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白-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太康帝姬骂项家人毛发浓密,像山间的猴子,把一旁的络腮胡子项岐气的半死。

    项樱骂姜家酒囊饭袋,在凉州割地赔款,也把吕梁等人气的不轻。

    眼见战事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一声尖细的声音打破了奉贤殿的争吵之声。

    “陛下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奉贤殿里一片山呼之声,即便是北齐和西楚的使臣,也纷纷跪在地上,向赵睿行礼。

    赵睿哈哈一笑,快步走到赵显身前,把赵显跟项樱扶了起来,对着项樱打趣道:“朕在殿门外就听到了弟妹在与人争吵,不知道在吵些什么?”

第135章 找了个活(为失落之战歌加更)() 
赵睿声音爽朗,全然听不出病弱之相,项岐和吕梁各自抬头,看了一眼赵睿之后,又迅速低下了头。

    项樱被赵睿说的红了脸,低头细声道:“陛下,项樱无状,还请陛下降罪。”

    赵睿板着脸说道:“不是跟你说过了么?你以后要跟着七郎一起叫朕皇兄。”

    项樱脸色再度红了红,声音已经细如蚊呐:“皇兄”

    两个人正说着话,一旁的太康帝姬嘀咕道:“西楚的公主,居然要请南启的皇帝降罪。”

    赵睿皱了皱眉,看了看太康帝姬,随即对着吕梁开口。

    “贵使,这位是?”

    吕梁苦笑着跪伏在地上,恭声道:“陛下恕罪,此乃我大齐帝姬,生性顽劣,如有冲撞之处,还请陛下见谅”

    “帝姬”

    赵睿呵呵一笑:“原来是姜堰的女儿,怎么来临安城玩也不事先知会一声。”

    太康帝姬虽然有些刁蛮,但是也知晓轻重,闻言对着赵睿福了一福,轻声道:“姜璇拜见陛下。”

    赵睿嗯了一声,笑着问道:“你父可好?”

    “父皇一切安好,多谢陛下挂念。”

    赵睿呵呵一笑:“姜皇兄身子一向硬朗,朕也羡慕的紧,既然来了,就落座吧,这几日朕让人领着你在临安城逛一逛,也算没白来一趟江南。”

    姜璇低着头,突然咬了咬牙,跪在了地上:“陛下,我胞弟至今仍被贵国软禁在临安,如今三国战事已毕,恳请陛下垂怜,放我胞弟回国。”

    一旁的齐国正使吕梁闻言抖了抖眉头,暗自苦笑不已。

    赵睿皱了皱眉,转脸对着黄晋问道:“黄相,此事礼部还不曾跟齐国使团议出章程?”

    黄晋拱手道:“陛下,章程是有了,只是齐国人不愿意。”

    赵睿回头对着太康帝姬姜璇笑道:“侄女儿,你也听见了,既然你们还在与礼部交涉,朕也不好插手,你们先谈着嘛,既然已经放下刀枪坐了下来,事情总会谈出个结果的。”

    说罢他不再理会姜璇,自顾自的走上了奉贤殿的主位,坐在了龙椅之上。

    他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意思还是说让齐人跟礼部去谈。

    事实上,吕梁等人已经跟礼部谈了不知道多少遍,无奈启国的礼部衙门一口咬死了要北齐赔款一百万两白银,用来补偿江宁军军费以及赎回姜无忌等人,还要求北齐在江北一百里之内不得驻军,这就踩到了齐人的红线。

    老实说,如果不是这次两线作战,两边统统战败。以齐人原先中原正统的傲气,说什么也不会咽下这口气,说不定早就点齐兵马,马踏江宁了。

    赵睿刚走,项樱就跟着走到了姜璇面前,得意一笑:“听见了没有?皇兄叫你侄女儿,这么算来,帝姬你还要喊本宫一声婶娘。”

    姜璇在赵睿处碰了个软钉子,心情正郁结的很,闻言冷哼了一声:“看你的长相,本宫是该叫你一声婶娘,老女人!”

