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武侯-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有大河为天险,魏军虽然来势汹汹,但首先得渡河才行,所以两军之下也僵持不下。

    就这样,陈瑜就这么让前线坚持着,同时等待着攻吴援军的到来。

    但偏偏这时候就出了意外,原本应该初七到达前线的回援军队,却迟迟未到。

    被楚军围困的吴国大军,居然不要命的反扑,拖住了楚军回返步伐。

    这可将陈瑜气得半死,而他能做的只能不停下发军令,让各部快速摆脱吴军纠缠,全力以赴回返大河南岸。

    也因为此,楚军毫无恋战之心,反倒吃了吴国的大亏,一路赶来损失不小。

    吴国之前虽然也有大败,但实际并未伤到元气,所以这次楚军的对吴作战赔了夫人又折兵。

    但楚军退回上洛以北,兵力聚于一处后,吴队也就不敢继续追击。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因为吴国已经达到了自己目的,一方面因继续追击,战线会拉得太长,风险也叫就变得更高。

    但吴军也并未就此退去,他们盘踞在上洛以南地区,随时可能对楚军发起攻击。

    现在的情况就是,周王室王畿一半被楚军控制,一半被吴国人控制着。

    吴军可不比楚军仁慈,他们也需要粮草给养,这可把当地的周人害苦了。

    战火连绵下,受苦的只会是普通百姓,在遭受楚军的盘剥之后,这些周人又遭受了吴军的劫掠。

    而现在,陈瑜可真的笑不出来了,他完全没有想到,局面会发展成这个样子。

    吴军占据上洛以南地区后,楚军的后路便被暂时性切断,而北面还有魏军随时可能发起的总攻。

    陈瑜现在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他更担心的是由此引发严重后果后,将会给他和他的家族带来何等的灾难。

    以如今国君的脾性,一旦楚军因此遭受重创,他和他的族人都难得活命。

    所以,陈瑜只能想着尽力去挽回损失,他现在已经不再有将两边都打通的想法。

    所以陈瑜的方法就是,一方面他派出兵力骚扰吴军,另一方面严防死守大河以北的魏军。

    到现在,陈瑜唯一感到庆幸的便是,大河以北的魏国人未能渡河。

    只要魏国人还被大河拦住,那么事情就可能会有转机,吴国人虽然切断了楚军后路,但陈瑜有把握再破开一条路来。

    但目前,周室王畿的局势则陷入三方对峙阶段。

    吴国人攻击乏力,魏军则对大河天险束手无策,而楚将陈瑜只想着保持局面稳定。

第826章 天子极震怒() 
再次给大家拜年,祝大家新年快乐!

    七月,齐国境内战火如炽,虽然齐军顽强抵抗,可在魏军西北两路大军夹击之下,其防线仍旧步步收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齐国在之前大战中节节败退,与魏国间的平衡已彻底被打破。

    此时齐国比当初秦国还要不如,秦国失了两郡之地还有险隘为守,齐国失去大河天险后便如坦途,魏军可长驱直入。

    所以现在魏军紧追不舍,魏无忌更是存了一战而灭齐国的想法。

    列国征伐如火如荼,不光是大国之间刀光剑影,那些小国一样不会安分,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整个九州之地,唯一能置身事外的,便只有上洛的天子了。

    说是置身事外那是好听的说法,实际却是周天子不但无力安抚九州,更是连王畿的一亩三分地都失去掌控。

    现如今吴楚两国盘踞王畿之内,同时角力不止,两方拉锯的前沿便是上洛。

    所以现在的天子姬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谨慎,对自己的言行是慎之又慎,生怕给自己和王室招来灾难。

    这绝不是杞人忧天,在两个大国角力的漩涡中,周室这架小扁舟很容易就会倾覆。

    王宫之内,天子姬宵已经整宿没合眼了,高踞天子御座的他神色及其疲倦,双眼更是充满血丝。

    旁边的内侍们气不敢出,他们都知道如何行事才能保全自己,这是在王宫多年来他们学会的基本技能。

    在内侍们不可见处,姬宵的御案上摆放这一份诏书,这是他昨日早晨下达的,却在当天就被退了回来。

    这份诏书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宫内的瓜果蔬菜需要补充,姬宵下诏让上洛周边各邑采买并送入宫内。

    就是这样一份诏书,送出上洛却无人能收,最后又被传诏的使者带了回来。现在就摆在姬宵面前。

    以前都是天子诏令不出王畿,可现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天子诏令已经不出上洛了。

    相较于此,宫内吃食短缺反倒显得不重要。

    “楚国人……也太无用了些!”姬宵厉声道,吓得殿内侍人将头又低下了几分。

    可说这些有什么用?残酷的现实依然摆在面前,周室如今正遭遇比魏无忌大闹上洛还严重的危机。

    作为天子,姬宵不能眼睁睁看着周室走向毁灭,所以他决定自己该做些什么。

    活动了有些僵硬酸软的四肢,姬宵缓缓站起身来,旁边内侍则赶紧上前搀扶。

    在一大堆内侍的簇拥下,姬宵缓缓往殿外走去,一边走只听他一边道“派人去告诉楚军主将,就说王室采买日常只需,让他们协助!”

    姬宵说这样的话,其实就是让楚国人给王室留个活路,所以接下来他也让人带了同样的话给吴国人。

    只要将这两大国安抚下来,那么周室的安全系数就高出不少。

    但将希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是危险的,所以姬宵随即又道“再去传诏袁平,让他即刻前来见朕!”

