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臣风流-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举人殉国,荀家新丧,都过来吊唁。

    按照本地风俗,婚丧嫁娶亲友都要随礼,待到人家有事,你要加上一两成还礼。

    丁夫人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外间的事情也不清楚,就一边看名刺,一边问自家兄长对方的姓名来历,这礼当不当收。

    她嗜财如命,别人送钱来,只恨其少,不怨其多,自然是要通通收下的。

    “这人是谁,府衙理刑厅知事周楠,没听说过,和咱们家也没有交道,他来这里做什么?”

    道袍老者接过妹妹递来的帖子,想了想,然后道:“想起来了,此人说起来倒是有点意思,乃是安东县生员。十年前沾上一桩命案被发配辽东。刑满回乡,进县衙做了个吏员。后来洗脱了身上的冤屈,恢复功名。可前程已然尽毁,后来进府衙做了个九品知事。这个周楠虽然官位卑微,可诗词却是了得,如今在士林中也有些名声,城中到处都在传唱他的诗词。这人荒唐胡闹,好酒贪花,世人都知道他自伤身世,故尔放纵。”

    说着,他大概将周楠的事迹说了一遍。

    周楠来府城不过几日,大约是所做的事实在太精彩,场面上走动的人谁不知道他的大名。

    当听到周楠嫖故友寡妻,并纳为小妾,又和许多女子夹缠不清,刚到淮安上任没两天就和一个民女在衙门里行苟且之事,丁夫人母子都抽了一口冷气:这不就是只辣鸡吗,真•禽兽也!

    丁夫人忍不住骂了一声:“真是斯文败类,士林之耻。这位周大人走衙门里公然与妇人苟且,他不要名声了吗,这和畜生又有什么区别?”

    道袍老者:“他一个杂流,这辈子也就这前程,难不成还想升官?男女之事,你情我愿,别人也不好说什么?闹大了,最多年考岁察的时候评他一个品性卑劣,报吏部免职了事。”

    荀秀才:“他算什么士林中人?”

    丁夫人最后鄙夷地哼了一声:“原来是个九品杂流,芥子般的小人物,一个品行不端不知礼数的东西,叫人随意应付两句,打发了事。”

    她的心思道袍老者自然明白,这个周楠今日登门吊唁,名刺上也没有随礼,引得妹子心中不喜,就道:“不然,来者都是客,不可得罪。”

    既然兄长这么说了,丁夫人心中虽然不快,却不好反驳,只呵斥儿子:“你这小畜生不也是同样好酒贪花,整日只知道狂嫖乱酒,真是丢了咱们老荀家的脸。”

    荀大公子荀秀才被丁夫人娇生惯养了一辈子,听到母亲呵斥,心中不满,正要发作,一个婆子走进来,磕了一个头:“见过丁大老爷,见过夫人、大公子,六小姐她”

    荀秀才问:“她怎么了?”

    婆子回答:“今天是老爷出殡的日子,六小姐在院子里哭了一上午,说是要替老爷披麻戴孝,送老爷最后一程。夫人不答应,就要死要活的。”

    六小姐就是荀举人信上所说的妾生女,她上面还有五个哥哥和姐姐。这年头婴儿死亡率高,到现在就只剩下荀秀才和她两个。

    丁夫人大怒,猛一拍桌子:“她还要死要活了,也不看看自己什么身份,一个奴婢子生的野种,还真当自己是主人家了。想干什么,当着所有亲朋故旧的面想要为她六小姐的身份正名吗,想得倒美,咱们荀家可从来没有认过这么个女儿,真是个卑鄙的小贱人!”

