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臧霸战便败,大量泰山悍匪战死,而后吕布横退泗水以南区域,乃至在于禁强力要求下进攻奉高,欲一举击穿兖州曹军防御,欲臧洪合兵于济北。

    吕布围奉高,就在此时曹操出兵讨伐徐州。

    曹操自寿春出兵,可谓一拳打在吕布的腹部上,吕布急令广陵太守陈登去救下邳,陈登率兵刚出广陵,孙策部将周瑜渡江杀进广陵。

    陈登无奈只好率军回援广陵,一边死守广陵,一边派人前去求援。

    吕布得到求援信时大半下邳、广陵都落入曹、孙联盟之手,就连东海也在沛国兵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吕布再顾不得同样岌岌可危的奉高,率军南下,直击沛国,沛国兵退回沛国。

    于禁虽然感叹不已,可目前的形势容不得他坚持,只好独自支撑泰山的局面。

    臧霸跟吕虔合兵,然后取巨平等诸县,与于禁对峙于泗水之南。

    吕布自然撑不住三路大军的围攻,虽然他在沛国所向无敌,可是下邳的曹豹几乎快守不住,广陵郡只剩广陵一座孤城。

    吕布只能向刘备求救,可刘备远在长安,只能向最近的汝南军求救,汝南军以李通为,可李通乃降将自然不敢做主,只好屯兵富坡,同时派人快马去长安。

    淮南局势的极度崩坏完全出乎晋军的所料,晋军各部都没有做好大举南下的准备,再调兵明显来不及。

    于是刘备急招诸谋士来商议。

第十章蔡瑁复起() 


    “都说说吧!如今该怎么办?”

    徐州局势崩坏,刘备急招诸谋士商议。

    “大王,既然曹操攻徐州,兖州必然空虚,大王正好趁机发兵兖州,而后将曹操彻底灭掉。”

    简雍道。

    “主公万万不可!”

    陈群阻谏道:“不说吾军府库是否充盈,单说曹操所立少帝该如何处置?是杀?还是立?若杀必失忠于汉室之臣之心。”

    “吾王已有天下二分之一,完全可学光武帝,称帝于长安,再发兵灭曹操所立伪帝。”

    “伪帝?汝如何得知是伪帝?孙策、刘表先后派使者朝贡,伏完、董承、刘滢等外戚拥簇,纵然是外戚也有一定声望,不可轻取。”

    “献帝早薨,他又哪来刚出生的遗腹子,这定然是曹操的诡计而已。”

    “所以吾王才该称帝,以取天下民心。”

    “不错。”

    “……”

    对于刘备称帝这件事,不论是颍川系也罢,河北系也罢,或者说关西士族也罢,甚至益州士族、南阳系都达成一致,刘备已有天下二分之一,称帝是必然的事,甚至他们已经在考虑定都、国号、年号等诸般事宜。

    刘备听他们又扯到称帝上面,忙阻止道:“好了,孤王是问尔等徐州之事如何解决,吕布求援,孤王绝不能坐视不理。”

    荀彧出列道:“大王,府库内的粮草所剩不多,已支撑不起灭兖州之战,最起码也要撑到秋收后才能发动灭兖州之战。”

    “主公,彭城王恐怕撑不到那时候,曹操老谋深算,周瑜多智之人,彭城王能撑半年已是极点,若任由曹军、吴军在徐州肆虐,纵然坚守一二坚城也无大益,还不如让彭城王退出徐州,前往青州,曹、吴两军为争夺徐州,必然大打出手。”

    “大王,请斩此人。”

    法正出列道:“不说曹操奸诈,那周瑜又岂是易于之辈?如果主公不取河北,他二人必争夺徐州,如今王上一统天下乃大势,他二人必已有瓜分徐州之方案,因此彭城王一旦退出徐州,在想杀回来就难矣!某意绝不可退,不仅不可退,还得派兵想救,迫使曹操、周瑜退出徐州?”

    刚才那人被抢白,顿时一阵脸红面赤,又道:“荀公已言,府库已无粮草,如何出兵?”

