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协弟,难道你真要眼睁睁看着高祖基业毁在你手里吗?”

    刘滢给了刘协致命一击,大汉四百年的基业绝不能毁在自己手里,刘协痛苦的闭上眼。

    原本他以为他已经习惯普通人的生活,一辈子可以做个普通人,没想到还是逃不脱宿命,也许我只是不甘而已,如果当初是自己先继位,定然不会让董卓入京,没有董卓入京就不会有天下大乱的局面,那自己定然再次中兴大汉。

    我一定能中兴大汉,也只能是我。

    刘协突然雄心万丈,猛地睁开眼就看到老丈人董承、姐姐刘滢正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袁公路既然已决定篡夺帝位,那朕该怎么做才能夺回天下?”

    刘滢跟董承闻言惊喜的看向刘协,刘滢更是大喜的说道:“协弟,本宫就知道你肯定不会弃汉家江山于不顾,只要你振作起来,这天下谁也夺不走,本宫也不会让谁夺走。”

    刘协闻言不由皱眉,如果单凭嘴炮就能夺回汉室天下,还会有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局面吗?

    董承见刘协面有不虞,忙道:“回陛下,如今天下九州俱被各路诸侯占据,河北有袁绍、秦晋之地有刘备,荆州有刘表、扬州有袁术,吕布在徐,曹操在中原,各诸侯相互征伐,吞并各郡县,陛下若想夺回天下说不得要择一诸侯而立足,一旦陛下打起汉室的旗号,天下有志之士必然纷纷来投,陛下可在他们的帮助下统一天下,而后再想法收回朝廷大权。”

    董承这个武将能有这份见识已不错,这些年刘协一心想要做普通人,因此跟关西士族没一点联系,不仅有些怀念王允、士孙瑞等智谋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的时候。

    这时刘滢也已冷静下来,开口道:“袁公路狼子野心不需考虑,大耳贼与袁公路狼狈为奸,如今又坐拥秦晋之地,最有可能吞食吾汉家天下,必然不肯再奉陛下为主。”

    刘协亦是如此考虑的,当初他趁宫内大乱逃出,就是听闻到一些风声,有些人,或许不是刘备的意思,但是陆城军的确有弑君的意思。

    “刘景升虽然贵为宗室,可是其人守成有余攻略不足,只要陛下得到天下,只需一纸调令就可夺其政权不足为虑,而徐州吕布,哼!不过是好色之徒,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是他一心想要夺取长安兵权,太师也不会被逼的身死,李傕等人几乎可以说是被他逼反的。”

    提起吕布,刘滢就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想当初吕布这癞蛤蟆还想吃她长公主这天鹅肉,王允为拉拢吕布还真有意思答应。

    王允身为帝师,又忍辱负重的诛杀董卓,在刘滢姐弟眼里王允所有的做法都是正确的,当然逼反李傕等人的帽子当然得扣在别人头上,嚣张跋扈的吕布自然是最好的冤大头,吕布这是躺着也中枪。

    刘协摇头道:“吕温侯,总得来说还是忠于王事的,虽然有些瑕疵不过这点容人之量,朕还是有的,不然岂不枉顾太师的敦敦教诲。”

    “陛下圣明。”

    刘滢、董承纷纷拍马屁道。

    刘协对这不感冒,毕竟经过这几年的潜伏他身上颇有不少亮光点,刘协道:“那就剩下袁本初与曹孟德,袁本初素来与袁公路不和,袁公路篡夺帝位,他却另立摄政王,尔等觉得某去投奔他如何?”

    “陛下,万万不可。”

    刘滢打断道:“陛下有所不知,袁本初虽然地盘大,麾下名将谋士深多,可其在初平年间就欲立刘伯安(刘虞)为帝,陛下莫非忘了吗?再说袁本初立河间王叔为摄政王只是为了跟袁公路打擂台而已,河间王叔早已被袁本初架空,王叔身边甚至连个贴心的人都没有,本宫如果不是因难产诈死,也逃不出河北。”

    “难产?诈死?”

