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枭-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才会写到,曹操看到才子陈琳所写的讨贼檄文时会毛骨悚然惊出一身冷汗;武则天看到骆宾王所写的《讨武檄文》时才会忍不住面露动容。

    因为檄文所承载的并非只是文字的力量,还有道义的力量。

    故而当讨伐羌人的檄文被张温和近百个彪形大汉高声诵读在校场时,那些听到檄文上的内容且明白檄文所表露的意思的士卒,便也就不由挺起了自己的胸膛。

    “将士们,赳赳武夫,国之干城!此番西去,本将相信你们定然也不会让本将失望,不会让朝廷失望。本将于此,静待你们凯旋而归的消息!”

    “诛贼灭羌!”

    “诛贼灭羌!”

    “诛贼灭羌!”

    一时之间,全军的士气仿佛高昂到了极点。

    故而见此,立在一旁的破虏将军董卓此时终也不由站了出来。

    “全军听令,开拔启程!”

    “诺!”

    一声令下,三军顿时闻风响应。继荡寇将军周慎领数万山东兵马先行一步离开之后,破虏将军董卓终也是领着数万西凉儿郎踏上了西行讨贼之路。

    ……

    “都出了扶风地界了,比咱们先行一步的周慎和那群山东兵竟然一场仗都没打过,顺顺利利的便就收复了沿线所有的城池。

    他阿母的,此番还真的是让他们给平白捡了大便宜。”

    西行讨贼的事情此番简直顺利的超乎想象,本以为叛军在这个时候还会给他们玩个宁死不退什么的。

    但谁能想到自从美阳一战后,叛军跑的简直比兔子还快,眨眼间便就逃回了西凉,一路上根本连抵抗都没有抵抗。

    因而比赵旭他们先行一步的周慎等山东士卒,一路上便也就不费一兵一卒的便就光复了沿线的城池,的确也就像是在白捡功劳一般。

    “行了,这本也就是应有之理。”

    见不单单的赵晆,就连周琦、马循等人此时看上去都显得有些不甘心。赵旭便也不由出言宽慰道:“毕竟荡寇将军周慎也是朝廷任命的平叛大将。

    先前美阳城一战,周慎和麾下的山东士卒并没能分润到什么功劳,接下来自然也要有所补偿。还有,此番你们也莫要太大意了。

    羌族在西凉生活了数百年,论起来,他们甚至比我等汉人在西凉生活的时间都要长。即便有了美阳一败,但以羌人的深厚底蕴来看,他们断不至于没有抵抗能力。

    依我看,等到大军逐渐深入,到时绝对也免不了和羌人一场激战。所以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莫要让你们麾下的士卒也跟着松懈,明白吗?”

    “诺!”

    ……

    就像前文所说,现在的赵旭他们已然在董卓的带领之下出了扶风地界,重新回到了凉州故乡。

    不过虽说重新返回了西凉,但等董卓率领赵旭他们共计四万余兵马经过了上邽城之后,大军接着便也就在望垣盯住了脚步,甚至连冀城那边都没有去。

    毕竟在这个时候,曾经包围了冀城的两万羌族兵马早就在周慎领兵感到前就选择了北上,现在早就不知去了哪里了。

    冀城之围不攻自解,倒也根本就用不到董卓再跑到哪里领兵支援了。

    车骑将军张温给董卓下达的命令乃是让董卓尽快北上安定、北地,讨伐哪里的先零诸羌。那么从望垣这里北上,无疑才是最近的道路。

    据赵旭重金得来的那张凉州地图上显示。由望垣这里沿着官道和渭水支流北上,便就可以直接抵达阿阳县。然后大军再从阿阳向东北,走山间官道绕过陇山山脉(六盘山),便也就能抵挡安定郡了。

第93章 心腹勇士齐护粮() 
这样的一条道路,行进起来自然是极为坎坷崎岖。

    所以这也就是为何羌人和汉人之间的战争往往都是胜少败多,可羌人在这片大地上却依旧顽强扎根了数百年的根本原因。

    无他,依仗的便就是这庞大的山脉和地形复杂到处都是墚墚峁峁的黄土高原。

    也正因如此,董卓明明极为厌恶周慎,可在张温提出要让两人分兵时,还偏偏提出了反对。

    就是因为金城郡和安定郡等叛军聚集地的地形实在是太过复杂了。

    分兵之下,一个弄不好,周慎所统帅的山东士卒就极有可能会因为地形陌生的原因而被边章韩遂他们伏击,乃至于被边章韩遂他们截断粮道,活活困死。

    不过既然现在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那么再说这些,却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对于董卓来讲,现如今的当务之急也就是顺利抵达安定。相比起这个来,其他的那些在这个时候无疑都是一些后话。

    所以在董卓率领着赵旭他们抵挡望垣后,董卓便也就不由让赵旭他们在望垣县休整了足足三天的时间。等将赵旭他们人人都养的精力充沛时,方才下达了了北上的军令。

    但就在董卓向三军下达了这个军令之前,军中却很少有人知道,董卓他在哪个时候,却是不由将董越这个军司马以及董越帐下的军候赵旭,给提前一步叫到了自己的营帐之中。

    ……

    “清武你是我的族侄,跟随了我数年了;伯阳你是我董卓的乡亲,更是还是曾救过我妻女的恩人。所以放眼军中,最能让我信任并放心的,便也就是你们两个人了。

    所以在我思来想去之后,我觉得也只有将这件事情交给你们二人,最能让我安心。”

    “……”

    赵旭和董越都是被突然叫到了这里,所以一时间两人还都不知道董卓叫他们来到底是为的什么事情。

    不过见董卓在这个时候都已然说出了这样的话了,赵旭和董越二人相视一顾,两人便也就不由默契的齐齐抱拳道:“但凭明公(大人)吩咐!”

