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月山河-第2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雾气散去,双方才发现敌人近在眼前,萧纶等人怕被候景偷袭都紧张万分,候景见到突然出现的南军更是惊恐异常,僵持之下,候景下令掠夺来的妇女和珍宝全部运送到石头城,自己更是也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王伟见候景慌张赶紧劝道:“主公莫慌,我看他们并不知道我们的虚实,不然早就开始进攻了,昨夜雾大,我料他们也是意外在此扎营的。”

    候景听完王伟之言才稳定了心神,他下令分兵三路进攻萧纶,准备试探下对手的深浅。

    萧纶虽然为人轻佻,还精神不好,但是他却有一个深明大义勇猛异常的儿子,此子名为萧确,当时南朝宗室大多都是酒囊饭袋,偶尔有几个也是傻书生,唯独萧确文武双全,从小还学习兵法,算是萧家子弟的一个另类。

    萧确建议父亲,不管候景几路大军只要坚守阵地必能退敌,萧确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候景的三路兵马被他一一打败。

    候景初战失利便把军队后撤,萧纶整顿兵马准备追击,双方于是拉开阵势,摆出决战的姿态,当时天色太晚,候景便和萧纶约定明日再战,萧纶答应后,双方便都徐徐退兵。

    萧纶手下萧骏当时并不知道情况,他见候景撤退,还以为候景要逃跑,立即带着本部人马追击。

    候景见了还以为南军出言无信,大怒下令全军回击萧骏,萧骏本来兵马就不多,立即被候景打得溃散而逃。

    后面的萧纶主力正要撤退,士兵见前面萧骏兵败,都以为大军已经战败,本来的撤退立即就变成了逃亡,南军又来了一场仗不明不白的失利,萧纶在萧确的保护之下,好不容易逃了出去,等召集手下发现队伍不过千人而已……

    这场意外的胜利让候景信心大增,他把俘虏带到建康城下。对城里大喊道:“萧纶战死了,你们现在还能指望谁,赶紧投降吧。”

    俘虏中霍俊却大喊反驳道:“邵陵王只是遇到了小小的挫折,他已经率领全部军队返回京口。城中的人一定要坚守城池,援军很快就会到来。”

    候景手下士兵立即责打霍俊,霍俊则毫不示弱的张口痛骂。

    候景觉得霍俊忠义便把他放了,然而大汉奸伪皇帝萧正德却残忍的将霍俊杀害。

    此时南朝各路援军还没聚集,队伍中却又出现了叛徒。北徐州刺史封山侯萧正表也偷偷和候景勾搭上了,梁武帝的处境可以说越来越危险了……

    太子萧纲此时已经无计可施,只能老老实实在城中坚守,等待各路援军的救援,其实此时梁国各地勤王的军队也不是都闲着没事干。

    先前北上的邵陵王萧纶等人在钟离得到侯景渡江的情报后,也是被弄得大惊失色,他们立即改变行军路线,飞马驰援建康;另外几路大军,湘东王萧绎、河东王萧誉、岳阳王萧詧、南平王萧恪、当阳公萧大心等也都从各自驻地积极派兵勤王。

    各路梁军主帅爵位官职都差不太多,并没有从属关系。距离较远他们也无法统一协调,导致各路兵马行进速度差别很大,这也给了侯景逐个击破敌军的机会。萧纶先众人一步赶到,侯景率军迎击。萧纶听从部将赵伯超(当初那个想逃跑却没成功的将军!),避开侯景的主力抢占了蒋山的有利地形,让侯景扑了个空,回身再打蒋山,等进攻不利,就用诈败诱敌的计策,命令部队后撤。

    萧纶的部将萧骏不安分。领兵急追。侯景反身还击,打了萧骏一个措手不及,萧骏大败。侯景乘胜猛攻,梁军诈败一下子变成了全面溃败……。萧纶收拾兵马,只带了**百名残卒,落荒而逃……

