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小龙套-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场失意的李莫愁讲道理么?显然不讲道理。十年后陆展元夫妇都已经死了,她还想挖坟鞭尸,还要杀掉陆立鼎的一家九口,话说人家程英既不姓何、名字里面更没有沅字,她也要一并杀戮,只因为九岁的程英是在陆立鼎家寄居,就被她计入必杀之列。

    从陆家庄丢了人出来后的李莫愁杀人,从来就没有任何道理好讲。用句中国现代的语言来形容,那就是“莫愁就是任性。”

    钱青健估计此时李莫愁应该已经离开临安城了,记忆中,李莫愁的行踪最是飘忽不定,行动又极迅速,黄蓉那么智慧的人想抓她也抓不到,杨过那么聪明的人想躲她也只能躲得了一时。

    吃了早点,钱青健找伙计要了客房,准备小睡一会儿。

    他选中的客房,就是当初彭长老开的,他和华筝一夜鱼水的那间客房。这客房自从两年前房客离奇失踪,而且不知如何弄得室内床上地下都是血之后,被店家确认为凶宅,所幸事后没有摊上官司,却从此不敢再对客人租赁。

    此际店小二见钱青健面目凶恶,好心劝说了几句未果,也就赌气把房间开给了他,心说“死了活该。”

    钱青健进入房中,打量四处,感慨颇深。虽然两年多没有租赁,这房子也是重新装修过的,而且似乎日常也有人清理打扫。钱青健躺在床上回味了一番和华筝好合的滋味,决定今年抽空去一趟斡难河畔,看看两个儿子和儿子的妈妈,便即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到了天黑才起身,他也不耽搁,从窗口翻至屋顶,一路踩着相邻房屋的屋顶,悄无声息的向皇宫奔行而去。

    正月二十九的夜间天空无月,城中灯火又不会设置在房顶,因此纵然街上还有明火执仗的军士在巡逻搜查,却映衬得屋面上方更加黑暗,没有人能够发现屋顶上疾驰而过的夜行人。

    钱青健认为,先入皇宫是必须的,若是先去宰相府杀史弥远,恐怕就没有时间与冷宫里的太监从容过招了。

    …………

    “昨夜西风凋碧树。”正月里的冷宫格外寒冷,钱青健站在那株曾经挂着一只鸟笼的桂树之下,想到了读过的这首晏殊的《蝶恋花》中的词句,体会到的,却是当年独孤求败的苍凉心境。

    如今他挟三百年内力重返冷宫,意欲一雪前败之时,冷宫太监却已不在了。

    命运总是捉弄着每一个人,当然也会捉弄钱青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规定在他武功傲视天下之时,那位红衣内侍必须在原地等着他?

    那太监虽不是刻舟求剑的典故里掉落水中的那柄剑,可也不是死物。太监虽然没有小弟弟,可是太监是活人。更是武功卓然出群的活人。这样的一个人,若是不想继续幽居于冷宫,谁能限制他/她的行动?

    所以钱青健这一次夜探皇宫,算得上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在发现太监不在之后,他潜在暗中把禁宫逛了一个遍,没有找到那个太监也没能找到皇帝,却在宫中的御膳房找到了他的那把巨斧,如今他的巨斧被御厨们用来劈剁一些大型畜类兽类的骨架,成了特殊的厨房用具。

    钱青健对这柄巨斧还是很有感情的,既然发现了它,当然要把它扛走。

    这一次禁宫的摸查,让钱青健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禁宫之内,对于皇帝的保护还是很严密的。

    在皇帝居住的勤政殿和寝宫附近,明里暗里的护卫人员众多,而且他能够断定,一旦有人企图刺杀皇帝,那么就算刺客能够杀掉外围的护卫,也杀不掉皇帝。因为在刺客冲击寝宫的同时,皇帝必然已经转移得不知所踪了。

    他觉得,这样严密的、合理的保护措施,不只存在于大宋禁宫,就是金国,西夏和蒙古以及未来的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所有皇帝,都处于这种滴水不漏的保护措施之中。否则,为何史上那么多想要杀皇帝的人都无法得逞?

