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小龙套-第6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擂台坍塌,已经接近灯尽油枯的冯难敌和吴六奇恰好被塌陷的两半台面木板带离两旁,这也是他们在异变陡升时共同回收掌力的结果。

    他们自己也知道,若是此时不回收内力,就会被坍塌的木板和柱子砸埋在下面,虽然不至殒命,但是被人从废墟里挖出来总是没脸见人。

    龙象般若功和混元功都不是那种讲究绵密悠长的功法,都讲究一个瞬间爆发,一浪高过一浪的冲击对方,因此这两种功法都是快速消耗内力的特点,这一阵比拼并不长久,两人却都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若说就此受了什么内伤也还不至于,只不过若想恢复内力,没有几个月的工夫也办不到。

    于是清廷的人手将吴六奇抬了回去,天地会的人手将冯难敌抬了回去,这一场比拼算得上是打了个平手,却未出人命。

    这一刻,反清阵营再次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人们喊着叫着,为方怡的神奇而喝彩,他们想的和洪安通、索额图等人是一样的——既然方怡如此功力通神,那么接下来的几个擂台让她来打不就行了?

    更有沐王府的一众高手浮想联翩,他们回忆起那次紫禁城突围时的情景,貌似小郡主沐剑屏也是跟方怡一样的勇不可挡,若是让她们两个一起去攻擂,这锦绣江山岂不是唾手可得了?

    持有这个想法的不仅仅是反清阵营里的普通英豪,就连柳大洪、陈近南也都在这么想,虽然他们也想澄观一样看不懂方怡的武功究竟是怎么个来头,但是他们都能够推断出来,方怡的武功远在这在场的所有高手之上。

    方怡怀揣着一颗砰砰乱跳的心走回了凉棚,在接受众人的追捧时,也迎来了令人尴尬的期待,郑克塽第一个上前慰问:“方姑娘,小王对你的武功佩服之至,不知你能否代表我反清志士再下一城,直至夺取鞑子霸占的河山?若是可以,我愿意委任姑娘为我郑家军的最高统帅!将来你就是我大明朝的开国元勋!”

    这厮打得算盘也还紧凑,已经在幻想一举数得的美事了,封了方怡的官,同时就剥夺了陈近南的内陆兵权;同时方怡在感恩之下,定会嫁给他这个未来的位极人臣,江山美人一并收入囊中,同时还给自己找了一个贴身女保镖,这想法不要太完美。

    这边陈近南,柳大洪和梅念笙等人尽皆对方怡刮目相看,就是冯锡范这种皮里阳秋的人物都不敢再轻视方怡半分,不仅不敢轻视,反而憫然生出诸多畏惧。

    这些人物对郑克塽的提议固然各有理解,各有赞成和不满,但是他们对其中的一件事是持有相同看法的,那就是希望方怡能够将擂台继续打下去。

    贾金刀已经暂时废了,幸好又出来一个方怡,真是天助大明!

    只不过方怡却对郑克塽抛出的“诱人”条件不屑一顾,说道:“不好意思,你给出的条件我无法接受。”

    郑克塽顿时愣了,你还想要啥啊?莫非你想当女皇不成?场面上顿时尴尬起来,原本满面堆欢的几名高手也都将各自准备的鼓励话语吞了回去。

    柳大洪看见有些尴尬,别人都已经不便多说,便以师父的身份询问道:“怡儿,你是从何处学来的这般神功?”

    方怡恭敬道;“师父恕罪,教我这功法的人不让我透露有关他的事情。”她从刚才练拳之处走回来的过程里,她相公已经告诉了她如何解释。

    “哦……”柳大洪点头,知道那等高人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太过打听,便征询道:“好吧,这件事为师不问了,怡儿,为师只问你还能不能再打一场擂台?”