    萧纶败走,鄱阳王萧范的世子萧嗣与湘东王萧绎的世子萧方等、衡州刺史韦粲、江州刺史当阳公萧大心、司州刺史柳仲礼、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宣猛将军李孝钦、南陵太守陈文彻等军先后来到建康周围,总兵力约有二十万的正规军,已经比侯景的杂牌军多出了整整一倍有余。

    韦粲是韦叡长子韦放之子。颇有名望,在他的建议下,众人推举他的表弟柳仲礼为大都督,统领各路援军。如果梁军能够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合围建康,二十万打侯景的十万乌合,那么侯景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可是老天爷却又一次帮助了瘸腿狼王侯景,梁军进逼朱雀桁,突然天降大雾,韦粲的队伍在大雾中走迷了路。侯景部队正好发现了对方,于是侯景立即率精锐进攻,韦粲与儿子、兄弟力战不敌,英勇全部战死。

    表哥韦粲出了事,正在吃饭的表弟柳仲礼立即放下碗筷,马上披盔戴甲,领兵前往营救。两军相交,柳仲礼带着梁军主力立即大破侯景军,斩首数百。本来眼看可以将置侯景于死地,侯景手下大将支伯仁却突然杀到,从身后砍中柳仲礼的肩膀,一刀便将柳仲礼扫落马下,众将拼死才救出了柳仲礼。

    此战后,柳仲礼仿佛患上严重的“恐景症”,再也不敢出战侯景了。

    勤王的二十万梁军主帅根本不思进取,转而却内斗起来。萧纶的队伍被打散后,也带着残部跟柳仲礼混。柳仲礼对待众将傲慢无礼,萧纶本来就是个浑人,屈居柳仲礼之下十分不服,有事没事总找柳仲礼的不愉快。同为宗室的临城公萧大连和永安侯萧确也不团结,彼此猜忌,明争暗斗,梁国的局面可想而知。

    当然梁军也有行动“一致”的时候,不过却不是对付侯景,而是对付建康附近的老百姓。侯景抢了百姓的粮食,造成江东******,侥幸活下来的人,听说官兵来了,扶老携幼前去迎候,结果又被梁军抢成了赤贫。

    城外的援军屡屡失利,城里的日子当然更不好过。大将羊侃因积劳成疾竟撒手人寰,当时不过五十四岁而已,此时台城的一根擎天支柱算是就此倒下了。一个月后,梁武帝的“知心人”朱异也跟着驾鹤仙去,整座台城弥漫着一片恐怖的气氛。

    此时梁武帝困在台城之内。真是生不如死……

    侯景这时候却来了一招缓兵之计,派部将任约和于子悦进城上表求和。太子萧纲拿着两个选项摆在梁武帝的面前,梁武帝吼得很牛气:“和不如死!”

    梁武帝这回是真的发狠了,他活够本了。不怕死!可是其他人就不这么想了。萧纲就立即竭力劝道:“侯景围城已久,援军裹足不战,不如先同意和谈,再作打算。”

    梁武帝无力地垂下头,沉吟半晌。便丢给萧纲一句很耐人寻味的话:“你自己看着办吧,莫让后人取笑!”

    萧纲当初那么坚决地拒绝范桃棒的真降,如今却又无比积极地接受侯景的假和,梁国的太子如此,其结果可小而知。

    侯景这一切当然只是缓兵之计而已,他见萧纲这么爽快就答应了议和,感觉应当再多吸几口血,便索性狮子大开口,提出了各种条件,萧纲心里只想把这个丧门神先赶走。此时也不顾上需要,侯景提的什么地盘人质的事情也都一一答应。

    只是把人质萧大器换成了三子石城公萧大款,送往城外。

    于是双方便各派了代表,在台城以西歃血为盟。结盟完了侯景却没有丝毫走的意思,侯景以船只没有准备好为由,继续包围台城,就是耍赖不走。

    南康王萧会理、湘潭侯萧退等人领军三万进驻城北江上的马卬洲,侯景非常担心对方顺江而上,这样自己便又覆灭的危险,于是侯景又涎着脸上疏朝廷。要求把北面的军队聚集到秦淮河的南岸,不能阻断他北渡的退路。

    等过了五天后,他又上疏说道:“陈宇已经取得淮南的寿阳、钟离,封地一时去不了了。请求向朝廷借江北的广陵、谯州两地,暂作歇脚,并且要求从下游的京口渡江。萧纲指望侯景早点撤走,二话没说,批准了所有的条件。“”

    援军听从台城的命令,只能全部集结到了秦淮河南岸。萧纶的儿子永安侯萧确忍不住这口恶气。与赵伯超的儿子赵威方两个跳到营栅前,向侯景喊话:“天子虽然与你约盟了,我们却早晚要把你抓起来!”