    法正道:“曹操不比吾等缺粮吗,为何还要进攻徐州,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再不取徐州,必死。如今形势也一般,若不出兵,任由曹、吴两军攻取徐州,吾王再想取淮南之地,难矣!”

    “善。”

    法正之言得到不少大佬的赞同。

    刘备亦点头,问荀彧:“府库之粮可否支撑一场小型战役。”

    荀彧答道:“自然可以,这势必会影响主公的统一大业。”

    刘备大声喝道:“统一天下绝不可拘泥,孤意已决,发兵救徐州。”

    “喏!”

    诸谋士一一离去,刘备将郭嘉、贾诩留下,道:“你们一老一小两只老狐狸怎么都不发表意见,莫非以为发兵不可取?”

    郭嘉道:“主公,曹孙刘联盟看似强大,其实他们的联盟很脆弱,至于徐州之势虽然出乎意料,不过也不是完全脱离掌控。徐州危急,吾军无粮,可徐州有啊?彭城王缺的是领兵大将,只要主公舍得,可令青州的高顺、郝昭、陈宫南下助战,彭城王必然会提供粮草甲械,这样还能有利于主公悄莫拉拢徐州士族。”

    刘备点头:“奉孝之言善哉,可是三军联盟,总归不是好事。”

    郭嘉笑道:“主公若想破之联盟不难,刘表生性懦弱,可派黄忠屯新野外,令关将军屯兵鱼关,作出益州状,刘表必然再次起用蔡瑁,蔡瑁经此一变,必会更依赖吾王,刘表这一方不足为虑也!”

    “那孙策呢?”

    郭嘉瞅了一下贾诩,贾诩还老神在在的模样,冷冷一笑,眼中飘过一丝杀气,道:“孙策成于武勇,也越发仰仗自己的武勇,某曾听闻其自恃武勇,身边几无卫士护佑,杀他不过一刺客尔。”

    刘备听完,突然想到当年郭嘉就是给曹操出此主意后,不久孙策就身亡。

    贾诩终于开口道:“孙策病危,定然会命人前来寻孙权,其子年幼不足支撑大局,非孙权不能定江东局势。”

    “到时主公就可再行益州旧事。”

    郭嘉满意的一笑。

    刘备一拍席案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要办的干净利索,绝不能跟本王扯上半点干系?”

    “主公放心,明日某就南下江东。”

    “去吧!”

    郭嘉秘密南下江东,陈震再次从长安离开,不过这回他带的不仅是刘备的意思,还是一些旨意。

    比如黄忠屯兵新野城外,比如陈到屯兵新息、李严复出益州,关羽欲从巴郡出,看样子就像曹吴取徐州,晋军取荆州,两下交换?

    刘表忙向曹操、孙策求救,孙策攻庐江正急,再说孙刘有仇,他巴不得看刘表败亡,而后在荆州啃一块肥肉下来。

    曹操亦告知刘表,晋军只是作势,必不会南下。

    刘表这才慌了神,曹操、孙策这是把自己卖了呀,不得已刘表再次起用蔡瑁,蔡瑁却不就。

    刘表无奈,只能去求蔡氏,最后在蔡氏的威逼下,将长子准备质于长安,立刘琮为世子。

    蔡氏这才满意的回到蔡家,蔡瑁方起事,蔡瑁一出,立刻夺取荆州兵权,外又委任王璨等亲晋派掌握大权,蒯氏兄弟被冷落。

    不过蔡瑁鉴于前番失败,这回倒也懂得收敛,不再飞扬跋扈,反而没有罢免刘表任命的官员,反而派人又去请闻听其出山辞官的士族。

    蔡瑁的低姿态立刻引来一片欢呼声,荆州士族本就心向晋军,这下更加亲晋,倒是刘表经此一折腾,真的病下了。

    刘表生病,蔡瑁越发低调,只要刘表一死,刘琮继位,这荆州就是蔡氏之荆州,蔡瑁就能为自己卖个好价钱,于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陈震蔡瑁是越发欢迎,甚至亲自跑到汉水边去接陈震。

第十一章庐江刘勋(谢谢坏susu大大的打赏)() 


