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猪刚鬣-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回行李,耽误了取经大计。

    朱刚鬣驾云而起,不过这时他又有些犹豫了,若往东胜神州去,那里是个假猴子,六耳猕猴变化的,恐怕打听不到什么结果。但直接去菩萨那里寻找猴子,一怕观世音菩萨找他麻烦,二怕自己没有理由,难道说俺老朱未卜先知,那花果山有个假冒你的六耳猕猴,快和我去抓他吧。。。。。。不被西天众佛抓去切片研究才怪,要知道除了佛祖外,再没有人能够分出猴子的真假。

    思来想去,朱刚鬣还是先去一趟花果山,驾云飞了一昼夜,才到了东洋大海,再向东方直达花果山地界。乘海风,踏水势,但见那山中无数猴精,滔滔乱嚷,孙猴子高坐石台之上,正在念那通关文牒。

    “泼猴,你可认得我?”朱刚鬣飞了出来,那孙猴子上下瞅了瞅,“你是何人,擅敢进吾仙洞?”

    “我把你个不识人的妖怪!骗得了师父,岂能骗得了俺老朱?我猴哥乃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绝不会打倒师父,抢夺行李,快说,你是哪里的妖怪,变化成我师兄的模样?”朱刚鬣擎出九齿钉耙,大怒不已。

    猴头冷笑:“夯货,若不是念在那日莲花洞你舍命救了俺老孙,俺就要将你一顿好打!唐僧那和尚不懂俺老孙,你竟也不懂?那和尚好逸恶劳,贪女好色,不明是非!俺老孙便要舍了他,自个上西天拜佛求经,传回东土。教那天朝百姓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这家伙是谁,为何感觉与孙猴子一模一样,就连我与猴子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朱刚鬣心中惊疑不定,若不是知道眼前猴头乃是六耳猕猴所化,朱刚鬣恐怕就将其看作是真的猴头了。

    “你想西去取经,也好!我等皆为菩萨点化,不如到菩萨那儿辨明个是非,看菩萨怎说。”朱刚鬣是想试探试探眼前的六耳猕猴,他记得真正的猴子现在就待在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那里,不过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也说不准。

    “菩萨?”孙猴子打量朱刚鬣,“她一路算计你我,前些日子若不是俺老孙提醒,你岂不是上了那蝎子精的当?”

    这话一出,朱刚鬣更是瞪大了眼睛,眼前这猴子除了性格有些偏激以外,可是真正的猴子一般无二,难道是孙猴子的化身?

    仔细回忆一下,前世真假美猴王的情节,那六耳猕猴与孙猴子的本事一般无二,就连诸天众神都辨别不出真假,还是被如来看破,将其化为原形,然后让孙猴子打死。

    这一段很经典,朱刚鬣还记得佛祖那时说过一句话:人不可有二心。。。。。。莫非眼前的六耳猕猴,就是孙猴子自己变化出的二心?

    心中拿捏不定的朱刚鬣,也产生了疑惑,眼前这家伙到底是真的妖怪,还是孙猴子一身所化?朱刚鬣也弄不明白,他干脆就驾云而起,往南海观世音菩萨那边飞了过去!

    不管怎样,找真正的猴子一问,不就真相大白了?

    “呆子,你上哪去?”花果山孙猴子喝道,朱刚鬣瞅了他一眼:“俺老朱去找菩萨评理,让她来要你这行李。”

    “你傻了不成?那菩萨正要抓你,你若前去,岂不是自投罗网!”猴子跳上云头,“不如你我二兄弟齐心协力,共上西天,完成取经大业,如何?”

    这猴子一手叉腰,一手持着金箍棒,狂妄非常。朱刚鬣上下打量那根铁棒,只见花纹质地都与真的一般无二,便登上云头:“少闲扯,俺老朱绝不干这欺师灭祖的勾当,且听那南海菩萨如何吩咐!”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劫源头() 
朱刚鬣离了花果山,又花费半日时间,才飞至落伽山。刚刚到此,山中就现出一大汉,乃是菩萨座下木叉行者,问道:“猪悟能,你不保唐僧取经,却来此何干?”

