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小龙套-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按照摇头狮子吴立身的意思,立即就聚齐人手到银杏胡同跟天地会拼个你死我活,但是他的师兄铁背苍龙柳大洪却不这么看。

    而今七十高龄的柳大洪成名甚早,甚至早过了金蛇郎君夏雪宜和神拳无敌归辛树,除了铁背苍龙之外,他还有个外号叫做威震天南,足可证明他的武功之高,名声之响。只不过此人向来只在昆明一带活动,名声虽然传遍了江湖,却从未北上游历,因此与华山派弟子或者金蛇郎君未曾有过交集。

    七十岁的人自然老成持重。

    柳大洪认为,若是直接上门问罪,打起来沐王府必输无疑。论单打独斗,没人有把握战胜于万军之中怒斩鳌拜的贾金刀;论群殴群架,人家天地会在北京的人手十倍于沐王府,也是没有半点胜算。

    因此柳大洪决定,这事只能讲道理,若是道理讲不通,至少也要订个文比的擂台,以三局两胜论输赢,这样就可以避开神一样的贾金刀。

    既然作为主事人的柳大洪把调子定了,就只能按照这个思路去走,不过小公爷沐剑声又加了一个提议,他提议写一封书信给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邀请陈近南来北京理论这场纠纷。

    柳大洪认为沐剑声的提议很有道理,当即拍板,派人去福建天地会总舵送信,去银杏胡同理论暂且搁置了下来。

    他之所以这样决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天地会在北京闹得如此热闹,难道清廷就这样听之任之么?他不信康熙会任由天地会如此嚣张下去,近日必然会调集力量对付天地会。

    且不说清廷和天地会掐起来谁胜谁败,只说在他们争斗的同时,紫禁城内的防御必然会松懈一些,柳大洪打算趁此机会强行夜袭皇宫,直接刺杀康熙。

    刺杀康熙,才是沐王府高手倾巢而出来到北京的唯一目的!

    只要杀了康熙,就不怕天地会不俯首称臣!

    柳大洪的预料是准确的,一个月之后的某夜,前往福建送信的人尚未返回,他就等到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

    确切地说,应该是数声爆炸连绵在一起,久久不歇。

    爆炸声响彻全城,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房屋都在摇晃,某些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墙倒屋塌,入睡的人们都被惊醒。

    二十年前经历过清兵两次攻城的老北京们都能听得出来,这是大炮的轰鸣。

    与曾经的攻城不同,大炮的轰鸣来自城内,准确地说,是来自城西,银杏胡同的附近。

    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过,城西燃起了熊熊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幕。

    沐王府众人纵身飞上屋顶,看着西方的火光,柳大洪心有余悸道:“没想到,鞑子竟然用了这样一种灭绝的手段!好狠!”

    同样在清兵攻占云南时见识过炮战的吴立身喃喃道:“听声音,足有上百门大炮。”

    柳大洪和吴立身猜得没错,这炮声的确是清廷在动手了。

    这场炮轰银杏胡同的策划者是康熙本人。

    经历了两次士兵哗变,经历了吴六一和多隆两任九门提督,就连康熙也认为事有可疑了。

    驻守北京的是一支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既然是精锐之师,怎么可能军心如此涣散?

    如果说鳌拜擅权时,康熙对吴六一统帅的这支卫戍部队不甚了解,那么在他任命多隆上任以后,这支部队便时刻在他的关注之中。

    多隆的整顿措施都是向他汇报过的,甚至其中的某些举措都是出自他这个皇帝的授意。在这种情况下,在抓捕了北京城西南三十里的诸多叛乱妇女之后,还会出现哗变,这就不好解释了。

    随后他在太后那里得到了一个提示,那天他照例去给太后问安,聊起目前北京城内不安定的现状,太后曾经说过:“或许这哗变不是士兵的本意,应该是受到了某种力量的控制,士兵不得已而为之。”

    假太后毛东珠能够得出如此结论,当然来自于邓炳春的亲身感受。而康熙当然不知道太后是假的,他对于这个教他武当武功的女人深信不疑,顺着这个思路,他找来多隆,让多隆详细调查士兵中那些经历了哗变的但仍未哗变的幸存者,果然发现了其中的种种可疑之处。

    比如说,有很多哗变的士兵在倒戈之时,嘴里说的话却是忠于大清的,这是怎么回事?

    康熙带着这个疑问又去请教太后,太后道:“这世上的确有一种功夫,能够控制别人做出有违本心的事情。”

    假太后毛东珠来自于神龙教,当然知道教主洪安通就曾经传授给手下一种功法,临敌之时,这种功法既能够提高己身的战斗力,又能降敌士气,恐吓敌胆,往往能够收到不战而胜的效果。

    她当然不能将教内秘传详细解释给康熙,只略略这么一提,康熙就信以为真,回去后忧虑起来——按照太后这个说法,派多少兵来清剿银杏胡同也是白搭。

    随后他召集了九门提督多隆和新任侍卫总管索额图商议计策,将敌人这个神异的本领说了,索额图献计说:“前两次士卒哗变,都是堂堂正正行军进剿,敌人有备在先,所以才能控制我们的士卒……”

    索额图的计策是,将京城部队库存的火炮秘密调集出来,于某个夜深人静之时,运至银杏胡同三五里外,只需一轮炮击,便能将天地会驻地化为火海。

    这个时代里人们对于火器已经有了足够深刻的认识,众所周知的是,不论武功有多高,只要被火器命中,就万无生还之理。火器的不足之处只是在于发射的间歇较长,准备的时间较长,但索额图的计划既然是偷袭,那么这些不足之处就都不存在了。