    要杀皇帝,除非灭国才可以。这是钱青健得出的结论。当然,或许使用美人计,让女人在皇帝的床榻上动手,也会有一定的成功可能。

    钱青健只是顺便研究了一下杀皇帝的手段,并非真的想要杀皇帝。此时刚刚登基的宋理宗就是个傀儡,而且与钱青健无怨无仇。钱青健要杀的,是权倾朝野的权相史弥远。

    所以,他扛着巨斧从皇宫出来,又潜入了史弥远的府邸。虽然他以为皇帝的安保措施严密,史弥远的防范等级应该相对来说弱一些,但是他也没有采取杀光史弥远一府满门的手段,他逮住了一名管家模样的人物,逼着这人带着他去找史弥远。

    钱青健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想杀史弥远的人比想杀皇帝的人更多,史弥远的府邸里面的防范措施又怎么可能有所疏漏?

    就在那管家带着他往史弥远书房走去的时候,相府内的暗哨便已经悄无声息地示警了。这示警的方式或者是有什么机关,或者是有什么标识,总之,在钱青健这个扛着巨斧的陌生人暴露在暗哨的视野中的那一刻,这场刺杀已经失败了。

    仅剩的悬念,就是钱青健能否逃出相府,能否逃出临安城。

    在史弥远的书房,钱青健没看见史弥远,却发现他已经被几十名高手默默地包围在书房之中。

    那名管家并没有欺骗钱青健,他也不知道为何刚刚还在书房中批阅一些奏折的史弥远去了哪里。

    武功天下第一,真的是什么事都无往而不利么?钱青健终于明白,武功天下第一,也是有很多事办不到的。

    不过,几十名高手根本挡不住他离开相府。而且他根本没打算就此灰溜溜地逃离相府,他要光明正大的离开。在离开之前,他在越来越多的带刀护卫的包围下,一边杀着敢于冲上来的人,一边把史弥远的相府点起了多处火苗。

    他抡着一柄巨斧纵横裨阖,所过之处立有烈焰窜起,护卫们在死了几十名之后,都已经吓得心胆俱丧,再无一人敢于上前,当然也无人敢于救火。

    钱青健不阻挡那些老弱妇孺出府逃命,只求把这丞相府烧为一片白地。在火势再也无法扑灭之时,围着他的护卫和军士都已经逃到了府外,在府外设置了更大的包围圈,当钱青健确认在大火熊熊之中的丞相府再无一个活人之时,他才在火光中昂然出府。

    然后临安城内的军民们看见了这个天神一样的人物走出火海,听见了这个天神的一句宣言:“如果史弥远今天没有被烧死,那么你们替我转告他,我钱青健早晚要把他的脑袋揪下来当夜壶!”

    “大侠钱青健!”

    无论是军士还是老百姓们,都不敢高声喊出这个名字,但是他们在交头接耳中说的,几乎都是这五个字。

    无论是军士还是老百姓,对钱青健这个大名都是如雷贯耳,但是钱青健究竟长什么样?似乎也无人知道。因为除了贴在城墙上的告示上模糊不清的画像之外,没有人见过钱青健本人。只知道钱青健惯用一柄巨斧,还是从艺人的话本里传出来的。钱青健名扬天下是他擒杀木华黎之后,而在那之后,钱青健几乎没怎么在中原活动。所以大江南北的百姓们也都是只闻其名,不识其人。