    项樱勃然大怒:“你说什么?!”

    “陛下还在莫吵了。”

    赵显额头见汗,连忙把项樱拉开,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他的座位被安排在御座下首,与赵睿一样,面对着文武百官,比起所有人都要高上一大截。

    见众人都已经落座完毕,赵睿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举起了手中的玉杯,笑着说道:“今日得以在奉贤殿宴请各国菁英,是朕之福分,来,朕敬诸位一杯。”

    众人慌忙起身,等赵睿放下酒杯,众人才战战兢兢的一饮而尽。

    一杯酒喝完之后,赵睿又倒满了一杯,走到赵显面前,指着赵显对着下面的人说道:“诸位,这是我赵家的七郎,少年英雄!日前在江宁立下大功,朕心甚慰。”

    说着话的工夫,他端着酒杯走到赵显面前,举杯道:“来,七弟,兄长替我大启臣民,敬你一杯!”

    赵显恭谨起身,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皇兄客气,身负国姓,赵宗显所做的,都是姓赵的该做之事。”

    “好一个姓赵的该做之事!”

    赵睿拍手赞道:“若是江南数万赵家人都有七郎这般豪气,我大启江山就千秋万代了!”

    赵显暗自撇了撇嘴,如果江南数万宗室都跟老子一样是穿越者,只怕你觉都睡不好。

    对赵显敬完酒之后,赵睿又分别对着齐楚两国使团敬酒,随即仪式结束,赵睿再度端起酒杯,轻笑道:“朕身子不大好了,就不陪诸位了,诸位尽兴,朕要早些歇息去了。”

    众人起身道:“恭送陛下。”

    赵睿嗯了一声,慢悠悠的从主位上起身,路过赵显身边的时候,他低声吩咐了一句:“宴会之后,来凌虚阁找朕。”

    赵显心中一凛,小声道:“知道了。”

    赵睿一走,整个奉贤殿的气氛再度欢脱了起来,北齐太康帝姬姜璇喝的面目通红,她拎着两壶酒走到了赵显面前,一壶扔在了项樱面前,一壶自己拎着,大声道:“楚蛮子,敢跟本宫比一比酒量吗?”

    赵显连忙劝道:“饮酒伤身,帝姬喝多了,就莫要喝了吧?”

    “你不要说话!”

    姜璇凶狠的瞪了赵显一眼,怒道:“都是因为你,阿弟才会被困在临安,你那个皇兄还这般小气,本宫跪在地上求他,他还不肯放人!”

    她随即总结道:“你们赵家人,没有一个是好东西!”

    赵显被她三番两次惹到头上,心头也有了些怒火,闻言轻笑道:“帝姬,你在临安城百般寻衅,不怕你弟弟再也回不去了么?”

    姜璇跟姜无忌乃是一母所出,关系也比较好,闻言顿时慌了神,颤声道:“赵七,你要做什么?”

    赵显冷哼一声:“不做什么,只是劝劝帝姬,在别人地盘上,还是要客气一些。”

    说完他拉了拉项樱的手,小声劝道:“别跟晚辈一般见识,咱不跟她喝啊?”

    项樱哪里听得进去,她一把就把姜璇递过来的酒壶端在手里,冷笑道:“论起喝酒,我们楚人还未曾怕过谁!”

    “大齐无所畏惧!”