    侯景忌惮萧确骁勇善战,又不要脸的向城内要求,把萧确和赵威方召进城去,并声称这是最后的条件。

    萧纲这时候已经是骑虎难下,这么多条件都答应了,这点自然也不在话下,他立即命这两人入城受官。萧确不愿入城,并说:“侯景说要撤走,却不解围,其用意可见。把我召进城去,没看出有什么好处!”

    旁人都劝他这是圣旨,不可违抗,萧确不听。老爹萧纶发火,对赵伯超说:“你给我把他杀了,带着人头进城!”赵伯超拔刀威逼萧确:“赵伯超认得君侯,我的刀可不认得呵。”萧确无奈,才挥泪进城。

    就这样,侯景不停增加条件,台城外的长围又维持了半个多月。半个多月中,叛军将东府城的粮草全数顺利运进了石头城。缓兵之计终于得逞,侯景立即翻脸不认人,侯景向城内上表,宣布梁武帝的十大过失,分百道向台城发动新一轮的猛攻……

    梁武帝又惭又气,大骂侯景背盟,号令全城反击。但如今的台城已经风雨飘摇又如何反击呢,这里供应奇缺,瘟疫流行。连梁武帝本人都被逼破了几十年如一日的荤戒,吃起了萧纶派人献来的鸡蛋。

    此时城中守兵不足四千,只能捕鼠杀马为食而已,患病者越来越多,毫无还手之力,唯一的希望也只是是城外的援军了。

    此时城外是如何呢?城外众人各怀鬼胎,都打定了主意不做出头鸟。萧骏鼓动萧纶分兵三路相救,萧纶精神病犯了根本不加理会。如今王公们如此态度,名义上的大都督柳仲礼当然也更知道该怎么做,他索性招揽小姐,饮酒作乐,来了个一醉方休……

    柳仲礼的父亲柳津在台城里指挥城防,本来还盼着儿子来救。现在一看没动静,柳津发急,登上城楼,大叫:“你的君主和你的父亲遭逢大难,你不竭力来救,还是人么?”

    没想到叫了半天,柳仲礼就是躲在营中不答话。柳津回去哭着跟梁武帝说:“陛下有邵陵王(萧纶),臣有仲礼,两个儿子都是不忠不孝之人,又怎么能对付得了侯景呢?”

    几天后城里又出了内奸,萧纶的世子萧坚镇守台城正南的太阳门,大敌当前,他终日只知饮酒赌博,将官有功他不奖励,士兵生病也不抚恤,手下将士无不愤慨。书佐董勋和熊昙朗乘夜开城门迎侯景军入城,杀了萧坚。

    此时只有萧确在城楼上奋战,却也是独木难支而已,由小门逃入宫内报信。台城在固守了一百三十六天后,终于被攻陷。

    梁武帝刚刚睡下,萧确什么也不顾地往里冲,边跑边喊道:“台城已被攻陷了!”

    梁武帝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问道:“还可以再打么?”

    萧确摇头:“人心涣散,打不了了……”

    梁武帝喟然一叹,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侯景攻下台城后,派萧大款向城外下诏,解散各路援军。已无战心的援军一轰而散,萧纶、萧大连、萧方等、萧嗣、萧退等人的外地军马分别返还本镇,留下柳仲礼、羊鸦仁、王僧辩、赵伯超等将开营投降。

    侯景胁迫了梁武帝和太子萧纲,号令柳仲礼等一班将领,其事业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