    方怡面露苦笑,摇了摇头道:“实非徒儿贪生怕死,师父你有所不知,我这种武功每三个月才能蓄积足够的内力,然后只能支持我使出一招,使过之后就需要再次积蓄三个月的时间,积蓄不满则无法释放出来。”

    这番话说了出来,柳大洪等人顿时愕然,相顾之间,纷纷点头,都觉得方怡说得大有道理,这种惊天骇地的武功,若是时刻都能使出来,那么这世上所有的练武之人都可以去死了。

    跟方怡刚刚使过的这种功法相比,还有什么武功可以称作武功?

    陈近南一脸的敬佩问道;“方姑娘,你可否告知在下,你修炼的这种功夫叫什么名字?”

    方怡登时结舌,关于这个她相公可没告诉过她,正窘迫时,忽听耳边相公说了一个名字,不甚理解,便学舌出来:“一次性神功。”

    “一次性神功?”

    陈近南等高手纷纷复述,各个脸现迷茫,一次性神功是什么功夫?没听说过啊!

    过不多时,北侧看台上的索额图和洪安通等人已经得到了无间道传回来的消息,才知道对方阵营中那盖世女子名叫方怡,而且已经无法继续攻擂,不由得皆大欢喜。

    一招即须积攒内力三个月,这种武功说它鸡肋也差不多,因为不论是谁掌握了这种武功,也不论他一招能够打死多少人,只需一招过后,他的敌人再添生力军,他就必死无疑。

    只有少林澄观愁眉苦脸地苦思:一次性神功?少林寺里也没有过记载啊。

第一〇二三章 梅念笙出场() 
方怡的一番陈词令反清阵营大失所望,令郑克塽尴尬万分,却令清廷阵营大受鼓舞,直若最终胜利已经到手一般。

    四座小擂台毁了一座也来不及修筑,于是四擂变成三擂,倒省了清廷一方加派人手来守擂。

    反清阵营这边就很尴尬了,陈近南和梅念笙面面相觑,不知如何继续攻擂。若是陈近南出马,那么反清阵营打不到最后一关是可以想见的,梅念笙却又不想出战,总是面露难色。

    总不能反清阵营就此认输不是?两人再往中立阵营看去,却见之前秀了两场武功的胡逸之和李西华都没有出战的意思。

    柳大洪见机不对,忽然想起一事,询问沐剑屏道:“这种一次性神功你会不会?”

    沐剑屏摇头道:“这个我真不会。”

    柳大洪更加失望,边说边脱去了身外长袍,露出里面的一身短打裤褂,道;“陈总舵主,还是我上阵吧。”

    话说到了这份上,梅念笙自知再不上去拼一场不行了,毕竟他是万云龙的徒弟,这并不是非常隐秘的事情,至少陈近南是知道的。万云龙的徒弟怎能不为天地会帮忙?对得起师恩么?

    “还是我去吧。”梅念笙阻止了古稀之年的柳大洪,等于给了陈近南最后一粒宽心丸。

    俗话说老太太吃柿子——专拣软的捏,梅念笙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他选择的是无根道人。

    无根道人用的武器是雁翎刀,与血刀门僧人手里拎着的那柄妖异锋利的血刀相比,无根道人给人的感觉是稍弱一些。梅念笙觉得把握较高,只打算赢了这一场就万事大吉,剩下的擂台再也不问。

    上得擂台,双方报了姓名,不说二话,直接开打,似是不约而同,两人都是展开了暴风骤雨般的对攻,一阵密如连珠的金铁交鸣不绝于耳,两人以快打快,一时间擂台上遍布刀光剑影,将两人的身形笼罩其中。

    台下观战的高手自然有识货的,在惊叹这两人的快刀快剑之余,就有人认出了无根道人的刀法来历,“这不是胡逸之的那路刀法么?”

    的确,本书前文也曾提到,无根道人的刀法被有着“天下武功百科全书”之称的少林澄观认出,当时澄观说无根道人这路刀法本为明朝“田氏刀法”。而教给无根道人这路刀法的姓胡的师父也曾告诉过徒弟,说师父的师父原本姓田。

    此时此刻,在校场南面的中立阵营之中,李西华也在向胡逸之询问这件事情,“胡叔叔,这人怎么会用你的胡家刀法?”