    两个公主就这样坐在赵显的桌子上,一只手端着酒壶,一只手端着酒杯,开始斗起了酒。

    赵显头痛不已,伸手唤过一旁奉贤殿的内侍官,吩咐道:“劳烦公公帮忙看着内人,如果她喝醉了,还请公公照看一番,本王奉旨要去一趟凌虚阁。”

    那内侍官笑呵呵的说道:“殿下放心,奴婢一定好生照料王妃。”

    赵显看了看两个面目通红的女人,暗自摇了摇头,不动声色走出了奉贤殿。

    赵显虽然走的低调,但是他刚刚一走,原本斗酒斗的厉害的两个公主都没了兴趣,互相冷哼一声,各自饮酒。

    正吃酒吃的开心的项岐,也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赵显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北齐使臣吕梁正跪坐在礼部右侍郎严靖的桌子上,一脸赔笑的跟严靖商量着赎人事宜,倒没有注意到赵显的离去。

    奉贤殿距离凌虚阁并不算太远,赵显一路有小太监领着,不多时就已经到了凌虚阁门口。

    凌虚阁他来过许多次,也算熟门熟路,很是自然的走了进去,他刚刚走进凌虚阁,就发现阁中不止赵睿一人,还有一个一身青衣的中年汉子。

    赵炳,青衣卫大统领。

    赵显先是对这赵睿行了行礼,然后又对着这位大统领拱了拱手:“大统领。”

    赵炳躬身还礼道:“卑职见过王爷。”

    眼见两个人见礼之后,坐在主位上赵睿轻笑了一声:“老七,你从江宁回来,也没有什么活计,一直闲着怪可惜的,朕给你找了个活,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做?”

    赵显指了指自己的左肩,苦笑道:“皇兄,小弟伤势未愈,你不会又要把我派出去公干吧?”

    赵睿摇头道:“这次倒不用你出京。”

    这位成康皇帝将手指指向了青衣卫大统领赵炳,轻笑道:“阿炳年纪大了,也懒得再给朕当耳目了,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接手他的活?”

第136章 青衣卫() 
青衣卫,立国之初正式的名字叫做“宗人府院内带刀亲卫”,这个名字很土,但是因为是开国赵太祖亲自命名,改是不能改的,于是乎后来的人就把它简化了一番,叫成了“宗卫”。

    这个机构是太祖他老人家从刑部之中开辟出来的特殊机构,有独立司法之权,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专属赵家的小刑部。

    这个小刑部的职权在立国之初极大,上到一品二品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青衣卫都可以拿进诏狱,独立审讯,这种情况直到启国第三个皇帝永安皇帝为止才得以改观,变成青衣卫缉拿案犯,凡有功名者,须会同刑部,大理寺等司同审。

    也就是说把读书人从青衣卫的屠刀之下摘了出去。

    即便如此,青衣卫作为天子耳目,还是拥有着极大的权利。大统领赵炳成天对谁都冷着个脸,整整十几年都没有一个人敢动他,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种特殊机构,不仅是启国专有,每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都会或明或暗的组织起来一个这种组织,方便他们巩固皇权。

    齐国的叫做“明镜寺”,楚国的叫做“梁君馆”。

    前者的意思是如同高悬明镜,普照世间一切事。后者是出自某个西楚皇帝的恶趣味,把自己的暗部戏称为“梁上君子”。

    与这两个机构相比,青衣卫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独立于朝堂之外,名义上归属在宗人府名下,但是实际上只对皇帝一个人负责。

    因此,“宗卫”这个群体,从建立之初,就有一个铁律,那就是大统领只能姓赵。

    赵显自穿越以来的一举一动,大多都被赵睿“明察秋毫”,很大原因就是他一直被青衣卫“特殊照看”着。

    而今,自己要做这个特务机构的老大了?

    赵显想到这里,不由打了个激灵,苦笑道:“皇兄,国朝以来岂有亲王执掌宗卫的?”

    青衣卫权力极大,每一任赵皇帝都会把它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这种敏感的位置,一般不大可能落在一个亲王身上。

    赵睿呵呵一笑:“七郎你该多读读书,我大启立国之初,执掌宗卫的,便是太祖他老人家的亲弟,不也是亲王爵位?”

    赵显脸色微红,他对于启国的历史,至今也只是粗通,一些细节地方他的确不甚了解。

    当年赵太祖一路披荆斩棘,才创下启国的基业,对于身边人几乎没什么放心的,不得已只能把宗卫托付给自己的亲生弟弟,也就是当时的晋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