙长才京的时候曾经见过王锡爵一面,说‘吾观此子面相贵不可言,将来必为极人臣。’他不做这个官也是好事。今日虽然恼周司正,将来回想起来,必然念你的好。”

第344章 没有钱万万不能() 
闻言,周楠心中骇然。

    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知道王锡爵在真实的历史上将来会做到内阁首辅一职。这个蓝道行仅仅见过王元驭几面,就敢笃定此人将来会位极人臣。难道说,相面这种事是真的?

    周楠本是个绝对的唯物主义者,对于和尚道士这些宗教界人士大多不以为然,对鬼神之说也是嗤之以鼻。可既然连穿越这种事情自己都遇到了,如今信仰却有些不坚定了。

    其实,周大人并不知道,蓝道行身为一个老道士,又一向走上层路线。和他接触的人不是公卿大夫,就是学界名士。这种人本身就贵可不言,在阶级固化严重的明朝,天生就是要做官的。

    逢人就说几句“我看好你哟”对道士们来说也没什么损失,好话谁都爱听。

    感慨了几句,六根又笑道:“王锡爵毕竟年轻气盛,吃你这一通埋汰,只怕也没脸再来道录司,周司正高明。”

    周楠心情大好:“还是道长你这个激将法高明。”

    二人抚掌哈哈大笑,一通酒吃到黄昏,才醉熏熏散了。

    果然,如六根所预料的那样。接下来几日,那道人又过来串门,说他下来之后又去王锡爵那里请过一次。王锡爵情绪很不高,问了半天,才知道王举人向王府那边请辞,说自己意欲在科场上搏杀功名,怎肯自污去做杂流官。

    为此,还和王府的人大吵大闹了一通。

    士林中人听到此事,都赞王锡爵不畏强权,铁骨铮铮,倒搞得王府很是狼狈。

    周楠听到这事心中大喜,既然议论已经起来了,看来朝廷短时间也不可能再安排新人过来做左正,整个道录司自己算是一手遮天。

    毕竟,左正的位置王府有意置喙,吏部若是安排其他人过来,那不是和王爷和李春芳、张居正等君子对着干吗,你还考不考虑政治后果?

    接下来就是享受生活和等待皇帝的封建迷信活动开搞吧!

    在这几日里,周楠除了读书练习八股文章就是个京城各大道观的牛鼻子们搅在一起。

    明朝明太祖整合道教,敕曰:“道凡二等,曰全真,曰正一”,宣告其它小派都需融入这两大宗才可以获得朝廷的合法保护,明代道教出现了北全真南正一的区域特点。神乐观位于江南正一道范围,主事道官大部分来自于龙虎山、茅山、武当山以及江苏、安徽等与正一道关系密切之地。

    当初邵元节邵神仙就出自正一,而蓝道行也是这一派的代表人物。

    有了这层关系,周楠和他们的关系极好,被当成自己人,管理起司正事务也是井井有条。

    这一日,周楠正琢磨着自己和正一关系密切,可自上任以来却没有接触过全真诸子,是不是去白云观走走。两日后皇帝打醮,是不是请全真那边也出几个人。

    全真、正一,大家一起联手把这个斋醮给办妥当了。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书办来报:“司正,外间有个姓史的秀才求见,说是你在安东老家的故人。”

    周楠问:“姓史的老乡,他报上名字没有?”

    书办:“说是姓史名文江。”

    周楠抓了抓脑袋:“还真没听说过,请他进来。”他想了想,自己在安东干过大半年吏员,县里有功名的秀才中好象没有这个人。

    如果没有猜错,此人应该是来打秋风的。

    打秋风,又叫打抽风。

    古代的读书人游学天下的时候,若是手头紧,听说当地的官员是自己的同乡,便会上门拜访,谈诗论道,蹭吃蹭喝。

    天下士子都是一家,又是同乡,作为一个官员,自然有接待的义务。接待完了,还得送上一笔盘缠礼送。

    明朝中后期,不少读书人都以此游历天下,不但不花一文钱,等到回家的时候还能小赚一笔。

    看到其中之利,那些落魄的秀才们便群相效仿,搞得士林风气乌烟瘴气,搞得那些在清水衙门任职的官员很是郁闷。

    既然老家的读书人找上门来,周楠自然要客气接待。这些书生掌握着社会舆论,就算将来帮不你什么忙,给你捣乱,坏你名声却够你喝一壶的。

    史文江没有什么名气,周楠自然没有什么心情和他诗酒唱和。等下准备和他聊上几句老家的天气、庄稼,然后送上几两银子心意了事。

    果然如他预想的那样,史文江身上的衣衫显得破烂,满面尘土,看起来甚是潦倒。

    不过,人却长得儒雅,模样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

    史文江大约二十一二岁模样,显得很是狂傲,见了周楠只微微一拱手:“见过周大人,久仰,久仰了。小生也是访了许久,才访到你。”

    这口音不是淮西方言,周楠心中疑惑,不会是冒充的吧?

    表面上他还是温和地回了一礼,又叫人上了茶。

    问:“不知史朋友今日来寻本官,所为何事?”

    史文江翘着二郎腿,一副吊儿郎当模样。他一边用盖子轻轻刮着茶水汤面上浮沫,一边淡淡道:“小生游学到京城,盘缠用尽”

    果然是将身上的钱花光来寻本大人要民政救济的,一鼓掌。立即就有一个书办将两枚事先准备好的银锭放在史文江身边几上,重量大约四两。

    史文江也不推辞,将银子收到袖中,接着说:“也好,就当预支的一旬的工食钱。周大人,还请叫人将签押房收拾一下,那地方有点乱,我这人爱整洁,见得不脏。”

    周楠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去,等等,你不是来打秋风的,而是想做我的师爷?直娘贼,一旬就要我四两银子的工钱,一个月不是十多两?比本大人的俸禄还高,谁给你的勇气?

    我本是干师爷的出身,现在竟然有人毛遂自荐来为本官效力,还真有点不习惯啊!

    这道录司就是个没什么事的衙门,周楠手下本就是二十多号人马。其中能识别文断字的书办就有四人,他们就能扮演秘书的角色,实在没必要再请师爷。

    而且,请师爷可得本大人自己掏腰包。

    这姓史的要价这么高,简直就是失心疯了。

    “史朋友,我们之间好象有些误会”

    “司正,出事了。”正当周楠要客气地拒绝史文江的时候,六根急冲冲进来:“刚才贫道去神乐观筹办后天打醮一事,官署的人说内帑将这笔款子给扣下来了。没有款子,斋醮还怎么办,天子若是责怪下来,这不要命吗?”

    大热天的,六根还穿着明黄色的八卦衣,头带金冠,整齐得像一只火鸡。估计是因为心中着急,满头是都是汗水,掖下两陀水迹。

    这个时候,旁边的史文江放下二郎腿,将一杯茶递过去:“这位道长如何称呼,你先喝口水慢慢说,天塌不下来的。”

    看史文江和周楠有说有笑,六根以为他是周楠的贴身随从,接过杯子一口喝干,道;“贫道六根,在神乐观当职,事情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