    刘协被刘滢的话吓了一跳,随即听到关键词语赶紧问道。

    刘滢这才晓得自己说漏了嘴,忙道:“总之呢?袁本初不可信,其麾下多有废除王叔的意思,甚至有人提出让王叔禅让王位给袁本初。”

第六章宦官封侯() 
♂,

    “难产怎么回事?”

    刘协并非好事之人,可在这世上他最亲近的就是刘滢,而且刘滢还是他最大的助力,哪怕是虚情假意他也得着重问问。

    刘滢对自己的口误有些不想提起,可刘协虎视眈眈的看着自己,只得道:“本宫嫁给高览,当然这些都是权宜之计,省的袁本初把龌龊念头打到本宫身上。”

    其实刘滢还有些孩子气,其实袁绍没这念头,她自己也得促使,若其嫁给袁绍的一大将,至少又能为刘协拉拢一员大将。

    刘协点头,又问:“那诈死呢?”

    既然说了,刘滢不怕全说出来,道:“自袁绍攻下南皮,幽州数郡都派使者来投后,袁本初越发不把王叔放在眼里,甚至也禁锢本宫的自由,本宫不甘心老死在邺城,才用此苦肉计。”

    “孩子呢?”

    刘协问道。

    刘协当普通人这几年,跟董承之女可谓琴瑟合鸣,婚后的幸福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磨灭了刘协的斗志,而且董小姐为其生了一个儿子,这不,又怀孕了。

    刘滢听其问起孩子,毫不在意的挥手:“既然是苦肉计,本宫怎么可能留下孩子这把柄给袁本初,孩子自然是死了。”

    刘协见刘滢一点悲伤的感觉也没有,再想想二人刚见面时她又多喜欢自己,也曾说过要生好几个孩子,如今拿孩子当脱身计竟然毫不留情,究竟是她变了,还是自己不适应,或者她来找自己,不是因为感情而是因为奇货可居。

    刘协的脑袋里飞速转过许多念头,随即打岔道:“这么说袁本初亦不可信吗?”

    刘滢点头:“不错。”

    “如今只剩下曹孟德了吗?”

    刘协想起曹操就想起他的祖父跟父亲,曹操祖父曹节乃是桓帝时的大宦官,四大中常侍之一,可谓是皇宫内除了皇帝、皇后、太后之外权利最大的四个人之一,而且还因为诛杀窦武等人封侯。

    宦官封侯,那是有先例的。

    东汉皇帝寿命普遍不长,皇帝年幼继位,均为太后辅政,外戚专权尤烈,皇帝长大后想得到外力支持,必须跟宦官联合。

    东汉第四任皇帝汉和帝刘肇,他与宦官郑众联合,逼迫外戚窦宪自杀,开启东汉宦官专政之门。

    第六任皇帝汉安帝刘祜,皇太后邓绥听政,邓骘封上蔡侯,刘祜跟宦官李闰、江京合谋,逼迫外戚邓骘自杀。

    第七任帝北乡侯刘懿逝世时,宦官孙程、王康、王国发动政变,迎立汉安帝的儿子汉顺帝刘保登基,从此宦官持有皇帝立废大权。

    公元159年,汉桓帝刘志宇与宦官唐衡、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密谋,杀外戚大将军梁冀,事后,13名宦官封侯。

    建宁元年(168年),曹节因迎奉汉灵帝之功,封为长安乡侯。同年与长乐五官史朱瑀等诛杀窦武、陈蕃等人,升任长乐卫尉,改封育阳侯。

    曹节经桓、灵两帝,刘协依稀还记得自己年幼时听到曹节的名头依然瑟瑟发抖,公元181年曹节去世,他还击掌为乐。

    曹操之父曹嵩因是曹节之子而居太尉之位,曹操也被征为郎中,虽然曹操每次见到刘协都是毕恭毕敬的,可刘协怎么也不喜欢曹操那个黝黑的小胖墩,尤其他一笑,双眼一眯特别渗人,就好像刘协第一次见到曹节的模样。

