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白-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走到正堂,赵光执意要让赵显坐在主位,赵显也不好推辞,很是光棍的坐了下来。

    坐定之后,赵光咧嘴一笑:“腿脚不好,没有去迎接家主,还望家主莫要见怪。”

    “赵叔哪里话,小侄多年没来见你们,您莫要见怪才是。”

    赵光呵呵一笑,伸手唤来在院子里玩耍的孙子,吩咐道:“虎子,这是咱们家主,你快给他磕头。”

    虎子毫不犹豫的跪在地上,砰砰磕头。

    赵显浑身都不自在,连忙起身把他扶了起来,从袖子里掏出糖果,递了过去。

    这些糖果,是他提前买来分给村里的孩子们的。

    “好了,别这么多礼了,拿去,去玩去吧。”

    虎子抬眼看了自己爷爷一眼,直到赵光微微点头,他才乐不可支的接过赵显递过来的糖果,一溜烟跑出了院子。

    等到虎子跑的远了,赵光才直言道:“家主,你为何对我们如此客气?”

    赵显有些愕然。

    然后尴尬一笑:“客气些不好么?”

    “长幼有分,尊卑有别。”

    赵光脸色严肃:“您适当的亲近一下我们这些下属,自然可以笼络人心,但是太过客气,就会失了威严。”

    我日,老子一个多月前还险些饿死,哪有什么威严可言

    赵显还未答话,赵光就继续说道:“我们这些人,当年都是王爷麾下的下属,虽然辈分是比家主高些,但是下属就是下属,您逢人便称叔伯,太自降身份了。”

    说实话,赵显从未想过这些问题,他一个现代人,脑子里虽然知道一些古代的规矩,但是还是下意识的会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来待人处事。

    比如在他看来,自己与这些老兵,都是平等的。

    被赵光提醒之后,赵显又摸了摸鼻子,尴尬一笑。

    “赵叔说的是,但是现在各位叔伯已经退伍,不再归属肃王府,大家只论辈分便好。”

    赵显苦笑道:“小侄从未把你们当做什么下属。”

    “今日前来叨扰,也只是听闻各位叔伯的日子并不好过,想着能不能尽力帮衬一些。”

    “家主不准备重新组建肃王卫?”

    赵显果断摇头。

    “想也未曾想过!”

    赵光面带不悦,“家主就不想接过老王爷未竟的事业,打回江北去么?”

    长江,是南启和北齐的国界,当年赵长恭兵锋最盛之时,曾经带兵一口气越过长江,打下了北齐近三十座城池。

    赵显倒吸一口凉气,决然道:“小侄不谙武事,更是从未想过此事!”

    赵显说着这话的时候,还刻意看了一眼身边的老黄。

    老黄是有问题的。

    从临安来的宦官宣旨之后,赵显就明白了这件事情。

    因为那宦官宣旨的时候,竟然提到了赵灵儿,赵灵儿除了在揽月诗会上露面一次,平时几乎没有露过面。

    但是临安城显然对赵灵儿的事情知之甚祥,再一考虑下来,就不难猜到,老黄是自己那位皇帝堂哥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睛。

    这件事情起初赵显也心有芥蒂,但是后来仔细一想,想明白了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

    一来自己并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因此不怕暴露在那位天子的耳目之下。

    就算是被人看个精光,也比被人家不放心,直接杀掉的好吧?

    昨天赵显刻意让人把老黄喊来,就是为了让老黄见证自己在先登村只是拜访,并没有什么二心。

    所以,当赵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显心中悚然一惊,果断拒绝。

    老黄神色自然,仿佛什么也没有听到。

    赵光见赵显这个姿态,也只能微微叹气,不再提这件事情。

    然后他就说起了先登村的难处。

    “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十年前王爷分给咱们的地,被官府给收了回去,因此咱们都没了自己的田地。”

    当年赵长恭封邑千余户,田产至少万亩,大多都是分给了先登村的六百户人家耕种。

    后来肃王府遭了难,肃州府衙就蛮横的把肃王府的封邑给收了回去,这万亩田地要么被充作了官田,要么就直接作价卖给了当地的士绅。

    于是先登村的数百户人家就由农民,变成了所谓的“佃户”。

    那些耕种官田的倒还好,收成好的时候,一亩地的田税至多他就缴纳个五六成,那些给地主种地的百姓,可就要苦得多了。

    那些地主一个月能给一户人家留下五十斤粮食,就已经算是良善人家了。

    说到这里,赵光直言不讳。

    “家主,先登村所有的难处,都是因为田产,只要家主你继承了王位,把以前的封邑拿回来,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赵显默然无声。

    良久之后,他从袖子里取出几张银票,递给了赵光。

    “赵叔,这里大约是一千两银子。”

    赵光脸色大变,连忙摆手拒绝。

    只是还没等他说话,赵显就提前出声。

    “赵叔不要误会,这钱也不是给你的。”

    “小侄知道,我若是每家每户,分他们些钱,这村里的人多半是不会要的。”

    “所以这钱先就放在你那里,村子里这么多人,哪里有难处你就用这笔钱帮衬着。”

    赵光脸色稍稍缓和,然后问道。

    “那家主您不准备继承王位了?”

