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枭-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非说县长本人没有什么背景,性格上还比较软弱,否则县尉根本就别想和县长争权。

    两人初次相见,襄武县长张勉的性格如何赵旭一时还看不出。

    可有一点赵旭却是知道,自己的这位上司出身弘农(桓帝年间,张奂因为破羌有功,将自己的家族由敦煌迁到了弘农),乃是凉州三明张奂的同族子侄。

    单单这一点,赵旭便明白,自己招惹不起这位上司。

    识时务者为俊杰。见到赵旭这个年轻人竟然如此的识时务,县长张勉呵呵一笑,也不禁显得十分满意。

    说实话,虽说他的伯父张奂乃是因战功而名扬天下。可作为一个世家子,张勉对于这些个只靠蛮力的武夫还是比较看轻的。

    毕竟不是每个武夫都能像他的伯父张奂那样,精通经义,讲诵儒经,允文允武。

    不过既然在陇西边地做过一段时间的官,张勉自然也明白在这等边地拳头要比诗书管用得多的道理。郡守李参将赵旭作为爪牙使得狄道大治,作为襄武县长,张勉自然也愿意效仿这一点。

    是以在笑着与赵旭交谈了一段时间后,张勉便也就不由遣人将县中的县丞、功曹、主簿、廷掾、主记、少府、游缴、议曹、贼曹、闾师等县中大小官吏全部叫到了堂上。

    然后就开始为赵旭一一介绍起这些人。

    先说县丞,这个年仅四旬的男人倒是和郡中的郡丞一样,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摆设,平平无奇,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足以一笔带过。

    而至于余下的廷掾、主记、少府、游缴、议曹、贼曹、闾师等县中百石小吏,说实话,一个个也都是普普通通。一圈下来,赵旭虽然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字,可对于这等平庸之辈,心中却也着实没有什么兴趣。

    故而这众人之中,唯一值得一提的,便也就是功曹和主薄两人了。

    先说县功曹廉熹,此人倒是和郡功曹李恪一样,都是当地大族出身。

    其人先祖廉褒,乃是前朝成帝时右将军,赫赫有名的汉家大将。

    至于主薄严正,此人乃是汉阳郡西县人。其人出身并非什么豪强大族,不过据说品行刚直,曾在汉阳郡中任过职务。后来因为开罪了上司,而被贬到了这襄武县担任主薄。

    众人之中,唯有他们两人给赵旭的印象最为深刻。

    一个出身豪强,谈吐有礼,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一个身着布衣,铁面威严,不苟言笑,让人望而生畏。

    不过不管怎样,此时这些人对于赵旭的态度都还是不错的。

    赵旭年纪轻轻,出身郡中豪强,身上却还没有那种年少得志者令人厌恶的傲气。襄武县中的这些个官吏,自然也是乐得和赵旭交好。

    是以接下来,这襄武县的一众官吏倒也不由气氛活跃聚了个餐,欢迎了一番前来赴任的赵旭。

    ……

    “公子您回来了。”

    襄武县中那处专门为县尉准备的小院,马循等人看着从官署中回来的赵旭,也不由笑着问候起来。

    “二郎,你知道吗,我听说这襄武县中足足有一百多县卒。现在二郎你成为了这襄武县尉,岂不是说着一百多县卒都成了二郎你的手下,听从你的调遣了。”

    “怎么,你想做什么?”

    看着激动不已围上了的赵晆,赵旭对这个好显摆张扬的族兄也不禁感到有些无可奈何。

    因而再将马匹交给赵骐,让他牵到马棚里去后,还不等赵晆回答,赵旭便不乏严肃的道:“我虽然身为襄武县尉,可县中县卒却并非是我的私兵部曲。

    县尊张君,乃是大族子弟,你万万不要打着我的名号仗势欺人。否则被县尊怪罪,我也帮不了你。”

    “二郎瞧你说的。人皆有变,都过去这么久了,你怎么还拿老眼光看我。”

    被这般当众‘耳提面命’的说教了一番,赵晆脸上也不禁显得有些不快。可这种不快却也仅仅只是一瞬,一想到赵旭此时已然执掌了这县中的百余县卒,也曾有一个将军梦的赵晆便就不由腆颜堆笑,再度言道:“我听说这县尉最重要的职责便就是备盗。

    现在宿麦都已经种下,农活都差不多忙完了,时节马上也就要入冬。而每到入冬,便也就是盗贼最多的时候。所以说现在也正好是操练县中那些县卒的好时机了。

    我又听说这襄武县中尚且还缺一个百将,所以……”

    “所以别晆你想要做襄武百将?”

    “呵呵,二郎你果真是一点就透。你现在都已经是襄武的县尉,肥水不流外人田吗。再说,不就是一个百将吗,这些日子来,我什么贼人没有见过。

    做好一个小小百将,定然也是不在话下。”

    “小小百将,呵!”听到这话,赵旭也不由被其气乐了,“你说的到简单。百将虽官职不大,可却也是正儿八经的百夫长,比二百石。

    我的官职才不过二百石,哪里有资格任命百将。不过,若是别晆你真的愿意出一份力的话,我倒也是能帮你。”

    “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二郎你不会不管我。”

    大喜过望的赵晆此时真的也是变得机灵多了。二话不说,先是为赵旭倒上了一被浆酪,紧接着便就取来了一个湿毛巾,好让身上有汗的赵旭擦擦汗。

    “呵呵!”赵旭见此,苦笑不得。

    接过了赵晆递来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然后看着一脸期待的赵晆,便也不由道:“什长,我让你做什长,好不好。”

    “啊,什长!”