    刘协虽然不喜曹操,可听说过自己的事迹,在各路诸侯中他还是比较忠心王事的,就是不知道他是为了争权才效忠王事,还是因为真心效忠朝廷。

    “陛下,如今也只有曹兖州可堪托付。”

    刘滢与董承一致说道。

    “朕,还要考虑考虑。”

    刘协有些犹豫道,毕竟选择不好他很可能再次成为别人的傀儡,如董卓时期一般。

    刘滢知道这事来得突然,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得,道:“陛下,本宫听说陛下已有皇子,他在何处呀?让本宫看看,他是否跟陛下幼时一样。”

    刘协见刘滢说起儿子脸上阴霾一扫而空,再联想到她用自己的孩子做逃生的手段,一时傻傻分不清哪个是她,只能应付道:“孩子,由董夫人照料。”

    “哦!可曾取名字?”

    “还不曾,只取了个小名叫玉彘儿。”

    姐弟二人有说有笑的答问。

    蓝田谷外,一支商队带着大量护卫前来,蓝田谷里的人都知道这是陆城军派来运开采玉石的商队,因此谁都没怀疑什么。

    这支商队进入谷内的府邸内,陆续有陌生人前来光顾,而且还有前来整理户籍的学子。

    为首的一人乃弱冠少年,少年虽然年轻却在三辅威名赫赫,尤其是在陆城军的细作系统内,许多人都是由他亲自培训、提拔、招募而来的,可以说这三辅内的细作、锦衣中层头目都认识他。

    他就是蔡邕的嫡传弟子,原长安细作头目吕蒙,吕蒙虽然年幼,可从刘备那里学来的东西不少,再加上这些年的历练,可以说是细作的老手了。

    虽然在西凉时被派到禁卫军里历练,可最近他又被李儒借调到细作系统,让吕蒙来此,自然是为了找到失踪献帝的下落。

    当初大火来得蹊跷,可并非一点线索也无,戏志才没找到,是因为李儒做的手脚,故意给刘备找恶心呢?

    如今他执掌情报组织,无疑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触,不过李儒不是白给的,很快他就整理出些眉目,献帝消失在蓝田县内,再加上刘滢从河北而来,怎能瞒过陆城军的耳目?

    为此李儒断定献帝就在蓝田谷,为了完成刘备的大计,他特意把吕蒙借调出来,吕蒙身为刘备一手培养出来的心腹,就跟陈到一般,许多事别人不方便出手,他却很方便,因为他们都是刘备的亲臣。

    吕蒙自然明白李儒的意思,而且他心中刘备早该登基,或者站出来统一天下了,如今为刘备扫平献帝这个障碍是他理所应当的工作。

    “都说说各自掌握的情况吧!”

    吕蒙看着聚在一起的手下随意的说道。

第七章刺客() 
readx;    “有人在吗?”

    刘协的庄院被人敲醒,仆人一打开门就看到国子监的学子跟锦衣捕快出现在门口,仆人忙道:“诸位差爷,有事吗?”

    那国子监的学子道:“奉秦公令清查治下人口,不知贵主可否出面一见?”

    那仆人犹豫一下,道:“这个某需要禀报家主。”

    学子点头:“这个是自然。”

    仆人正想关门,那锦衣捕快猛然上前抓住门框,在仆人惊疑的眼神中说道:“这位小哥儿,某等天明就上山有些口渴不知是否可以在府上讨盏水喝。”

    “这个?”

    院内有远来的客人,主人早已吩咐过今天不见客,前去禀报主人有使来已犯了忌讳,若贸然放人入府,恐怕必受责罚。

    那学子见仆人面带犹豫,忙道:“既然主人家不方便,那就算了。”

    “方便,差爷远来已是辛苦,快请进。”

    一个管家模样的人从门内出来,满脸热情的将几人迎入府内。

    那学子不好意思的说:“那真是叨扰了。”

    一行人进入府内,随行的几个锦衣捕快目光活泛,他们自以为做的隐秘,殊不知却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