    “继承自然是要继承的。”

    赵显将目光望向了北方,在肃州城北边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名叫临安的大城市。

    “只是就算我继承了王位,这肃王府的封邑,也不一定能拿的回来了。”

第70章 挣钱() 
赵显足足在先登村住了三天有余,这段时间赵显几乎是挨家挨户的采访,着实暖了很多人心。

    而赵灵儿自小在山上长大,跟村里的姑娘们也能玩的来,这三天里也是其乐融融。

    当赵显离开村子里的时候,满村上下近两千人,一起把他送到了村口,马季等人,更是一路相送,把他送到了肃州城下。

    赵显虽然离开了,但是陈希夷和赵灵儿并没有走,师徒二人留在了先登村,替那些老卒们治疗以前的旧伤。

    回了肃州城之后,赵显第一时间回府看望了马家母女。

    马家的那个小姑娘已经醒了过来,只是一张小脸还是煞白,没有半点血色,偶尔还要咳嗽几声,嗓子也是沙哑的。

    赵显蹲在她的床边,转脸对着马二娘问道:“马二嫂,她好些了么?”

    马二娘微微叹气。

    “多谢世子殿下关心,丫头已经好上不少了,最起码能自己喝药了。”

    马二娘说着话,眼中就会留下眼泪来。

    “好在她还算懂事,也不嫌弃药苦”

    赵显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二嫂你就放心在这里先住下”

    马二娘微微摇头。

    “承蒙殿下恩德,但是民妇家中还有重病的夫君,这些日子没有回家,民妇要回家看他。”

    赵显笑道:“二嫂放心,我已经带了希夷先生去看了马家二哥,希夷先生医术通神,你夫君的伤势很快便能好起来的。”

    马二娘的夫君,也就是马季的侄儿,早年也是赵长恭的亲卫之一,十来岁就跟着赵长恭一起打仗,作战勇猛无匹,后来因为身受重伤,才不得已跟随叔父马季一起隐居在了先登村。

    赵显见到这位马家二哥的时候,只见他身受几处箭伤,几乎都是要害,以前全靠年轻的体魄撑着,这两年终于坚持不住,倒了下来。

    与其说他是重病,不如说是旧伤发作。

    赵显特意嘱咐了陈希夷,要好生给这位马家二哥治伤。

    马二娘当即跪地,向赵显致谢。

    “马家多谢殿下再生之德!

    赵显摇了摇头,这些日子太多人向他磕头了。

    “都是一家人”

    安顿好了马家的人,赵显这才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一头倒在自己的床上,睡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已经是下午时分,阿绣端着一盆热水,等在了他的床头。

    “少爷,你醒啦?”

    奇怪,这丫头怎么这么殷勤了

    赵显从床上坐了起来,自己洗了把脸,对着阿绣露出一个笑脸。

    “怎么了,阿绣,找我有事?”

    阿绣撅着嘴巴,气呼呼的说道:“府上没钱啦!”

    没钱了?!

    赵显心中一凉,随即问道:“怎么会,我上次不是放在你那里一千多两银子么?”

    “哼”

    阿绣气呼呼的坐在赵显床上,掰着手指算道:“给少爷你那些学生置办衣物,床铺,还有笔墨等等,就花去了好几百两银子!”

    “不仅如此,平日里还要供应这帮学生饭食,整整一百多号人!”

    “还有少爷,你还让她们做什么能飞起来的风筝,又一人支取了一两银子!”

    “最近您又带回来一个昏迷的小丫头,陈老先生给她开出的药方,一剂药居然要二两银子左右!”

    阿绣越说越气,说到最后一张小脸已经皱在了一起。

    “反正府上现在总共就剩下三四百两银子了,再这样下去,下个月咱们就没饭吃了!”

    听到最后,赵显长叹了一口气。

    怪不得古时候当官要贪污呢,你瞅瞅,不贪污能有活路吗?

    心中感叹了一句,赵显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数出了一千两,递给了这个可爱的管家婆。

    “呐,阿绣大小姐,这是本公子刚挣得钱,你尽管拿去花吧,不用给本公子省!”

    阿绣欢呼一声,一把把钱抢在手里,数了数之后,极为认真的包进了自己的手绢里。

    然后她才抬起头,满脸严肃的看着赵显。

    “少爷,你以后不能这么败家了。”

    败家

    赵显翻了个白眼,刚想发怒,阿绣吐了吐舌头,转身就跑了。

    对于阿绣,赵显还是信得过的,因为她除了肃王府,无处可去。

    最起码比那个看似简单的老黄要可信得多。

    看着阿绣远去的背影,赵显又摸了摸自己怀里的银票。

    得,李宁远赔偿的三千两诊金,自己还没捂热,就没了两千两。

    要挣钱了啊

    穿越以来,赵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钱,这个问题在张若谦曹斌等人给自己送来大笔银子之后,被赵显抛在了脑后。

    尽管这两个人给的钱不少,但是这些钱就如同无根之水,架不住一个多月以来的坐吃山空,赵显不得不寻找一个稳定的财源。

    其实赵显手下,是有一个稳定收入的来源的。

    那就是肃州第一风月场,揽月楼。

    按照他跟卫道人的约定,揽月楼的所有收入,赵显都是可以动用的,只是赵显不想跟南明教纠葛太深,所以一文钱也没有用过。

    以赵显的角度来看,其实想在这个时代挣钱并不难,只要搞出几件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自然会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这个东西要有个度,如果真的把自己搞得富可敌国了,只怕临安城那边又会容不下自己。

    思索良久之后,赵显心中略微有了一个大概的赚钱雏形,他从旁边找来纸笔,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文抄公之路。

    在古代想靠抄东西赚钱,最好的办法无非是抄四大名著,西游记一出,银子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