    这军中有句话,叫‘什长带长,不是长’。虽说什长手底下的确也管着几个人,可论起待遇,却也并不比普通士卒有多大区别。

    赵晆这一身本领虽说在赵旭看来平平无奇,可只要他愿意当兵,单从他识字这一点上做个什长便也就是绰绰有余的。

第31章 县卒() 
所以听到赵旭这么说,赵晆也不禁是满脸的不情愿。

    “这什长的职务也太低了吧。百将我做不成,做一个屯长,管五十人也是好的,也比当什么什长强啊!”

    “就是什长。屯长虽说我也能任命,但这个职务乃是莫讷的。你要觉得武艺能比得过莫讷,屯长的职务便就是你的。”

    “莫讷!”

    听到赵旭将莫讷拿出了堵他的嘴,赵晆也真不由呐呐无言了。

    相识了这么久,莫讷的武艺如何,赵晆心中自然有谱的很。别说一个他了,就算把三个他绑在一起,那也打不过莫讷那凶人啊!

    不过一想到百名县卒之中可以任命两名屯长,当即他也又不死心道:“莫讷做屯长,我的确没有意见。这官职吗,有德者居之。呵呵,我也不介意和莫讷他并列屯长的。”

    “行了,看看你的样子,挑三拣四的。不是我说你,你扪心自问一下,就你现在这个样子,当了屯长你手下的人能服气你吗?

    路要一步步走,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你是我的族兄,我又岂能亏待你。就先做你的什长,若你真的是比马循等人表现的要好,我又岂会不提拔你。”

    或许是做官做得,赵旭现在说话变得越发富有威严。

    因而将他如此,赵晆便也知道闭上了嘴巴,然后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应了一声“诺”。

    “好了,这话我就说到这,剩下的你好好想想。前些日子我给你的那两本书也别囫囵吞枣看一遍了事,认真体会体会。”

    “诺!”

    不敢再说什么,赵晆点了点头,便也就退了下去。

    而默然看着退下去的赵晆,赵旭摇了摇头,饮这桌子上的那杯浆酪,思绪便也不由飘到了明日该如何操练县中的那些个县卒身上。

    ……

    翌日一早,赵旭穿戴好衣袍,配着官印绶带,乘骑这骏马,便也不由带着赵晆、马循、莫讷等一行人去了县中用来操练县卒的那处大校场。

    “快,集合,集合。赵县尉来了,二三子,都快些集结起来!”

    早就听说自己县中要来一个年轻人做县尉。所以当赵旭一行人来到这里,守在校场门口的几个老卒倒也顿时就认出了赵旭的身份。

    可这用处显然不是很大。

    纵然这些老卒此时大喊大叫着想让所有人集合起来,可足足过了一刻多钟,县中的百余县卒方才慌慌张张的来到了校场之上。

    见此一幕,赵旭的脸都不由黑了。

    都说汉代注意士卒的军事训练,讲究什么“非教士不得从征”,并说汉代每年都会对士卒进行都试检阅,边郡太守们每到秋季农闲的时候,率领万骑巡察防务情况,并实行边塞秋射,对士卒进行考核。

    但这些制度其实都是西汉前朝的制度,自从汉光武帝中兴汉室,将征兵制为主的大汉军队逐渐演变为以募兵制为主之后,都试秋检制度早也就被废除了。

    所以现在不管是京师兵马还是地方州县之卒,战斗力都普遍低下。

    这一点,甚至就连他们西凉都不例外。要不然前些年和羌胡作战的时候,张奂也就不会少数民族中征召上万义从兵马来协助他平乱了。

    两汉民风尚武,这话真的是一点不假。

    可自从地方豪强和世家势力逐渐做大,对地方掌控力度一步步减弱的中央政府,自然也就不可能让帝国的军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了。

    因而若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所谓的党锢之祸,表面上看似是阉党和士族之间的斗争,可根上却还是皇权和地方的斗争。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等涉及国本的事情却也依旧轮不到他赵旭来操心。

    他算什么,不过就是一个下县的小小县尉,两百石的微末小官,哪里配操心这等事情。

    现在他的任务,也就仅仅是在这段时间操练好这群怎么看也上不了台面的县卒。然后不至于在冬季这等盗匪多发季节手忙脚乱罢了。

    冷眼旁观,默然等待着校场上的百余县卒站好队伍,然后赵旭策马来到人群之前,也不说话,只是拿马鞭随手从人群中点出了七八个五十多岁,已然白发苍苍的老卒。

    “你们就不用跟着操练了,便就做伙夫,平日给大家做饭好了。”

    “谢县尉!”

    老卒们闻言,端也不由人人欢喜。

    县卒依旧来源于地方征召,汉承秦制,男子从二十三岁正式开始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才能免除兵役。

    因而县卒之中,往往不乏白发苍苍者。

    体弱不堪,甚至有些连腰都直不起来的老卒被赵旭从人群中挑选出来。再看着面前这显得明显有朝气不少队伍,赵旭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现在,你们之中会射箭的站出来。”

    众县卒闻言相视而顾,接着却是出乎赵旭预料的一下子站出了三十多个。

    不过随即想到这里乃是陇西,正儿八经的大汉边郡,这么多人会射箭便也就不足为奇了。

    “能在四十步外能射中靶子的,再往前走一步。”

    四十步外用箭射中箭靶,对于这些个县卒而言绝对算是高难度了。

    因而在赵旭话音落下之后,三十多人骚乱了片刻,接着却仅仅只是站出了寥寥七人。

    “很好,从此之后,尔等七人便就是这军中什长了。”

    军中完全就是一个比拳头的地方,射箭乃是考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