    上下打量了一下这木叉行者,他乃是李天王的儿子之一,名为木吒,拜在观音菩萨名下唤作木叉行者。“俺老朱有一事来求见菩萨,还请引见引见。”

    此时孙猴子正在与观世音菩萨扯皮,让她非要将头上金箍拿下来,可惜这金箍乃是佛祖赐予观世音大士,用来为唐僧收取徒儿的,观世音菩萨也没有办法取下来,两人便耗在了这里。

    木叉行者前来禀报,孙猴子还有些诧异:“那呆子来这作甚?”却听菩萨传唤朱刚鬣进来,只一眼便看到了猴头,猛地喝了一声:“猴哥,你不是要撇下师父,独上西天,为何又待在菩萨这里?”

    “悟能有话慢说,切勿急躁。”观世音菩萨仿佛与朱刚鬣无甚恩怨一般,大慈大悲,手托净瓶。看着猴子诧异的神色,朱刚鬣如实到来,将孙猴子打倒唐僧,抢走行李,在花果山要独上西天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悟能,莫要赖人。悟空在我这已有两日,我更不曾放他离去,他哪有抢夺行李,另去取经之意?”朱刚鬣瞪大了眼睛,暗道果然与前世电视上看得一模一样,但那花果山的孙猴子,也不像是假的!

    “如今水帘洞正有一个孙行者。怎敢欺瞒菩萨?说不准是这家伙的变化之术,分身之法!”朱刚鬣觉着自己没有看错,却见猴头一下子跳了下来:“你这夯货。莫要冤枉俺老孙,到底是真是假,回花果山一看便知!”

    这猴子钢牙紧咬,金睛火眼圆瞪,觉着有人冒替他的名讳,着实大怒。辞别了菩萨,朱刚鬣与孙猴子驾上云头。不多时便见到那花果山。

    下了云头,二人看向水帘洞中。果然发现了另外一个猴子,高坐石台之上,与群猴饮酒作乐,模样气势。皆与孙猴子一般无二,手中更持了一条金箍棒。

    孙猴子怒发冲冠,撇开朱刚鬣,擎着铁棒便上前开骂:“哪里来的妖怪,竟敢变作俺老孙的模样,骗我儿孙,居吾洞府,擅作威福!”水帘洞中那孙猴子见了,面色大惊。也不争辩,拿着金箍棒便杀了上来。

    两人正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这个一抖。变作个三头六臂;那个一晃,也出个三头六臂的神通,六条金箍棒“砰砰”硬撼,火花四溅,大力奔腾,只将整个水帘洞都杀得摇摇晃晃。直欲崩塌!

    “我勒个擦,这俩猴头都跟真猴子一模一样。直让俺老朱双眼花花。。。。。。”如果不是猴子的表情不对,朱刚鬣还真怀疑眼前这俩都是孙猴子所变,一分为二而已。

    “住手!”朱刚鬣猛地一吼,喝止住俩猴子的厮杀。“猴哥,俺老朱知道你是被冤枉的,不如收了法力,将那金箍棒打在俺老朱身上,让师弟我试试力道,说不定能够分出真假。”

    “这法子好。”一猴子道,另一猴子不甘示弱:“此计甚妙。”

    两位孙大圣收了法力,将那金箍棒举起,狠狠朝着朱刚鬣身上砸了下来!虽说不是一处,但朱刚鬣却感受的清清楚楚,二人力道完全一致,就算一个为灵明石猴,一个为六耳猕猴,也不至于气力都丁点不差吧?