    “哈哈,好!”

    董卓闻言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有道是‘军无粮必散!’”董卓说,“此番我让你们二人做的事情,便也就是领本部兵马三千,为大军看守粮道,维护粮道的通畅,防止敌人的侵扰。

    这乃是一件事关大军胜负成败的要紧事,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我只有将这件事交给你们,我才能够安心啊!”

    “还请大人放心,此番我和伯阳定然会为大人您看好粮道,不让贼人劫走我军一粒粮食。”

    “诺!”

    赵旭也是简单明了的便应了一声。

    “哈哈哈哈,好,好,好!”

    董卓见此不禁为之大赞,“我果然没有看错人!只要你们此番能为大军守好粮道,等咱们到了安定郡,那么路上不管有无贼人,你们便就是大功一件。”

    董越和赵旭都是他董卓的自己人。对于自己人,向来都是帮亲不帮理的董卓自然也是不会小气。

    是以听到董卓这么说,赵旭和董越当下便也就不由忙声道谢。

    “行了,大军马上就要开拔了,你们现在就赶快下去准备准备去吧。这事,可也正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辛苦差事。”

    “诺!”

    赵旭、董越两人闻言齐声应下。

    而后接着,两人便也就不由相继退出了董卓的营帐。然后跑到董越的营帐,将一众军候和假军候也都召集了起来,共同商议这件事情去了。

    ……

    不多时,董卓率领着麾下的大军先一步出发了。而董越和赵旭两人则率领了三千兵马留下,负责起了保卫粮道的事情。

    而至于押运粮草,调度民夫,为大军统筹钱粮的事情则依旧由专业的幕僚们来做,跟董越和赵旭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

    说白了,此番赵旭和董越两人就是一对看粮草的保安,其他的事情,根本不归他们负责。

    不过即便是这样,刚刚接手这样的事情,繁杂的事务依旧不禁让赵旭和董越有一种脚打后脑勺的紧张感。

    就如董卓说的那般,军粮乃是一支军队的核心和根本,那是绝对不容出现任何差错的。

    董卓将维护粮道的事情交给了他们,若是真的出现了粮草被劫的事情而影响了大军平叛,赵旭和董越两人绝对是万死莫辞。

    是以在这等情况下,赵旭和董越两人索性便也不由轮起了班。

    即赵旭带兵外出押运粮草时,董越就率领剩下的兵马坐镇望垣;董越带兵去押运粮草时,赵旭便就率领余下兵马坐镇望垣。

    外出带兵押运粮草时负责维护粮道顺畅,保证粮草安全;领兵坐镇望垣时,则负责保护城中屯粮,并操劳运粮民夫。

    当然,操练民夫也并非是指望能将这群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训练成一个合格的士卒。之所以会操练他们,不过也就是希望这群民夫在遇到紧急状况时能有一些应对的能力,不至于成为军队的负担。

    这个方案乃是由赵旭亲自提出的。

    说实话,刚开始的事实董越对于赵旭提出的这个方案很不以为然。

    用他的话来说,“调集民夫运粮的事情最多也就持续到来年开春。这么短的时间,操练这群从未上过战阵的民夫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收不到什么成果,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当赵旭因此连夜而制定出了一套独有的训练方案之后,看到赵旭制定的方案,董越最后终还是点头答应了。

    因为赵旭制定的训练方案真的是很实用,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交代民夫什么战阵,只是交代民夫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该如何应急。

    并且还为此特意的编出来一套朗朗上口的口诀。比如“若遇贼,莫惊慌;你若慌,他便强。当沉着,当冷静;有兵刃,非无能。车在外,人在内;贼若来,不留情!”

    这样的口诀虽说简单直白的很,但在董越看来,这话说的却是直抵根本,实用非常!

第94章 羌人一计顿两难() 
所以当赵旭上交了这样的练兵方案后,军司马董越便也就立即将这个方案在数万运粮民夫中推行开来。并要求所有的民夫,必须要能熟练背诵赵旭所编的那套朗朗上口的口诀。

    “这东西能救命啊!”

    一个年过四旬的老民夫在看到口诀上的内容后,也不禁当着那些个年轻后辈的面道出了这样的感叹。

    是以在民夫们的主动配合下,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近乎所有人便也都能熟练的背诵这口诀了。

    而好巧不巧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祸事出现了。

    ……

    起初,叛军最先攻占了金城郡。然后将金城郡和安定、北地等地作为了他们的根据地,联军一路向东,一直打进了右扶风,曾直接威胁到了大汉皇陵。

    但即便不得不说的是,即便是在叛军最为强盛的时候,叛军也并没能攻克凉州州治冀城。

    从头到尾,冀城都是在汉家朝廷的掌控之下。

    这一点,尤其是等到当初的汉阳郡长史盖勋因功升为汉阳郡太守之后。作为汉阳治所的冀城,就更是被盖勋经营成了铁桶一座。

    所以为了避免在和汉军主力大军作战的时候,盖勋领兵从后面偷袭他们。

    叛军便就不由在冀城留下了两万兵马,负责看住在冀城的盖勋。

    因而不单单是在美阳那边叛军和汉军相互对峙了数月,其实就连冀城这边,以太守盖勋为首的汉军也依旧和叛军对峙了极长的一段时间。

    直到前不久叛军在美阳大败,周慎这个家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