    “她要当这个六小姐,是不是还想将来嫁人的时候好敲我们家一大笔嫁妆,做她娘的清秋大梦!你去告诉那个小贱人,就说,叫她老实呆在屋里,等到三年服丧期满,我会给她说一门好亲事的。嘿嘿,对了,马管家不是有个侄子在醉花楼跑堂吗。我看那孩子挺机灵的,乃是良配。”说到这里,她眼睛里闪过一丝寒光。

    道袍老者吃了一惊,醉花楼是什么地方,城中有名的青楼。马管家的侄子在里面估计是当茶壶的,忙摇头:“不妥,毕竟是妹夫的骨血,这么做,岂不是叫别人笑话你们荀家。”

    荀秀才不满:“舅父,我看这么处置不错。那小贱人就是个淫贱柴儿,配给龟公正好。”

    道袍老者,面色一整:“胡闹,荀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如何能够做出这种事来。妹子,我外甥好歹也是个有秀才功名的,将来若是中了举,可是要做官的。就算中不了,也可以给他在府衙里谋个杂流官职。若是坏了名声,还如何做官。听我劝,还是给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为好,大家颜面上也过得去。”

    兄长是家里的主心骨,他既然这么说,丁夫人只得道:“兄长说得是,妹妹明白。”心中却发狠,小贱人想嫁,可以。富贵人家,书香门第就罢了,得配个粗鲁不文的农夫方消我心头之恨。

    不过,把小贱人远嫁赶出家门还需等三年,真叫人气恼。

    她就对那婆子一挥手:“下去吧。”然后又对道袍老者道:“兄长,客人们都到齐了,咱们出去回礼。”

第136章 社会黑() 
不愧是荀子的后人,周楠进得庄里,只见得眼前都是雕梁画栋,大厅堂中到处都挂有牌匾。仔细看牌匾上的文字,不是进士及第就是蟾宫折桂。

    按照这个年代读书人的规矩,只要你得了功名,家里人就会刻个匾高挂堂上,以示荣耀。

    数了数,近百年以来,荀家出了三个进士。

    不过,荀家到荀举人曾祖父那一辈,运势就转了,连续两代人都是白丁。到荀举人才勉强过了乡试一关。他儿子荀大公子虽然是个秀才,估计前程也止于此。

    周楠又看了看大厅堂里的宾客,却见都是有功名的乡绅名士,还有五六个穿着官袍的官员,都是六七品命官。

    他回想起先前前来吊唁的浩荡车马,心中奇怪,荀家家境豪富,可没有人才,估计未来几十年也出不了什么人物。荀举人这一死,家中能够支撑门户的人都没有。这些官绅还如此热情过来哀悼,却是奇怪。

    人走茶凉乃是人心常态,大明朝官场可没有照顾烈士家属的传统。

    大厅堂里摆放着一口漆黑的棺材,前面摆了香案。

    想起荀举人以前在唐顺之幕中和自己是老乡,也说得上话,周楠心中有些难过。

    就在这个时候,就看到主人家走了进来。

    一个五十出头保养得还算不错的老妇披一身重孝,出来对众人微微一福,道:“恕报不周,荀府新丧。先夫为国捐躯,劳烦各位大人和亲朋前来吊唁,未亡人荀丁氏感激不尽,携子给大家施礼了。”

    众人纷纷向前给荀举人的亡灵拱拱手,又上了三柱香,然后被荀家下人引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看茶。

    上香吊唁也要论资排位,过得很长一阵才轮到周楠。

    他便上前给荀举人的灵位鞠了三记躬,旁边,丁夫人和荀秀才还了一礼。

    上完香,周楠才自我介绍:“夫人,大公子节哀顺便,在下府衙理刑厅知事周楠,和荀举人有过多面之缘。故友罹世,不胜哀痛。”

    听说是周楠,厅堂里有知道他名字的人都好奇地看过来,欲要将这个传说中的诗词圣手色中饿虎端详清楚。

    丁夫人恼周楠不随礼,冷淡地说:“多谢周大人过来祭奠先夫,且在一边吃茶。”就要把他给打发到一边。

    这话却引得周楠心中一阵不快。

    原来,在古代“大人”这个称谓可不是乱喊的,那是上级对下级的称。若是弄反了,却是大大地不敬。比如熊推官可以喊周楠“周大人。”而周楠在喊他的时候,则要冠上官衔叫“熊理刑”或者直接“大老爷。”

    如果喊“熊大人”相当于后世喊“小熊同志”你就等着被顶头上司穿小鞋吧!