    庐江郡。

    自黄巾之乱以来,庐江郡数番易手,自陆康担任太守后才稳定些,后被孙策讨平,孙策本以为能占庐江,未想袁术将庐江太守封给其故吏刘勋。

    庐江郡治于舒城,舒城豪族周氏乃名门望族,周瑜更是孙策的心腹,刘勋恐遭孙策毒手,迁郡治于皖城。

    刘勋治庐江,先是与刘表麾下的黄祖对峙,后因黄祖谨守刘表旨意一味防守,再加上朝廷册封的新扬州刺史刘繇到来,两军对峙于牛渚,而后相互攻伐,直到孙策借兵南下江东。

    孙策一年间打下江东六郡,刘勋屡次向袁术建议讨伐孙策,可是袁术目光在中原,又盲目自信孙策不会造反,只是派遣几个官员南下。

    等到孙策真的宣言要脱离袁术,袁术已无力发兵江东,只能让刘勋自己招募兵力,袁术接连战败,刘勋自然感到危机,不仅大肆拉拢刘晔等一干本地士族,而且自募屯兵于皖。

    袁术败亡,曹操攻下寿春,大批袁军溃兵到达庐江就食,庐江兵力达到鼎盛,多达十万余。

    然而面对的敌对势力更多,不说原先的刘表、孙策,东临九江,九江已被曹操所占,北靠六安侯国。

    袁术死亡的时候,纪灵护袁术之子女经六安侯国进入汝南,汝南李通随即命纪灵为先锋,率军攻入六安侯国。

    小小的一个庐江郡竟然跟天下四大诸侯比邻,刘勋可谓每天都睡不着,先是派人接触纪灵、李通,纪灵劝其献庐江而降。

    刘勋竟然不乐意,又派人接触曹操,曹操要求依然是要其献郡而降。

    刘勋大怒,只能在谋士刘晔的献计下派人前往许昌小皇帝处朝贡,希望得到一个名分,有了名分就跟曹操一家,曹操还能灭他吗?曹操灭他就是要脱了支持汉室的外衣。

    刘勋自以为得计,其实刘滢等保皇派自然乐得接收刘勋这等太守的投靠,他们投靠的越多才能制衡势力越来越大的曹操。

    可惜册封刘勋的圣旨还在路上,孙策朝贡的使者已经达到许昌,为了稳住孙策这头猛虎,或者曹孙联盟的风头彻底压过了刘勋。

    刘勋再次召集谋士议事,刘晔道:“曹孙联盟,必是图徐州,已抵抗即将南下的晋军,恐怕二人还会说服刘荆州,一旦南方三雄联盟,那……”

    刘晔虽然没具体说结果,可傻子都知道那必然是三雄各自扫荡南方小诸侯,庐江刘勋就是其中典范。

    刘勋急道:“子扬,某该怎么破局?”

    刘晔道:“使君,为今之计只有求救于晋王。”

    刘勋听完脸色一垮,投靠晋王,晋王要的是整个庐江郡,丢了庐江郡即这十万袁军,他刘勋最好的结果就是坐一富家翁,刘勋不甘呐!

    刘勋犹豫良久道:“要不,某跟之前一样先派人前往长安,径直去见晋王?”

    刘晔道:“使君,晋军跟曹军不同,曹操头上有小皇帝压着,虽然曹操大权独揽,可依然有保皇派与之对抗,晋军上下一心,去不去长安都一样!”

    刘勋苦笑,他何尝不知,十万大军在手里握着,生杀予夺可谓在乎其一心也!这种感觉非是一般人能领悟的。

    权力,这东西拿起来容易,要放手实在太难了。

    “还是试试吧!”

    刘勋最后挣扎道。

    刘晔听完摇头,庐江郡主宰是刘勋,不是他刘晔,刘晔只不过是一个地方豪雄而已,落魄宗室。

    不论怎样?刘勋都错失最佳时机,待孙策兵临城下再决定投靠谁,晚矣!

    刘勋不明事理,刘晔没必要陪他一起去死。

    其实不论曹操,还是刘备、刘表都有派人联系刘晔,刘晔也在犹豫,按理说晋军大势所趋,应该投靠晋军。

    可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