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去种菜-第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图坐下后故意不看袁绍的脸,反而明知故问道。

    袁绍丢下手中布帛道:“元皓、公与太迂腐了,刘备弑帝的名声一定得传播出去,最好弄得天下妇孺皆知,毕竟大汉已养士四百年,心中不舍汉室者必定不计其数。”

    “主公英明。”

    郭图奉承道:“如果主公没有别的吩咐,图就先告辞了。”

    “且慢。”

    袁绍见郭图起身忙道:“你且看看这是子远从幽州送来的加急信。”

    郭图闻言瞳孔一缩,许攸早不来信晚不来信偏偏这时候来信,肯定与刘备入长安一事有关。

    郭图接过袁绍的信,大致一看便为许攸的远见卓识击赞,许攸从刘备大败李郭的消息就认定刘备必然会在长安闹出乱子,因此他让袁绍有个心里准备,准备立新帝。

    如今小皇帝刘协不知所踪,正是袁绍立新帝以声讨刘备之时。

    “子远兄这信来得正是时候。”

    袁绍见郭图亦赞同许攸的观点,问道:“公则,那你以为何人可为帝?”

    郭图道:“如今朝廷陷于危亡之际,人心思良君,主公应该立长立贤,原本刘虞很合适,可惜……”

    郭图的可惜袁绍明白,可惜刘虞心存汉室,死活不答应,如今成了公孙瓒的刀下鬼。

    郭图接着道:“如今的HB只有河间王合适。”

    河间王刘吉乃灵帝刘宏的族弟,如今刘辩已死,刘协不知所踪,论血缘关系刘吉最合适,何况刘吉已有三十多岁?

    立其为帝,这才能展现出袁绍的忠诚,与刘备弑帝形成显明的对比。

    “刘吉,”

    袁绍听到这个名字满脸的担忧:“他可已有三十多岁了?”

    郭图自然明白袁绍为何担忧,开解道:“主公放心,河间王虽然年长,可其心腹无几,为人贪酒好色极好控制,最重要的是他膝下无子。”

    郭图的最后一句话打动袁绍,膝下无子,膝下无子待其百年后,皇帝又得重选,是选刘氏子孙还是袁氏子孙,就看袁绍能否一统天下?

    “好,就河间王,不过”

    袁绍看着郭图道:“为防出现下一个刘虞,得先派个人去探探河间王的口风,如今子远兄远在代郡,你觉得谁合适?”

    “仲治兄便可胜任。”

    “嗯!”

    袁绍点头。

    冀州在袁绍的授意下,到处疯传刘备弑帝,而另立新帝的活动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田丰听到这些消息后不仅对沮授道:“本以为袁本初乃天下名士,没想到也行如此阴谋之策,不为良士也!”

    相比袁绍的野心勃勃,曹操闻听消息叹息良久,随后就专心对付青州黄巾,几经大战后收降三十万青州黄巾,至此拥有整个兖州。

    袁术刚刚击败扬州刺史袁逸(袁绍置),袁术意气风发的道:“好个刘玄德,某还没想过做皇帝,他就杀了个皇帝,不愧是某的结义兄弟,来人去探探刘备的口风,我俩可以划黄河而治,他拥HB某拥HN荆州的刘表还沉浸在兖州刺史刘岱、幽州刺史刘虞身死的悲痛中,陡闻刘协不知所踪便病倒了。

    益州刘焉却大喜,再也掩饰不住自己欲称帝的野心,当下命人造龙袍、龙舆及宫殿,准备择吉日登基。

第四十一章戏志才的继承人() 
♂,

    长安,司徒府。

    精锐的白毦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将整个司徒府守卫的水泄不通,这一看就是刘备的住处。

    皇宫被烧,皇帝不知所踪,刘备名不正言不顺,只好先住进空落的司徒府。

    一个单薄的身影快步走进司徒府的正堂,耳目聪灵得人能听出此人脚步虚浮、呼吸急促,仿佛刚刚经过长跑一般。

    那人走到正堂门口就看到典韦拄刀立在门口停下问道:“子满,主公可在堂内?”