    只需火炮的数量足够多,那么只需经过一轮炮击,京城就可以长治久安了。

第九九七章 以武制武() 
听到炮声震天,坐镇紫禁城的康熙面露笑意,只要炮声一响,就说明一切顺利。现在,就只等着现场指挥的多隆派人回来报喜了。

    根据计划,炮击过后,提前埋伏在银杏胡同十里之外的清兵万人队会一鼓作气、冲入废墟中斩杀漏网之鱼。虽然在百门大炮的轰击下,叛乱分子应该不会有几人侥幸存活,但这次杀灭追求的是斩草除根,务求天地会青木堂无一漏网。

    为了计划不致泄露,就连瑞栋曾经收买培训出来的那些间谍及其家眷也都不曾通知,因为一旦杀尽青木堂的叛乱者,这些间谍也就没了什么用处。

    然而炮声过后,预料中的报喜人迟迟未到,康熙不禁皱起了眉。根据计划,在炮击成功后,清剿废墟之前,是应该有人来皇宫报讯的,这是计划中的约定。

    “多隆为何不执行约定?”康熙忍不住问了出来。

    陪在康熙身边的是索额图,有过征战经验,炮声刚过时本欲发言,却被皇帝的笑意给憋了回去,此时见康熙表示不满,终于鼓足勇气忐忑道;“启禀皇上,微臣听那炮声不对劲啊!”

    康熙疑惑道:“怎么不对?”

    索额图大着胆子说道:“微臣经历过炮战数次,总觉得今夜这炮声不似排炮轰击目标所发。”

    “嗯?”康熙从龙椅中站了起来,盯着索额图问道:“朕明明听得是百炮齐鸣,你怎么却说不是?那你说刚才的巨响是什么?”

    索额图嗫嚅道:“臣觉得那声音更像是大炮炸膛的声响。”

    “啊?”康熙懵逼了,呆立半晌,才问道:“你此话当真?”

    索额图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皇上恕罪,臣亦不敢确定。”

    索额图听得没错,那果真不是百炮齐发、轰击银杏胡同的声音,那的的确确是一百门大炮接连炸膛的声响。

    满城之中,最清楚此事的唯有钱青健一人,他武魂覆盖全城,不说他早已听到了康熙和臣子的密谋,只说清兵调集百门大炮趁黑夜运到银杏胡同五里之外的街头,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如何能够避开他的耳目?

    他不挑破、也不阻止清军的行动,只待那百门大炮相继被点燃引线的同时,用武魂内力堵住了炮口。

    这一世,心脏生在右边的多隆没能发挥他的天赋异禀,活活被炸死在炮列阵前,剧烈的爆炸可不管他的心脏生在左边还是右边,直接把他炸成了飞灰,又如何能够回来像康熙报喜?

    银杏胡同的中心位置,钱青健与双儿、沐方二女一起站在屋顶,欣赏着五里外的熊熊火光。

    沐方二女是在爆炸之后才上到屋顶的,而在爆炸之前,她们听见钱青健喊了双儿,说要带她看一场不一样的焰火。

    天地会的群豪也都纷纷纵上房顶,惊悸地看着大火燃烧地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贾金刀的轻功不太高明,无法在屋脊之间飞跃,看了一会儿急忙下来,跑到钱青健的院外询问:“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钱青健笑道:“有人深夜里放焰火,咱们可以看看热闹。你只需注意防止咱们的房子发生火灾即可。”

    说话间,有外围岗哨发出了警报,随着几支响箭连续冲天而上,有天地会的哨戒跑来禀报:“贾香主,外面发现大批鞑子兵,正扑向咱们这边。”

    贾金刀大惊,正欲吩咐全员迎敌,却听得外面远处杀声震天,惊疑不定之时,又有岗哨来报,说鞑子兵又自己打起来了。

    贾金刀不禁仰望钱青健,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答案,钱青健道:“贾香主何故惊奇?清兵不是一贯如此么?”

    贾金刀一想也是啊,这都第三次了,只要是清兵大举进入城内街道,就免不了会自相残杀,有过前面两次经历,这一次实在是不该大惊小怪了。

    没有例外的,这一夜清兵派出的一个万人队再次崩溃。康熙和满朝文武大员尽皆骇然生畏,均想:这北京城里难道已经变了天不成?更有什么办法能够剿灭盘踞在银杏胡同里的这只叛匪?

    最后还是康熙做出了决策——如此情势之下,百官束手无策,他这个皇帝不能没有主见——他提出的办法是,既然以常规征战的办法无法解决着一股叛匪,那就重金募集天下武功高强的能人异士前来效力。既然天地会致使清兵哗变凭借的是武功,那就广集天下武功高强之士与之对垒。

    康熙相信贾金刀武功很强,却不信贾金刀的武功是天下第一。

    这个时代里的武林与前面历朝历代多有不同,不同点是各大门派尽皆靠近朝廷,与朝廷保持一致。就连一向领袖武林、号称是武林的泰山北斗的少林派,也已经臣服于满清王朝。

    说起武林泰斗,除了少林之外还有武当,武当派虽然不像少林一样跟朝廷走的很近,却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与朝廷作对的行为。

    除了少林武当之外,崆峒,峨嵋等众多门派也都做了顺民,海大富做了顺治的太监,就说明崆峒派的归附宗旨。

    真正积极投入反清复明事业的,反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

    虽然康熙手下没有什么绝顶高手,但是御前侍卫也都是习武之人,习武之人出自武林,对武林中的现状还是有所了解的。

    于是,康熙一道圣旨颁下,派出几路钦差,分赴各地聘请武林高手。

    在武林高手到来之前,康熙是不准备再向银杏胡同动手了,只动员了足够强大的力量来保护宫闱,以防天地会等反清势力得寸进尺,前来刺杀。

    与此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