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物交税有个问题,那就是运费太贵,损耗太多,不如折色来得简单方便。

    官府收了折色,国家有了钱,需要什么物资,再向民间购买就是了。

    这事实际上最近几十年各地政府都在小规模实施,到万历年张居正主政的时候,索性废除本色,直接收钱。

    如此,实行了几千年的粮食本位货币制度才被铜、银贱金属本位所代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条鞭法。

    如今,国家看到折色税制的好处,已经有意实施。

    江淮商人脑子灵活,立即觉察到了政治风向的变化。琢磨了半天,竟让他们琢磨出一条生财的路子来。

    那就是,收购铜钱带回家去,融化提炼,做成铜器谋利。

    事情是这样,中国古代的铜钱里面除了黄铜之外,还含有铅,铜铅比例一般都是六比四,铜含量比较高。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一文钱里的铜若是提炼出来做成器具,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却要价值好几文,甚至十多文。

    这一转手,就是暴利。

    商人们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手头的白银大量兑换铜钱,然后做成铜器。

    这种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上出现在清朝前中期,也因为商人们大量兑换小钱,以至钱价飞涨,甚至闹起了钱荒。国家发现问题不对,这才逐步降低铜钱中的铜含量,最低的时候,铜铅比例达到惊人的三比七,用手一掰就断成两截。商人在无利可图,如此,这事才得已制止。

    想不到如今却出现在明朝中期,江淮的商贾们真是聪明啊!周行人心中感叹:一笔不错的买卖,倒是可以做。

第309章 堪合() 
不过,问题来了,这么多钱如何远回淮安老家去?如果被官府查到,麻烦事不小。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我自己的钱,我愿意带多少出门是我的事,别人也管不着。劳资就算用钱做一件衣服,穿得像个机器人,你也没资格管啊!

    还真管得着。

    古代实行的是盐铁专卖制度,盐和金属都是专管专营物,一但达到额定数量,必然会受到监控。

    那可是十几大船痛钱,怎么也得几百吨重量吧?

    你运这么多铜想干什么,打造兵器铠甲,图谋不轨吗?对了,红夷大炮就是真铜制。

    因此,商贾们出门,大多带白银,甚至兑换成黄金,图的就是轻省方便。

    谁没事带几船铜钱,失心疯还是炫富?

    再说了,从京城到淮安,大远河上的衙门多了。又是漕运,又是河道,各地还有水关,看到这么多钱,水上的那些官儿们眼睛都是绿的,不扣下来才怪。

    武新化被周楠释放之后,知道拿盐引的事情弄不成,又畏惧周大人的报复,就打算先回淮安再说。

    就在这个时候,有三个同乡正好在淮安会馆和他碰到,说起这笔生意,邀他合股。

    武新化一算帐,这次来京虽然没办成事,可顺路赚上一笔,不无小补。

    于是,四人收了十几船铜钱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把这些东西运回去,如何拿到水路通关的关防。却不想,忙了半天却没有弄成。

    武新化就厚着脸皮求到周楠的门下来。

    没错,我周大人的是闹得不快,可赚钱的事情不能代入个人情绪。

    没有永远的仇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武员外是这一理论的忠实信徒和践行者。

    周楠听他说完这事,道:“武员外,不好意思,大运河可不是本官开的,我可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行人,又不是内阁阁老,没这么大能量打通河道、漕运和各地水关。”

    “不不不,行人你办得到的。”武新化急道。

    周楠大奇:“还请教。”

    武新化:“子木不是在行人司任职吗?”不觉中,武员外换上了亲热的称呼。

    “只是一个小小的正八品行人,又不是实职派得上什么用场,怎么了?”

    武新化:“子木休要谦虚,行人虽然只是个闲职,却前程远大,甚是清贵,你是不知道这其中的好处啊!”

    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双下巴,继续说道:“行人司不是经常被派差到地方上去吧,这一路自然走得畅通。”

    “原来员外打的是这个主意啊,可你们没有官职,若是冒充官身,真被人查到了罪名不小啊!”周楠略微心动,也明白武新化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行人司中的行人主要工作是给中央各衙门跑腿和到地方出差,就那些同事而言,一年到头都看不到人,到如今周楠也没将他们认全。

    武新化的意思是让他们四个商贾冒充行人,一路押送大船回淮安。行人司行人的品级是低,可他们是未来的言官御史。明朝言官的厉害大家都是知道的,河上的官吏若敢来叨扰叫行人记恨上了,就算弹劾弹不死你,恶心也恶心死你。

    冒充行人司的人,确实可以在大运河上横着走。

    武新化忙摇头:“不不不,行人你误会了,咱们如何敢冒充官员,那可是要掉脑袋的。行人司中可不只有行人,还有吏员和书办。咱们可以打着子木的旗号,然后拿了堪合南下,想来江防和河道、盐道衙门的人也不会为难。”

    周楠这才点头:“此法甚好,不过,你等拿了堪合切不可生事?”

    武新化说行人你放心,咱们毕竟是读书人,怎么可能在地方上骗吃骗喝,再说了官府驿站又脏又臭,如何住得下人?

    周楠:“那可难说,你等得答应本官日夜赶路,不可下船一步。”

    武新化急忙赌咒发誓半天,周楠这才道:“通关文书我有法子,四张堪合我明日去吏部弄对了,这事的关键是通州到天津三卫这一段路,我找个行人司中有官身的人送船,如此也稳妥些。你下去等消息吧,后天一大早你和他在通州码头汇合。”

    京城别的不多,就是衙门多。中央不少部院的职能重合,有事,谁都能插上一脚。若有人找茬,那四个拿着堪合的西贝货不就露馅了。

    武新化大喜:“如果有官员负责押送,却是多了一分保障。还请教那位大人姓甚名谁?”