    “百胜美刀王”胡逸之凝视着场中刀光,出神似的说道:“除了我和你胡大伯之外,先父曾经收过一个弟子,与我兄弟素未谋面,有可能就是这个无根道人。”

    李西华不解道;“这么说这位无根道人就是胡叔叔你和胡大伯的师兄弟了?他为什么会帮助满清来守擂?”

    胡逸之摇头道:“这个我如何得知?人各有志吧,况且这无根道人显然只是神龙教主座下的教徒,是否前来给朝廷出力,决定权在洪教主那里而不在他。”

    李西华微微愤慨道:“可惜了这路胡家刀法了,竟然被满清鹰犬所利用。”

    胡逸之摇头道:“李贤侄你有所不知,这路刀法是不能叫做胡家刀法的,应该叫做田家刀法才是。”

    李西华诧异道:“田家刀法?是与田见秀叔叔有关么?”

    胡逸之点头道;“没错,是与先父和田见秀的父亲有关……”

    擂台上刀剑激斗,场外胡逸之给李西华讲述了一段往事:

    早在李自成起义之前,胡苗范田四家已经是结义世交之好,除了身在丐帮的范家家主碍于丐帮帮规不能将武功外传,胡苗田三家的武功都是彼此互传的。

    胡家的功法是《无妄神功》以及金乌刀法;苗家是家传剑法,原本较为寻常;田家的武功也是家传,正是传自于明朝中叶的“万里独行”田伯光;而范家则拥有残缺不全的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

    这四家的武功比较起来以胡家为最高,四家家主平时较技,胡家家主总能以一敌三不落下风。

    明朝末年中原政权腐败,四家人一起迁入了辽东定居,田家家主创立了天龙门。

    到了飞天狐狸和田见秀他们这一代,飞天狐狸和胡逸之兄弟已经将田家的刀法完全融入到了胡家的金乌刀法之中,熟悉他们的人将他们这路快刀称作是“胡家快刀”,但他们总是拒绝这个冠名,因为这刀法本是田家的武功。

    所以此刻胡逸之才会告诉李西华这其实是田家快刀。

    这一番话只听得看台上的钱青健茅塞顿开,早在招贤馆里少林澄观叫出无根道人刀法来历的时候,他就已经对这件事情产生了兴趣,毕竟当初田伯光也曾跟随他鞍前马后的办事的,他也想要了解一下田伯光的后代是好是坏,所以他用武魂关注了胡逸之和李西华的对话。

    看来田伯光的确是有后人传世的,不论是另一世还是这一世。就算是另一世里田伯光被不戒和尚给阉了,也不能表明他被阉之前没有子嗣。在那个年代里,又没有什么有效的避孕措施,一个御女无数无数的采花贼怎会没有子女?

    果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么?以田伯光和他的后代田见秀乃至眼下还没有出世的田归农一系田氏子孙来看,这俗话真的是完全没有道理。田家一脉的发展特征是先坏后好然后再坏,循环往复没有定数。

    听了胡逸之的一番话,捋顺了当初闯王四铁卫的来龙去脉。

    一代淫贼有后如此,也该含笑九泉了。

    想明白了这件事,钱青健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擂台之上,因为擂台上有他更感兴趣的内容——梅念笙的剑法。

    梅念笙的剑法是什么剑法?肯定是连城剑法。那么连城剑法是什么来历?是师授还是独创呢?

第一〇二四章 素心剑() 
在钱青健的记忆里,连城剑法是仅次于独孤九剑的神奇剑术,但是原著中除了“孤鸿海上来”,“池横不敢顾”,“耳光式”、“刺肩式”、“去剑式”等剑招的文字描述之外,并没有说明这套剑法的来龙去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