    “算了,俺老朱没这本事分辨,你们还是去找菩萨问问吧。”朱刚鬣看着两个猴子吵吵嚷嚷的离开,不得已驾云向西而去,行了一昼夜,回到村庄,将前后与唐僧说了个明白。

    “唉,当时只说是悟空踢了我一脚,抢去包袱,岂知却是妖精变化的!”唐僧不觉有些悔恨,沙和尚不发一言,只当没有听见。

    没过多久,听得半空之中喧哗。唐僧三人走出门开,却见到两个孙猴子在空中打斗,碰撞出的力道,难以想象!实际上修成仙人后,已经能够完美的将力量发挥到一招一式之上,那些妖族的妖仙,打斗起来余波夸张无比,看似要毁天灭地般,实际上却是浪费了很大一部分法力。

    正所谓大智若愚,大巧不工!真正的仙人修炼的是法则,打斗起来能够将力量完美控制,之前的朱刚鬣还很难做到这一点,自从领悟了混元之体后,才将一身法力内敛,完美融入到一招一式之中。

    空中两只猴子怒骂打斗,直搅得天地反复,风云色变!朱刚鬣连忙喝止了一声:“二位先且住手,请到师父面前辨个真假,只需师父念那紧箍咒,疼的那位便是真的,不疼的便是假的。”

    俩猴子落下云头,朱刚鬣与沙和尚一人观察一个,请唐僧开始念咒。却见两位孙猴子头上金箍都开始勒紧起来,朱刚鬣还专门试了一下力道,最终得出了结论,俩猴子头上的金箍都是真的!

    “几个意思?这特么不科学啊!”朱刚鬣左右打量两个猴子,看不出任何差异,连身上毛发都一模一样,直让朱刚鬣郁闷的想吐血。

    “两位猴哥,俺老朱也分不出真假,便是分出了也不是对手。你等最好去那大雷音寺,释迦摩尼佛祖定有识别之能。”俩猴子争争吵吵,别了朱刚鬣,飞往西方大雷音寺。

    行李包袱已经被朱刚鬣拿了回来,唐僧见俩猴子走后,便道:“切莫理会这些,既然已取了行李,我三人便上路罢,纵使悟空回来,为师也不用他了。”

    朱刚鬣无奈的摇了摇头,只好由沙和尚挑着行李,朱刚鬣在前方引马开路,唐僧上马,继续西进。

    却说俩猴子闹到了大雷音寺,释迦摩尼佛祖有感而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争斗而来也。”

    俩猴子在佛祖面前都言自己是齐天大圣、悟空行者,佛祖问向一旁的菩萨:“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观音菩萨摇头答道:“弟子愚钝,委不能辨。”

    如来笑了笑,头顶金轮绽放亿万光辉,轮中有三千佛国,亿万众生,皆放光明:“汝等法力广大,能知周天之事,却不能识周天之物。”

    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众佛都是第一次听说四大石猴,分别为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以及六耳猕猴。

    佛祖道:“与悟空同相同音者,六耳猕猴也。”此话一出,众佛都是大惊,却见佛祖将那金钵盂一扔,迎空暴涨,直接扣住了其中一个猴子,将其化为了原形。

    却在金钵盂打开的一刹那,孙猴子怒目圆瞪,将那六耳猕猴活活打杀!

    在大雷音寺中杀生,猴子却没有半点愧疚之心,只说唐僧不愿收他,让佛祖将他头顶金箍摘下,他好回那水帘洞,自在为王。

    佛祖笑了笑:“猴儿莫要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这句话让孙猴子一愣,佛门之中,能够坐莲台者唯有诸佛与菩萨,而且须得是菩萨之中排名靠前的几位才可!但这句话中,加了个“亦”字,证明取经四人之中有一人已经注定要坐上莲台,猴子才“亦”坐莲台。

    此人看来必定是唐僧,因为唐僧前世为佛祖弟子金蝉子,被诸佛分食,转世十次,佛祖早已许下他一尊佛陀的位置,注定要坐上莲台!佛祖却对猴子说汝亦坐莲台,只怕地位是与唐僧相当,也要成为一尊佛,地位还在菩萨之上!

    闻此言,大雷音寺中诸多菩萨都是神色一动,一尊佛陀的地位是极高的,在佛门最低的便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这类护法神,除此之外便是八百罗汉。在罗汉之上,才是菩萨,最后便是佛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