    周楠:“他姓郭,以前是行人司书办,后来做过军器局副使,如今在家中待差。郭大人是个秃子,又不喜欢戴帽,很好认的,武员外你下去准备启程吧!”

    “多谢行人,多谢行人,如此在下就告辞了。”武新化可是吃过老郭苦头的,如何不认识。连连拱手,又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写了字画了押的字条递给周楠。

    周楠一看,原来是一张一千两银子的欠条,算是他这次的酬劳。只等装钱的大船回到淮安,就可以兑付,来回也不过是一个月的时间。

    送走武员外之后,周楠将欠条交给荀芳语收好,第二日就径直去见王若虚请他开堪合。

    通政司的衙门设在皇城里,和中央各部院挨在一起,往来倒也方便。

    王若虚听周楠说是给四个同乡开堪合,倒是爽快。

    这种事情他遇得多了。

    原来,所谓堪合就是中国古代朝廷印制的类似于现在的介绍信,供官员、执行公务人员和皇帝恩准的其他人在长途旅行途中使用驿站时出具的凭证。

    于是,就有官员家的亲戚或者游学天下的书生弄来勘合蹭吃吃喝,免费旅游。

    中央有好几个部院都有开堪合的权力,吏部开具的手续最具含金量和说服力。吏部一干低品级官吏每年在堪合上送出去不少人情,算是一桩小小的福利。

    周楠来开堪合显然是为了照顾离京的同乡,这种事对于位高权重的王主事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也不放在心上。

    开完“介绍信”之后,周楠又想起赋闲在家的老郭,就问还有没有缺,帮他补一个。

    王若虚想了想,说苑马寺还缺一个正九品的监正,随时都可以去上任。

    周楠心中腹诽,才正九品,能不能大一点,老王你也太小气了?枉我前阵子帮你修订诗集旧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第310章 你这个朴昌犯() 
明天所有收购的铜钱都要在通州装船启运,周楠也不耽搁,就派了一个手下将堪合送去淮安会馆,告诉武新化可以出发去通州了。

    接着,他就亲自去了老郭家。

    老郭正和两个六七岁女儿在家玩耍,一脸慈祥的笑容,很是享受这天伦之乐,想不到这个色中饿虎也有这样的一面。

    那两个小姑娘倒是非常可爱,看到周楠就“周叔”“周叔”地喊得甜。

    周大人高兴地摸了两颗银豆子发了红包,心中竟然有种淡淡地惆怅,想不到我这个清爽少年也步中油腻中年的行列了。

    “别烦你家周叔,自己去玩吧!”老郭将孩儿交给自己浑家,就问:“大老爷光临寒舍可有吩咐?”

    “老郭,最近过得可好?”

    “勉强吧,在家待差的人多了,又不只是我一人。我家有吃有喝,倒也饿不着。只是没事做,实在烦闷。”

    周楠低笑:“有吃有喝,别忘记了你每月可要给贾大嫂和腹中孩儿伙食费的,将来还得买房买地。”

    老郭大骇,忙低声道:“大老爷你就饶了我吧,小声些。若是叫我家里的黄脸婆听到,下官可就活不成了。”

    “知道怕了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周楠:“放心,你的官职我帮你要到了,过得几日就有任命下来。”

    “任命下来了,可是去景王府?”老郭大喜:“多谢行人。”

    周楠:“不是去景王府,而是苑马寺正九品监正。官职是小些,可好歹每月也有几两银子俸禄,你先对付过这一阵子再说。”

    老郭:“是北京寺的监正吗?”

    周楠:“你一家老小都在京城,如何能够叫你去外地,自然是北京寺。”

    苑马寺负责国家马政,分为北京、甘肃、辽东、平凉四寺。每寺下面领六监二十四袁,机构很庞大。四寺中,北京寺是总部。平日里大家口中的苑马寺就是北京寺。

    老郭更是激动;“行人大恩,小的没齿难忘。”说罢,就一作到地,然后高喊:“娘子,娘子,快上街切肉沽酒,我要留周大老爷吃饭。”

    周楠为他这激烈的反应感到疑惑:“一个小小的九品监正,你至于吗?”

    老郭:“这可是个油水十足的差事啊!”

    原来,马政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各地的马场,打交代的都是马户。这年头的好马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奔驰宝马轿车,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老郭管着他们,以他那精明的性子,发点财当不难。

    听他说明缘由,周楠才恍然大悟,早知道本大人就去兼这个职务了:“老郭,别忙乎了,你马上带着官照和堪合去通州,有事叫你去做。”

    说着就将一份堪合递过去。

    听周楠吩咐完,老郭将胸脯拍得山响:“行人,我办事你放心。这就去通州和武新化会合,一路押船到天津。”

    老郭摩拳擦掌,要在自己这个恩主面前好好表现。

    他得前程全靠周行人了,自然不敢马虎。午饭也不吃了,立即收拾了行装一路朝东行去。

    对于他办事的手段,周楠还是非常放心的。

    武新化这事不大,他也不放在心上。

    第二日一大早,周大人照例去通政司坐班。今日无事,无聊,就琢磨着到那个单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