    肖秉当年为魏无忌所杀后,适时出来替姬宵解围的太庙奉常袁平得到了重用,如今已官至骁勇将军。

    袁平的这个职位,主要任务是统领姬宵的禁军。

    这是姬宵不断革新后的结果,禁军虽然人数精简不过三千,却是姬宵如今最为得力的仪仗。

    一旦楚吴两国不给面子,他也能依靠这三千禁军失守上洛,就算死也要崩掉楚吴两国几颗牙。

    既已心存死志,姬宵此时的愤怒和恐惧则消散了一些,至少他现在能感觉到饿了。

    走到大殿门口后,姬宵看着天边密布的乌云,然后对身后内侍道“去弄些膳食来!”

    一下安排下去这么些事,姬宵能做的便都做了,此时他能做的便只有等待了。

    就在姬宵跨出门槛,想要绕着大殿活动活动时,却听道不远处传来嬉闹声。

    这让他刚刚好转的心情又飘上了乌云,然后他便看见大殿墙壁拐角处跑出一个岁的孩子,后面还追着五六个内侍。

    “来抓我呀……来啊……”小孩儿只管扭头望着身后,不知此时已到何方。

    “放肆……你这混账……”姬宵难以抑制怒火,厉声道。

    天子震怒,不光是姬宵身边的内侍,那些追着小孩的内侍也都仓惶跪拜于地,不敢将头抬起。

    这小孩子听到这个声音,一下便知是自己的父亲,被吓得顿时楞在原地,然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见到儿子这么不成器,姬宵怒火更甚,然后他便质问后方跟着的内侍道“姬权为何会在此处?”

    按道理说,这个时候儿子该在书房读书的。

    为首内侍面色惨白,整个人颤如筛糠,结结巴巴答道“回禀陛下,长公子读书久甚,才从书房走出散心……”

    后面的话姬宵都不用听,便知这是内侍们在帮忙打掩护。

    刚刚他才接收了王命不出上洛的现实,现在连宫里的内侍也敢来向他打马虎眼,这让姬宵的怒火一下就转移了方向。

    只听姬宵冷声道“姬权这些日子从未安心读书,你当朕是瞎子聋子不知道?”

    对长子的不成器,姬宵比谁都清楚。

    但听了这话,方才答话那名内侍顿时绝望,只听他慌乱分辨道“陛下,奴婢万不敢有此意啊!”

    姬宵却不听他解释,而是直接道“来人,把他们几个都带下去,朕再也不想见到他们!”

    立即就有数名侍卫上前,将姬权身后的几名内侍擒住,在内侍们的哭嚎中将他们拖了下去。

    天子既然说再也不想见到这些人,那这些人也只有去死。见此情形,姬宵身侧的内侍们不免也生兔死狐悲之感。

    而此时,面对盛怒父亲的姬权也收住了哭声,小小身子跪在姬宵面前。

    奴婢可以随意打杀,但儿子却不能随意处罚。

    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儿子,姬宵便道“朕早就听说你不安心读书,可是事实?”

    被老爹吓住的姬权这时候哪敢撒谎,老老实实答道“回禀父亲,儿子错了!”

    认错的速度倒是一流,但姬宵肯定不会简单放过他。

    但在处罚之前,姬宵还是教训道“让你读书,是为以后你能成才,大周的基业终究会落到你们肩上,若无才能如何治理天下?”

    原本姬宵还有几句话要说,可他自己说道“治理天下”四字后便停了下来,然后他便露出了无奈,还有些许自嘲。

    朕自己有治理天下么?这天下还是大周的天下么?姬宵扪心自问,然后他对教训儿子也失了兴致。

    看了一眼不成器的儿子,姬宵仿佛看到摇摇欲坠的大周社稷,只差一阵风便可吹倒。

    就在此时,有内侍前来禀告道“陛下,袁平将军到了!”

    正事来了,姬宵也不想再浪费时间,便对地上的长子道“在这里……跪满半个时辰!”

    说完这话姬宵便转身离开,同时则有内侍留下监督,姬权半个时辰的苦头是吃定了。

    。

第827章 临淄之危局() 
评论走起来啊各位,不然作者咋知道是不是在单机!

    魏侯十年七月初八,临淄。

    自齐国建国以来,百多年临淄一直平安祥和,未曾有过刀兵风雨。

    魏军的步步紧逼,让整个临淄城内的气氛都很压抑。

    魏军徐徐推进的另一面,则是节节败退的齐队,两相对比下齐人的恐慌可想而知。

    就在半个月前,魏军突破了临淄周边城邑,齐国国都直接暴露在魏军兵锋之下。

    直到今天,对齐国来说局面已经崩坏到不可逆转的地步,作为国都的临淄已被魏国大军合围。

    足足魏军陈列于临淄周边,随时有可能发动决战。在齐国的其他地区,魏军同样未曾停止攻伐。

    最让人感到绝望的是,魏国本土还在不停增派援军,而齐国兵力却难以补充。

    被齐国人寄予厚望的楚队,被魏无忌亲率大军牵制后,虽然极力想要驰援临淄,但却被魏无忌大军拖住。

    想要守住临淄,田宇文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或者说只能依靠临淄不足四万的守军。

    站在临淄高大的城墙上,田宇文脸色很不好看,手握剑柄的他死死盯着远处。

    虽然现在看不到魏军兵卒,但田宇文却深刻感受到魏军带来的巨大压力,这也是他出现在此处的原因。

    到此时,田宇文已无心打理朝政,他现在只盯着临淄守备这一件事。

    实际上,在魏军合围之前,齐国朝中便有大臣建言放弃临淄,以南方更为安全之地为临时国都。

    只不过这个声音很小,而且刚一出来就被绝大多数朝臣攻讦,然后不了了之。

    所以就此田宇文失去了离开临淄的最后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