    典韦看到那人忙道:“志才先生,主公有吩咐:您来了可以直接进去。”

    戏志才闻言整了整衣服,深呼吸调整了下急促的呼吸,好一会才缓步进入正堂,戏志才费心的调整脚步,可惜刘备根本没注意到,因为刘备面前有太多的事情等待刘备处理,军纪问题,朝堂问题,最严重的是西凉乱兵流窜问题,还有关西士族沉默静观,这一切都是头疼的问题,还都是紧急需要处理的问题,一个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大祸。

    刘备知道自己不是处理政务的好手,他已经命荀彧将政务交给简雍前来长安,可这需要时间。

    长安城内不是没有处理政务的好手,相反一抓一大把,如钟繇、士孙瑞、杨彪、马日磾、赵岐、周忠(周瑜叔父)、赵温、淳于嘉都是三公之才。

    可是随着关西士族的闭门不出,小皇帝的失踪这使得很多人都开始作壁上观,看刘备接下来的动作。

    一团乱麻的长安,刘备只能等荀彧前来处理,他只能命陆城军加强长安城的治安问题,再逐渐蔓延到长安附近地区,乃至整个三辅地区,然而这都需要时间,更需要三辅士族的支持。

    刘备不仅为自己才能短缺发愁,一抬头就看到戏志才正满眼心疼的看着自己,刘备看着戏志才那比晋阳时更消瘦的身形跟浓浓的黑眼圈,突然心中一疼:戏志才也是早夭的命,自己还把他放在情报机构上,这不是在透支他的命吗?

    刘备越想越自责,越自责越惊恐,好像曹操就是在这个时期失去戏志才,而后郭嘉才出山吧!

    刘备要换下戏志才的心在此刻坚定,不过他还需要找个接手人,不知道徐庶怎样?

    “皇帝找到了吗?”

    刘备决心已定随即问道。

    戏志才摇头:“搜遍整个皇宫也没找到,某也问了不少知情人,可惜大多都说没见过陛下。”

    戏志才一心要给刘备做最后一件事,自然会做的滴水不漏,可惜有人先他一步,不过也好,皇帝失踪就会有人忍不住跳出来,有人跳出来这天下就不再是汉室的,刘备也就能更进一步。

    “外面有什么风声?”

    其实在刘备的计划里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大策略,荀彧、荀攸、郭毅、左允、郭蕴大多都赞成的策略,至于以后是刘备称帝还是不称帝,再看情形,毕竟都是高祖子孙。

    唯有戏志才、郭嘉、贾诩三人赞成除掉皇帝,这样刘备才会更快的成长起来,不然戏志才也不可能一手遮天。

    “袁绍在秘密另立新帝,刘焉已肆无忌惮的跳出来,准备在九月中旬于成都称帝,其余如袁术、公孙瓒、刘表等都派使者来试探主公的意思。”

    “告诉他们,某不会称帝。”

    刘备坚决的道。

    刘备说完才看到戏志才脸色铁青,又道:“如今不是称帝的时机,深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不是既定的策略吗?再说跳出来太早注定是别人的靶子,不划算!”

    刘备知道,古代明君大多都是被逼上帝位的,一旦刘备口风一松,除了荀攸荀彧等忠于汉室的儒生,刘备麾下那些将领那个不像做开国功臣,对外,刘备必须坚定,还不到称帝的时机,至少要等天下再乱一些,等士族及民众再渴望汉室一些,自己就能像三国时的刘备以高祖子孙举起汉室大旗。

    “徐庶呢?表现怎么样?”