    今天他们看见了钱青健,只觉得钱大侠的长相好凶恶。不过钱大侠敢于怒烧相府,也确实给老百姓解恨。这史弥远搜刮百姓是出了名的狠,任何时代的百姓都痛恨赃官。

    钱青健扛着巨斧昂然走向城门,街上人山人海都是前来拘捕他的禁军,不是数以万计,而是不计其数。

    人海战术对钱青健没有丝毫作用,九阴怒潮斧的威力已经远胜两年前的十数倍,那雄浑的气势,那壮阔的斧劲,就是在他面前真的有一片海,怕也会被他的巨斧扫荡到天上化为水云。

    钱青健不是神拳无敌归辛树那样的高手,那样的高手只会在上百名的侍卫攻击下力竭受伤,然后再伤重垂死。钱青健集三百年内力于一身,在不考虑周遭人命的情况下,比萧峰段誉和虚竹加在一起的威力更加宏大。

    三百年功力加上巨斧,再加上九阴怒潮斧的威力,足以扫荡任何靠近他身周两丈的人或物。整条街上都回荡着轰轰隆隆的大海潮声,不论有多少人挤进他周围两丈之内,一律会化为纷飞的碎肉和鲜血。

    禁军们也曾想要用弓箭攒杀钱青健,奈何钱青健始终不肯给这些禁军一个使用弓箭的距离,他的速度比任何人马的速度都要快上数倍,如果禁军退却,他可以轻松地跟进。在前后都有军士包抄的情况下射箭,等于是禁军自己杀自己。

    保持距离,不给敌人以箭袭的余地,这当然也是钱青健刻意为之。若非他想要堂堂正正地打出临安城,他早就可以施展无上轻功上房离去了。千军万马在巷战中威力甚弱,远不如在旷野上可以得以发挥。

    禁军们只好眼睁睁地随着钱青健的前进挪动他们的包围圈,这个包围圈缓缓地向着城门方向移动,没有人再敢靠近钱青健的身周。

    指挥禁军的军官们也都哑了声音,当他们发现呼喝指挥的军官死去了十几个之后,都已经明白了,这个扛着巨斧的钱青健还有远程攻击的能力。几乎是在半里之内的精确打击,谁敢发号施令,谁就得死。

    只是禁军们也不敢逃,他们大多家有老小,在临安城内临阵脱逃,等待他们的将是灭九族的刑罚。他们只有如同夹道欢送一样,将这个凶神送出临安城。

    在钱青健以无与伦比的刚猛霸道的一斧劈开了临安城门的那一瞬间,没有人注意到,在一座临街店铺的屋顶上,站着一名手执拂尘、身穿靛青色道袍的美貌道姑。

    这道姑正是李莫愁,她刚刚从西湖边上葛岭的抱朴道观夺了一名女道长的道袍,打扮成道姑的模样准备混出临安城。

    黑暗的屋顶上,李莫愁看着城门口被千百火把照亮的、扛着巨斧的青袍人,一张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想道:“应该不是他,仅仅两年未见,他哪里有这么高强的武功?而且口音也不对。可若不是他,为何他的背影如此熟悉?而且,这世上还有第二个人使用这样的巨斧么?”

    ………………………………

    PS:加更一个大章,兑现承诺。谢谢各位投票打赏的书友大大们!(未完待续。)

第三三九章 李莫愁的仇() 
直到扛着巨斧的青袍人的身影在城门口消失,李莫愁也没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钱青健。但是不论这个人是谁,她都对这个人痛恨万分。

    这个人虽然在陆家庄对她有所帮助,但是这个人对她的挖苦也是太过歹毒。那句话说的她至今不能闭眼入眠,一闭眼她的眼前就会出现这青袍人的恶毒讥讽。

    纵然这个人捎信给她,说她师父重收她列入门墙,她也不会对这人有所感激。一方面李莫愁不确定这话是不是对她所说,另一方面就算是对她所说她也不会相信,这青袍人对她的挖苦如此恶毒,怎么可以相信?

    另外,李莫愁对她的师父也产生了怨恨和怀疑。她师父施展的金铃索等武功都没有教过她,再有就是在她带回了玉蜂之后,她师父留了小龙女在室内,却赶她去休息,她还知道师父有一部《玉*女心经》从未传授给她,这些,都让她对师父感到不满。

    她并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