    丁夫人不过是一个举人的妻子,普通民妇,又不是朝廷敕封的诰命,今天直呼周楠为周大人,简直就是一种羞辱。

    周楠是一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又眼睛里不揉沙子。先前进庄园的时候受了两个家丁的气,直接记恨上了这家的主人丁夫人和荀秀才,如果能够让那什么六小姐从丁夫人母子这里分去一大笔家产,念头自然通达。

    进庄子半天,他心中的气恼平服了些,就开始琢磨,这种大笔财产分割牵扯甚大。当事双方自己一个也不认识,也不抱任何立场,何不借此机会弄点好处?等下看找个机会和丁夫人好好谈谈,敲她一笔。

    至于那什么六小姐,和我非亲非故,谁在乎。

    而且,和这种缙绅望第搞好关系,对于自己做官也大有好处。

    此刻看到荀举人老婆对自己的态度,周楠也知道这妇人怕不是一个好相以的,估计根本就谈不拢。

    也罢,今天就替荀六小姐主持公道。嘿嘿,你丁夫人让我周楠一时不痛快,我就叫你一辈子不痛快。

    周楠却不走,依旧站在灵堂正中,淡淡道:“好叫嫂夫人知道,当初荀举人身负重伤在扬州养病时,本官恰好也在那里。大家乃是同乡,又是士林一脉,彼此以兄弟相称。荀举人去世时,本官恰好在他身边。故友罹世,心中自是悲痛。今日来贵府,乃是有一大事要告诉府上小姐,还请嫂夫人将荀六小姐请来。”

    丁夫人心中突然感觉到一丝不安,这姓周的芝麻官说丈夫去世的时候他就在身边,这次来又说要见荀六姐,必然不是什么好事。就喝道:“我是她母亲,我女儿尚未出阁,不方便抛头露面,有话但同我讲。”

    反正她铁了心就是不让周楠见到荀六姐。

    这话也对,荀家毕竟是大户人家书香门第,家中的小姐如何能够轻易让人看到,那不是笑话吗?

    周楠也觉得自己这话有点唐突,就冷冷笑道:“当初荀举人临去世之前留了一份遗书,交代身后事。”

    “什么,先夫还留有遗书,快给我!”丁夫人大惊,也顾不得体面,叫了一声,就朝周楠伸出手去。

    周楠摇头:“嫂夫人,抱歉,荀兄去世的时候叮嘱下官一定要亲手交给荀六姐。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既然六小姐不方便出来和大家面前,那就请几位大人代为开启,做个见证。”

    说着,就将目光落到左手几个身着红色官袍的的官员身上。

    分割荀家家产一事直接关系到丁夫人的切身利益,若是将信交给她,怕就怕这个妇人一拿到信之后就翻脸不认,自己还真拿她没个奈何。

    如何将信交给来吊唁的官员,那就是直接走法律程序。

    周楠问:“敢问各位大人中谁负责淮安民政,与我理刑厅一道观看荀举人的遗书?”

    大家已经隐约感觉到荀举人这封信必然涉及到了家业,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无论怎么做都是吃力不讨好。都不着声。

    一时间,灵堂中寂静无声。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五十来岁的道袍老者走了上来,温和地对周楠道:“老夫山阳知县丁启光,周大人,请开启信件,与本官共览。”

    周楠一楞:“你是山阳知县?”

    老者微微一笑:“难道还有冒充的?”

    其他几个官员一脸的精彩,互相递了一个眼色,同时点头:“周知事,正是山阳的亲民官。”

    周楠之前也听说过丁启光的名字,山阳因为是附郭县,也没有什么存在感。在淮安府官场上,这个知县就好象是隐形一样。

    就将信从怀里掏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