    刘备抛开这个话题不提,转而提起徐庶。

    刘备提起徐庶,戏志才就明白刘备的意思,其实在晋阳时戏志才已感受到刘备对自己的不满,其实他自己也有点惊恐,毕竟情报组织在他手中数年,这组织暗中的势力实在太大了,哪怕如他也怕。

    因此刘备让郭嘉分其权,用刘缑笙制约他,甚至把徐庶塞进来,戏志才都毫无芥蒂的接受,因为他知道自己权利越小刘备才不会杀自己。

    “元直正在积极拜访关西士族,不过成果却不显著。”

    刘备听到徐庶在做这件事不仅皱眉,这跟他的用意相差太远,他可是要把徐庶打造成戏志才的继承人,如今只在外围混怎么接手情报机构?

    戏志才学的乃帝王心术,自然猜的透刘备此刻的心思,道:“咳!主公,且听某一言,元直虽然天资聪颖,可其却不适合做情报?”

    刘备疑惑的看向戏志才,他并非听不见人言,只是他想要个理由,而这个理由戏志才真有:“元直身上忠孝节义气息太浓厚了。”

    戏志才一句话让刘备怦然一动,是啊!忠孝节义俱全的人能接受情报机构那些腌臜事吗?

    “如主公信任,某可举荐两人。”

    “说来看看。”

    刘备不得不承认谋士们看人眼光要比自己好。

    “蔡邕的关门弟子吕蒙不错,可惜年纪小些,待其多学习几年定能成大事,只做情报委屈他了。”

    戏志才感叹道。

    刘备原以为戏志才会举荐自己提拔的人,没想到会是吕蒙,吕蒙可以说比戏志才更早加入陆城军,而且刘备对他期望也很高,希望他能承担起后三国时代军队的大旗。

    刘备对戏志才猜忌少了许多,口气亦平稳,道:“第二个呢?”

    “李儒。”

    戏志才紧盯着刘备道。

    李儒?

    刘备猛地站起,不说他鸩杀少帝的恶名,单说他是董卓的谋主,若让别人知道了,刘备的仁德之名还能持续下去吗?

    戏志才又道:“主公觉得做情报的人适合出现在光明中吗?”

    戏志才的话又给刘备打开一扇窗,是啊!做情报的不都隐在暗中吗?若有李儒在暗中帮衬、掣肘戏志才,那才更让刘备放心,再想到李儒的大才,刘备道:“李儒在哪?他可同意?”

    “主公,亲自去劝劝不就知道了。”

    戏志才一笑,同时心中一松,自己的任务终于完成差不多,可以随时放心离世了,自从戏志才感受到刘备的猜忌,就没想过自己会活下去。

第四十二章戏志才劝李儒() 
“这地方或许过于简陋,不过胜在安全,不知文忧先生可还适应。”

    李儒被戏志才软禁在尚书台的一处暗室内,这原本是李儒听取影子汇报情报之所,虽然阴暗、隐蔽却很干净。

    刘备被戏志才带来时还有些不习惯,因此问道。

    “多谢玄德公关怀。”

    李儒此刻显得格外儒雅,仿佛一博儒,丝毫没了鸩杀少帝、弃雒阳卷数百万HN民众入长安的狠毒:“其实玄德公不知,现在好多了,以前的时候这室内只有两盏蜡烛,如今至少有几十盏。”

    李儒的口吻里不少打趣的意味,刘备毫无不在意,道:“为了光明,付出些许代价还是值得的。”

    刘备的意思是劝李儒弃暗投明,你那时候整日处在黑暗里,如今可以选择活在光明里。

    李儒不以为意的道:“儒乃罪孽之身,不敢玷污光明,真是有劳刘侯费心了。”

    戏志才让李儒杀刘协,李儒并未办到,不论戏志才的意思是不是刘备的意思?有此秘密在其手,刘备会让他活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与其投靠刘备后,被羞辱而死,还不如有骨气的为董卓效忠而死。

    刘备不知其中关节,复问道:“文忧先生真的不考虑生活在光明之中吗?”

    李儒灿烂一笑,既然准备赴死又何必犹豫,点头道:“这又何须考虑!”

    刘备见李儒说的斩钉截铁,叹息一声:“可惜先生之才了。”

    李儒闻言眼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